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植入「木馬」程序洩露隱私 這些地方一定要重視!

2021-01-11 騰訊網

生活中,出門在外遇到手機沒電時,一款可租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謂「江湖救急」。近兩年來,隨著消費的變化,曾經被人稱為「偽需求」的共享充電寶,如今似乎成了「剛需」。不過,共享充電寶最近陷入了洩露個人隱私的旋渦。

近日,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篇題為《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的文章。該文稱,部分共享充電寶不僅可能存在質量隱患,還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馬」程序,導致手機裡的通訊錄、文本信息甚至照片、視頻等隱私數據被洩露。這些充電寶主要來源於三個地方:一是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二是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三是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

重慶市律師協會民事專業委員會主任、重慶中世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吳啟均說,隨著科技進步,個人信息尤其是隱私的洩露途徑不斷增多,而法律法規中針對具體社會生活的規定往往與新技術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因此,首先要求立法機關、司法機關以及行政機關關注科技動態,在處理相關問題時,靈活掌握,參照法律原則進行處理,並不斷完善立法及監管措施;其次要求消費者在使用新生事物時,增強防範意識,確認安全後再使用;再次,供應商應注意保護消費者的隱私不被洩露。

數據隱私問題突出

相關企業緊急發聲

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已達2.29億人。消費者使用共享充電寶致使個人隱私數據洩露現象時有發生。

在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推送的《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一文中,警方提示:不要隨意購買和掃描來歷不明的充電寶,如有需要,請選擇正規產品或掃描正規公司的可租賃移動電源。當手機連接充電電源時,提示是否「信任」時,請提高警惕。

目前,我國共享充電寶行業已形成「三電一獸」——街電、來電、小電、怪獸充電的壟斷式格局。

當共享充電寶陷入洩露個人隱私旋渦後,2020年12月8日,小電公關負責人劉彬在微信朋友圈回應稱:「特地剪了一個充電寶,小電的充電寶只有正負極線路,不涉及數據傳輸的線路,不會有木馬和數據的洩露風險。」

隨後,小電發布官方聲明稱,小電共享充電寶在設計上充分注重對用戶隱私數據的保護。在硬體層面,小電充電寶內部線路不含有數據傳輸線,僅以電源線提供充電功能。在軟體層面,小電始終嚴格遵守《隱私政策》條款,通過多重數據保護技術和管理措施杜絕非法收集用戶信息的情況發生。

怪獸充電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我們的數據線是沒有數據傳輸能力的,只能用來充電」「用戶的充電訂單都會享受隱私保護」,並強調其充電寶查詢不到用戶手機上的數據、無法讀取用戶的數據。

企業自律確保合規

行業規範適時出臺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障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一直是各行各業普遍面臨的問題。

據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德良介紹,一些黑色產業利用「木馬」等惡意程序,控制用戶的終端設備竊取數據,包括手機裡面的一些數據信息,之後通過販賣數據獲取非法利益,或直接利用這些數據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已經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韓英偉提出,目前還存在監管部門監管滯後、部分參與者和使用者個人素質待提高、國家法律法規不夠完善、準入門檻、準入機制缺失等問題。

最近,共享充電寶行業暴露出來的隱私洩露風險再次將上述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

韓英偉建議,共享充電寶相關企業要確保產品合規、安全,始終嚴格遵守《隱私政策》條款等,杜絕非法收集用戶信息的情況發生,設立可疑充電寶檢舉部門,並設線下檢舉點,對被檢舉的充電寶進行檢測。在企業內部培養用戶隱私絕對至上的企業文化,同時成立監管合規部門,充分了解法律法規。同時,政府應對相關制度進行完善,加強對商家的監管和引導,成立相應的監管部門,加強對隱私保護的普及和推廣等。

吳啟均則認為,從技術保護層面來講,共享充電寶企業可以採取更多的信息安全防護措施來保障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如制定共享充電寶檢測和維護機制,對可能已被拆封/改裝或植入惡意程序的共享充電寶及時進行回收並維護等。從企業合規經營層面來講,共享充電寶運營企業應建立個人信息洩露救濟預案機制。若發現保管的用戶個人信息發生或者可能發生洩露、毀損、丟失的,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立即向準予企業許可或者備案的電信管理機構報告,並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

吳啟均建議,首先,建立共享充電寶行業標準,對共享充電寶設置特定的行業規範。例如,設置共享充電寶應當不具有數據傳輸功能等。其次,共享充電寶行業可以建立相應的行業運行規範。例如,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過程中,建立完善的用戶個人信息保護機制,通過用戶協議或隱私保護政策等明示用戶個人信息收集、使用的目的、方式和範圍,查詢、更正信息的渠道以及拒絕提供信息的後果等,在明確取得用戶授權後在其授權範圍內對用戶個人信息進行採集和使用。

吳啟均還建議,政府可以設立企業運營的最基本條件,包括實名制註冊使用、服務合同內容、使用費用和押金監管、鼓勵為使用者購買責任保險並在事故中先行賠付、明確運營維護內容和從業人員準入要求、對使用者違法違規行為的約束和處理、投訴處理、使用者隱私保護等內容。另外,可以協調政府部門加大對充電寶使用違法違規的執法力度,推動將違規使用,故意損毀、破壞和私自改裝等行為納入信用體系,促進充電寶良好使用「軟」環境的建設。

用戶增強防範意識

如遇侵權及時止損

面對部分共享充電寶帶來的隱私洩露風險,消費者該如何辨別和防範?

韓英偉給出了三點建議:第一,注意商家的虛假標識,不要使用可疑或假冒偽劣產品;第二,查看充電寶的安全標誌;第三,使用共享充電寶時,當出現「是否信任此電腦」的彈窗,或出現要求信任等提示時,需要提高警惕。先點擊「否」或「拒絕」等,並歸還可疑充電寶。

吳啟均也建議:消費者在使用共享充電寶前,須仔細閱讀用戶協議及隱私保護政策,尤其應注意相應責任劃分約定及個人信息收集和共享條款,以免後續產生爭議。若用戶對相應企業的用戶協議或隱私政策條款約定存有異議,則需謹慎對個人信息作出授權或使用相關產品。

如果消費者的隱私已經被洩露,怎麼辦?

對此,吳啟均提到,如果消費者在使用共享充電寶時遭遇隱私洩露,首先應該釐清可能的洩露途徑,如確定是在使用共享充電寶時洩露的個人信息,那麼應當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固定證據,如手機使用痕跡、可能存在的「木馬」等程序、已經洩露的個人隱私信息以及洩露平臺。然後立即通知相關平臺要求對個人信息予以刪除,以降低對個人的不利影響。若因隱私洩露對個人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失,可以要求侵權人予以賠償。最後,及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若侵權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也可向公安機關檢舉控告。

韓英偉提出,如果消費者在使用共享充電寶時遇到隱私洩露,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維權:向網際網路管理部門、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尋求公安機關的幫助,以減少或挽回損失;向侵犯隱私的違法充電寶公司進行索賠;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

「日常生活中,消費者在使用共享充電寶時,如果沒有意識到相關安全問題,那往往在使用某些共享充電寶時很難發現其隱私數據被竊取,一方面因為「木馬」程序都比較隱蔽,另一方面大多數消費者缺乏網絡安全技術相關知識,一旦其隱私被洩露,除非遭遇敲詐勒索等,否則很難主動發現自己的隱私被洩露。」劉德良說。

因此,劉德良建議由政府相關部門出面,對提供共享充電寶的企業進行不定時安全檢測,如果發現問題,則立即追究責任。(記者 韓丹東 實習生 楊傑)

來源:法治日報

任何媒介轉載須註明來源:「神池你好微平臺(sxscwxb)」,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本微信由中共神池縣委宣傳部出品

神池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微信公眾平臺

相關焦點

  • 或被植入「木馬」程序洩露隱私,共享充電寶的數據安全隱患何解
    近日,公安部網安局發布了一則提示「共享充電寶陷阱」的視頻,視頻所提的數據洩露問題給不少消費者敲了警鐘。據官方提醒,部分充電寶不僅可能存在質量隱患,還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馬」程序,導致手機裡的通訊錄、文本信息甚至照片、視頻等隱私數據洩露。
  • 使用這幾類充電寶要當心 部分共享充電寶被植入「木馬」程序洩露...
    警惕共享充電寶信息安全「陷阱        ● 部分共享充電寶不僅可能存在質量隱患,還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馬」程序,導致手機裡的通訊錄、文本信息甚至照片、視頻等隱私數據被洩露  ● 共享充電寶相關企業要確保產品合規
  • 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 接入手機會被盜取個人信息
    近日,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重要提醒: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警方表示,我們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 近日,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重要提醒: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
  • 共享充電寶裡可能有「木馬」偷偷窺探你的隱私
    原標題:部分共享充電寶竟被植入「木馬」程序洩露隱私警惕共享充電寶信息安全「陷阱」生活中,出門在外遇到手機沒電時,一款可租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謂「江湖救急」。近兩年來,隨著消費的變化,曾經被人稱為「偽需求」的共享充電寶,如今似乎成了「剛需」。不過,共享充電寶最近陷入了洩露個人隱私的旋渦。
  • 共享充電寶可被植入木馬 360專家:手機中招後可被遠程控制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重要提醒: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警方表示,我們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可能就會盜取個人信息。這些「攜帶病毒」的充電寶可能是大家常見的共享充電設備,例如商場裡的共享充電寶,也可能是一些來路不明的充電寶,比如商場裡可租賃的移動電源、火車站叫賣的充電寶以及掃碼免費贈送的充電寶等等。特別是免費贈送的產品,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會更大一些。 二、充電寶被惡意改造後,可能會對用戶造成什麼危害?
  • 共享充電寶陷洩露個人隱私旋渦 消費者隱私已被洩露怎麼辦
    該文稱,部分共享充電寶不僅可能存在質量隱患,還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馬」程序,導致手機裡的通訊錄、文本信息甚至照片、視頻等隱私數據被洩露。這些充電寶主要來源於三個地方:一是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二是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三是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
  • 充電寶可被植入木馬 360專家:做到這幾點,防止信息被盜
    本文轉自【中國經濟網】;近日,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重要提醒: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警方表示,我們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可能就會盜取個人信息。這些「攜帶病毒」的充電寶可能是大家常見的共享充電設備,例如商場裡的共享充電寶,也可能是一些來路不明的充電寶,比如商場裡可租賃的移動電源、火車站叫賣的充電寶以及掃碼免費贈送的充電寶等等。特別是免費贈送的產品,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會更大一些。二、充電寶被惡意改造後,可能會對用戶造成什麼危害?
  • 共享充電寶被植入木馬?小電:請勿使用來歷不明充電寶
    原標題:共享充電寶被植入木馬?小電:請勿使用來歷不明充電寶   日前,公安部網安局發布了「三類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的警方提示內容。
  • 平安提醒丨這三種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 會盜取個人信息
    平安提醒丨這三種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 會盜取個人信息 2020-12-21 15: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
    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 許樺婷 發表於 2020-12-23 10:43:14 現在,手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 這三類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 充電寶植入病毒怎麼植入?
    人流密集場所有的充電寶或免費試用,或免費贈送,但裡面卻隱藏著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就會盜取你的個人信息。  小編給大家提個醒,這三類充電寶不要使用,即使手機沒電也不要選擇。更多詳情曝光~  第一類:共享充電寶  共享,一個熟悉而不陌生的詞,曾經新興的產業名詞,第一次出現在視野是共享單車。
  • 共享充電寶除了偷偷漲價外竟然會在手機裡植入木馬和病毒
    最近有媒體曝出個別共享充電寶會在你的手機裡植入木馬和病毒共享充電寶或被植入木馬警方提醒謹慎使用近日,公安部網安局公眾號發文提醒,市面上有部分共享充電寶,不僅存在安全質量方面的隱患,甚至還可能被不法分子偷偷植入木馬。
  • 共享充電寶被公安部點名:漲價還沒治你,肆無忌憚向用戶隱私下手
    警方表示,我們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可能會盜取個人信息,包括通訊錄、照片、視頻等。那什麼地方的充電寶大概率會被植入木馬?以現有的經驗來看,這三個地方的充電寶存在較大風險。但對於應用場景極廣的共享充電寶,一旦發生木馬植入現象,那將是災難性的。首先,共享充電寶使用的消費者基數龐大,覆蓋面廣。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許多用戶成為溫水中的青蛙,外出基本離不開共享充電寶了。
  • 有些共享充電寶會盜取手機隱私!看到這個「提示語」要拒絕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對於很多人來說,一旦手機沒了電,瞬間沒了安全感,這時候如果有個充電寶,簡直就是救命的神器。最近,越來越多地方開始推出共享充電寶,不過公安部門提醒,當心共享充電寶的陷阱,一旦使用不當,個人隱私很可能會被盜。
  • 好借難還、個人隱私洩露……共享充電寶的坑你遇到過嗎?
    起初並不被看好的共享充電寶如今風生水起,租用價格一路走高。但漲價之後,相關的服務卻並未跟上。歸還後仍扣費、「好借不好還」最終被逼買下產品、存在個人隱私洩露風險等問題受到消費者詬病。「租個充電寶,這麼貴了?」日前,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王先生在中關村附近用餐時,手機快沒電了,就租了餐館裡的充電寶。沒想到的是,充了不到1個小時就花了6元錢。
  • 山西警方提醒:有些充電寶會帶著「木馬」竊密
    這時候,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和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就成了「救命稻草」。但是,這些充電寶真的安全可靠嗎?12月16日,山西省公安廳向社會發布緊急預警:近期,專門裝有隱藏木馬程序用來竊取公民個人隱私信息的充電寶已經出現。
  • 共享充電寶竟然會實時監聽!尤其是這三種更要注意
    我和我的手機,一刻也不能分離~ 無論我走到哪裡,一定要電量滿格~ 近日,公安部網安局官方微信發布了一則重要提醒:你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可能就會盜取你的個人信息。
  • 我用共享充電寶充了半小時,被詐騙電話瘋狂轟炸
    據公安部網安局報導,近日他們發現部分共享充電寶不僅存在質量隱患,還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馬。更可怕的是,當你的手機接觸了這些共享充電寶之後,你的個人信息就有可能都被偷走。而這些充電寶主要來源於三個地方:一是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二是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三是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看到這個消息,我整個人都裂開了,這又是什麼人間疾苦。
  • 共享充電寶會實時監聽?怪獸、小電、來電回應:投放設備無信息傳輸...
    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12月15日,「共享充電寶可能會利用數據線對用戶實時監聽」的消息衝上微博熱搜。一直以來,共享充電寶都存在著一個安全隱患問題,那就是竊取用戶的個人隱私。15日下午,怪獸充電、來電、小電均向封面新聞回應:向市場投放的充電寶不具備任何與被充電設備傳輸信息的功能。據有關消息稱,共享充電寶是通過數據線來竊取用戶設備裡的個人信息的。一般來說,消費者使用一條不帶數據傳輸功能的充電線連接充電寶,並不會有洩露隱私的風險。但如果換上一條能傳輸手機數據的充電線,充電寶就能將其內部的惡意程序上傳至手機,用戶的個人信息將暴露無遺。
  • 手機沒電了,也別輕易使用共享充電寶,有的被植入「木馬」程序
    對於中國人來說,隱私問題向來不是問題。 不是說,我們對於隱私保護做得很好,而是我們從來都不覺得隱私是什麼問題。我們一貫缺乏隱私意識,大家碰面,哪怕是第一次,就開始問工資問住址,一切都很自然的樣子,不覺得有什麼唐突,有什麼不妥;父母不敲門,直接衝入孩子的房間,隨時拿起孩子的日記,一字不落地看,然後拿起手機從微信看到微博,隻字不漏;夫妻之間也沒有空間,對方儼然是思想警察,要洞悉另一半對自己態度的任何蛛絲馬跡,也不會放棄收集信息的任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