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隨手拿出三個玻璃汽水瓶。不到半分鐘,兩個瓶子擺出一個「>」的姿態,穩穩噹噹地「躺」在了第三個瓶子的瓶口上。這種難度的表演,王業坤已經手到擒來
儘管成了「網紅」、收入水漲船高,但他照常下地幹活,照常和三五朋友小聚。他說:「我打算在城裡給兒子買套房子,但我自己就住村裡,哪都不去」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灝
啤酒瓶上立水缸、扳手上立煤氣罐、坐著人的椅子單腿著地……在山東莘縣河店鎮農民王業坤手裡,許多大塊頭物件如同中了魔法,老老實實地在微小的支點上,以各種看似不穩定的造型穩穩矗立。
▲6月27日,王業坤演示在拖拉機搖把上立煤氣罐。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灝攝
這門平衡術手藝,讓王業坤被「粉絲」稱為「牛頓管不住的人」。最近,他的視頻被網友傳到海外網站,引得一眾「洋粉絲」嘖嘖稱奇,甚至想來中國向他學藝。
▲6月27日,王業坤在進行直播前的準備。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灝 攝
重拾舊夢:「我也有小手藝」
在抖音上,39歲的王業坤已有147萬名粉絲。但在三年前,他還是當地一個籍籍無名的普通農民,農忙之餘在村裡接點水電安裝的活,一家三口的小日子倒也過得其樂融融。
波瀾起於2017年的春天。他的兒子從抖音學了一個魔術,回家表演給他看,這讓王業坤豁然省悟:「這種小手藝還有人愛看?我也可以試試!」
王業坤上學時最喜歡物理,尤其喜歡琢磨「鋼筆為什麼只能橫著放」「椅子能不能一條腿立起來」之類的問題,常常動手摸索。他意識到這門閒置了十幾年的小手藝可能會受歡迎,於是毫不猶豫地重新開始練習。
「天天練,一紮進去就出不來了,活都不幹了。」王業坤的妻子呂海芹說,當時家裡的生活主要靠王業坤幹水電安裝來支撐,但他卻沉迷於平衡術,每天幾個小時耗在上頭,外邊的活都耽誤了,找他幹活的人也越來越少。
村裡很多人認為王業坤不務正業,呂海芹雖然嘴上沒說,但也一肚子意見。「最初那一年,我們過得坎坎坷坷,家裡小矛盾可沒少鬧。」
▲王業坤在演示平衡術。(截取自王業坤視頻作品)
掙不到錢,還要花錢買道具。「一個立高腳杯的視頻,就摔了我一箱杯子。」王業坤家的院子裡,堆著一堆碎酒瓶、酒杯,這只是他表演失敗的部分「戰果」。
他最常用於充當支點的啤酒瓶,摔得也最多。「朋友們的酒瓶都要來了,我還找收破爛的人買,200塊錢的酒瓶差不多夠用一個月。」
「打破點酒瓶子也就算了,他連冰箱、洗衣機也盯上了。」讓呂海芹心疼不已的是,王業坤為了挑戰更高難度,家裡的洗衣機、縫紉機、沙發、冰箱、摩託車等值錢的大物件,只要能搬動的他都試了個遍,也差不多摔了個遍。尤其那臺縫紉機,是王業坤母親的嫁妝,摔壞後好不容易才修好。
▲6月27日,王業坤在直播中。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灝 攝
走紅網絡:「每天收入2000元」
「歡迎來到坤哥的直播間,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這場直播,我給大家表演五個節目。」補光燈照射下,平素話語不多的王業坤侃侃而談。
打完招呼,他隨手拿出三個玻璃汽水瓶。不到半分鐘,兩個瓶子擺出一個「>」的姿態,穩穩噹噹地「躺」在了第三個瓶子的瓶口上。這種難度的表演,王業坤已經手到擒來。
經過兩三年時間的練習和表演,王業坤已在帳號裡發布1100多個與平衡術有關的作品,單個視頻最高點讚量300多萬次;拍攝內容也由單個物體的平衡,升級為多個物體的組合平衡甚至動態平衡,造型也越來越豐富。妻子和兒子已經成為他的助手,兒子還不時成為他的「道具」。
「現在我每天直播4場,通常能收入2000元左右。」王業坤說,人氣最高的一場,他收到的打賞超過2萬元。隨著名氣上升,一些商業活動也找上門來。「商業演出每場一萬元起步。」平衡術給這個家庭帶來的收入,已遠超他當水電工人的工資。
鄰居和親屬不再質疑王業坤的選擇,但在短視頻平臺上,網友的質疑卻從來沒停止過。
「有很多人看我的視頻後說我造假,認為我用了磁鐵或者膠水。」王業坤說,對此他反而有些高興。「大家懷疑我用膠粘,說明我的表演有難度。如果大家看了之後覺得『這誰不會』,那就意味著我的視頻沒意思。」
為回應質疑,他添加了過程拍攝,甚至還加上了失敗的過程。沒想到,失敗的花絮反而比成功的結果點讚更多。
寵辱不驚:「心態平和最重要」
在小支點上立起大物件,物理學原理是槓桿作用和重力產生的靜摩擦力,微妙在毫釐之間。
「利用物體的重力以及物體間的摩擦力,慢慢找平衡點。」他說,這是個熟能生巧的過程。
然而,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記者在他的指導下,現場試驗在啤酒瓶上立自行車,但四次試驗均以失敗告終。即便是王業坤自己,複雜造型的失敗率也在80%以上。他耗時最長的一次視頻拍攝,用了6個小時。
「不管用多長時間,心態始終要平和。」
王業坤說,造型越複雜,平衡越微妙。很多作品完成之後,風一吹就倒;甚至連心跳和呼吸,也可能會對尋找平衡形成幹擾。
「所有的成果都是一次次失敗後,仍舊堅持下來的結果。」王業坤說,「我希望作品可以向人們傳遞科學精神和堅持不懈的勇氣,傳遞更多正能量。」
▲6月27日,王業坤在兒子的配合下演示平衡術。但因天氣炎熱、飛蟲幹擾,演示沒成功。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灝 攝
記者採訪時正值烈日當頭,王業坤喊來兒子王勤寧演示用一條椅子腿坐人。反覆嘗試的20多分鐘裡,王勤寧滿頭大汗,但是始終拿著書一動不動。
天氣炎熱加上飛蟲幹擾,這次演示最終沒能成功。但王業坤說,他滿意兒子的態度。「他有耐心,再苦也能堅持,這種品格是他寶貴的人生財富。」
去年起,王業坤不再滿足於僅僅完成平衡,他將重點放在了動態幹擾條件下的平衡上:往茶壺中倒飲料、轉動洗衣機滾筒、懸掛轉動的香瓜或者酒瓶,讓這些幹擾成為平衡的一部分,作品讓觀眾驚嘆不已。
前不久,新華社將他的故事和技藝轉發到海外社交平臺,引得英國、巴西等國家的媒體慕名而來。
儘管成了「網紅」、收入水漲船高,但創作時的平和心態也延伸到了王業坤的生活中:他照常下地幹活,照常和三五朋友小聚。他說:「我打算在城裡給兒子買套房子,但我自己就住村裡,哪都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