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未除的時候就有十八路諸侯出現,但是這其中還有部分諸侯未來,所以說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勢力眾多。成王敗寇,人們能夠記住的只有勝者,例如蜀國劉備,魏國曹操以及東吳孫權。除此之外,我們能記住的人少之又少。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三國早期勢力最大的公孫瓚,他曾經也是一位稱霸北方的諸侯,公孫瓚手下曾有三位大將。他被吞併後,曹操劉備各得一位。
曹操得到的將領
公孫瓚手下的田豫是三國中著名的猛將,他起初是跟隨在劉備手下,可是當時劉備要出任豫州刺史,而自己家中老母在不得遠行,所以沒能跟隨劉備而去。田豫和劉備感情很深,臨行前還依依不捨。袁紹滅掉公孫瓚之後,田豫便投奔都到了曹操手下,曹操愛才,田豫一來曹營就受到了曹操的重視。在為其立下汗馬功勞後,他被調往北方鎮守魏國的北疆之地。魏國也是有了田豫才穩定了北方,不受遊牧民族的侵擾。
劉備得到的將領
趙雲應該是公孫瓚手下有名的將領,趙雲到時投奔公孫瓚就是為了建功立業,可是公孫瓚並沒有重視趙雲。不過他不重視,劉備卻很重視趙雲。後來公孫瓚兵敗,趙雲投奔了劉備。趙雲與劉備很快就建立了信任,在蜀國趙雲替劉備立下了汗馬功勞。七進七出救阿鬥,漢中之戰還帶領軍隊擊退了魏軍。其為蜀國的鞠躬盡瘁。劉備稱帝之後,趙雲位列五虎上將。他的職位雖然在五將中是最低,可是他的權利卻比黃忠,馬超兩人還要大。
最後一位武將
公孫瓚手下的第一武將並不是趙雲,而是冀州刺史嚴綱。嚴綱在三國中的名聲並不是很大,可是其武力和統帥能力卻很強。公孫瓚手下最強大的軍隊「白馬義從」便是他所帶領出來的。公孫瓚曾經和北方胡人交戰的過程中,嚴綱直接將自己的威名打了出去。
他帶領的軍隊善射,近戰水平也非常的高。他在塞外抗擊湖人留下了威名,胡人聽到他的名聲都要抖上一抖。不過後來他在攻城的時候,因為他的指揮錯誤,導致大軍損失慘重。嚴綱也最終戰死在了戰場上,公孫瓚能被吞併也和此事分不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