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集團軍某旅傳承弘揚抗美援朝精神激發官兵練兵動力——
英雄後人激勵英雄傳人
■解放軍報記者 宋子洵 特約通訊員 付君臣
前不久,第80集團軍某旅「赴朝進軍模範連」榮譽室裡,官兵圍坐在一起,聆聽一位老人的深情講述。
老人名叫羅元明,是連隊抗美援朝英雄羅連成的兒子。
羅連成是湖南省耒陽市人,1952年9月隨部隊開赴抗美援朝前線。次年5月,在下勿閒北山戰鬥中,羅連成被子彈射穿小腹,腸子流了出來。為掩護戰友完成進攻任務,他將腸子盤起來,從傷口塞回腹內,強忍劇痛攜帶炸藥前往敵人暗堡,英勇犧牲。
為紀念羅連成同志,中國人民志願軍黨委將下勿閒北山戰鬥命名為「盤腸大戰」,給羅連成追記一等功,並授予「盤腸大戰英雄」稱號。
「多年來,我一直想來父親生前所在部隊看看……」羅元明說。
羅連成班現任班長李勇傑告訴羅元明,幾十年來,每逢新兵入營、老兵復退、畢業學員報到及執行重大任務前,連隊都要組織呼點羅連成名字、講述羅連成故事、爭當羅連成傳人等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將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
英雄已去,精神永存。當英雄後人遇到英雄傳人,一種共同的情愫油然而生。李勇傑還告訴羅元明,羅連成班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班,多次在重大演訓活動中站排頭、打頭陣,湧現出「專業技術能手」「強軍精武標兵」等一批訓練尖子。羅元明老人為大家帶來了珍藏已久父親的證書證章,並講述背後的故事。
「作為羅連成傳人,我們要學習英雄精神,爭當鋼鐵戰士!」在隨後的教育課堂中,連隊指導員馮雪濤趁熱打鐵,為官兵講述新時代傳承先輩精神的感人故事。戰士巴鴻宇在比武考核中不慎受傷,仍堅持完成了考核。他說:「跟老前輩相比,我沒有不拼的理由!」
時代在變,但「大項任務敢擔當、危險關頭不惜命」的戰鬥精神永不褪色。該旅官兵表示,強軍路上,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就是對先輩最好的告慰。近年來,該旅所屬連隊多次被上級評為「基層建設先進連」「軍事訓練一級單位」。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作者:宋子洵 付君臣
責任編輯:唐詩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