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一軍官鬱郁不得志,果斷跳槽蜀國成為三國最大牌名將之一

2020-12-22 騰訊網

有一句盡人皆知的俗語叫「樹挪死人挪活」,話粗理不粗,從某種程度上說堪稱人生智慧結晶。人的一生要想出人頭地,有兩個條件必不可少:首先當然要有真才實學,有過硬的才幹和超群出眾的能力。第二也需要有知音賞識,千裡馬也需要遇到慧眼伯樂,才能有機會一展身手,不然也只能老死槽櫪之間。

三國時代,各國君主為了實現擊敗眾多對手、一統河山的壯志,無不竭力挖掘引進人才,三國亂世也因此成為各類文武人才的一展才華的廣闊天地。三國君主之中,曹操手下的人才厚度與儲備量均屬上乘,是吳蜀兩國所無法比擬的。

曹魏之所以文武人才匯聚一堂,與曹操求賢若渴的態度密不可分。劉備有三顧茅廬的佳話,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也有「赤腳迎許攸」的美談。曹操手下,文有郭嘉、荀彧、程昱、司馬懿,武有張遼、徐晃、張郃、典韋、許褚等等,隨便叫出那一個來,都是三國時期響噹噹的好手。

曹操還寫過一首著名的《短歌行》,把他的求賢若渴之心體現的淋漓盡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千載之後,仍可感受到曹操那份滾燙的求賢之心。

但話又說回來,曹操也是人不是神,百密難防一疏,自然也會有看走眼的時候。他手下一個小軍官長期遭棄用,鬱郁不得志,果斷跳槽到蜀國後,卻從此鯉魚跳龍門成為三國最大牌名將之一。

此事要從曹操平定荊州說起。初平三年(192年),劉表出任荊州牧。到任之後,劉表迅速安定了荊州局勢,並分派各地駐守官吏,他的侄兒劉磐被任命到長沙攸縣駐守。劉磐手下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軍官,名叫黃忠。

公元208年,曹操揮師南下攻取荊州,荊州在劉表死後已成一盤散沙,在曹操大軍的攻擊下很快土崩瓦解,各地官吏眼看曹軍勢大難以抵擋,紛紛開門投降。鎮守長沙的太守韓玄也投降曹操,黃忠也隨之投降。黃忠當時籍籍無名,屈身下僚,曹操對他也不了解,就隨手封他一個裨將軍的官銜。

漢末三國時期官制中,裨將軍屬於兵頭將尾的小角色,平時連見到主將的機會都很少,遇到打仗時也只是跟隨主將身邊打打雜,幾乎沒有獨當一面的任何機會。黃忠就在這樣的狀態下鬱郁不得志,無人問津,基本處於長期遭棄用的狀態。

公元208年底,赤壁之戰爆發,黃忠翻身的機會終於來了。孫劉聯軍在赤壁火燒曹營大破曹兵,曹操狼狽不堪退出荊州地區。公元209年,孫劉兩家瓜分勝利果實,劉備帶兵攻打長沙。黃忠抓住時機,果斷跳槽蜀國投降劉備。

黃忠到了劉備手下,才算如魚得水一展宏圖。劉備手下當時兵微將寡,正在用人之際,但他身邊只有關羽、張飛、趙雲等寥寥數個武將,根本不敷使用。蜀漢正處在急速擴張期,大量需要各種文武人才,黃忠這樣的武將人才的到來自然受到劉備重視,當即被任命為討虜將軍。

此後黃忠的事跡人所共知,毋庸細說,他跟隨劉備南徵北戰東擋西殺,攻克益州,奪取漢中,特別是在定軍山之戰中刀劈曹魏名將夏侯淵,一戰成名,就此成為三國最大牌名將之一,與關羽張飛趙雲等人並驅爭先,威震三國名垂後世。

參考資料:《三國志》

相關焦點

  • 三國英雄人物譜(蜀國篇)
    蜀國文官 劉備,字玄德,三國時期開國皇帝。自稱是前漢第六代皇帝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這個值得考究,因為中山靖王的後代有五萬之多),一心恢復漢室江山,師從大學者盧植,與公孫瓚是同門師兄,為人重義氣,手下集結了眾多有志青年。
  • 三國正史曹仁能否配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將,三國第一守城大將名譽?
    曹仁既不是曹操手下第一大將,更談不上三國第一守城大將了。第一,曹仁是曹操麾下可獨當一面的將領之一首先,還是要肯定曹仁有一定的軍事才能。我認為曹操麾下,能獨當一面能成統帥的將領,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夏侯淵,另一個就是曹仁。
  • 曹操手下第一大將「古之惡來」典韋,他是怎麼死的?
    喜愛三國的人都知道,曹操在三國時期絕對是霸主一樣的人物,手底下的將士和士兵都是強悍的一塌糊塗。雖然說在《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作者在其中大肆誇讚蜀國將領很少對魏國進行描述,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曹操手下的人一點都不輸於蜀國的那些名將。
  • 三國最難過的一年:魏國死了幾位名將,吳國死了大都督,蜀國更慘
    如果要評價出現在讀者最喜歡的一個朝代,那麼很多人肯定都會選擇三國,這離不開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介紹和渲染,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天下大亂,最終還是曹操劉備孫權三家笑到了最後,形成了鼎立的局面。
  • 三國被斬首的四大名將,第一個沒有骨氣,最令人悲愴的居然是他
    三國時期,群雄割據,人才輩出,其中不乏一些名將,但是戰爭是殘酷的,他們都過著隨時被殺害的風險,當然也有一些功成名就的,但是歷史就是這樣,作為一個武將大部分的下場都是戰死沙場,但是死也各有不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被斬首的四大名將。第一,呂布馬中赤兔,人中呂布!
  • 三國24名將,每一位都勇猛過人,但文武雙全的僅有8位!
    三國是個戰亂的年代,其中出現了很多武將謀士。而在三國時代結束之後,後世的人們列出了三國的24位名將。這24歲名將中包括了魏蜀吳三國的所有頂尖人才。不過這個武力的排行並不是單單靠武力,帶兵打仗的能力也影響著武將的排名。
  • 曹操手下戰將很多為何只有張遼入選72名將,張飛戰績不多卻能入選
    而七十二名將屬於三國時期僅有12人,分別是諸葛亮、鄧艾、張遼、張飛、關羽、呂蒙、周瑜、陸抗、陸遜、杜預、羊祜、王浚。而屬於曹操手下只有一人,就是張遼,屬於劉備手下有三人,就是諸葛亮、關羽和張飛,屬於孫權手下有三人,就是呂蒙、周瑜和陸遜。
  • 三國西涼五位名將:一人斬魏延,一人單挑典韋,一人打敗董卓
    西涼對於三國來說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雖然其上的勢力並沒建立的多麼龐大,但是它為三國的多個勢力貢獻了優秀的將領人物,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三國出現的五大西涼名將,他們在三國中都是響噹噹的人物。他是眾多西涼武將中最為出名的,在蜀國為將,他給蜀國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最後在劉備稱帝的時候還被封為了五虎將。馬超對曹操可謂是恨之入骨,其原因就是曹操殺害了他的父親和哥哥。馬超當時還與曹操在潼關之戰打了起來,甚至將曹操打的割須棄袍,不過最後馬超還是被曹操所打敗。不過也從潼關之戰中,看見了馬超的神勇。
  • 無名之輩居然斬殺七員三國名將!劉備也險些栽在他手裡
    統治者的推崇,也讓胡昭所擅長的隸書字體成為了晉朝的流行字體之一。而且他教出來的司馬懿在出山後成為了魏國重臣,並在五丈原拖死了諸葛亮,看來是「孔明」間接害死了另一位「孔明」。兩個曹節——來自皇后的詛咒在害死董貴人和伏皇后之後,曹操連續讓自己的三位女兒進宮成為了漢獻帝的嬪妃,不得不說,為了把持後宮,曹丞相真捨得下血本。在這三位「曹氏女三傑」的輪番衝擊下,最終皇后之位落到了其中之一的曹節手中。說來也巧,似乎曹操不知道避諱,他的曾祖父和自己的女兒同名,也叫曹節。
  • 《三國演義》中蜀國武力最高的的五大名將排名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其中,蜀國作為三國之一,良將數量雖不及魏、吳,但武將質量,經過羅貫中的描寫,可以稱得上冠絕三國。
  • 三國時期,曹魏有總共六任前將軍,都是當世名將
    夏侯惇 一、夏侯惇(?-220年),字元讓,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末三國名將,曹魏開國元勳,西漢開國元勳夏侯嬰的後代。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歷任折衝校尉、濟陰太守、建武將軍,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追諡忠侯。夏侯惇一生雖多在軍旅,但仍不忘治學。他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他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產業,至死家無餘財。
  • 三國最怪的猛將,中年不敵太史慈,老年平關羽,晚年力斬魏國名將
    三國時期,武藝出眾的猛將有不少,其中關羽、張飛、趙雲等人是蜀國的一流猛將,而張遼、徐晃、夏侯淵等人則是魏國名將的代表,太史慈、甘寧、孫策等人是吳國猛將中的精英。 《三國演義》中的武將對決似乎是評論名將武力值的標杆,畢竟通過對戰才能評判出他們武藝水平的高低。
  • 蜀國五虎看似勇猛無匹,但大將軍卻只有一個,還有一個是湊數的
    在他跟隨曹操的時候,還留下了陣斬袁紹名將顏良的戰績,證明了他過人的武力。在劉備入蜀之後,關羽便成為了荊州地區的實際控制者,他在襄樊之戰中還生擒了曹魏名將于禁,一時威震華夏,甚至險些逼迫曹操遷都,絕對稱得上是當時的名將表率。和關羽兄弟相稱的張飛雖然也有著萬夫不當之勇,但是和自己的義兄比起來就要差上一些了。
  • 為何最終成為民族信仰的三國名將是關羽?
    筆者回答這個問題:為何最終成為民族信仰的三國名將是關羽?這是文學的成功,具體說是《三國演義》的成功。《三國演義》問世以來,沒有人不知道《三國演義》;沒有人不喜歡《三國演義》;沒有人不會講《三國演義》的故事。《三國演義》的故事中,關羽的故事尤為人津津樂道。
  • 公孫瓚手下有三位大將,曹操劉備各得一位,剩下一位才是最強的!
    董卓未除的時候就有十八路諸侯出現,但是這其中還有部分諸侯未來,所以說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勢力眾多。成王敗寇,人們能夠記住的只有勝者,例如蜀國劉備,魏國曹操以及東吳孫權。除此之外,我們能記住的人少之又少。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三國早期勢力最大的公孫瓚,他曾經也是一位稱霸北方的諸侯,公孫瓚手下曾有三位大將。他被吞併後,曹操劉備各得一位。曹操得到的將領公孫瓚手下的田豫是三國中著名的猛將,他起初是跟隨在劉備手下,可是當時劉備要出任豫州刺史,而自己家中老母在不得遠行,所以沒能跟隨劉備而去。田豫和劉備感情很深,臨行前還依依不捨。
  • 劉表帳下7員虎將,曹操劉備各得3人,但最厲害的被孫權得到了
    劉表死後,荊州失去了凝聚力,他的手下也如鳥獸散,各奔前途了,其中劉表手下的七員悍將,三人歸順了劉表,三人歸順了曹操,但劉表手下能力最強的大將,卻穿江而過投奔孫權去了。一、投奔曹操的三人劉表手下,大部分人投降曹操了,因為劉表死後,他的兒子劉琮成了荊州牧,所以荊州的人開始選擇忠於劉琮,但是劉琮能力弱,面對曹操的威脅時,他為了保住眼前利益,選擇投降了曹操,荊州大部分人馬,和劉琮一起投降了曹操,其中包括劉表手下名將蔡瑁、張允和文聘。
  • 蜀國大將勇猛無敵,但文武雙全的卻只有以下幾人
    三國以劉備,曹操,孫權和諸葛亮為主要人物,突出各方軍閥的不斷崛起與擴張。在這些梟雄手下,也有一批文臣武將來輔佐,如蜀漢五虎將,曹魏五子良將,東吳四英將等。在這波瀾壯闊的歷史中,這些人才的鬥爭才是最大的看點,陰謀估計層出不窮。
  • 呂布臨死遺言準確命中,曹操追悔莫及,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在三國志中被描寫的最厲害的武將是呂布,就算是後面的關羽也難達到呂布的威名。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不僅是武功非常厲害,他的坐騎也不錯,手持方天畫戟揮灑之下沒有人能夠抵擋住他幾招,就算是蜀國五虎將之一的張飛也擋不了幾個回合,必須要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加在一起才能夠抵擋住呂布的威力。燕精兵萬餘,騎數千匹。
  • 正史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將是誰,曹仁最擅長守城,能在曹營排到第幾
    這裡講正史不講三國演義,所以別說什麼許褚、典韋是曹營第一猛將,那是羅貫中神話的,如果講正史的話,曹操手下排名第一的大將是張遼,雖然張遼的地位不如同為五子的于禁,但是從戰績看,張遼就是第一大將。張遼在三國演義中默默無聞,但在正史上可是大出風頭,張遼最早和呂布一樣是丁原手下,隨丁原一起到首都洛陽,丁原被任命為執金吾,而張遼則被何進外派招兵,等張遼回來,呂布已經殺了丁原投靠董卓了,張遼迫於形勢也投靠董卓了,呂布殺了董卓後,張遼又投靠呂布了,直到下邳之戰,呂布被曹操所殺,張遼率領手下士兵投降曹操,成為曹操手下大將。
  • 蜀國最可惜的名將,打仗不輸關羽張飛,卻敗給了諸葛亮
    三國歷史中,蜀國綜合國力最弱,後世每每提起蜀國中後期,都會想到「蜀中無大將」這句話。不過這並不能說明蜀國就真的沒有能用之人,魏延就是有勇有謀、領兵打仗不輸四虎將的猛人,他是劉備家將出身,隨劉備入川屢建戰功,先被任命為牙門將軍,攻下漢中後直接破格提拔為漢中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