獅子一吼眾獸伏,金剛一杵群峰碎

2020-12-05 紙上談兵讀史

聞潮陽吳子野出家(蘇軾)予昔少年日,氣蓋裡間俠。自言似劇孟,叩門知緩急。千金已散盡,白首空四壁。烈士嘆暮年,老驥悲伏楊。妻擎真敞展,脫棄何足惜?四大猶空幻,衣冠月外物?一朝發無上,願老靈山宅。世事子如何,禪心久空寂。世間出世間,此道無兩得。故應入枯稿,習氣要除拂。丈夫生豈易,趣舍志匪石。當為獅子吼,佛法無南北。

作品欣賞

蘇軾聽說自己的摯友吳子野,拋棄凡塵出家為。詩人由友人的舉動,聯想到了自己的生活境遇。詩人一生宦海沉浮不定,一生數次被貶仕途的險惡,生活的艱辛,使詩人的內心充滿了煩悶之情。詩人從小與佛結緣,詩人決意藉助佛老化解自身的煩悶。詩人抒發了自己決意向禪的志向,並闡述了自己對人生的理解。

詩人在全文的前八句,回顧了自己少年意氣風發的情景。詩人感嘆自己一生有志難伸,直至暮年依舊一事無成。詩人說,自己在青年之時,也曾具有一副俠肝義膽,一度以漢代遊俠劇孟自況,散盡家資,救人急難。詩人借用古人的詩句,抒發自己身懷壯志,卻無法施展的幽怨

詩人這裡借用意,說明自己已經年老力衰,僅剩雄心猶存。這種回憶是令詩人痛苦的事情。詩人早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曾積極入世。詩人曾說胸中萬卷,有何難事。然而現實的殘酷使他慢慢清醒,終於發現那不過是自己天真想而已。

全詩的中間是寫友人出家為僧,以及詩人自己對於人生空幻的認識。詩人認為妻室兒女如同舊鞋一樣,脫下來拋棄有什麼惋惜的。詩人這裡實際是暗喻自己,想家為。「四大」原文為佛教用語。佛教認為,世間一切都由、水、、風構成,稱為「四大」。

佛教認為,認為人身也是由此「四大」和合而成,所以用「四大」來比喻人身。佛教堅持「空」的觀點,來否定人身的客觀存在。「衣冠」這裡是指士大夫的服裝,引申為官爵的意思。詩人此處借用佛教「四大皆空」的「空無」思想來看待人生。詩人認為:人的自身都是虛幻,更何況官爵名位哪些身外之物呢,不值得珍惜?

《圓覺經》說:「四大假合而成幻軀」,「四大和合,實同幻化」。

詩人接受了這種「四大皆空」的觀念,詩人並不是以佛教的虛無主義看待世間一切,而是表達自己對功名利祿的鄙棄。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於家的價值觀念的懷疑否定,其中也有積極意義。詩中的「無上道」,這裡是指佛道。因為如來所得之道更無過其上者,所以稱「無上道」。

《法華經》說:「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靈山」這裡是指靈鷲山的簡稱。這裡是釋迦如來報身的淨土。

詩人這裡抒發自己,羨慕友人慕佛道而出家為僧,甘願終老禪院的決定。詩人認為禪院遠離俗的牽絆,能躲避塵世中奔勞劫奪的事情。詩人自問自己,對世事持什麼態度。接著詩人自問自答說,自己禪心久已空寂,對世上萬物都視之無物,自己一無所求。

詩的結尾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除去塵俗,傾心向禪的意願。詩人認為,間與出世間的事情,兩者無法周全。所以應該枯竭的禪坐忘記世間的一切。「獅子吼」這裡指修持佛性

《涅槃經》說:「獅子一吼眾獸伏,金剛一杵群峰碎……」

佛經中常用獅子吼,來比喻佛祖講經時聲震乾坤的情景。詩人借用此語來說明,自己應該除去夙念,傾心佛禪。最後一句中的「無南北」,意思是無論頓、漸,都是禪宗所謂的。《景德傳燈錄》記載,五祖之下,曹溪的六祖宗,神秀大師為宗。宗主頓悟宗主漸修。無論南「」北「」,不必細分,佛教禪宗就是人生歸依

詩人因友人出家而生感慨,所表達的是自己對人生的體察認識,人生的諸多磨難不幸,使得詩人對現實有了清醒的認識。他認為,唯有佛教禪宗才是解脫人生煩惱,平敷內心創痛的一劑良藥,於是便傾心向禪。詩人潛心向佛,並不是完全遁世入佛,只是為解脫「煩惱障」。詩人對人世冷眼觀照,無所顧念,達到形神俱佳的超脫之境。

相關焦點

  • 佛教:步擲金剛明王、五大力吼明王
    《大妙金剛大甘露軍荼利焰鬘熾盛佛頂經》有云:普賢菩薩現作步擲金剛明王,以右手把一旋蓋,左手把金剛杵。遍身作虛空色放火光焰。意思是說此尊明王乃是普賢菩薩之化現,形象為右手持一旋蓋,左手握一金剛杵,遍身作虛空色,放火光焰。
  • 每日一佛|八十八佛之 三十七:南無獅子吼自在力王佛!​
    八十八佛之三十七:南無獅子吼自在力王佛 八十八佛之三十七:南無獅子吼自在力王佛! 獅子吼自在力王佛!
  • 《與藝術沾邊·630》虎嘯龍吟獅子吼
    虛極子按:紋身的幹不過燙頭的,老虎幹不過獅子。 大人虎變,小人革面,君子豹變。提槍就能上戰場,捉筆便能寫文章——君子就應該這樣能文能武。出身武士的狩野家族用手中的畫筆替代了刀槍,為歷代統治者在畫紙上描繪打下來的天下。
  • 「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佛寺—塔爾寺
    文:上沙沃圖:來源網絡塔爾寺藏語稱「袞本賢巴林」,意為「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佛寺。塔爾寺又名塔兒寺。是先有塔,而後有寺,故名塔爾寺。地處青海西寧市湟中區,創建於明洪武十二年。塔爾寺是青海省和中國西北地區的佛教中心和藏傳佛教格魯派聖地。
  • 《貓和老鼠》國王的「獅子吼」很強悍?這些角色和道具可以正面剛
    在某些玩法地圖裡,湯姆的主人國王喜歡在臥室裡一直睡覺,一旦被貓或者老鼠驚醒後就會大發雷霆,超強的聲波產生的威力簡直就是武林中失傳已久的「獅子吼」,不管是貓玩家還是鼠玩家沒有及時應對都會直接被震暈,貓玩家稍微好點,但是鼠玩家就慘了,不僅暈眩時間比貓長,生命也會因此降低不少,所以本期戲蟲就專門針對這個情況和大家分享一下:國王的「獅子吼」很強悍?這些角色和道具可以正面剛。
  • 中國古人為什麼喜愛堆雪獅子?
    南宋《五燈會元》關於「仰山指雪」的記載 雪獅子本體潔白,威武非常;但由雪堆成,無法長久,太陽一照 02 佛教寺廟為何會堆雪獅子? 獅子與佛教的關係本就非常密切。在古印度,獅子和大象是佛教的主要吉祥動物。大象表示力量,獅子象徵威嚴。
  • 中國並不產獅子,國人為何會崇拜獅子呢?與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係
    在很多地方的民俗中,會有舞獅子這一傳統節目,有的老百姓家裡還會貼上畫有獅子的年畫。自然界中的獅子原產於非洲和西亞,遠古、上古時期的中國沒有獅子,所以古代沒有關於獅子的神話傳說。史籍中最早關於獅子的記載,是東漢時期作為禮品從西域運來的。《後漢書·西域傳》載:「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國)遣使獻獅子……形似麟而唯無角也」,「(和帝永元)十三年,安息王滿屈復獻獅子。」
  • 探秘丨隨佛而來的瓷獅子
    在中國,獅子自古一物二名,即狻麑(後改「麑」為「猊」)、師(後改「師」為「獅」)子。狻麑一詞源自印度,公元前傳入中國;獅子一詞源自伊朗,自狻麑東傳後數世紀傳入中國。殺氣騰騰·護法獅·唐獅子是佛教瑞獸,在佛經中經常出現,佛被稱為「人中師子」。釋迦牟尼佛初誕生時:「太子(指佛出家前為悉達多太子)生時,一手指天,一手之地,作獅子吼,云:「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 為佛祖報仇還有犯色戒風險,為何青毛獅子被騸,金毛吼卻沒事?
    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來到烏雞國,偽裝成道人,等和國王混熟後,把他推進井裡,淹了三年,以報主人被浸三天的大仇;同時,觀音菩薩的坐騎金毛吼也沒閒著,在朱紫國都城附近落草為妖,抓走了國王最鍾愛的金聖宮娘娘,致使朱紫國王一病不起,躺了三年。這兩個坐騎真是豔福不淺,一個取代了國王,三宮六院任他放縱;一個抓走了皇后娘娘,朝夕相處想幹嘛幹嘛。我們能想到的佛祖當然也想得到,色戒可是佛門大戒呀。
  • 動畫「致曾為神之眾獸」追加CAST解禁!中村悠一&能登麻美子將出演
    動畫「致曾為神之眾獸」追加CAST解禁!中村悠一&能登麻美子將出演 新聞 178動漫原創 ▪ 2019-02-26 10:54:59 めいびい原作的TV動畫「致曾為神之眾獸
  • 四格漫畫:黑暗獅子吼 遠離顛倒夢想
    這似乎又合乎佛教的恐怖相真義,又可理解為一種獅子吼,從而讓我們更加天真和純淨……《心經》告誡我們遠離顛倒夢想,正視非理性恐懼和黑暗想法,《Deep Dark Fears》小漫畫系列也有這麼點意思,且直面
  • 變形金剛——領袖之路 第二十八集
    而大黃蜂在基地被過載過來大鬧一場,還順走了兩個迷你金剛,可以說兩頭都遇上了大麻煩。先來看擎天柱這邊,通過大家的合力,終於把擎天柱給救了上來。但是這個北極熊模樣的霸天虎居然還會獅子吼,一聲大喊引發了雪崩,將擎天柱他們都埋到了雪了。
  • 佛門大電影《獅子吼》首映倒計時:八大寺院參與攝製,近300名僧人...
    1941年,巨贊法師在他們的支持下創辦了《獅子吼》月刊,宣傳抗日救國和進步思想。他還經常參加愛國詩社「灕江雅集」的活動,並為《大公報》、《救亡日報》撰文。他愛國愛教的高尚品德深受李濟深等讚揚,曾被當地譽為「新佛教的領袖」。
  • 巨猿作為金剛的原型,它與獅子對決能獲得勝利嗎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部叫做《金剛》的電影,作為史前巨型生物的一種,金剛讓很多人印象深刻,在影片中,金剛單挑3隻霸王龍,竟然最後的結局是金剛獲勝,這也讓人們對於金剛的戰鬥能力,感到了深深地震撼。那麼,金剛在現實中是否有原型存在呢?
  • 防禦當如菊花關,金剛不壞之身,山倒我不倒,山碎我不碎
    鬼鬥羅撞中山頭,山碎他沒碎在這一話的劇情之中,菊鬥羅和鬼鬥羅的攻擊與泰坦巨猿和天青牛蟒的差距明顯,鬼鬥羅的百鬼夜行,被泰坦巨猿的重力控制直接打趴了下來,連施展武魂真身的機會都沒有,鬼鬥羅便被泰坦巨猿一拳打飛了,再回首我們看到的確實一座山輕而易舉的崩塌。
  • 獅子王可不是迪士尼專利哦,菩薩才是真正的獅子王
    如金翅鳥(13),威伏外道故。如眾遊禽(14),無所藏積故(15)。猶如牛王(16),無能勝故。猶如象王(17),善調伏故。如獅子王(18),無所畏故。,能善巧方便地調伏一切眾生,皆令得道;又已成就了佛及菩薩之四無畏,故能猶如獅子之王作吼一樣,百獸無不懾伏。
  • 「鎮海吼」有32噸重,屹立千年未倒,卻倒在專家自以為是的聰明上
    河北滄州就是因為其代表性的鐵獅子而聞名,被大眾親切地稱為獅城。這裡保存著一尊完好的重達32噸的鐵獅子,鐵獅子也被稱為「鎮海吼」,在滄州屹立了千年未倒,卻倒在專家自以為是的聰明上,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鎮海吼」屬於國家級別的文物,千年還能保存完好實屬難得,讓人不得不感嘆古代製作的工藝高超。
  • 大威德金剛 佛法最殊勝的守護者
    對大威德金剛,一世嘉木央活佛在一本叫《吉祥金剛大威德教法源流三界尊勝成就庫》中有系統闡述,他認為,大威德金剛有十五個特點:1、自生:一面二臂大威德金剛可以根據不同的調伏對象應化相應的形象,以達到調伏的目的;2、順從安住:被調伏者能遵從調伏者的意願安順守己,不再為非作歹,製造障礙,侵襲眾生;3、大威德金剛能調伏八大天王到閻羅王之間的所有眾生
  • 如何度過最後一伏?
    今天開始就要進入末伏,三伏天的最後一伏啦! 接連幾天下雨,大家是不是覺得有點涼快了? 你以為夏天過去了? 當然不是,末伏更要防暑! 謹防秋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