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本來應該結束了,但特殊情況,還是繼續在家裡刷劇,別給社會添麻煩了!
終於可以安靜地看《尋夢環遊記》,感覺真被騙了!這中文譯名,誤導觀眾以為這是一部熱血的勵志片,然後,看完後,熱情沒被點燃,更多的是沉思。關於親情,關於死亡,反而「關於夢想」被弱化了。
英文名《Coco》,是電影中小男孩的奶奶的名字,這才是電影要探討的核心所在。不過,如果把「夢」理解為夢境,那就不能怪翻譯們偷懶了,「夢境」和「夢想」,一語雙關。
一個出生於墨西哥製鞋世家的小男孩,有極高的音樂天賦。但家裡談音樂色變,更不準他接觸任何和音樂有關的人和物。
在亡靈節這一天,小孩子陰差陽錯穿越到了冥界,見到了自己的祖先,並解開了祖奶奶的心結和家族親人的誤會。
亡靈節是墨西哥的傳統節日,類似於我們的中元節。這一天,家家戶戶給祖先牌位獻上豐富的祭品,到處鋪滿萬壽菊花。
不同的是,就在這一天,墨西哥家家戶戶歡歌載舞,因為這天是一年一度與家人相聚的日子。
在墨西哥文化中,人死亡後會到一個有趣的世界。亡靈節這一天,亡靈走過由萬壽菊花瓣鋪成的橋,可以回到家中和在世的親人相聚,只要家裡有親人供奉著他們生前的照片,只要有人還記得他們。
而那些沒有親人朋友記著的亡靈將灰飛煙滅,進入「終極死亡」。所以,肉身的死亡並不可怕,怕的是從此沒有人記得你,那才是靈魂的真正消亡。
死亡,一直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大多數人輕易不提起。但誰也無法逃避,始終都要去面對。面對自己的死亡,面對在乎的人的死亡。
許多事情,不僅僅「死亡」,逃避、不願提起,往往是因為對未知的恐懼。科學論證,推翻了部分神秘學、宗教的理論,但它們至今存在,而且在越發達國家,普及率越高。科學論證不了的「死亡」,恰恰在多個宗教派別裡,有了完善的構建。
死亡後,靈魂是否仍在?靈魂將去哪裡?
信仰宗教的作用,讓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安心不少。「道曰今生,佛說來世」,道教相信人可修煉到永生,佛教相信人幾經轉世後可脫離輪迴,脫離痛苦。而對大多數無宗教信仰的人來說,祖宗就是信仰。
就像《尋夢環遊記》裡一樣,人死後會去見祖先,每年中元節,祖先的亡靈會來陽間和親戚囤團聚。這麼想的話,死亡好像就沒那麼可怕了。
曾經以為,如果人的一生是「倒序」來過,可能會過得更好。
試想一下,一個人剛出生,就有豐富的閱歷和智慧,生活技能滿滿,隨著時間推移,年齡越來越小,意識越來越簡單,到死去的那一刻,就像剛出生的嬰兒,記憶空白如白紙,真正的「無牽無掛」,什麼恐懼都沒有。
可如果時間真能這樣「倒流」的話,自己安然了,卻把悲痛留給了親人。中國文化裡,高齡老人的死亡被叫做「喜喪」,但年紀小的死亡,帶來的卻是錐心的痛苦。
面對親人的死亡,往往比面對自己更艱難。死亡後,一切解脫,但在他們餘生那麼長的時間裡,緬懷、遺憾、無法釋然,卻不知道要持續多久。
從小到大,沒有人教我們該怎樣去面對在乎的人的離世,悲痛不知何時、該怎樣去結束,更不知道該如何安放這不可觸摸的感情。
《鬼怪-孤單又燦爛的神》裡女主和鬼怪重逢,她的道歉是「對不起,本來應該帶著這份愛堅強地活下去」,看似是一句簡單的話,每個人都會說。
但這個也是基於韓國文化裡對於死亡的理解。人離世後,上天堂或是下地獄、能否轉世,根據是對於生前的審判,「自殺而死」是最重的罪。
所以,對於世人來說,「好好地活著」才是頭等大事,也許這也是為什麼韓劇裡他們的日常問候語多是「過得好嗎?」、祝福語是「要幸福哦!」。
每一種派別裡,關於「死亡」的闡述,儘管千差萬別,但最終目的都一樣,都是為了讓活著的人更好地活著。無論哪一種都無可厚非,「避而不談」才是最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