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洪虹
「豈有此理!」聽完長郡中學「救國十人團」的宣言後,蕭勁光大叫一聲,一記重拳打在牆上。鮮血順著他緊握的拳頭汩汩流下,眼中也浸滿淚水——1919年,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爆發,長沙市各學校相繼組織「救國十人團」,進行罷課、遊行示威、抵制日貨等反帝愛國運動。
16歲那年的這一幕讓蕭勁光產生了探索、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強烈願望。自此,他的一生都與中國革命鬥爭、與共產黨的發展、與新中國的建立、與人民海軍的誕生緊緊捆綁在一起。
秋日,湘江西岸,依山傍水,叢巒疊翠,蕭勁光故居靜靜地「隱藏」在嶽麓山下趙洲港天馬山東邊的坡地上,時不時有遊客前來參觀。站在故居前,記者仿佛回到了那段紅色歲月。
紅色故事 兩手空空打造人民海軍
蕭勁光是人民海軍的主要創建人,被譽為「人民海軍之父」。在他30年海軍司令員生涯中,有兩段對話,讓晚年的他念念不忘。
1949年10月中旬,衡寶戰役的炮聲剛剛停息,身在長沙組建湖南軍區的蕭勁光突然接到軍委電報,說毛主席緊急召見。在中南海,毛主席說,新中國亟需組建一支空軍和一支海軍,中央想讓蕭勁光做海軍司令員。
彼時,我國18000多公裡的大陸海岸線,6500多個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都面臨著有海無防的困境,東南面不少島嶼尚未解放,國民黨部隊還時不時海上騷擾。
消息太突然,蕭勁光毫無思想準備。他坦率地說:「主席,我是個『旱鴨子』,又不懂海軍,哪能當海軍司令員?我暈船挺厲害,連海船都坐不得。我這輩子總共坐過五六次海船,每次都暈得不輕。」毛主席笑著說,司令員是組織指揮,謀篇布局,又不要整天出海,認為蕭勁光深諳我軍傳統,又在蘇聯學習過,了解蘇聯軍隊,方便向蘇聯學習海軍建設,他就是看上了這個「旱鴨子」。
這段對話成為蕭勁光從陸軍轉戰海軍的關鍵點。1950年1月下旬,「旱鴨子」將軍離開長沙來到北京,開始了海軍籌建工作。根據軍委決定,蕭勁光又陸續從第十二兵團兼湖南軍區直屬隊抽調了總共2000餘人來到北京。他們成為了人民海軍最初的工作人員。
第二段對話發生在一艘漁船上。入職2個月後,蕭勁光到了威海,打算過海到劉公島去察看,但沒有船,只好向當地漁民租了一條小船。漁民開玩笑說:「你是個海軍司令員,還要租我們的漁船!」這話對蕭勁光刺激很大,可有什麼辦法呢,他這個司令員,可是兩手空空呀!他隨即讓同行人員記下了這段話,鞭策自己,暗下決心,一定要打造出一支強大的海軍。
一開始沒有軍艦,沒有油水補給船,沒有飛機,沒有海岸炮,缺少像樣的碼頭、機場,國家底子薄,經濟非常困難……甚至工作人員連辦公的地方都沒有,只能在旅館、胡同裡辦公。至1980年1月,蕭勁光告別海軍司令員工作崗位之時,經過30年的艱難探索,我國海軍在曲折中越挫越勇、越戰越強。
紅色人物 一生詮釋「忠誠」二字
1903年1月,蕭勁光出生在嶽麓山下的趙洲港。由於家境貧寒,蕭勁光是兄妹6個裡唯一一個上學的孩子。他讀書十分用功,諢號「書憨子」。
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1920年夏天,離畢業只有幾個月的蕭勁光,決定不要文憑,和他的同窗好友任弼時加入了俄羅斯研究會,後又去到上海外國語學社、赴蘇聯學習。其間,他與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同志結下深厚友誼,並堅定了共產主義信仰,1922年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蕭勁光是我軍第一個專業學過軍事指揮的軍事家,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戰爭全過程,參加指揮過「四保臨江」、 衡寶戰役等許多重大戰役戰鬥,卓有成效地開展了統一戰線和瓦解敵軍工作。特別在留守兵團期間,他組織開展擁政愛民活動,把1943年2月定為「擁政愛民月」,創立了人民軍隊的擁政愛民光榮傳統,延續至今。
在晚年歲月中,肖勁光和晚輩講得最多的就是「一個人離開了黨,將一事無成」。他作風嚴謹,品格高尚,謙虛謹慎,功高不居,廉潔自律,侄外孫原想在部隊謀個一官半職,結果,蕭勁光把他送到了前線打仗去了。另一個親戚,被他直接送到了炊事班。晚年,家鄉要為他修故居,他搖頭說要把錢用在經濟建設上,用在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上。作為中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國家和軍隊的優秀領導人,人民海軍的主要創建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將,蕭勁光為黨、國家和人民奉獻了一生。
應蕭勁光遺囑,1989年4月16日下午,海軍132號飛彈驅逐艦駛向湛藍廣闊的大海,他的骨灰隨風入海。大海的兒子終與海長眠。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