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難過的一年:魏國死了幾位名將,吳國死了大都督,蜀國更慘

2020-12-15 文史怪

如果要評價出現在讀者最喜歡的一個朝代,那麼很多人肯定都會選擇三國,這離不開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介紹和渲染,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天下大亂,最終還是曹操劉備孫權三家笑到了最後,形成了鼎立的局面。

不過即便是再風雲的人物,也終將有老去退出歷史舞臺的那一天,而公元220年,發生了許多震動天下的大事情,也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為難過的一年。

這一年當中,曹操去世,而繼承王位的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曹丕稱帝正式建立魏朝,漢王朝400年的歷史從此宣告終結,而三國之間,也各失去了不少優秀的人才,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魏國除去曹操去世後,在三月之後,大將軍夏侯惇也在四月去世,儘管在三國演義當中,夏侯始終給人一種頭腦簡單的感覺,實際上,他作為魏國的開國功臣,又是曹操的宗親,深得其信賴,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在曹操出徵前線的時候,成為魏後防有力保障。

夏侯惇死後,曹丕親自為其戴孝到鄴城東城門發喪。然而曹丕還沒從夏侯惇去世的悲痛中走出,另外一位名臣,三國時期著名謀士程昱也隨即去世,「丕流涕不已」。

再來看看東吳,他們在220年失去了重要的大將呂蒙。如果說蜀國有五虎將,魏國有著五子良將,那麼東吳能夠相對應抗衡的,就是「四大都督」了,但是吳國四大都督,可是出了名的短命,其中之一呂蒙去世的時候,才剛剛擊敗關羽奪取荊州沒有多久,年僅42歲。

呂蒙最終因為疾病而去世(並不是小說那樣被關羽追魂而死),此外,東吳大將孫皎和蔣欽,同樣在同年去世。

不過對比起曹魏,東吳,這一年更慘的,還是要屬於蜀國了,蜀國折損的第一名大將,就是算得上是建國基石的關羽關雲長,在赤壁之戰後,隨著劉備入川,關羽則駐紮在荊州,而他和曹仁的軍事摩擦裡面佔據了上風,開始水路並進,圍襄陽,攻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于禁打的全軍覆沒。

然而因為東吳偷襲,導致關羽敗走麥城,最後兵敗被殺。此外,五虎將還損失了黃忠,黃忠的出生年月並不詳細,但是等到他加入劉備,應該算是非常高的年紀了,黃忠在入川之戰中,發揮了重要貢獻,公元219年,斬下曹操名將夏侯淵,更是一舉成名,但是他的年紀太大了,第二年便病逝在了軍營中。

號稱是劉備手下第一謀士的法正在當年去世,他是劉備時期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法正擅長奇謀,被陳壽認為可以比曹操帳下程昱和郭嘉。

除去人員上的損失,蜀國在地盤上也備受打擊,關羽兵敗,蜀國從此丟掉了對荊州的全部管轄權,而上庸大將孟達也在這一年叛變,上庸也被魏國所獲得的。從這個時候開始起,蜀國只有一州之力,而且失去了上庸這個十分險峻重要的隘口,從而使得諸葛亮北伐中原的道路,也就更加稀少。即便諸葛亮有逆天之能,也就註定了其失敗的結局。

相關焦點

  • 三國將星隕落的一年:蜀國死3位大將,吳國失去大都督,魏國更慘
    人終究有一死,一個陣營最讓人擔心的就是老一輩人才去世,年輕後輩中沒有能扛起大旗的人。公元220年,三國之間發生了很多大事,很多巨星也是在這一年隕落,特別是魏國,完全可以用損失慘重來形容。03東吳大都督呂蒙病逝此人生在江東地區,是迫不得已參軍入伍。從剛進部隊到去世,立下過很多戰功,以兇猛且冷靜被人熟知。
  • 三國最慘的一年:蜀漢死了三位大才,東吳死了大都督,曹魏更慘
    魏蜀吳在經歷了東漢末年的戰亂後,各國逐漸將天下勢力收入自己的勢力之中,最終進入到了三國時代。在這期間一共經歷百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展開的戰爭無數。然而戰爭是殘酷的,只要有戰爭的發生,那麼必定就會有人員的傷亡。殘酷的戰爭讓很多人的家庭都變得破碎。
  • 三國最怪的猛將,中年不敵太史慈,老年平關羽,晚年力斬魏國名將
    三國時期,武藝出眾的猛將有不少,其中關羽、張飛、趙雲等人是蜀國的一流猛將,而張遼、徐晃、夏侯淵等人則是魏國名將的代表,太史慈、甘寧、孫策等人是吳國猛將中的精英。 《三國演義》中的武將對決似乎是評論名將武力值的標杆,畢竟通過對戰才能評判出他們武藝水平的高低。
  • 玩《三國志11》戰報151,吳國北伐軍副大都督諸葛恪戰死沙場!
    玩《三國志11》戰報151,吳國北伐軍副大都督諸葛恪誤中魏國的火攻,戰死沙場了各位讀者好,我是慕橙歷史,讓我們一起去還原回顧那一段熱血的三國劇情,此劇情劇本是開始於公元225年7月的南蠻徵伐,諸葛亮南徵孟獲,上一篇戰報的遊戲暫停時間點停留在公元
  • 三國時代蜀國吳國都出現了宦官專權,為什麼魏國從未出現一次
    比如三國時代,就有蜀國和吳國兩個國家,先後都出現了宦官專權現象,給兩國發展帶來極大的幹擾與破壞。蜀國後主劉禪在位期間,寵信宦官黃皓。《三國志》記載,黃皓為人「便闢佞慧,欲自容入」,狡黠詭詐,善於察言觀色,投其所好,諂媚皇帝,並野心勃勃開始染指皇權,操縱官員任命選派、軍隊調撥等重要事由。
  • 數碼寶貝:如果皇家騎士是魏國,七大魔王是吳國,那麼誰是蜀國呢
    三國時代是中國歷史長河中最璀璨、最絢麗的時代,魏蜀吳三國爭霸,英雄人物層出不窮,留下了無盡的詩篇。在數碼世界也有很多陣營,他們的目的不同,想法不同,這也導致了他們衝突不斷。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數碼世界的"三國爭霸",有不合理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指正哈。
  • 玩《三國志11》戰報199,蜀國伐魏大軍連下魏國南皮和北平兩座城
    玩《三國志11》戰報199,蜀國伐魏大軍連下魏國南皮和北平兩座城池各位讀者好,我是慕橙歷史,讓我們一起去還原回顧那一段熱血的三國劇情,此劇情劇本是開始於公元225年7月的南蠻徵伐,諸葛亮南徵孟獲,上一篇戰報的遊戲暫停時間點停留在公元265年3
  • 玩《三國志11》戰報155,陸遜之子陸抗被任命為吳國北伐軍大都督
    玩《三國志11》戰報155,諸葛亮之孫諸葛尚能力提升突飛猛進,吳國任命陸遜之子陸抗為吳國北伐軍大都督 各位讀者好,我是慕橙歷史,讓我們一起去還原回顧那一段熱血的三國劇情,此劇情劇本是開始於公元225年7月的南蠻徵伐,諸葛亮南徵孟獲,上一篇戰報的遊戲暫停時間點停留在公元261年1月1日,如今再度開啟遊戲時間
  • 玩《三國志11》戰報125,蜀漢大都督姜維生擒曹真之子曹羲!
    玩《三國志11》戰報125,蜀漢大都督姜維生擒曹真之子曹羲! 各位讀者好,我是慕橙歷史,讓我們一起去還原回顧那一段熱血的三國劇情,此劇情劇本是開始於公元225年7月的南蠻徵伐,諸葛亮南徵孟獲,上一篇戰報的遊戲暫停時間點停留在公元257年7月1日,如今再度開啟遊戲時間。
  • 姜維鍾會陸抗鄧艾,誰是後三國時期的第一名將
    說起來這三國後期的名將,其實要是說起來實力最厲害的還是要數以下幾位:西蜀虎將姜維,東吳名將陸抗,魏國雙子星鄧艾,鍾會。要說起來這四位,可以說都是掌握方軍權的狠人,這幾個人手頭的兵馬可以說就是三國後期最主要的戰鬥力了。那麼這幾位名將當中,到底排行怎麼樣呢?
  • 三國東吳四大都督,周瑜居然是其中最弱的?
    幾任大都督魯肅、呂蒙和陸遜都各有所長,反倒是周瑜除了在演義中反襯出諸葛亮的智慧而被氣死外,似乎沒什麼亮眼的表現,因此也傳出了這麼一種說法:周瑜其實是東吳最弱的大都督!周瑜首先說周瑜。早在東吳創業初期,周公瑾就投奔了吳國第二任奠基者孫策,並和他結為兄弟。
  • 無名之輩居然斬殺七員三國名將!劉備也險些栽在他手裡
    然而三國時期還有另一位「孔明」,胡昭。這位胡昭也是字孔明,東漢末年著名的隱士、書法家,與鍾繇合稱「鍾胡」,曹操曾數次徵他做官均被拒絕,歷來對士族階層傲慢無禮的關羽對胡昭也是敬仰有加。更有意思的是,他還有一位出名的學生——司馬懿。
  • 王者榮耀:蜀國五虎上將即出,魏國五子良將安在,東吳四都督何為
    「三國」題材人物無論是在哪款遊戲裡都是熱門,當然在《王者榮耀》裡也不例外,遊戲中三國人物佔了總英雄數的五分之一,而其中人氣英雄更是比比皆是,特別是「蜀國五虎」更是圈粉無數,「天美爸爸」更是為其量身定製了「五虎上將」系列的套裝皮膚,堪稱峽谷「狂拽酷斃炫」五人組。
  • 張遼射死太史慈,丁奉射死張遼!名將都死在箭上?
    而且,就連名將輩出的三國時期,不光很多士兵成為弓箭下的亡魂,就連很多傑出的將軍,都沒有逃過被弓箭射死的命運。東吳的大將太史慈,在歸順東吳之前,就和東吳的首領,號稱小霸王的孫策戰鬥過,雙方戰鬥不下五十餘個回合,從這個時候開始,太史慈名聲大噪,成為東吳軍隊中僅次於甘寧的戰鬥力。
  • 英雄愛三國魏國陣容搭配推薦 魏國陣容怎麼搭配
    《英雄愛三國》中,魏國是三國之一,那麼魏國陣容什麼最強?什麼陣容攻略?看下《英雄愛三國》魏國陣容搭配推薦吧。首先,看一下卡組裡的各種牌:
  • 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手下的十位名將,看看你能認識幾位?
    在這一過程中,孫策吸納了大量人才,文有張昭、張紘等,武則有周泰、蔣欽、陳武等,但是在筆者看來,其中最耀眼的人物當屬太史慈。小說《三國演義》中,曾以「太史慈酣鬥小霸王」半個回合的筆墨來渲染太史慈和孫策的戰鬥,除了突出太史慈的勇武,也表現了孫策的知人。在歷史上,所謂「太史慈酣鬥小霸王」確有其相應的記載,而太史慈最終決定加入孫策陣營,很大程度上在於其同孫策有強烈的共鳴。
  • 為何張苞死時諸葛亮吐血倒地
    三國時期,雖然絕世武將輩出,但在《三國演義》中卻是將關羽之死,定義成了蜀國由盛轉衰的分水嶺。俗話說得好:將門虎子,雖然蜀國五虎將已逐漸老去亡故,但他們的子孫,卻繼承了先輩作戰勇武的風格,以及忠於蜀國的意志。作為蜀漢名將張飛的後人,張苞的武力值,在三國時期屬於什麼級別呢?為何張苞死時諸葛亮會突然吐血倒地呢?
  • 如果諸葛亮當時沒有選擇北伐,而是休養生息,蜀國還會滅亡嗎?
    古人說,「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就算諸葛亮真的是窮兵黷武,有三十年時間給後世休養生息,也足夠了,蜀國的滅亡該讓一個死了快三十年的人背鍋嗎?諸葛北伐是戰略錯誤嗎那麼回到題目本身,諸葛亮的北伐策略在戰略上,到底有沒有錯誤。在三國的局面穩定之後,魏國佔據中原,是國家的腹地,地盤最為廣大。
  • 東吳最危險的官職,不是大都督,而是地位更高的丞相!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但更多人關注曹魏與蜀漢,而盤踞江南的東吳,總是被放在遺忘的角落。東吳最有名氣的就是四大都督,他們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與蜀國的五虎將,魏國的五子良將相比,四大都督顯得更有意思。他們各有所長,各有戰績支撐,他們是東吳最出類拔萃的幾位將領,甚至很難分出個高低勝負。當然,對於東吳四大都督,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東吳最危險的官職。
  • 三國也有六大神獸,分散在魏國和蜀國,沒人看好吳國?
    三國時期出了眾多的英雄豪傑,曹操、孫權、劉備紛紛組建了自己的勢力,讓天下呈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時也出了眾多出色的將領與謀士。武將在前方帶隊奮勇殺敵,謀士在後方出謀劃策。在三國時期也有著六大神獸,分散於魏國和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