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有哪三大戰績,足夠讓他叱吒三國,成為古代七十二名將之一?

2020-12-15 縱觀歷史2020

前言:在《三國演義》中張飛是主要人物,和劉備,關羽兩人結為兄弟。在小說中張飛的特點是「猛」,有著猛張飛之稱,與關羽並稱萬人敵。其實張飛不僅勇猛,而且帶兵打仗頗有一套,軍事能力同樣出色。在宋朝,張飛被列為古代七十二名將之一,這份榮耀是對張飛的肯定。

張飛之所以能受到後世的認可,主要還是他有三大戰績,這三大戰績足夠讓他叱吒三國,成為古代七十二名將之一。具體是哪三大戰績呢?下面一起來梳理一下。

長坂坡之戰

長坂坡之戰不管是小說還是歷史都有記載,應該不是杜撰的而是真實的歷史。在該戰中張飛表現出他沉著冷靜的風格,一己之力為劉備後撤贏得了時間。

當時曹操南下徵討荊州,並且有意除掉劉備,派遣了他的精銳虎豹騎來追趕帶著難民逃跑的劉備,眼看要追上了,但在長坂坡遭到了張飛的阻擊。此時的張飛身邊人馬並不多,僅僅數十騎而已,他自己站在長坂橋頭,讓騎兵們在後面樹林裡來回奔走,砍伐樹枝栓於馬尾,在後面形成疑兵狀態。

曹操大軍趕到長坂橋,看見張飛單人在橋頭,又看見後面塵土飛揚,都以為後面有伏兵,不敢輕舉妄動。張飛看準了曹操大軍的心理,大喊一聲「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誰知這一喊,曹操大軍都後撤了,這是張飛三大戰績之一。

義釋嚴顏之戰

劉備進攻益州受挫,派遣使者向諸葛亮求救,在此背景下諸葛亮親自率兵前往川蜀增援劉備,讓關羽守荊州。張飛也作為隨行救援劉備的主要將領之一,諸葛亮讓他單獨領軍一萬,走大路殺向巴州和劉備會合。

諸葛亮原本以為張飛走大路必然會遇到川蜀很多將領的抵抗,行軍會非常慢,不料張飛在巴郡遇到了老將嚴顏。嚴顏知道張飛驍勇善戰,選擇堅守不出,起初張飛也是無計可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急中生智的張飛採用了假裝從小路繞道巴郡的方式,騙嚴顏出戰,一戰把嚴顏活捉。按照張飛平時的性格,降將不投降的話肯定是死路一條,但張飛深明大義,知道嚴顏在川軍中的威望,不僅把嚴顏釋放了,而且待他為上賓,對他非常有禮貌,嚴顏感動萬分,後續的關隘大多數都憑藉嚴顏的勸說不戰而降了,比諸葛亮提前和劉備大軍會合。

巴西之戰勝張

曹操得知劉備攻取了川蜀,為保漢中安全讓張率領大軍攻打巴西,巴西守將張飛出戰,第一戰就和雷銅兩人配合把張打得大敗,取得了該戰第一階段的勝利。

此後張堅守不出,退守在退守宕渠山地區,因為張郃同樣是名將,能力也非常強,所以張飛一時間也沒有什麼辦法,就每天叫罵但沒有什麼效果。連日強攻沒有效果的張飛深知地利被佔據了,自己強攻無法取勝,就想辦法迷惑張郃,讓自己出兵攻打自己。

為了給張郃製造機會,張飛每天都在陣營前喝酒,把自己喝得大醉,張郃的細作談的消息後,決定去偷襲張郃營寨。沒想到張飛是裝醉,就為了引張郃率兵來攻打,事先埋伏好了大量士兵等著張下套,此戰張郃被打得大敗,僅自己單人逃跑。

巴西之戰中,面對魏國名將張郃,張飛也能通過用計戰勝他,不愧為古代名將之一。此戰也為後續劉備能穩坐益州和接下來的漢中之戰定下了基礎,張飛的用兵能力也再次被證明。

總體來說張飛不僅勇猛而且還是用兵的好手,《三國演義》中張飛的形象過於片面了,他其實是一個粗中有細的人,唯一的短板就是虐待士卒,這也為他後續被暗殺埋下了伏筆。三大戰績的表現,誰還能說張飛僅僅是莽漢呢。

相關焦點

  • 曹操手下戰將很多為何只有張遼入選72名將,張飛戰績不多卻能入選
    所謂的七十二名將是指武廟中用來陪祭主祭呂尚(姜子牙)的七十二位古代名將,唐朝時,武廟從最先的武廟十哲到六十四名將,宋朝時,陪祭增加到七十二名將,是為了對應文廟中孔子有七十二門徒陪祭。
  • 三國張姓八大名將,張飛僅排第二,有一人比張飛都厲害
    三國中,除了曹姓、孫姓、劉家這幾個大姓,還有一個姓氏也出現了非常多的名將,這就是張姓,其中張飛更是大名鼎鼎。然而,其實在這些名將中,張飛僅能排第二,有一人比張飛都厲害,此人是誰?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三國張姓八大名將,看看大家都認識哪些?
  • 曹操名將雲集,為何只有張遼入選武廟七十二名將?其他人輸在哪?
    說起武廟七十二將,其實這是宋代做出來的排名。其中三國時期共有有12人上榜,分別是諸葛亮、鄧艾、張遼、張飛、關羽、呂蒙、周瑜、陸抗、陸遜、杜預、羊祜、王濬。可以看到,曹操手下名將雲集,卻只有張遼一人入選,這是為何呢?
  • 三國二十四名將有四個張姓大將,誰更厲害一些?張郃屈居第三
    三國二十四名將中有四個姓張的名將入列,他們是張飛、張遼、張郃、張繡,其實我個人認為西蜀名將張任也很厲害,不過由於討論的是二十四名將,所以他不在討論範圍之內。探花——張郃張郃是曹魏集團「五子良將」之一,曹操時代五子中于禁的官是最大的,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張遼成為五子中官位最高的,但是到了曹睿時代名將凋零,張郃成為五子中碩果僅存的,官拜車騎將軍,論最終官職張郃是最高的。
  • 三國正史除了關羽和張飛,還有一人也有資格被稱為萬人敵
    《三國志-先主傳》注引《傅子》記載:張飛、關羽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其實無論是從兵法還是武力來衡量,除了關羽和張飛之外,三國還有一人也有資格被稱為萬人敵,此人就是和關張同為武廟七十二將的張遼。
  • 三國姓張的猛將,你知道的有幾個?最厲害的竟然不是張飛
    引言:三國猛將如雲,而張姓又是中國的大姓。三國時期姓張的猛將你知道幾個,最厲害的是誰?01張遼張遼在三國中可以說一位極其特殊的猛將。他先後跟隨過丁原、何進、董卓、呂布。直到最終跟隨曹操以後,才打出名氣,他算是曹操手下最能打的名將。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收復青州東萊諸縣被封為蕩寇將軍。以七千多守軍大破孫權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曹操手下猛將眾多,只有張遼一人入選武廟七十二大將。張遼也被後人稱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無論是從戰功還是武力來講,張遼絕對是三國張姓,第一猛將!
  • 三國最厲害的4個張姓名將,張飛排第1,看看其他3人都有誰?
    民間三國24民間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由以上三國24名將排名第2句、第4句和第5句可知,有4個姓張的名將,分別是張飛、張遼、張郃、張繡。
  • 呂布沒殺過一個名將,為什麼被稱為「三國第一猛將」?他強在哪?
    三國中有著數之不盡的英雄豪傑,有著非常多縱橫沙場意氣昂揚的不世猛將,這一段歷史被非常多人喜愛與熟知。由此可見,呂布自古以來就是得到了無數人認可的三國第一猛將,但事實上,呂布的一生之中其實並未真正的斬殺過名將,沒有太多輝煌戰績的他憑什麼站在了這麼多猛將的身前呢?
  • 三國十大元帥:關羽第十,張飛第八,另一位蜀漢名將排名第一
    張遼被正史《三國志》排在五子良將之首,還是曹魏早期將領當中,唯一入祀武廟的名將。張遼的合肥之戰,對三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張遼一輩子沒有吃大敗仗,這是他能排在關羽前面,位列三國十大元帥第九名的原因。張飛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演義裡的張飛,是一個粗中有細的莽漢。
  • 三國正史上的十大名將,關羽第五,張飛第八,呂布未上榜
    ,所以他是一員猛將,但不是名將。  十、孫策  孫策是三國時期的小霸王。長坂坡之戰時,張飛率20騎為兵敗如山倒的劉備斷後,當時曹軍有數萬追兵,不過張飛通過據水斷橋,怒吼挑釁的辦法,震懾住了曹軍,使曹軍將士忌憚張飛的勇猛而不敢上前,最終成功保護劉備脫險。張飛還有在劉備入川作戰時,義釋嚴顏,以及巴西之戰時,擊敗曹魏名將張郃的戰績。所以張飛不但是一員猛將,還是一員智謀出眾的名將。  七、鄧艾  鄧艾是曹魏名將。
  • 三國24名將中,典韋排名第三,力壓關羽張飛,他真有能力打贏嗎?
    看了三國演義後,大家對三國中各個武將的戰力都有了一個大致的評判,通常大家都認為,除了呂布,頂尖的戰力代表當屬蜀漢的五虎上將了。然而,在民間版的三國24名將中,典韋卻排在了第三,力壓關羽的第四和張飛的第六,這是為何呢?典韋的武力真的足以擊敗他們嗎?
  • 三國斬殺名將最多的大將,比關羽張飛要低調,文丑是他手下敗將!
    三國時期人才極多,不但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謀士,如:孔明,毒士,鳳雛,鬼才等。還有武將:關羽,張飛,呂布等。同樣的美女也有,如:貂蟬,大小喬等。總之,說起來三國故事來,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永遠說不完的故事會,一說起來便讓人根本停不下來!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時期最低調的大將!
  • 用戰績排名三國十大武力高強武將,關羽排第八、第一眾望所歸
    三國十大武力高強武將 一呂二趙三典韋 四關五馬六張飛 七黃八許九姜維 十張遼 註明全部按照評話來,別和我說正史演義,戰績以書中主要戰績為主 第一,呂布 評話裡肯定了他天下第一武將的地位,雖然後後來一幫變態男沒有正面交手過
  • 常山趙子龍,燕人張翼德,三國還有哪些名將來自河北?
    古代的河北泛指黃河以北,比現在河北省的範圍要大得多,現今河北省在三國時期屬於冀州、并州和幽州的一部分,河北自古人才輩出,三國時期籍貫河北省的名將也不在少數,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趙雲和張飛,那麼除了常山趙子龍和燕人張翼德(張飛的自稱)之外,三國還有哪些名將來自現今的河北省?
  • 張飛六十回合擊敗呂布,六十回合擊敗趙雲,哪位三國名將能跟他打...
    在小說《三國演義》出現之前,蜀漢五虎將排名不是關張趙馬黃,也不是關張馬黃趙,因為在宋朝和明朝的平話小說中,張飛六十回合擊敗呂布,六十回合擊敗趙雲,能跟他打一百回合的三國名將,好像只有一個,這個人卻不是馬超。
  • 三國名將一對一單挑,死戰不退,誰能打的過張飛?
    張飛在歷史上的名聲很大,一提起三國名將,基本上張飛肯定是榜上有名的,其他陣營對他的評價也是「萬人敵」、「熊虎之將」這種正面性的褒義詞,不過有種現象我倒是要反駁一下。
  • 宋朝追封古代名將七十二人,四位春秋名將上榜,他們分別是誰?
    宋朝時期,追諡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並增設古今七十二名將為從祀。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著無數所向披靡的武將,他們戰其一生受人敬仰。在宋朝時期,為了表彰這些中國歷史上的傑出武將,所以評選出了中國古代七十二名將,也就是武廟十哲七十二將。這些武將主要包括了宋朝以前所有朝代的古代名將,共72人。其中,就春秋時期來說,共有四位名將上榜,他們分別是管仲、孫武、田穰苴、範蠡。
  • 三國殺名將傳:吳國縱火流打不過張飛怎麼辦?做好這點就夠了!
    三國殺名將傳,以遊戲的視角為您解讀真實的歷史。在當前的《三國殺名將傳》中,甘寧這員武將越來越得到了許多吳國陣容的青睞,雖然前期略微乏力,但是這個陣容從中期開始就能逐漸嶄露頭角,這個時候甘寧的用處就能完美體現出來了。
  • 曹操手下一軍官鬱郁不得志,果斷跳槽蜀國成為三國最大牌名將之一
    三國時代,各國君主為了實現擊敗眾多對手、一統河山的壯志,無不竭力挖掘引進人才,三國亂世也因此成為各類文武人才的一展才華的廣闊天地。三國君主之中,曹操手下的人才厚度與儲備量均屬上乘,是吳蜀兩國所無法比擬的。 曹魏之所以文武人才匯聚一堂,與曹操求賢若渴的態度密不可分。劉備有三顧茅廬的佳話,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也有「赤腳迎許攸」的美談。曹操手下,文有郭嘉、荀彧、程昱、司馬懿,武有張遼、徐晃、張郃、典韋、許褚等等,隨便叫出那一個來,都是三國時期響噹噹的好手。
  • 顏良到底有多猛,細數之下三國24名將中竟然只有3人可敵
    顏良文丑在正史中被稱為「勇冠三軍」,而且在演義中更是戰績非凡,顏良三合斬宋憲,一合斬魏續,二十回合擊敗曹軍大將徐晃。這戰績也是不輸任何人的存在,所以顏良的武藝在三國24名將中排名值得推敲。河北名將顏良那顏良到底有多猛,細數之下三國24名將中竟然只有3人可敵。下面就為大家分析一下為何是三人,這三人都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