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後浪》的廣告會被跟蹤半年多。
上周,麥當勞推出了新品麥麥脆皮雞的新廣告,但這個廣告的風格與以往不同。
在黑色背景的舞臺上,最重要是在舞臺上開始的人演員何冰老師,一切都很熟悉,即使形式上的相似性不算什麼,當何冰老師打開「你以為我是來演講的,其實,我是來打CALL的」時,雖然他改變了畫風,但這不是他在《後浪》中講話的反映嗎?
接下來,類似的激情語調,類似的文案臺詞,甚至是連信息的主題都是相同的「新一代」,他們是讚美和對「新一代」的期望。
新一代
他們說你很年輕
你說他很嫩,足以製造麻煩
新一代
永遠不要對自己軟弱
擀麵杖,不怕蒸,不怕烤
新一代
如果是愛,那就是奉獻
當然,他經得起這種味道
新一代
如果是經驗,不怕更猛烈的炮火
當你到了那裡,把他炸掉
新產品廣告的身份,註定了這部短片在短短一分多鐘內迎來了第三個轉折點,是的,短片最後的的場景切換到了麥當勞餐廳,告訴觀看者這裡的「新一代」是指麥當勞新產品炸雞。
非常明顯,這部短片正在播放「後浪」,無論是呈現方式還是文本內容都類似於《後浪》短片的風格,即使是用來描述炸雞的文字也沒有違和感來描述年輕人。
麥當勞也毫不掩飾這一次的流行,在短片等宣傳渠道中,「後浪炸雞」直接用來稱呼這個新產品。
01
「後浪炸雞」廣告發布後,大部分評論都是負面的,關於「謝謝,被尷尬到了」「為什麼要炒冷飯」……關於麥當勞創意枯竭的問題比比皆是。顯然,大多數觀看者不太同意這個廣告。
首先,我們應該承認廣告片傳達產品信息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強調「新一代」是指炸雞的升級換代,呈現出新產品「嫩」反覆滾炒的特點。即使是因為短片有意誤導,也讓觀看者認為對炸雞的描述是年輕人,這讓他對描述的內容印象更深刻。
其次,目的和邏輯上、「後浪炸雞」也是可以理解的,很難從頭開始建立一個新概念,藉助於「後浪」這個在消費者心中印象頗深的概念,新產品可以與之捆綁在一起,迅速進入人們的腦海,同時,「後浪」本身的巨大爭議也可以推動這部短片進入更廣闊的討論空間。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廣告營銷內容都只能通過效果廣告邏輯來判斷,尤其是像麥當勞這樣的快餐巨頭,他們的新產品變化非常快,基於長期的營銷策略,品牌形象在引導和提升消費者方面比新產品廣告更為強大,也就是說,被記住和被討論遠沒有被高度讚揚。
然而這則廣告使得觀看者對品牌的興趣降低,這比廣告的質疑更為嚴重,談到這一點,我們應該關注《後浪》的特殊性。
02
長期以來,關於《後浪》的爭論從未停止過,一方面,人們認為他的內容是偏頗,過於理想化,無法概括之前所有年輕人的生活狀況;另一方面,很多人真的被他感動了,被他的圖片和期待所鼓舞,儘管他們中的很多人不是年輕人。大家的共識是,這符合B站向主流靠攏的目的,而廣告片確實有助於B站的策略。
因此無論你是否認識《後浪》,你都必須承認他原來的內涵其實更為嚴肅,無論是在五四青年節這一特殊時期發布,還是在新聞聯播等中央媒體渠道展示,都證明了這一點。
廣告營銷領域的《後浪》中的影響力使盛佳和何冰進入了另一個層次「翻紅」,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也為行業提供了一個目標,有人想模仿,有人想超越,有人想顛覆,對《後浪》的每一次標杆都是對《後浪》的再傳播和對《後浪》印象的再深化。
B站點用戶自己不會談論《後浪》的欺騙,桂東推出的《看見》也通過類似的展示,以「奧利給大叔」為主講人,展示了更多平凡人的生活片段,為《後浪》完成了最直接的「戲仿」。。《看見》是「揶揄」到《後浪》的痛點,但他的核心仍然很嚴重,那就是鼓勵所有普通人和讚美。
「後浪炸雞」短片和太深短片的區別在於他只模仿形式,一個簡短的新產品廣告是困難的,不需要承載太深的核心,但其廣告邏輯是基於借用和「盜用」了《後浪》的原意。
在「後浪」這個詞進入語言的公共領域之後,他不再是任何品牌的私有財產,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他,「玩梗」是無害的,但問題是麥當勞不僅僅是在這個廣告中使用了「後浪」,文案的故意誤導直接把年輕人比作炸雞。
你覺得何冰這次是說「新一代」還是「年輕人」?不,是炸雞!遊走於各大影視劇和話劇中的何冰老師,帶著渣渣輝「是朋友就來貪玩藍月」的幽默感出現在這裡。
儘管許多年輕人不同意《後浪》,但他們都關注他們所呈現的年輕群體形象,並且對這個話題感興趣。「後浪炸雞」廣告手法中的「誤導」有著高高抬起,輕輕放下的感覺,這給剛剛感興趣的觀看者潑了一盆冷水。對於被《後浪》感動的人來說,他們會感到有點被冒犯。
03
這不是麥當勞第一次所以「玩梗」,麥當勞按照手機新品熱身發布流程完成新品推廣,微博宣布全球推出麥當勞「5G」新品,並相繼發布「諜照」海報,從容量、音質、屏幕、攝像頭、解鎖五個方面進一步公布。即使是因為海報和文案中出現了「補課雲次方,快樂一整天」和「聲入人心」字樣,人們也誤以為相關的藝人會參與發布。
儘管「後浪炸雞」短片和「5G新品」是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但他們的創造力可以歸為「蹭」,好話是「跨界」,上一次,他們在手機圈發布了話術,這次推出了「後浪」熱點,結果幾乎相同,他們獲得了人氣和關注,卻失去了人氣。在前期,由熱身文案或短片形式引起的食慾,並不滿足於隨後的新產品內容,差距影響品牌的青睞。
是時候放開《後浪》和何冰老師了,請放開「新一代」!
-END-
貢獻Grace
責任編輯|王鈺祺
審計編輯器|王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