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空降兵連」榮譽稱號。白峻森攝
一個英雄連隊如何鑄就?空降兵某部二營六連輝煌的連史告訴了我們答案。62年前的上甘嶺戰役中,從老班長黃繼光捨身堵槍眼的那一刻,這個連隊有了英雄的基因;而此後,連續59年保持先進,4次集體一等功、11次二等功、19次三等功,先後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空降兵連」榮譽稱號,被空軍授予「空降兵模範六連」、「抗洪搶險先鋒連」、「黃繼光英雄連」榮譽稱號……一系列殊榮告訴世人,無論世事如何變幻,英雄未曾遠離,英雄的基因始終強盛。
連日來,記者深入六連,探尋他們不斷進步的英雄軌跡。
英雄魂:精神相承勵傳人
「我宣誓,我是英雄黃繼光的傳人,堅決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
氣如虹,聲震天。
2012年秋日,即將執行某項重大演習任務的六連官兵在機場整齊列隊,面向黃繼光銅像莊嚴宣誓。宣誓完畢,六連官兵士氣高昂、軍心振奮,背上降落傘和武器裝備,乘坐大型運輸機直飛數千公裡,精確抵達目標,實現點對點致命打擊,圓滿完成了上級賦予的任務。
在六連,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定:連隊執行重大任務前,要向黃繼光銅像宣誓。連長張宇說:黃繼光捨生取義的英雄氣概和獻身精神,是連隊強軍夢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六連的連魂。
62年來,該連不僅一直保留著黃繼光的床鋪,而且在每晚點名時,總是第一個點「黃繼光」,全連官兵齊聲答到。不論是颳風下雨還是外出駐訓,每晚全連官兵都會用最有力的吼聲,表達著英雄的存在。
日復一日的精神傳承,成為官兵攻堅克難的力量源泉。2013年1月11日,一次例行武裝5公裡越野訓練,官兵身背25斤以上的裝備負重前行。距終點只有500米時,一些戰士由於體力不支,慢下了腳步。「黃繼光!」隊伍中,有人大吼一聲。「到!」「到!」「到!」無數聲應答此起彼伏,全連官兵頓時振奮精神,奮力向終點奔去。
「當我喊『到』時,整個人一下子清醒了,苦和累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十一班班長羅興元說,「『黃繼光』三個字已滲透到我們的血液中。」
漫步在六連的每個角落,看著榮譽室裡琳琅滿目的各類錦旗和獎牌,記者不禁深深思索:是什麼力量,使一種精神穿越62年依然魅力四射?是什麼力量,使一面旗幟歷經62年仍然光彩奪目?
「一支部隊的優良傳統,只有血脈相承,才能薪火相傳。」六連所在團政委田新介紹,無論六連人員如何變化,英雄精神一直是凝心聚氣的傳家寶。每年新兵入營,聽的第一堂課是黃繼光的故事,參加的第一個活動是參觀黃繼光榮譽室,看的第一部電影是《上甘嶺》,學的第一首歌是《特級英雄黃繼光》。在「黃繼光班」,至今還保留著老班長黃繼光的床鋪,鼓舞和鞭策著一茬茬官兵戰勝困難、勇往直前。
「這些不過是走形式,沒意義!」來自大城市的「90後」戰士鄭瑞宇剛到六連時,曾對連隊一些傳統做法心生牴觸。因為他當兵的初衷,就是混個經歷,入個黨,回家好安排工作。被分到常年擔負戰備任務的六連後,繁重的訓練讓他「很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