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大和最小的結構相差多少?10萬億億億億億倍!

2020-12-15 火星科普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當我們用顯微鏡觀測微觀世界時,就會發現宇宙中存在著結構極其微小的物體。當我們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太空時,就會發現宇宙中存在著結構極其龐大的天體。那麼,宇宙中的最小結構有多小?最大結構有多大?

對於微觀尺度,以人的結構為例,人的身體是由各種微小的細胞組成,細胞中還有更小的染色體,染色體則是由各種原子排列組合而成。原子並不是組成物質的最小結構,它們還能進一步分割。

原子的結構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中心的原子核,還有一部分是在特定軌道上運行的核外電子。根據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電子已經是無法進一步分割的基本粒子,而原子核還能進一步分割。

除了H-1氕原子核沒有中子外,其他原子核都包含了質子和中子,這兩種粒子還不是基本粒子。如果能夠敲開質子和中子的結構,就會發現它們都是由兩種夸克組成。就像電子那樣,夸克是無法進一步分割的基本粒子。不過,夸克很特殊,它們不能單獨存在,必然會與其他夸克通過強核力結合成複合粒子。

那麼,電子和夸克有多小呢?

在現代物理學看來,作為基本粒子的電子和夸克,它們都是質點,也就意味著沒有大小。通過粒子加速器中的高能碰撞,物理學家沒有發現電子和夸克有內部結構,這有可能是碰撞能級還不夠。

據估計,電子的半徑可能要小於10^-20米,也就是1萬億億分之一米。夸克的尺寸也非常小,此前物理學家給出的夸克半徑上限為4.3×10^-19米。

電子和夸克非常小,這是目前已知組成物質的最小結構。沙子的半徑為DNA雙螺旋半徑的100萬倍,DNA雙螺旋半徑為氫原子半徑的40倍,氫原子半徑為質子半徑的6萬倍,質子半徑又是電子和夸克半徑的2000倍。

根據現有的理論,長度不能無限小,普朗克長度被認為是最短的距離。因為在測量小於普朗克長度的物體時,測量所用的光子能量極高,它們與被測量物體發生碰撞,就會製造出黑洞,導致光子被吸收,阻止了這種長度測量。1普朗克長度非常小,僅為1.6×10^-35米,電子和夸克的半徑相當於1000萬億普朗克長度。

雖然電子和夸克非常小,但它們卻能組成極其龐大的宏觀物體。小到人類,大到行星、恆星,甚至星系,它們的基本組成都是電子和夸克。

對於星系這的巨大結構,描述它們的大小通常需要使用極為巨大的長度單位——光年。1光年將近10萬億公裡,而星系的直徑一般為幾萬至幾十萬光年,我們所在的銀河系直徑估計超過10萬光年。

星系之間還會通過引力作用聚集在一起,形成更龐大的宇宙結構,分別是星系群、星系團、超星系團、宇宙纖維狀結構、宇宙長城。就目前所知,除了宇宙本身之外,最大的宇宙結構為武仙-北冕座長城,其寬度達到了100億光年。在這之上更大的結構是可觀測宇宙,半徑為465億光年,而在這之外的不可觀測宇宙有多大目前不得而知。

對比宇宙中最大的結構和最小的結構,兩者的尺寸相差數量級可達10^45。也就是說,武仙-北冕座長城的大小是電子的10萬億億億億億倍。

相關焦點

  • 可觀測宇宙直徑940億光年,它獨佔100億光年,是目前宇宙最大結構
    在天文學上,人們使用的距離單位叫做光年,也就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光在一年時間內傳播的距離。根據計算,這個距離大約是9.46萬億公裡。 這個距離對於人類來說已經非常誇張了,但是放在宇宙範圍內,卻顯得如此微小。即使是最近的比鄰星,距離我們也有4.24光年,也就是40萬億光年。
  • 宇宙最大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100億光年
    武仙-北冕座長城(英語:Hercules-Corona Borealis Great Wall)是宇宙中一個由星系組成的巨大超結構,延伸超過100億光年,是可觀測宇宙中已知最巨大的結構。天文學家於2013年11月使用雨燕衛星和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的觀測資料將發生在遙遠宇宙的多次伽瑪射線暴位置繪製成分布圖時發現了這個巨大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是大尺度纖維狀結構的一部分,或者是以重力結合的巨大星系集群。該長城的長度最長端橫跨約100億光年,另一端的長度則是72億光年,是宇宙中已知最大的單一結構。
  • 1.4億億億億度,宇宙中最高溫度
    1.4億億億億度,宇宙溫度的上限?那下限又是多少?溫度是自然界中七大物理量之一,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的瞬間,溫度到達了1.4億億億億度,這一刻被認為是宇宙最高溫度,又被稱為"普朗克溫度"。那麼宇宙的最低溫又是多少呢在宇宙中,最低溫度又稱絕對零度,即零下273.15℃。一旦達到這個溫度,所有粒子都會停止運動,物質也會喪失基本形態,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將被打破,時間和空間也失去了意義,所謂宇宙也就不復存在。不過這是一種理想狀態,靜止是相對的,也就不存在絕對的靜止狀態。
  • 宇宙中最大的天體被發現,直徑達到23億公裡,可以裝下50億個太陽
    ,再看看它其他的數據,盾牌座uy的體積是太陽的45億倍,是地球的2億億倍,它可以裝下45億個太陽或者2億億個地球,怪不得被稱作是宇宙中最大的天體,看看它直徑和體積,簡直大到驚人。理論上來說,行星的質量不能超過木星的13倍,因為如果超過這個值就會引發核聚變從而變成一顆恆星,因此宇宙中最大的行星質量應該是木星質量的13倍以下,目前人類已經尋找到一顆宇宙中存在的最大行星,這顆距離地球300光年遠的巨大行星質量是木星的7倍多,但是它的體積非常大,體積是木星的250倍,地球的30多萬倍,體積相當於太陽的25%,由此可見這顆行星有多大。
  • 科學家發現的宇宙長城有多厲害?橫跨100億光年,最大宇宙結構
    地球是一個行星,屬於太陽系,也屬於銀河系,現代天文學證明,我們的宇宙其實是永遠層次分明的結構分級的,像太陽系這樣的恆星系,只能算是最小的組成部分,甚至是銀河系這樣的大型星系,也只是本星團中50個星系中比較大的一個,那麼在人類的探索中,宇宙中最大的物質結構有多大?
  • 宇宙中有2萬億星系,200萬億億行星,沒有外星人的概率幾乎為0
    在太陽系中,恆星只有一顆,那就是我們的太陽(雖然有伴星涅墨西斯星的猜測,但目前還沒有證據)。此外,已知還有8顆行星,其中地球上存在生命和文明。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超過4200顆系外行星,它們環繞著太陽之外的恆星公轉,那些行星上會有外星人嗎?關於這個問題,先來了解一下宇宙中有多少個星系、恆星和行星。
  • 「宇宙大爆炸」發生14億年之後,14星系可能成為宇宙最龐大的結構
    14星系可能成為宇宙最龐大的結構,至少有14個星系在早期宇宙中蜂擁而至,形成了一個具有10萬億個太陽質量的原星團。它可能成為宇宙中最龐大的結構之一。天文學家已發現至少14個星系在早期宇宙中像螢火蟲一樣聚集。
  • 宇宙的壽命是10^100年?還是200億年?或者3.65萬億年?
    根據當前的宇宙學理論和對宇宙物質組成的測量數據,「指數式膨脹」是當今宇宙學家認為的宇宙最有可能面對的未來。當然,這個「未來」對於人類來說太過遙遠,如果非要用一個數字來描述,科學家估算大約是10^100年之後。
  • 宇宙年齡僅138億年,但直徑卻有24萬億光年,為什麼會超光速?
    根據現代宇宙學,宇宙的時間和空間都是創生於138億年前的奇點。138億年過去了,宇宙的直徑膨脹為930億光年,膨脹速度為光速的3.37倍,這與相對論所說的光速最快不矛盾嗎?宇宙的半徑不應該是「宇宙年齡×光速=138億光年」嗎?事實上,無論是宇宙大爆炸理論,還是相對論,都是科學界廣為接受的理論,這兩者並不存在衝突。
  • 在一個138億年前的宇宙中,科學家怎麼能看到461億光年遠的地方?
    如果我們實驗確定宇宙中有一個常數,那就是真空中的光速c。不管光在哪裡,何時,或朝哪個方向傳播,它以每秒299792458米的速度,每年傳播1光年(約9萬億公裡)。大爆炸已經有138億年了,這可能會讓你想到我們能看到的最遠的天體是138億光年遠的。但不僅如此,我們能看到的最遠距離是138億光年距離的三倍多:461億光年。
  • 宇宙中可能存在比人類大一億倍的生物嗎?科學家:生命有無限可能
    地球上目前已知有870萬多個物種,生命總能給我們帶來奇蹟,我們常見的生物主要分為三大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最小的當然就是微生物。一般單細胞生物直徑大約是在10-100微米左右,細菌類0.5-5微米左右,如果病毒算上一種特殊生物的話,它們的尺寸會更小一些,可能在50-100納米左右,比人類小近一億倍。
  • 誰是宇宙最大天體?盾牌座UY能裝18億個太陽,但在它面前不值一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盾牌座UY的質量僅為太陽的7-10倍,顯然這一數據與它驚人的體積相比,的確有些不盡人意,這是因為盾牌座UY是一顆紅超巨星,是一顆年老的恆星,要知道恆星步入老年階段後會因內部結構的變化,令自身的體積不斷膨脹,最終成為一顆紅巨星,你知道嗎?
  • 1.4億億億億℃是個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可能想像不到
    太陽表面的溫度達到了6000℃,原子在這個溫度下基本都被電離了,在這個溫度下已經不存在什麼化學結構了,中性的原子已經是不存在的。如果溫度達到1.4億億億億℃,那麼整個宇宙將重新改頭換面了,因為達到這個溫度是是宇宙誕生是的溫度,這個溫度被稱為普朗克溫度。
  • 誰是宇宙最大的行星?盾牌座UY可以容納50億太陽
    太陽的體積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它的體積是木星的1000倍,木星是太陽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的體積是地球體積的1300倍,也就是說太陽可以容納130萬個地球。在太陽前面,地球只有沙那麼小。太陽系太陽和其他行星大小的比較對科學家的觀測經分析計算,發現盾牌座UY直徑為24億公裡,是太陽直徑的1800倍,周長74億公裡。如果以光速繞盾牌座UY旋轉需要7個多小時,而盾牌座的體積是無法想像的。估計它的體積是太陽的50億倍,也就是說它可以容納50億太陽,這說明盾牌座UY是巨大的。
  • 直徑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是啥意思?真正的宇宙有幾萬億光年嗎?
    雖然宇宙非常大,大的超出我們的想像,但也不能隨意說它有幾萬億光年,這需要觀測和計算。一,可觀測宇宙的概念和目前的大小題目中說的整個宇宙的直徑930億光年,實際上這只能叫「可觀測宇宙」,是一個以觀測者為中心的球體空間,包括目前從地球上觀測到的所有物質,
  • 原子放大1億倍會怎樣,其結構如何,是宇宙的縮影嗎?
    宇宙是我們所有事物存在的時空物質總和,我們所指的一切事物,都包含在宇宙中,而宇宙一切常見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單位。什麼樣的原子就能夠組成什麼樣的物質,不同的原子組合會改變物質的性質和狀態。
  • 誰是宇宙最大星球?盾牌座UY能裝50億個太陽,但在它面前是小弟
    在太陽系中太陽的體積是最大的,它的體積比太陽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的體積還要大1000倍,而木星體積是地球體積的1300多倍,也就是說太陽可以裝下130萬個地球,在太陽面前地球渺小就像一粒沙,不過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山中無老虎,猴子當大王」,意思就是說在某個地方你是最大的,但是如果你走出去看一下
  • 科學家發現宇宙超級結構,達到了5.2億光年,人類能夠走出去嗎?
    站在太陽系的角度,它的直徑達10萬光年,的確很大。可是當我們有了更先進的觀測技術之後,也穿越了銀河系,看到了系外更加浩瀚廣闊的星空。那麼銀河系之外又是什麼樣的星繫結構?過去科學家觀測發現銀河系屬於室女座超星系,這是一個直徑達1.1億光年的星系,包括了4.7萬個星系。那麼這個星系團是銀河系外最大的宇宙結構嗎?
  • 細菌比人類小上億倍,那麼宇宙中有沒有比人類大上億倍的生物?
    細菌比人類小上億倍,那麼宇宙中有沒有比人類大上億倍的生物?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是是地球上的統治者,雖然人們沒有見過恐龍,但是,人們根據一些化石以及其它足跡足以推斷出,大部分的恐龍身形巨大。體重更是重達幾十噸,在當時,稱霸一方,但是後來就滅絕了,地球上既然有如此龐大的生物,會不會也有比人類大上億倍的生物呢,在浩瀚的宇宙當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星體。人們對於它們的認知還是非常薄弱的,一些科學家則認為,即使在宇宙中存在生物,那也僅僅比人類大幾倍而已,由於引力不同,火星的引力是地球的38%,因此,可以推算出。
  • 為什麼宇宙中最高溫度達到1.4億億億億度,最低溫度卻是-273度?
    在中國古代有一個對於「宇宙」的定義: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翻譯過來就是宇宙的「宇」代表的是空間,宇宙的「宙」代表的是時間。也就是說,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集合。現代科學中對於宇宙的定義其實和古代中國學者的定義是很接近了,具體來說就是:宇宙是所有時間、空間與其包含的內容物所構成的統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