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語言教育行業整體趨向利好 但面臨洗牌優勝劣汰
隨著我國國際化進程與一帶一路計劃的有序推進,中國與沿線國家在經貿領域的合作逐步深入,帶動了多語種人才需求的集中上升。作為傳統線下語言培訓的補充,網際網路語言教育獲得了國家的多項政策扶持。2016年列入新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列表,享受稅收等方面優惠;2017年發布《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鼓勵社會力量與民間資本以多種方式進入教育領域,推送「網際網路+教育」業態發展。
同時,鑑於我國在線教育發展中呈現的部分亂象,2019年7月,教育部聯合相關六部門共同發布了《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標誌著全行業告別野蠻生長,即將進入合規運行時代。對於行業內充斥著的部分缺乏實力、投機取巧的小型機構而言,該項意見的實施將加速行業整體洗牌、優勝劣汰的步伐。
日語培訓需求升級 實力機構入局中高端市場
我國在線日語教育經過多年發展,已擁有日本村外教網、滬江、早道網校等多家具備較強實力的機構,分別佔據在線日語賽道內各細分領域的龍頭位置。
其中,滬江是國內在線語言教育早期的入場者,運營全語種在線教育課程,其日語業務的主營課程模式為面向中低端市場的中教錄播課程。早道網校則是30人以上大班直播課程模式的早期試水者,主營英語以外的小語種課程,師資團隊以中教為主、搭配少部分外籍教師。
日本村外教網成立於2013年,六年來始終專注於日語教育領域,擁有東京與上海兩大教研中心,註冊在籍外教人數超過2000名。其主營業務為一對一、一對四小班直播日語課程,可為學員提供365天 x 24小時隨時在線學習服務,並為每一名學員配備專屬助教,全天解答學員在日語學習過程中的疑問。
日本村根據抽樣調查結果研究發現,學員在選擇在線日語教育機構時,對機構是否採用「母語式教學」模式、教學質量、服務這三點最為關注,而價格因素則相對影響較小。區別於早年日語教育以能力考通過為核心需求的時代,新時代的日語學習者對機構的外教師資、教研水平、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筆者關注到,近年一些老牌的在線日語教育機構也紛紛推出了面向高端日語學習需求的產品線。但從現狀來看,由於缺乏在該領域的積累,對比長期專注高端日語教育的機構,其業務規模、產品成熟度及服務水平都還處於較為初期的水平。
高考日語全面開放 在線日語教育獲得新增長點
2018年起,我國新高考改革方案逐步落地實施,小語種高考全面開放。其中,由於日語學習難度小、提分快、見效顯著等因素,選擇日語高考的考生人數近年來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17年至2019年,日語高考考生人數分別為1.6萬人、2.3萬人、4萬人,2018年考生人數同比增長44%,2019年同比增長73%。隨著小語種高考的推廣規模持續擴大,按今後每年同比增長速度80%計算,到2022年,日語高考考生人數將達到25萬人。
從全國範圍來看,由於英語長期佔據高考外語主流語種的歷史因素,高中校內開設小語種高考課程的普及率尚處於較低水平,教學形式更為靈活的在線語言教育是填補該市場空白的最佳選擇。
興趣驅動學習動機 一線城市/職場用戶/女性佔主流群體
區別於英語和其他主流語種,日語學習者因動漫、旅遊、興趣等非剛需因素購買課程的比例佔到了總人群的6成以上。特別是近10年來,得益於我國網際網路二次元用戶爆發式的增長,為日語教育機構帶來了一大批潛在用戶。
同時,《報告》顯示,在線日語教育的付費用戶主要生活在北上廣深等一二線發達城市,其中又以職場人群及女性用戶為主流人群,這與該人群的付費能力以及對日本文化的接受程度有密切關係。日本村的相關人士向筆者透露,雖然在本次發布的報告中沒有公布具體的數字,但隨著近幾年三線以下城市居民的經濟實力增長以及國際視野的拓展,其在付費學員中所佔的比例也在逐年穩步增加。
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億 在線日語教育行業前景廣闊
相關機構預測,2019年我國在線語言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523.5億元,且近5年來保持平均每年20%的增速。據此估算,3年後我國在線語言教育市場規模將突破900億。結合相關研究機構公布的在線語言教育用戶學習語種佔比的數據可以看到,到2022年,在線日語教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億元。
隨著在線日語教育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日語學習用戶規模的不斷增長,單一的應試型學習逐步轉變為多元化學習需求。為了應對市場不斷變化的挑戰,日本村外教網作為高端在線日語教育領軍品牌,經過六年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優質外教師資及教學經驗資源。未來可預測,在全行業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只有堅持以用戶為本、保持教育初心、從學員的實際需求出發不斷優化課程產品與服務質量,才能在全行業實力大考浪潮中脫穎而出。
(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於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之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