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方網(TFC)全球移動遊戲渠道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當樂網CEO肖永泉在本次大會上發表「從當樂論壇開始遊戲粉絲營銷」的主題演講,他認為,財大氣粗的「土豪」遊戲公司雖然擁有版權、資金等先發優勢,但中小公司依靠粉絲玩家的口碑傳播,仍有機會殺出重圍,獲取成功。
肖永泉提到,過去的一年,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當91跟百度合併的時候,未來移動網際網路和移動市場是不是能夠存在獨立遊戲平臺,有沒有機會做的更大與之競爭?當樂找到一條路,不單單要做遊戲的分發,而是從遊戲的社區、工具、服務入手,面向用戶公司向產品、技術型轉型。
他認為,想要成為產品型、技術型公司,當樂需要安靜下來做很多產品思考、開發、研究的工作,這也是過去一年當樂很少對外發出聲音的原因。說到這裡,肖永泉與到場的嘉賓、聽眾分享了一個當樂這一年取得的成就:當樂僅在新的遊戲工具產品層面上,每天就有超過20—25萬以上新增用戶。目前,當樂每天新增用戶超過30萬,每個月新增用戶將近一千萬。現在當樂還沒有將這些用戶進行商業化,也沒有向網遊或者單機倒流量,在這一點上,當樂並不著急。
在過去一年當中,開發商開始注重IP(版權)、市場的宣傳,但對於很多中小型遊戲公司來說,沒有版權沒有錢,他們的機會在哪裡?「我們看到很多花費大筆廣告費、也有IP的遊戲並不是100%成功,而沒有IP、沒有錢的遊戲也有很多最後獲得了成功。他們的成功在於對遊戲目標用戶群定位很準確,產品開發過程中跟用戶非常多的交互,針對用戶做了很多產品優化。這就是網際網路思想。大家提到小米手機的時候,會提到用戶每周提多少意見、更新多少版本,小米每天在微博、微信回應用戶體驗的問題。在如今每天有3—5款手遊產品上線的今天,這樣的做法尤為重要」。
肖永泉建議,中小型開發商在進行早期產品調研的時候,要想清楚產品面向什麼樣的市場與目標用戶群。並在早期的時候想辦法將目標用戶群中的一部分用戶找到。但這些用戶在哪裡?肖永泉給出的答案是「當樂論壇與用戶QQ群」。
「在遊戲開發的時候就找你的用戶,跟他們溝通,放遊戲設計圖、遊戲想法,讓遊戲主策劃人跟用戶溝通,聽聽用戶想要什麼東西……其實對於玩家來說,他們挺想知道遊戲開發商是什麼人?策劃到底女的、男的,挺想知道開發進度怎麼樣?當樂的用戶對遊戲有特別多的想法,如果他們對遊戲有好的想法,而這恰巧也是開發商想要的,開發商不妨告訴用戶,你的想法很好我們願意採用你的設計。當用戶知道遊戲有的場景、有的怪物是他提出主意的時候,他會認為他已經成為這個遊戲的一部分,他會拼命招呼自己所有的朋友來玩這個遊戲。他們本身都是意見領袖,慢慢這樣的種子用戶群就會形成。「
對開發商來講,這樣積聚成的種子用戶,給你帶來更多的口碑。種子用戶在早期的時候是完善產品、擴大用戶影響力非常重要的點。比如遊戲內測開始收費的時候,開發商已經在社區中積累了兩三萬種子用戶群體,這些用戶會成為產品在市場上的引爆點「。
肖永泉認為,跟用戶接觸最好能夠在產品封測前一個月開始,而不是等到收錢的時候,找各個平臺推一下。其實平臺不管大大小小,很難在這個時間點給足夠資源的支撐。」
各個渠道平臺,通常有一個普遍的心理:為什麼某個遊戲在某某平臺很熱鬧,而在我們這裡卻很一般?肖永泉表示,「我了解很多發行商、開發公司會在一些渠道、平臺、地鐵口、甚至電梯裡邊打廣告,這些東西當然有效。而更實實在在有效的,是很多用戶在早期的時候就支持你,這些用戶形成的口碑傳播,是更經得起錘鍊的。這些粉絲用戶、種子用戶群體會為遊戲延長生命周期,成為產品中後期的中堅力量。」
去年有些所謂千萬級的產品,號稱一波流,上線之前花500萬、1000萬去做推廣,前期宣稱月流水過千萬。但三五個月之後,我們看到他的月流水可能連1000萬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他們問題在於產品沒有核心的中堅用戶,這些用戶沒有形成長期用戶關係、用戶之間的口碑,所以很容易掉下去。
在當樂遊戲熱門排行榜裡有一個《帝國OL》遊戲,這是一款09年的遊戲,目前仍在進行版本更新,仍然擁有非常多的玩家。還有一個《俠義》遊戲,也是09年上線,現在還有用戶會花一萬三千元去買《狹義》的帳號。這就是遊戲種子用戶、粉絲用戶的力量。
手機遊戲有一個發展趨勢,可以把它定義成「後渠道時代」,也就是遊戲廠商或者遊戲用戶,這中間關係不僅僅在遊戲下載、遊戲分發的一剎那,更多關注用戶進入遊戲之後會怎麼樣?我再和大家分享一個《契約》的案例。《契約1》是09年的產品,現在《契約2》的安卓版即將封測,《契約2》剛剛論壇發布超過63%的老玩家回歸。《契約1》時代, 很多玩家在當兵、學習,4年過去,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有了事業,已經結婚甚至有了小孩,但大家還是會對《契約2》充滿期待。
當樂幫《契約》沉澱二三十萬用戶,遊戲內測次日留存達到90%。玩家有很多意見,有捧的,有吐槽的,有各種不同的聲音。有人願意關注你,對你的產品是非常好的事情,如果花錢搞關係,還不如真正沉澱粉絲用戶身上。
在當樂社區,有一個《我叫MT(微博)》的抽卡活動。玩家抽卡,把抽到的卡在帖子裡曬出來,告訴大家你抽了什麼卡。我們的社區也在帖子裡抽獎,這個活動一天有364個回貼,10:1,實現遊戲裡邊8.6萬人民幣的消耗,但其實是非常小的活動,每天都有很多類似的活動。
你還可以看到《夢想海賊王》上線,在論壇積累人氣,使遊戲後期有評分增長,隨後收入開始有緩慢的增長,其實論壇熱度的降低速度要比收入降低速度快,也就是收入有更穩定的後勁。
現在大家要思考的,是在「後渠道時代」,每個人想我有什麼樣產品,有什麼樣遊戲,有什麼樣位置、有什麼樣流量,花多少錢、如何刷榜。但我覺得應該思考一下,每天有兩三款上線的時候,你需要靠什麼取勝?我見到很多小的遊戲團隊,做跳舞遊戲、足球遊戲團隊也能取勝,就是因為他們在一個方向做的很專。
希望大家都能夠賺到很多錢,但在賺錢的時候還是要思考未來三五年有什麼趨勢,因為今天賺錢當然很好,如果明天沒有錢賺就會很苦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