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好護士]吳丹丹:駐守一線的集中醫學隔離點點長

2020-12-22 新華網重慶頻道

  【人物簡介】吳丹丹,重慶兩江新區第二人民醫院,內一科護士長,獲評「重慶好醫生、重慶好護士」2020年第三季度人物

吳丹丹

  吳丹丹自2007年7月參加工作,有著13年內科護理經驗,2018年10月擔任兩江新區第二人民醫院內一科護士長,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認真落實醫院和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保證了科室工作穩步進行,積極配合主任做好醫護協調工作,引導大家做好醫護溝通,及時發現並解決摩擦和矛盾,增強了科室凝聚力,使內一科成為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讓醫生護士在身心愉悅的狀態下工作,也為病人營造了溫馨、和諧的病區住院環境。

  她臨床護理工作13年裡,從未間斷過業務學習,在臨床中用理論指導實踐,再用實踐來檢驗理論,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將臨床與實踐相結合,在工作中不斷充實和完善自我,先後參加「重慶市衛建委-復旦大學護理管理高級研修班」「心血管內科」「腎內科」等項目進行進修學習,全面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及專業技術。

吳丹丹工作中

  2020年疫情暴發後,2月7日她主動請纓參加戰鬥,隨後加入到兩江新區第一個啟動醫學觀察隔離點開展工作;3月27日又接上級的通知,擔任伯曼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點長,帶領該點承接境外返渝人員的觀察隔離工作,設置科學分區,實施有效有度的防範措施,嚴格落實駐點工作流程,每天24小時待命;因為世紀同輝是重慶「外防輸入」疫情攻堅戰的重要堡壘,6月25日她再次被授命擔任世紀同輝醫學觀察點點長,通過數月的「嚴防死守」,收穫了感謝信20多封,錦旗10餘面。

  雖然集中醫學觀察點不是一線,但也勝似一線,駐點工作組的全體成員,用實際行動溫暖了每一位觀察人員,大家從陌路成為家人,從排斥變成理解。178天醫學觀察點的持續戰鬥,吳丹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作為醫護人員的使命擔當,弘揚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

  吳丹丹在日常工作中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她主張開展「六個一」服務,即一張笑臉、一句問候、一杯熱水、一張舒適的床、一份詳細的入院介紹、一個整潔的休養環境,並發放相關疾病《健康宣傳單》,為患者及家屬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屬對相關疾病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張譯尹)

相關焦點

  • 易縣防控疫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護士的一天!
    ▲記者連線採訪易縣防控疫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護士疫情發生以來,易縣迅速行動,果斷出擊,在內防擴散上狠下功夫,設置7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堅決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對密切接觸者,採取集中隔離措施,有利於早期發現並隔離潛在病例,是對公眾健康安全負責的行為。
  • 宜章護士的一天:我們在集中隔離點並肩戰「疫」
    2月12日8:10,湖南宜章縣梅田鎮中心衛生院護士歐小燕,將前往集中隔離點為病人開展醫學觀察工作。「全部帶齊,隨時出發。」歐小燕迅速回答組長。上車,出發,奔向集中隔離觀察的定點賓館,與6名同事分組負責集中隔離點送餐、收拾垃圾、查驗體溫、心理安慰、內外消毒、排查登記,同時開展進村入戶觀察工作。今天遇到意外。
  • 武山縣集中醫學觀察點護士楊小青、焦雙芳:「疫情不退,我們不歸」
    「疫情不退,我們不歸」——記武山縣集中醫學觀察點護士楊小青、焦雙芳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廣大醫務工作者成為了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主力軍。武山縣中醫醫院急診科護士楊小青、康復科護士焦雙芳主動請纓,1月28日,進入醫院臨時隔離病區工作,一周後,接到上級通知,要緊急成立集中醫學觀察點,她們再次向護士長「請戰」,於2月4日進入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
  • 援湖北,守重慶!重醫各附屬醫院奮勇戰「疫」
    集結號響起時,重慶醫科大學各附屬醫院春節伊始取消休假,開足馬力,全力運行,派出精兵強將馳援湖北、參與組建重慶市抗疫專家團隊、守好重慶防疫工作的一線陣地、打造免費在線醫療服務平臺……為國家和地區的防疫抗疫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 呼和浩特:集中醫學隔離觀察場所垃圾日產日清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郝儒冰)為加強疫情防控,防止二次汙染,3月27日下午,呼和浩特市環衛局前往各集中醫學隔離觀察定點場所,檢查周邊環境衛生作業和疫情防控工作。
  • 記戰「疫」一線基層幹部的堅守——他是隔離點的「萬事通」
    大家都說,他是隔離點的「萬事通」,有事找他就對了。為了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筧橋街道在俞章設置了醫學隔離點。2月5日,街道拆違辦副主任沈平濤接到通知,需要去筧橋街道俞章集中醫學隔離點做負責人,隨後他便開始了在集中醫學隔離點駐守的日子。從他收拾行裝離開家的那一刻起,他也知道自己很長一段時間都要在集中點駐點,不能出來了。
  •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 優秀護士代表風採
    在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有這麼一群人,無論是在抗疫戰場上,還是平常工作中,他們總是視患者如親人,用心踐行著南丁格爾精神;他們肩負著救死扶傷的責任,用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溫暖呵護著每一位患者。今天,是他們的節日,快來一睹優秀護士代表風採,把敬意和祝福送給每一位「白衣天使」。
  • 集中醫學觀察點護士金秀娣:舍小家顧大家,重任扛在肩
    隨著返工人員陸續返回上虞,東關街道集中醫學觀察點也隨即啟用,東關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金秀娣主動請纓,毅然決然地告別丈夫和正讀高三的女兒,自2月24日入觀察點至今已經連續作戰一個月了。「疫情面前人人有責,身為醫護工作者更是責無旁貸,看著大批的醫護工作者支援武漢,他們在前方,我在後方盡點微薄之力保一方平安。」有著24年護齡的金秀娣說。
  • 武警部隊特色醫學中心護士長、主管護師路美:時刻做好衝鋒準備
    武警部隊特色醫學中心護士長、主管護師路美——  時刻做好衝鋒準備  ■俞立原 楊雨農     「請問你準備好了嗎?現在是什麼心情?」面對鏡頭,一名文職人員堅定自信地說:「我們已經做好了充足準備,會以最快速度投入抗疫戰鬥。」  這名文職人員是武警部隊特色醫學中心護士長、主管護師路美。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集中隔離點裡的愛心接力
    11月22日,樂樂和她的父母開始接受集中隔離。11月28日,樂樂的爸爸首先被確診為新冠肺炎,三天後,她的媽媽也被確診。接下來,這個僅9歲從未離開過父母的小女孩必須獨自面對隔離生活。但集中隔離點裡許許多多的一線抗疫工作者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料溫暖了孩子的心。「對這個病我們沒有過於擔心,只是孩子太小,一個人在隔離點也沒有親人可以照料!」在電話採訪中,樂樂的父母對記者講述了當時的心境。
  • 探訪武漢疫情集中隔離點:密切接觸者24小時隔離觀察(圖)
    要求在前期定點隔離和居家隔離基礎上,對全市經發熱門診診斷有肺炎症狀的發熱病人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的密切接觸者,由各區安排車輛分別送至區集中隔離觀察點,進行醫學觀察、治療或採取其他預防措施。集中隔離是切斷傳染源、落實內防擴散的重要舉措。這是一場不得不打、不能不贏的攻堅戰。2月3日,長江日報記者探訪集中隔離的推進狀況。
  • 哈醫大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徐麗群:每快一分完成操作就為救治...
    生活報4月23日訊 4月13日,哈醫大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徐麗群,帶領該科護士韓蕊、翟秋月、麼曄萍奔赴牡丹江康安醫院進行支援。一進病房就不吃不喝戴三層手套採血難今年38歲的徐麗群在重症醫學科工作已經13年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雖然牡丹江康安醫院收治的都是新冠肺炎輕型和普通型的患者,但是患者數量之多,還是給護理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和難度。
  • 湖北醫生在穗被隔離,解除觀察後投身一線!
    從集中觀察第一天到今天, 朱紅豔的心裡好像坐過山車, 從委屈到自責,再到感動, 最後,她決定披上白色「戰袍」, 投入到沙頭街一線工作中, 用行動來證明這些天的感受! 本來是想千裡迢迢團聚,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年飯,最後卻變成了集中隔離,朱紅豔想到自己帶給親人們還沒來的及送出禮物,淚水一湧而出。
  • 兩封來自集中隔離點的信,寄給了誰?
    在疫情防控一線,每天都在發生著各種各樣的故事,有的寫滿堅守,有的充滿力量。    今天,我們從兩封感謝信出發,聆聽兩段充滿溫情的故事。華新街街道橋北社區書記劉亞玲每天都會按時打一通電話,而電話的另一頭是因武漢封城回不了家滯留在重慶的母女二人。
  • 漫畫家為一線抗疫醫護人員畫「漫像」:「等他們凱旋,一定親手送上」
    黃倩 重症醫學科 護士 (周俊勇 畫)江璐璐 重症醫學科 護士 (艾早先 畫)7、8點鐘,集中心思為一線抗疫醫護人員「畫漫像」。「試問歸期未有期,我們一定矢志把好最後一道關口!」......疫情暴發後,從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援鄂醫療隊員書寫的「抗疫日記」裡,黃勇智看到了一線抗疫醫護人員的不易和堅決。「我們也要為他們做點什麼。」在黃勇智的號召下,13名漫畫家決定利用自己的擅長,為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18名援鄂醫護人員創作漫像。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白神首鄉集中醫學隔離點工作紀實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白神首鄉集中醫學隔離點工作紀實 2020-02-15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冠防控方案更新:「密接的密接」也納入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其中規定,密切接觸者和密接的密接應當採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於特殊人群可採取居家醫學觀察,應當加強指導和管理,嚴格落實居家醫學觀察措施。具體來說,14歲及以下兒童,若其父母或家人均為密切接觸者或密接的密接,首選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在做好個人防護和保持人際距離的情況下,兒童可與父母或家人同居一室。
  • 無悔舍孝取忠義,岱廟派出所倆民警駐守疫情防控一線
    他接到去醫院隔離駐守的任務後,都沒來得及跟家人說清楚,就前往醫院隔離區工作崗位。妻子李梅只能在微信中叮囑他,「一定保護好自己,記得按時吃降壓藥,你安心工作,放心吧。」王大晶在醫院駐守時,最放心不下的是在高新區天寶鎮的父母。他的父母均已94歲高齡,生活也很不方便,平日裡,王大晶和妻子每周都會抽時間去探望兩位老人。此次臨行前,他還沒來得及去給父母送些蔬菜和糧食。
  • 天使日記·我在戰「疫」一線丨當點點微光匯聚成星河
    天使日記·我在戰「疫」一線丨當點點微光匯聚成星河 2020-03-15 11:20:22   來源:央視網
  • 87名乘客全部集中隔離!
    87名乘客全部集中隔離!航班全體乘客經海關檢疫排查採樣後,由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點對點轉送至武漢市指定集中隔離點,進行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全程實施閉環管理。機組人員未下機當即返航。相關工作人員全部採取有效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