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一夜休整,早晨起來的時候,太陽已經起來了。今天,我們將橫渡怒江,前往龍陵。我們本應就在潞江壩一帶待著,因為這裡在地理和氣候上是很好的水果和其他農產品產地。但是到了怒江,倘若不去松山,不去龍陵,不去騰衝,那可能將是我們一生的遺憾。對了,同車的劉基男哥哥不算,因為他就是騰衝人,在離開滇西在全國遊蕩之前,他就在高黎貢山西邊的山腳邊度過了他的童年。
(保山的早晨)
早晨的保山壩子,沉浸在一片迷濛之中,這似乎讓人覺得有些迷離。我們一天多以前,我們是在很遠很遠的地方,現在突然來到這裡,似乎特別讓人不可思議。而我們自從開始向更遠的西北和華北進發之後,這種感覺便是越來越強烈了。
保山壩子,是怒山餘脈中的山間的一片平緩地。雲南人一般把「山間的平地」叫做壩子,在多山少地的地方,壩子這種適宜種植作物的地方,往往都是當地的人口聚居地,因為只有足量的作物才可能支持足夠多的人口。而這些地方往往也在交通節點上,商旅往來人口繁衍,更多的交流也便形成了文化融合更新。
(滇西的基本地緣關係)
洶湧的怒江,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洶湧而無情,它就是一道天塹,成為滇緬最有效的自然堡壘。在怒江兩岸,分別有三個互成三角形的壩子,騰衝和龍陵互為犄角,而保山退於高黎貢山脈和怒江之後,成為了戰略大後方和支撐點。倘若從緬甸往昆明方向,必過騰衝或龍陵一點,再翻過高聳如雲的高黎貢山,還需渡過咆哮的怒江。這就是滇西的基本地緣格局,這也是我們來到這裡的原因之一。
我們今天開始不再走寬闊而順暢的高速公路了,我們將沿著X191即老滇緬路從松坡頭大山頭一帶下怒江河谷,從惠通橋過江。這是一條不為很多人所知的公路,便是「滇緬公路」,這也是一條鋪就民族勇氣和鮮血的道路,也是一條重要和輝煌的國際通道。而從今天開始,我們將翻開那泛黃的書頁,去尋找塵封的歷史。
出了保山城,是一條雙向兩車道的鋪裝路,路邊是高大的樹木。太陽已經升起,透過樹葉照在地上,落下斑斑點點的光的印記,天空湛藍湛藍,如同一塊洗潔無染的布。
(大海子水庫一角)
就在路邊是一個小小的水庫,和公路僅僅隔著一道簡單的壩,我們把車靠在路邊,輕巧地就能翻上兩三米高的壩頂。沒有特別的原因,也不僅僅是因為好奇,因為我們跨上這道毫不起眼的堰似乎叫做諸葛堰,似乎有考古證據證實這一帶有漢代屯兵的證據。然而當我們踏上水庫邊的堰壩的時候,其實什麼都不知道也看不見什麼奇怪的東西。
(水庫邊的堰壩)
眼前是一片小小的水域,各種的野鳥在裡面嬉戲繁衍,目光所及之處似乎並不珍貴或者好看,大多數是鳳頭潛鴨、白骨頂、小鸊鷉一類的常見鳥類。重點是多,他們自由地遊動著,劉劉老師是對這些有極大興趣的。儘管400毫米鏡頭還是有限,但是不妨礙他噼裡啪啦地拍了好一陣。管它的,拍完回去裁就好了,像素大也有像素大的好處。
(一些在水庫中覓食的水鳥)
對於學生物出身或者本來就是相關專業的劉劉老師和曉東來說,這裡似乎的確很吸引他們,在這裡琢磨了很久。當然,對於後進生的曉東來說,這次能約上劉劉老師,還能跟著一點點去學習,那是莫大的開心的事情了。
(觀察和識別水邊的植物)
總之,只有出了這個小水塘,我們才算真正開始了我們開往怒江的旅途,之前的路都不算數。
▽
閱讀《掠食者日誌》全文
了解我們的全景
看《掠食途片》系列讀圖
了解我們的產品和旅程
▽
關注賞金掠食者微信公眾號
持續了解我們的更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