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認為情商高,就是會說話,什麼話題都能滔滔不絕,與誰交談都能輕鬆自如。但是,言多必失、禍從口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有些話只能對自己說,有時必須保持沉默,這不僅是人際交往的智慧,也是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一個「出口」。
只顧自己嘴上痛快的人,惹人生厭,顯得沒教養、情商低。因此,高情商的人不僅會說話,更懂得適時沉默。
王安憶是我比較欣賞的女作家之一,她擅於利用豐富的主題意象,用隱喻和象徵手法,為小說營造時空感。她的《長恨歌》,以上海女人王琦瑤的一生為主線,形象地刻畫出了上海弄堂女人的風情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百態。
而她的另一部長篇小說《啟蒙時代》在2003年出版時,她卻在媒體公開表示,這部長篇小說不同於她的其他作品,主要描寫的是60年代青年的心靈成長曆程。但是這本書一面世,就受到了許多業內人士的批評,甚至有一位作家不斷地發表長篇大論,對她書中的人物設計、命運走向進行深度地解讀和評價,並聲稱讀了很久也沒有代入感,而且故事情節和人物不相符。
實際上,在讀者心裡,這部小說遠沒有如此不堪。《啟蒙時代》放在王安憶諸多作品中,依舊是一部經典她將從高級幹部公寓和從市井裡走出來的不同人物,聚合到了一起,他們帶著青春的熱情、敏感、躁動和茫,為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尋找出口,讓讀者從文字中感受時代的溫度。
面對質疑聲和批評聲,王安憶始終採取的是「不辯,不惱,不怒」的沉默態度,就好像她筆下每一個優雅美麗的女性一樣,任憑世事變遷,任憑生活百態掀起無限風浪,她的心裡依舊是一片寧靜的大海,繼續用沉默是金的態度來承載非議,腳踏實地,繼續創作。
如此看來,她的沉默何嘗不是一種修養和給自己留出口的方式呢?
面對批評和質疑,我們有時候不反駁、不回應,適當沉默反而更有力量。同時,以此為鏡,加倍努力地實現個人成長,才是最有力的回擊。而有些時候,適當地沉默,更是智慧地反抗和自我保護的最佳方式。
我很喜歡看《三國演義》,喜歡研究裡面每個人物的特點。其中,司馬懿和楊修這兩個頂級謀士之間的鬥智鬥謀的情節,讓我印象深刻。
楊修聰明機敏,年紀輕輕就受到重用,做了曹操的主簿。他依仗著自己的聰明,揣度曹操可能會立曹植為世子,於是輔佐曹植。但因為他鋒芒畢露,處處都要顯示自己的聰明,最終招致殺身之禍。
公元219年,曹操自帶帶領大軍,從長安出斜谷,進軍漢中,準備和劉備大戰一場。誰曾想劉備卻依靠地理優勢,死守不戰。曹操因此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欲攻不得進,欲守無所據,戰守無策。
有一天,部下向他請示軍中口令,竟答應以「雞助」傳之。
楊修聽後,回到軍帳就開始收拾行裝。眾人不知緣故,便詢問其原因。楊修解釋,雞肋這東西,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主公是打算回家了。
果然,曹操的意圖又被楊修猜中了,可是他這樣口無遮攔勢必會動搖軍心。於是,不到半年工夫,曹操就以「露洩言教,交關諸侯」的罪名殺了楊修。
反觀曹操的另一謀士司馬懿,在官渡大戰後,司馬懿深知自己比不上荀彧和鍾繇,於是一直稱病在家,引而不發,默默無聞,直到曹操徹底滅掉袁紹勢力,他才把握時機順勢出山,而在此後的十二年裡,為防曹操猜忌,他仍舊默默無聞。曹、曹植奪嫡之爭後,司馬懿才逐漸得以施展抱負,對魏國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直至總攬軍政大權。
古語說:「喪家身亡,言語佔八分。」司馬懿用沉默打消了曹操的防人之心,智慧地隱藏起自己的鋒芒,讓曹操想要殺他都找不到藉口;諸葛亮為逼他出戰,特意送他一件女人的衣服,諷刺他磨唧、小家子氣,他依舊沉默不語,照單全收。
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這個默默無聞當了二十多年幕僚,諸葛亮出師北伐前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的無名之輩,卻能成為文帝臨終時指定的顧命大臣,官拜大將軍,權傾朝野。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面對批評和質疑時,我們要像王安憶一樣適當保持沉默,積蓄力量。當我們太過芒露時,也應像馬這樣適當保持沉默,這是一種智慧。
即使是在普通的人際交往中,適當的沉默也是必要的。
我的朋友張平曾有過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溫柔賢惠的妻子,可愛活潑的兒子可是最近他卻離婚了,更有人傳言是他當了經理、嫌棄精糠之妻。
而我作為他的好朋友,自然了解離婚事件背後的真相。有時我聽到別人對他的非議,都忍不住替他打抱不平,同時也對他的「弱」感到氣憤:「面對別人的傳言,你怎麼就不知道解釋呢?大家都說離婚是你的錯,還指責你拋妻棄子。可事實上,明明是你前妻出軌了,並主動提出了離婚。孩子還小,你怕她們受委屈,就主動把房子留給他們,還每月支付2000元的撫養費。你無緣無故被人脊梁骨,不冤嗎?」
他卻平靜地說:「有什麼好解釋的,流言止於智者。再說任何一段婚姻的失敗,錯不可能都出在一個人身上。我平時工作太忙,有的時候給她的愛和關心也許真的不夠多。她是個女人,也是我兒子的媽媽。如果我說是她的錯,那她的後半生要怎麼度過?保護好她,就是在間接保護好我兒子。畢竟夫妻一場,我只希望他們過得好一點,我不解釋就是對他們的另一種保護吧。
正所謂,君子絕交,不出惡聲。朋友用沉默為前妻和兒子築起了一道圍牆。面對別人的冷言冷語,適當沉默,不僅是一個人良好德行的表現,更是一種高情商的體現。
沉默,有時是一種更高級的語言,是一種埋藏在心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