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報告】澳大利亞國立大學Chennupati Jagadish院士學術講座

2021-01-08 西北工業大學

報告題目:Semiconductor Nanowires for Optoelectronics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報告人:Chennupati Jagadish 院士

報告時間:2019年9月2日(星期一)上午10:00

報告地點:長安校區啟翔樓233會議室

邀請人:黃維 院士

承辦學院:柔性電子研究院

聯繫人:張倩文

聯繫電話:88460889

報告摘要:

Semiconductor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solar cells, solid state lighting. Nanowires are considered as building block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electr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 In this talk, I will introduce the importance of nanowires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d discuss about how these nanowires can be synthesized and how the shape,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nanowires influence their structur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I will present results on axial and radial heterostructures and how one can engineer the optical properties to obtain high performance lasers, THz detectors and solar cells.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semiconductor nanowires will be discussed.

報告人簡介:

Chennupati Jagadish教授,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 士,印度科學院名譽院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物理工程學院傑出教授,IEEE光子學學會會長,澳洲材料研究會會長。Jagadish教授於1990年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物理工程學院電子材料工程系創建並領導半導體納米光電材料與器件實驗室,其長期從事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的研究,並取得了國際領先的卓越學術成就,現已被遴選為19個國際重要專業學會和科學團體的會士(Fellow),包括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學會(IEEE)會士,美國物理學會(APS)會士,美國材料學會(MRS)會士,美國光學學會(OSA)會士等。2012年至2016年,他曾擔任澳大利亞科學院物理科學副院長兼秘書長。Jagadish教授現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物理工程學院電子材料工程系半導體光電子與納米技術研究組組長,且擔任澳大利亞國家應用設施主任、澳大利亞納米技術網絡的ACT節點和召集人。擔任國際學術刊物Progress in Quantum Electronics, Journal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and Science主編,Applied Physics Reviews, Journal of Physics D及 Beilstein 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雜誌的副主編。已在Nature photonics, Nature communication等國際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20餘篇,獲美國發明專利5項,出版專著13本。因其突出的貢獻,獲得了多個國際學術獎項,2015年獲得IEEE先鋒獎,2016年獲得澳大利亞最高榮譽國民獎。2018年,因對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的發展做出的貢獻而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章。2019年,因對南佛羅裡達大學物理和全球領導力獎所做的突出貢獻而獲得澳大利亞科學院託馬斯·蘭肯·萊爾獎章等。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澳可再生能源材料與器件研討會在合肥工業大學召開
    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著名高等院校的知名教授進行了16場大會特邀報告及口頭報告,分享了在可再生能源材料與器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中澳雙方相關領域科學家的進一步合作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礎。
  •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學術所長蔡榮根訪問山西大學
    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專家諮詢服務活動山西行啟動儀式舉行,作為系列活動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學術所長蔡榮根研究員蒞臨山西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山西大學是我國最早創立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已經走過118年的辦學歷程。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Rodney Baxter教授訪問武漢物數所
    5月13日到16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Rodney Baxter教授應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量子可積課題組邀請來所訪問,並於5月14日為該所師生作了題為The hard hexagon model, the golden number and Rogers-Ramanujan identities的學術報告,該報告也是小洪山講壇系列報告之一。
  • 講座預覽||下周!超多學術大牛!
    講座預覽||下周!超多學術大牛!繽紛多彩的講座是大學最顯著的特徵,也是了解一所大學的窗口。為了讓全校師生獲得更加全面的講座信息,歡迎各講座舉辦單位投送最新講座信息到本欄目郵箱:jiangzuo@ucas.ac.cn院士大講堂周一講座時間:10月26日 15:00講座地點:雁棲湖校區 東區禮堂講座題目:大腦的可塑性主講人:蒲慕明
  • 應對新冠疫情 材料學院力推國際學術「雲報告」
    經過前期學院統籌協調和充分準備,4月10日學院舉辦了首屆「在線材料前沿」學術報告。報告主講人為美國克萊姆森大學物理與天文系賀健副教授(終身職),學院百餘位師生在線參與交流。報告內容深入淺出,語言詼諧有趣,激發了在線師生的濃厚興趣。互動環節師生參與度高,線上氣氛十分活躍。「雲報告」首演反響強烈,為學院線上舉辦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起到了示範和推動作用。參與人數屢破紀錄,報告學術領域廣泛
  • 澳洲國立大學相當於中國什麼大學
    那麼澳洲國立大學相當於中國什麼大學?下面讓我們隨智課選校帝小編來看看,希望對你的留學有所幫助。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在各學術領域皆屬世界一流,穩居全球前五十名;其中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計算機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更是堪稱世界頂尖。其中,該大學的政治學與國際研究在世界學術領域內充當著領頭人的角色(該校擁有多達17個涉及該學科的學院與部門,亞太學院,CIW,etc.)
  • 鄧子新院士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
    鄧子新院士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講述「合成生物學驅動天然產物藥物創新的發展方向」清華新聞網4月14日電 4月7日,生命科學聯合中心承辦的第40期「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在清華大學醫學科學樓B323舉行。
  • 英語學術論文寫作方法
    報告時間:2020年7月15日(周三)10:00-11:30 報告地點:騰訊會議 會議號 209 185 174 報告人簡介: 王教授於2006年在清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09年在清華大學/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獲得碩士學位(聯合培養)、2012
  • 【學術報告】極端力學研究院力學講壇第四講
    報告人:國防科技大學 於起峰 院士報告時間:2020年12月29日星期二上午9:00-10:00報告地點:友誼校區國際會議中心第五會議室邀請人:鄭曉靜 院士報告題目:選準方向搞創新與攝像測量技術研究進展報告人簡介: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2021年第一學期入學第一輪申請即將截止!
    日前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為了應對COVID-19對正常申請造成的影響,宣布接受申請2021年第一學期入學的學生提交Duolingo成績作為語言證明。對於未能達到學校規定的最低115分要求的同學,學校會要求大家參加InitialView在線面試。
  • 同濟大學嚴彪教授應邀來機械工程學院作學術報告
    12月17日下午,同濟大學嚴彪教授應邀在機械樓312學術報告廳作主題為《增材製造技術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魏克湘主持。魏克湘表示,此次講座結合大量的實例,介紹了增材製造技術的現狀,並對未來的發展進行展望,開闊了我們的眼界。講座結束後,與會老師就相關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省內部分高校、企業代表,我校機械工程學院部分師生參加報告會。
  • 【學術報告】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雲講堂系列講座第八期
    4月17日,讓我們跟隨西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阮紅梅教授一起解析《天演論》譯文,開啟對嚴復的解讀,一同在雲端回望歷史,靜思今日,放眼未來。(掃碼騰訊課堂二維碼即可進入雲講堂)講座信息:主題:百年不衰「信達雅」曠世不朽
  • 致敬學術泰鬥——張俐娜院士
    今日凌晨,武漢大學發布了張俐娜的訃告,訃告中評價她:把自己的一生無私奉獻給了祖國的科研和教育事業,為我國化學學科特別是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領域的研究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張俐娜院士身上體現的以德執教、求真求新、淡泊名利、勇於開拓、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
  • 2020國際結構完整性學術研討會在蘇州舉行
    會議旨在為新時代下結構完整性理論與技術的交流提供平臺,探討國際學術前沿,促進合作研究,共謀結構完整性領域的長遠發展。「Weight Function Methods for Structural Integrity Analysis: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的報告,日本國立材料研究所研究員、北京科技大學材料服役安全中心高級顧問Koichi Yagi題為「Life Evaluation of 9Cr Steels Usedfor
  • 美國馬裡蘭大學鄭全安研究員應邀訪問《海洋學報》編輯部並作學術...
    中國網12月11日訊 近日,《海洋學報》英文版副主編、美國馬裡蘭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鄭全安研究員應邀訪問《海洋學報》編輯部並作了題為「Satellite radar altimetry and applications to ocean mesoscale eddy dynamics(衛星雷達測高術及其在海洋中尺度渦動力學中的應用)」的學術報告和英文學術論文撰寫講座
  • 找不到圖謀作弊的學生,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約300名學生遭「連坐處罰」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2月22日報導,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計算機科學專業近日出現了考試作弊醜聞,然而,這一事件最終所波及到的範圍卻是相當之廣。21日,該校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科召集人漢娜·庫尼亞瓦蒂(Hanna Kurniawati),向該專業算法班三年級全體約300名學生發電郵稱,由於她無法確定誰是「大規模學術不端行為報告」中的當事人,全班所有人的考試分數都將被扣除30%。
  • 與名人導師、學術偶像零距離!十月,浙師烹製的這頓「學術大餐」,不...
    十月,秋高氣爽的浙師有滿空飄逸的桂花香、滿地金黃的落葉更有濃鬱的學術氛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共襄學術盛宴:學校體育與健康中國建設、漢語國際傳播研究、中國方言研究……各路學術大咖送來的講座大餐:說經濟、談政治、聊法律……還有浙師人們取得的學術成果:研究成果入選國家智庫
  • 五位院士、多位學者出席 這場堪稱「區塊鏈殿堂級」的學術會議談了...
    有人稱這場會議為「區塊鏈殿堂級」的學術會議,看參會嘉賓的陣容,也許無人質疑這樣稱呼。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院士鄭志明與數學物理學部院士王小云為此次會議的召集人。參會人士還包括中國科學院學部學術與出版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中國科學院院士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包為民、中國科學院院士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系統總體所所長尹浩等。
  • 「匯聚、碰撞、變革」 2020中國顯示學術會議在廣州舉行
    在為期兩天的學術會議期間,參加本次會議的各級政府部門負責人、協會組織代表、國內外權威專家、科研機構和高校師生、媒體代表,就AMOLED、VR高清顯示技術、量子點技術、觸控屏技術、3D顯示技術、新型顯示材料等當前顯示行業的熱點議題展開了熱烈而深刻的交流討論。  大會報告:大咖雲集,共議顯示技術發展前景
  • 中國科學院大學洪永淼院士做客科苑經管國際學術論壇
    2021年1月4日下午,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士洪永淼教授為國科大師生做了題為「大數據革命和中國經濟學研究範式」的講座。國科大經管學院院長汪壽陽院士主持講座,國科大師生及其他高校學者共計800多人參與了線上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