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麾下3大名將:劉曹各得其一,餘下的才是最強的

2020-12-18 蜜罐先生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天下九州成為了各諸侯勢力爭奪的目標。其中,公孫瓚作為當時北方的諸侯之一,他的勢力很強,可以與二袁並立,那個時候,曹操的勢力都遠不及他。於是在他的身邊也聚集了很多的能人志士。在公孫瓚麾下有三位猛將,曹操和劉備各得一位,剩下那位實力最強,可惜死得很早。

趙雲

劉備得來的那位想必很多人已經知道了,他就是常山趙子龍趙雲。公孫瓚和劉備小時候讀書時便曾相識,當年劉備窮困潦倒之時便來投靠公孫瓚,而公孫瓚也是熱情地接待了他。

後來劉備想要出去闖蕩一番自己的事業,希望從兄臺那邊帶走一位得力戰將助他一臂之力,加上趙雲對劉備也是讚賞有佳,於是劉備便帶走了趙雲,趙雲在蜀國的作用不亞於諸葛亮,為劉備出生入死多年,整個蜀漢政權的建立也有趙雲的一份努力。

田豫

而曹操得來的那位將領其實是跳槽來的,名叫田豫,當年公孫瓚敗亡之後,田豫知道先主公和劉備關係很好,於是便前來投奔,可是在田豫看來,劉備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主公,不滿之下便離開了劉備投奔了曹操。而曹操則安排他去鎮守西北邊疆,自田豫前去鎮守邊疆之後,胡人再不敢侵犯魏國。

嚴鋼

公孫瓚的這位實力最強的武將名叫嚴鋼,論資排輩他的能力甚至比趙雲還要高,但是當年公孫瓚與袁紹決戰的時候,嚴綱為了保護公孫瓚死在了袁紹的戰將之下。只可惜一代英豪就這樣死了,如果他還在世,或許也會成為一名家喻戶曉的將帥!

相關焦點

  • 公孫瓚麾下有三大名將,曹操劉備各得一位,剩下一位才是最強的
    公孫瓚麾下的三員大將也堪稱人中俊傑,他們分別是田豫、趙雲、嚴綱,在那個惜才的年代,公孫瓚也算是別樹一幟,將自己愛將悉數贈與別人。田豫我們先來看看田豫。劉備的死對頭曹操得到了田豫,之前田豫曾跟過劉備,後來劉備到豫州刺史後,田豫因為父母年邁沒有跟隨劉備,令劉備惋惜不已,後來田豫安頓好父母后,投奔了公孫瓚,但卻一直不得公孫瓚重用,後來公孫瓚被袁紹滅掉後田豫投奔了曹操,很快得到了曹操的器重,常年鎮守曹魏北疆,將北方牧民打的落花流水,在他的管制下,曹魏北境一直平靜無戰事,稱為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 公孫瓚麾下三大名將:曹操劉備各得其一,剩下一人最厲害死得最早
    不過因為長相出眾,加有辯才,被涿郡太守賞識,招為女婿,從此公孫瓚人生發生變化,在嶽父的支持下,他慢慢建立功勳,成為中郎將,在與烏桓人、鮮卑人作戰時,他勇猛向前,威震邊疆,加之後來大敗黃巾軍,於是威名大震,當時有很多人都曾在他麾下效力,劉備三兄弟就在其中。
  • 公孫瓚麾下三員大將,劉曹各搶一個,為什麼最厲害的卻沒人能要?
    一直到公孫瓚失敗之後,才長途跋涉找到劉備。跟隨劉備之前的趙雲,工作幾乎與跑腿無異,所以屈居第三。然後再說老二田豫。田豫很早的時候一直追隨劉備,其實劉備早年混得並不好。三兵兩將,走到哪都沒混出名堂。田豫就是在段時期加入和出走的。同為降將,受到的待遇也與趙雲基本相同。
  • 公孫瓚曾有三大不世出名將,曹劉各得其一,最強的卻倒在袁紹腳下
    後世人可將漢末群雄分為三個層次的人物,董卓者屬一流,陶謙者屬三流,而公孫瓚則處於不偏不倚的二流。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歷史有名,大部分歷史愛好者都知曉,而白馬義從是依附於公孫瓚出現的。公孫瓚喜騎白馬披白袍著白甲,全身上下皆白,領著麾下騎兵衝鋒,好似高山雪崩,有著勢不可擋、無可匹敵的壯觀景象。
  • 公孫瓚麾下有3大名將,曹操劉備各得其一,剩下那個卻無人能降
    漢末三國時期,曾出現過許多割據一方的諸侯群雄,其中就有著名的「白馬將軍」公孫瓚。今人談到公孫瓚,對其大多只剩下「劉備故友」的印象,其實歷史上的公孫瓚,威名一度遠震北疆。在公孫瓚與袁紹爭鋒前期,他還曾一度佔據上風。不僅如此,公孫瓚麾下也曾是猛將如雲,其中三員大將堪稱一時之傑,他們分別是嚴綱、趙雲和田豫。
  • 公孫瓚手下有三大名將,曹操劉備各得一個,還有一人是誰?
    但是在當時的北方還有一位霸主,雖然實力上不如前三位,但是手底下也是名將如雲。不過後來,大部分被魏蜀吳所招收,那就是公孫瓚。 公孫瓚 公孫瓚也算是白手起家,沒有孫權那樣的基業,也沒有曹操那樣的機遇,跟劉備一樣,都是從默默無聞做起來的,當初還是劉備的學長,
  • 劉備是公孫瓚的兄弟,為什麼又投奔到殺了公孫瓚的袁紹麾下?
    在河北地區,袁紹摧毀了公孫瓚的勢力,並佔領了整個河北,極大地增強了他的實力,開始與南方的曹操爭雄。此時劉備被曹操打敗,去投奔了袁紹。這其實是件很耐人尋味的事情。因為公孫瓚是劉備的同學,劉備視公孫瓚為哥哥。兩人結交早在他們一個是家族不受重視的庶子,一個是窮困潦倒的劉姓平民時。
  • 公孫瓚手下3員猛將:趙雲歸劉備,田豫歸曹操,最後一位無人能降
    公孫瓚在電視劇《三國演義》當中的戲份可能並不是很多,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也僅僅停留在「劉備老友」的層面之上。但其實歷史上的公孫瓚確實威名遠揚的,其手下的勇將更是不計其數。田豫、嚴綱和趙雲更是實力超群。儘管擁有眾多虎將,但公孫瓚的敗亡在三國中卻是十分早的,那三位名將又何去何從?
  • 公孫瓚帳下3大名將,劉備曹操各搶走一個,地位最高的無人能降
    東漢末年是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曹操、劉備、孫權、袁紹等梟雄涿鹿中原,這些梟雄中,還不乏孫堅、公孫瓚等名將的身影,只不過他們實力較弱,在群雄亂鬥中,最終成了他人走向勝利的階梯。 公孫瓚出身貴族,但是由於他的生母地位卑賤,影響了公孫瓚的仕途,導致他只在郡中混了個小吏。
  • 白馬將軍公孫瓚的武力如何?看了分析你就明白了
    《三國演義》中,公孫瓚可以說是劉備的一大恩人,他曾在討伐董卓,還有水關之戰時幫助劉備渡過難關。但公孫瓚的經歷就沒劉備那麼好了,公孫瓚生於貴族,全盛期是北方最強的割據諸侯之一。但在龍湊之戰後,公孫瓚便開始一蹶不振,而且失去部下的信任,最後兵敗自焚。
  • 公孫瓚麾下有三名猛將:一歸曹操,一歸劉備,但最後那位才最厲害
    但是,實力深厚如袁紹,在統一河北時,卻遇到了他在成就霸業的過程中最強勁的敵人——公孫瓚。 ▲公孫瓚畫像 據《後漢書·公孫瓚傳》記載,「公孫瓚字伯珪,遼西令支人也。瓚性辯慧,每白事不肯梢入,常總說數曹事,無有忘誤,太守奇其才。」
  • 張郃終成曹魏一代名將:除了武力值不弱,熬到其他名將都死了
    袁紹,官至東漢大將軍,曾經是東漢末年最強諸侯,麾下有四員赫赫有名的猛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江湖稱為「河北四庭柱」。顏良,在白馬之戰中,曾在一至三合內,斬殺投誠曹操的原呂布手下「八健將」中的宋憲和魏續,僅用二十合,就擊敗了曹營猛將徐晃。
  • 蜀國五虎將非常厲害,那麼他們解決過什麼名將嗎?
    由於羅氏《三國演義》的褒劉貶曹思想,因此演義裡的蜀國名將個個具有主角光環。在這種情況下,蜀五虎將一下子成了書中的最受歡迎組合,這幾人的人氣大有蓋過三國第1猛男呂布的趨勢。不過一個將領的名聲需要靠實力來賺取,並不是憑藉嘴皮子來吹噓。
  • 其實羅貫中獨愛趙雲,看看三國演義為趙雲準備的大禮包就知道了
    看看他在書中給趙雲的經驗包就知道了,生生將蜀漢的一位雜號將軍,死後才被追封的二流將軍塑造成為天下前三,神勇無比,渾身是膽的五虎上將。估計古今中外敢這麼寫的恐怕只有羅大爺一人了。那麼羅貫中到底為趙雲準備了哪些大禮包呢?
  • 三國志11:英雄集結劇本,為什麼河北的袁紹往往幹不過公孫瓚?
    不知道大家在玩三國志11英雄集結這個幻想劇本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些按說很強的實力,結果往往發展不出來,而一些貌似比較弱的實力,反而混的風生水起,直到玄德公打過去的時候,才被消滅?本篇咱們就來聊聊河北的形勢。一、袁紹勢力按說袁本初在河北那應該是一家獨大的局面。
  • 常山趙子龍,燕人張翼德,三國還有哪些名將來自河北?
    古代的河北泛指黃河以北,比現在河北省的範圍要大得多,現今河北省在三國時期屬於冀州、并州和幽州的一部分,河北自古人才輩出,三國時期籍貫河北省的名將也不在少數,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趙雲和張飛,那麼除了常山趙子龍和燕人張翼德(張飛的自稱)之外,三國還有哪些名將來自現今的河北省?
  • 強大的公孫瓚,為何迅速敗亡?
    當時,真正擁有強大邊軍的軍閥只有3個:整合了涼並邊軍(常年進行漢羌戰爭)的董卓、長沙孫堅(漢末的湖南蠻造反,進行過漫長、艱苦的戰爭),以及幽州鐵騎的劉虞、公孫瓚(當時尚未公開決裂)。其中,公孫瓚所擁有的騎兵,正是當年劉秀橫掃天下的漁陽突騎!影響範圍大:除了實際軍力,公孫瓚可以影響的範圍,也幾乎涵蓋了半個北方。幽州,公孫瓚起家之地。儘管他與劉虞已經漸行漸遠,但兩人仍然保持合作關係;青州,公孫瓚以田楷、劉備經營,一度佔據優勢;
  • 公孫瓚麾下有三名猛將:曹操劉備各得其一,最後那位卻無人能降
    但是,實力深厚如袁紹,在統一河北時,卻遇到了他在成就霸業的過程中最強勁的敵人——公孫瓚。▲公孫瓚畫像據《後漢書·公孫瓚傳》記載,「公孫瓚字伯珪,遼西令支人也。瓚性辯慧,每白事不肯梢入,常總說數曹事,無有忘誤,太守奇其才。」可見世人對其評價之高。
  • 趙雲是超一流戰將,公孫瓚為何不把他留在身邊,而白白便宜了劉備
    但是,趙雲的第一個主人卻不是劉備,而是公孫瓚。為什麼公孫瓚放著趙雲這樣的超一流戰將不用,要把他送給劉備呢?其實,趙雲在公孫瓚麾下時根本沒展現什麼本事,談不上公孫瓚知道趙雲很能打,而趙雲也並不是棄公孫瓚跟隨劉備的!
  • 三國24名將排名:三國演義二十四名將是誰?
    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三國被談論最多的就是三國時期的名將了,三國時期,英雄輩出,出現了很多的名將,可謂是星漢燦爛。三國24位名將源於一首串聯三國前期到後期武將的打油詩,出處不詳,但在民間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