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本方面的無條件投降,時長多年的戰局已經有了最後的了結,而依附於日本的偽滿洲國,也自然已經到了被清算的階段。而我們也知道,在敗局已定之初,溥儀等人便已經開始各奔東西,想要前往日本以避免被國人清算。然而,事情並非如其所願,在準備前往日本之際,溥儀和溥傑便已經被空降而至的蘇聯人給俘虜,而後開始了囚禁的生涯。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如婉容、嵯峨浩以及其它女眷們,並沒有和他們待在一塊,也就免於被俘虜的結局。
早在此前,溥儀、溥傑便先將諸多女眷留在了大慄子溝,以便再做安排。然而,這個時候仍然還留在大慄子溝的嵯峨浩等人,卻仍然存在恐慌情緒,因為大慄子溝,實際上也並不太平。政權更迭之際,原本看似平靜的江湖,也開始風起雲湧,強盜橫行,流寇動蕩,這便是嵯峨浩等人所需要面對的處境。在這種情況之下,要想保證自己的安全,最為明智的做法便是先行離開。
在眾人的商量之下,大家決定走一步算一步,儘管大家都想回到北京,然而很明顯這是一個奢望。就當時來說,日本人的身份令得嵯峨浩多次置於險地,畢竟日本人在中華大地上的所作所為,用人神共憤也不為過,所以在日本戰敗之後,飽受壓迫的中國民眾,終於能夠釋放自己積壓多年的怒火。當然,值得慶幸的是,當時的嵯峨浩和五格格等一群中國人在一起,也就能夠打消一些民眾的質疑,而後全身而退。然而,危險往往是來自內部的。
突如其來的變故,令得二格格韞龢的丈夫,也就是鄭孝胥的孫子鄭廣元大感不安。為了自保,他開始轉變對於日本人的態度,其中劍鋒所指,自然也就是作為日本人的嵯峨浩。在這一同逃亡的期間,鄭廣元多次針對於嵯峨浩,甚至曾經提出要將嵯峨浩給趕走,然而卻並沒有如願。也許是難以忍受被其針對,在一次有機會離開的時候,嵯峨浩果斷的報名,隨著八路軍來到了通化。
然而,嵯峨浩也沒有想到,這一次前往通化,仍然還有著更大的挑戰在等著她。因為當時在隨嵯峨浩一同前往的,除了女兒之外,還有已經精神失常的婉容,再者就是溥儀的乳母等人,所以在這一路上,嵯峨浩身上所擔負的責任,相對來說就更重,需要照顧好這些人。當然,來到通化時,嵯峨浩也認清了一個事實,就是她們實際上還是處於一個被拘留的狀態。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八路軍對待她們的態度也挺好,能夠滿足她們的大多數條件。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裡,嵯峨浩對於八路軍有了新的認識與了解。
然而,隨著生活逐漸平穩安定,一場大變故又突如其來。由於當時關東軍的殘餘部隊賊心不死,故而便與國民黨軍隊聯合發動武裝暴動,以期能夠佔領通化向當時東北民主聯軍發動進攻。而留在通化的嵯峨浩,自然也就受到波折,置於一個危險的境地,甚至也正是在這場變故當中,溥儀的乳母被直接被亂飛的子彈給直接打死,可見其兇險程度。不過,因為躲避得當,嵯峨浩、嫮生、婉容等人並沒有受傷,而後在八路軍的掩護下轉移至長春。
當然,在長春期間,因為嵯峨浩作為日本人而又成為溥傑妻子的緣故,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受到日本關東軍所指派刻意接近溥傑的特務。所以,在這段接受審訊的時期,嵯峨浩也有些無奈與崩潰,而後在一些人熟悉人的證明下,方才得以解開這個誤會,逐步的被正常對待,最後被宣布釋放。按理來說,嵯峨浩此時已然恢復了自由身,可以自由行動,然而嵯峨浩並沒有直接帶著女兒一走了之,因為此時此刻,還有人需要嵯峨浩的照顧,即末代皇后婉容。
因為一時之間沒有了鴉片,婉容在精神上已然崩潰,絲毫沒有清醒的跡象,並且在生理上也是病魔纏身,沒有足夠的自理能力。所以,在這一路上,基本上便是由嵯峨浩等人來照顧婉容的生活,而即便是這樣的也只能維持在「半死不活」的狀態。如果嵯峨浩直接離開,那麼婉容的生命可能會提前結束,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嵯峨浩還是決定留下照顧婉容。然而卻也正是在嵯峨浩做出這個決定之後,當時考慮到安全問題,當局決定將婉容等人轉移至吉林市公安局進行接管,而嵯峨浩自然也只能一同前往。
然而,吉林市也並不安全,並且同樣遭到了國民黨軍隊的進攻,於此,嵯峨浩只能繼續跟著轉移,乘坐火車來到延吉,也正是在這個地方,嵯峨浩不得不告別已經病入膏肓的婉容,而後又輾轉至佳木斯,並且最終恢復了自由身。然而,儘管此時的嵯峨浩沒有再受到限制,可是卻仍然面臨著艱難的抉擇,是前往北京,還是回到日本?這是一個問題,因為作為溥傑的妻子,北京的醇親王府便算是她的家了。然而,因為當時嵯峨浩身邊除了自己的女兒外,已然沒有太親近的人,委實沒有太大的能力回到北京,在綜合諸多因素下,嵯峨浩還是決定先回日本。
可是,變故似乎永遠沒有停下的跡象。未能等到嵯峨浩動身前往日本,國民黨的士兵便闖進嵯峨浩所在的居所,直接逼迫這群「難民」交出一些婦女供其取樂。在無奈之下,大家也只能忍痛割愛,將一些婦女交了出去,其中大部分是女招待,也有一些家庭婦女和普通的姑娘。也正是這一次,令得嵯峨浩深感震撼,在慶幸自己沒有被推出去的同時,也為那些無辜的女性感到惋惜與無奈。
時間一天又一天過去,輾轉多地,嵯峨浩帶著女兒嫮生來到了葫蘆島,這即將是嵯峨浩啟程回日本的起點。在來到這個地方之後,嵯峨浩也逐漸放下了沉重的心,飽經風霜,總算能夠有個盼頭。然而,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一名國民黨上校卻忽然截住了嵯峨浩,並且直接交給了一位姓鄒的少將。事情到了這一步,原本好不容易熬過來的嵯峨浩再次跌入到了谷底,迷茫與晦暗再次籠罩在她的周圍。
在這位鄒少將的安排下,嵯峨浩以及嫮生被帶到了北京。依照嵯峨浩早前的計劃,是先回到日本,而後再想辦法回到北京,然而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嵯峨浩卻先行來到了北京。因為是處於被管控的狀態下,所以嵯峨浩也不太清楚自己能不能夠回到醇親王府,正當嵯峨浩抱著嘗試的心態提出這個請求的時候,那位鄒少將竟然爽快地答應了下來,於此,嵯峨浩算是有了一次拜訪公公的機會。
和公公載灃敘舊的時間是短暫的,然而卻也是比較激動的,因為在這很長一段時間,嵯峨浩除了女兒嫮生之外,已然沒有真正親人在身邊了。而今再次見到自己丈夫的父親,也算是滿足了嵯峨浩的一大心願,畢竟這是自己丈夫真正的家。在和載灃交代一些自己所了解的事情,體會短暫的溫情之後,嵯峨浩又得回到管控的居所,在離別之際,載灃說了這麼一番話:
「早點回來。天下不太平,你們也許不能去日本了,慧生怕也回不來…」
這寥寥幾句話,卻令得嵯峨浩心中頗為壓抑,很現實的,也很殘酷。依照目前的形勢來看,嵯峨浩所面臨的處境不可謂不兇險,接下來究竟是福還是禍,沒有人能夠說得清。在鄒少將的安排下,嵯峨浩又被帶到了上海,轉交給了日本俘虜收容所接管,也就是說,此時此刻的嵯峨浩,很大程度上就被當作戰犯來對待。可是,正當嵯峨浩對於未來充滿迷茫與無助之時,一位名為田中微雄的日本軍人卻向其伸出了援手。
在田中的幫助下,嵯峨浩逃出了收容所,當然其中也是頗費周折,然而總歸是走出了這最為關鍵的一步。可是,正待嵯峨浩準備踏上回日本的歸程之時,卻不經意碰見收容所的副所長。這位副所長似乎並不大清楚情況,故而也只是詢問嵯峨浩是否得到了釋放,而嵯峨浩為了打消這位副所長的疑慮,也堅定稱是,而後也算是矇混過關。不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此時的南京政府似乎同日本方面就嵯峨浩的事情展開了協商,同意將嵯峨浩釋放歸國,於此,在接下來的歸國旅程上,嵯峨浩也更有信心也更有底氣,不用再如同之前躲避那位副所長一般心驚膽顫。
然而,在嵯峨浩即將踏上歸國的輪船之前,在渡口又再一次碰見了之前那位鄒少將。值得一提的是,按照這位鄒少將的邏輯,是希望嵯峨浩能夠在一個月後再回日本,不過此時的嵯峨浩已然不希望有太多的周折,當機立斷地回絕了這位少將。而也正是這種絕對的氣勢,使得鄒少將斷了念想,沒有繼續刁難。經歷百般周折,嵯峨浩總算是能夠先行回到日本。
站在歸國的甲板之上,嵯峨浩望著無際的大海,心緒仍然停留在過去的顛沛流離當中,為成功脫身而感到慶幸的同時,未免也有著對於即將見到雙親以及女兒慧生的期待。然而在這種喜出望外的同時,卻也有著對於丈夫處境的憂慮,下一次,究竟何時能夠相見,嵯峨浩仍然存在很大的迷茫,正如此前的經歷一般。但是,峰迴路轉過後,總歸還是能夠重逢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