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願意承認自己老了,但面對這屆年輕人,很多驕傲的「大叔」和「老阿姨」們不得不非常謙遜地承認:我聽不懂你的話。
比如:「爺青結」是嘛意思?
還有:xswl、dbq、ssfd、awsl、sk......太多英文縮寫是什麼?很多表情包和自製成語是什麼意思?
——有大事要發生了!
品牌營銷界發出藍色預警:8.25—8.27,Y2Y品牌年輕節在天津泛太平洋酒店召開,持續三天的青春風暴將席捲這座城市。
屆時,一批年輕的「外星球黑客」將用自己的「語言系統」侵襲地球,用破圈的姿態,有趣的靈魂,挑戰行業既成法則,解構業界通用理論。
天雷滾滾,風雲際會,一出超大型的「青春狂歡」即將登場。
年輕節不是「爺青結」,「爺青結」也不是「爺清潔」。但看到成群結對、鮮衣怒馬的小鮮肉C位當道,有多少人會心裡默念這三個字?!
Y2Y品牌年輕節:年輕就是這個YOUNG
「我們的語言即媒介,我們的媒介即隱喻,我們的隱喻創造了我們的文化的內容。」《娛樂至死》的作者尼爾·波茲曼,在上個世紀就發出了這樣的聲音。
我們不得不承認,從電視的興起到網際網路的勃發,娛樂愈演愈烈,勢不可擋。網際網路是媒介,也是網絡語言生產的集散地,伴隨網際網路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創造的語言,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和傳統文化不再是分庭抗禮,而是不斷破圈並相融的生態。國潮的興起,從故宮、李寧、華為、紅旗的品牌年輕化就可見一斑。
抖音、快手、B站、知乎、微博、小紅書也在「娛樂至死」的大潮中,成為品牌和年輕人發聲的陣地,並且破圈融入主流話語系統。在短視頻攻城掠寨的今天,廣電系統進入了媒體融合的深水區,連《新聞聯播》和其主持人,也主動放下姿態,融入其中。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Z世代」的概念不是今天的獨創,早在二十年前品牌營銷界就有對它的系統化研究。不過鬥轉星移,原來指代80後的「Z世代」,指代了1995年—2009年出生的新生代人群。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美麗新世界》這樣的憂慮有些多餘。
「Z世代」人群面對的是多元化、個性化的時代,他們創造並隨時更新自己的語言系統,且在其中不斷分層,「小眾中尋找小眾」,力求成為「可辨識度」很高的人設。說他們沉湎於娛樂不能自拔,放棄了獨立思考的精神,這是有失偏頗的論斷。
每一代都有年輕人,有共性,也有個性。共性就是打破規則,挑戰權威,個性就是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時代說不同的話,做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價值和信仰。總體而言,年輕人就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沒有「沉淪」的一代。在上一代年輕人中是小眾的事物,可能就成為這一代年輕人的「心頭好」,比如漢服,比如國潮,比如《樂隊的夏天》裡昔日的地下搖滾樂隊……
陽春白雪和下裡巴人之間有絕對的界限嗎?大眾和小眾有嚴格的定義嗎?主流和非主流之間有不可破的壁壘嗎?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試舉一例:柳永的詞在他的年代是不入文人雅士的眼的,也進不了文學主流殿堂,但「有井水處便有柳詞」,爭相傳頌並流傳至今,原來被宋朝的非主流群體——歌女們心心念念的邊緣化詞人,又成為了今天普羅大眾望塵莫及的高端主流「文化人」!
「柳詞」並未絕種,相反還有變種,成為了今天頗受文藝青年愛戴的、所謂小眾音樂人——「許嵩」們操刀的「國風」歌曲。
關於年輕人的「小眾」與「大眾」的意識與所愛之物的流轉,如下觀點以供商榷:
1.越是「小眾」,越是代表自己與眾不同的品味;
2.隨著忠粉的種草拔草,小眾經掌握網際網路話語權的年輕人擁躉,最終變身「大眾」進入主流視野;
3.也許下一代年輕人會因為「小眾」成為「大眾」,會拋棄上一代的「心頭好」,開始追逐下一個小眾目標,也未可知的事。
有趣,有料,有內涵,有個性。「四有青年」的審美越來越成熟,娛樂不過是形式,就像顏值,誰都喜歡好看的,但沒有料和內涵,就是徒有其表的「花瓶」,年輕人會毫不猶豫「粉轉路」,就算飯圈對於「愛豆」,也有表裡如一的訴求。
「只有大眾沒有文化」,這樣的論斷有偏執之嫌。尤其對於「Z世代」而言,就算娛樂精神,也是在紅海中尋找藍海,在同質化中不斷定製個性專屬,只有「小眾中的小眾」一樣的物種,才能在汪洋大海中因讓年輕人驚豔而浮出水面。
Y2Y品牌年輕節承認這是個娛樂的年代,並也極盡娛樂元素作為溝通方式和介質,並遊於藝,和廠牌,和年輕人一起,以開放的姿態擁抱變化,以獨立的思考武裝牙齒,以專業的精神沉澱思想,成為行業辨識度很高的一個品牌節日。
你說它娛樂也好,你說它專業也對,它就像年輕人痴迷的《王者榮耀》一樣,讓你欲罷不能。
ADMEN國際大獎:「品牌年輕化」的最佳註腳
每一個獎項都有自己的「語言」,那是專屬自己的品牌系統。ADMEN國際大獎不外如是。
本次Y2Y品牌年輕節首日,同時推出第9屆ADMEN國際大獎的頒獎盛典。花落誰家,屆時一見分曉。
歷經十七載,從徵集到評審到頒獎,以大廠牌的廣告主組成評審團,專業性和實效性兼得,含金量有目共睹,在行業素有「廣告界奧斯卡」的美譽。因其證言性和強大背書,諸多企業和品牌都因其而在江湖「揚名立萬」。
ADMEN國際大獎記錄行業,也反哺行業,不僅是一種獎項,更是行業一座巨大的「智慧池」和「博物館」。在本屆盛典上,你將會看到你最想看到的品牌煥新和青年互動實戰案例背後的故事。
在星光熠熠的背後,在娛樂精神的紅地毯之上,ADMEN國際大獎用其品牌活化與青年互動的視角語言,記錄並講述了包括但不限於「品牌年輕化」的實戰大案。
這不僅僅是加冕。
這更像一次品牌寶藏庫圖譜的繪製和發現之旅。也是Y2Y品牌年輕節「品牌年輕化」的最佳註腳。
ADMEN國際大獎也是一個品牌,它和Y2Y品牌年輕節共青春,共生長。
年輕節是「爺青回」
語言不僅僅是嘴上說出來的話,紙上寫下來的字。
語言是包羅萬象的一個自成系統的世界, 「Z世代」同樣如此,對於他們的洞察,不再是一刀切,用年齡、性別、出生地、工作城市、愛好等標籤就可以一網打盡。
在信息碎片化的年代,這部分群體也呈現碎片化的特徵,主張個性,拒絕標籤化。比如問95後,你是「Z世代」嗎?可能換來的是TA一臉茫然的表情。
TA也許只知道自己喜歡的一個明星、一首歌、一部動漫、一個遊戲、一本書、一件衣服,甚至自己混的什麼飯圈,卻不懂你說的 「Z世代」是什麼!
反之同理。你不懂年輕人的「語言」,你就失去了懂TA的資格,你也註定不會捕獲TA的心。
在這個意義上,年輕節確實不是「爺青結」,而是「爺青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