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下鄉培訓,發現大部分果農在修剪中存在這樣那樣的錯誤,現總結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改型過程中不敢從大一枝粗枝下手,找不準樹上的頭號敵人,誤殺了好多無辜的良民。
正確的方法應為:對於樹勢極不平衡的大枝,對於嚴重遮光的大枝,對於嚴重上強下弱的上部枝,都應在疏除之中。
二,大年樹惜花,見花就留,捨不得疏除,不敢回縮,死搬硬套。
正確手法應為:對花量足夠的大年樹,放開膽子搞修剪,可提幹,可落頭,可疏枝,可平衡樹勢與枝勢,可一次性把各個主枝上枝幹比不合理的粗枝徹底去除,儘量選留合理的壯枝結果,並選留足夠的預備枝條緩放成花。
三,對各類品種,不同的樹勢,使用同一手法,弱樹花多,不懂重剪,不會運用「合勢」的原理修剪,使弱樹弱枝越剪越弱。
弱樹弱枝正確的修剪手法應為:去弱留強,重剪適量結果後的細弱枝條,疏除多數雞爪小枝,或去掉一至兩個不合理的大枝,總之在整個樹體上減少大量的發芽點,促使來年集中營養、整合勢力、由弱變強。
四,冒條的旺樹不會剪。不懂緩放成花的道理,對花量少或無花芽的果樹,修剪過重,錯誤運用短截手法,造成來年大量冒條,積累少,花量不夠用。
對於滿樹長條不結果的樹,正確的調整方法應為:
多留枝緩放,少疏除,不短截,生長季節適當控水增肥,重視葉面噴肥。
五,不會利用背上枝,主枝上部見條就剪,造成主枝背上年年老條換新條,疤痕累累,皮層日灼。
背上枝的正確利用:
果樹背上枝條生長分健壯,光照充足,芽體飽滿,緩放一年,成花一串,結果後自然下垂變向,或人工輔助拉枝變向,變廢為寶,即可增加產量,增加收入或穩定樹勢。背上枝調整應採用去粗留細的原則,有空就留,沒空則疏,間隔距離50釐米左右為宜,緩放成花後可補充更換衰弱後的結果枝組。
六,捨不得間伐,行間與株間嚴重交叉,隨意回縮,造成枝頭條子亂長,樹形亂套,難以結果。
處理交叉枝頭的正確做法應為:
臨近交叉的主枝或輔養大枝延長頭,千萬不能因面臨交叉採取短截或回縮,應適時在主枝前端部位人工刻芽增枝,促生花芽,以果壓冠,前端多枝條結果穩定後,在延長頭當年生枝的基部選一秕芽處回縮,就不會再冒大條,整個枝勢就穩定了。
七,沒有一個好的樹形,因拉枝不到位,大多數果農都是幼樹幾年裡認真拉枝,大小枝,粗細枝使用同一種拉枝角度,不同的枝條拉枝,在同樣的角度下會產生很大的變異。
正確的拉枝方法應為:喬化及長枝果樹同年生枝拉枝角度應為90度以上,略偏粗大者角度大於90度,附加環切兩次,控制增粗,達到平衡。短枝品種拉枝角度應為75一80度,把頭揚起好管理。短枝品種幼樹拉枝90度之後,前部迅速成花變弱,停止延長,後部連年大量冒條,通過改變角度,把頭揚起,理順渠道,不冒大條,自然成花很好。
修剪是果樹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如何取得蘋果生產高效益,那就靠我們大家在蘋果生產的各個環節做好綜合管理,認真學習,不斷交流,尊重科學技術,讓果樹聽話,幫果農富裕。
作者:中農樂果業科學研究院講師 賈寧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