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正史曹仁能否配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將,三國第一守城大將名譽?

2020-12-14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衝衝

曹仁既不是曹操手下第一大將,更談不上三國第一守城大將了。第一,曹仁是曹操麾下可獨當一面的將領之一首先,還是要肯定曹仁有一定的軍事才能。我認為曹操麾下,能獨當一面能成統帥的將領,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夏侯淵,另一個就是曹仁。當然,不是別的將領水平比他們二人差,而是曹操還是比較防外人的,所以只相信曹家人以及與曹氏關係緊密的夏侯氏。比較夏侯淵與曹仁,我認為夏侯淵的水平還是要高出一籌,特別是夏侯淵平定關西一戰,打得十分漂亮。反觀曹仁,表現比較一般。在江陵之戰表現不好,在樊城之戰也表現欠佳。第二,曹仁善於防守,但談不上第一守城大將在曹軍將領中,曹仁比較善於防守。

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帶著人馬奔襲烏巢,曹仁留守大本營,頂住了袁軍潮水般的進攻。這一漂亮的成績,給曹操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赤壁之戰後,曹操便派曹仁留守江陵。不過,曹仁的江陵防禦戰打得並不出色。江陵城高牆厚,兵精糧足,但是曹仁並沒能守住。特別是戰役後期,劉備只用區區幾千兵力,做出斷其退路的樣子,曹仁便大驚失色,擔心江陵淪為孤城,遂棄城而逃。在關羽北伐時,曹仁據守的樊城首當其衝。當時揚州刺史溫恢曾評論說,曹仁孤師懸於外,沒有長遠的戰略準備。可見曹仁的備戰是不足的。關羽沒能攻下樊城,並不是因為曹仁有多厲害,而是有幾個原因:其一,曹軍不斷增援樊城,先是派于禁、龐德馳援,被關羽消滅了;後來曹操親自出馬,再加上孫權偷襲荊州,這才救了曹仁。

其二,關羽犯了分兵的錯誤。當時關羽引水灌城,認為樊城難以堅守,便分兵攻打其他城池,讓曹仁有喘息之機。其三,滿寵的堅持。其實曹仁又想逃跑了,是滿寵挺身而出,力陳樊城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不可丟失,這才讓曹仁鐵了心堅持守城。第三,三國時代有哪些守城名將?其實三國還是有不少守城名將。比如說張遼守合肥,合肥只有七千守軍,而孫權有十萬人馬。結果大家都知道,張遼威震逍遙津,把孫權打得屁滾尿流。東吳的將領朱桓,在濡須之戰中,他以五千人對抗魏軍數萬人,魏軍的指揮官就是曹仁;另一位東吳名將朱然,也是五千人防守魏將曹真的數萬人,堅守江陵城。

濡須之戰與江陵之戰,都發生於魏文帝第一次南徵,這兩個防禦戰都打得十分漂亮。魏將郝昭對抗諸葛亮的陳倉保衛戰,可以說是三國時代一場經典之戰,郝昭以一千多人,頂住諸葛亮數萬人的進攻,打得非常精彩。蜀國也有一個特別厲害的人才,多數人都不熟悉,這個人叫羅憲。羅憲是巴東太守,蜀國滅亡後,羅憲接到劉禪的詔書,指示他向魏軍投降。這時東吳軍隊跑來搶地盤,羅憲只有二千人,負隅頑抗到底。為了搶下巴東,東吳一而再增兵,然而羅憲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堅守六個月之久,最後東吳軍隊竟兩手空空而回。

相關焦點

  • 正史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將是誰,曹仁最擅長守城,能在曹營排到第幾
    這裡講正史不講三國演義,所以別說什麼許褚、典韋是曹營第一猛將,那是羅貫中神話的,如果講正史的話,曹操手下排名第一的大將是張遼,雖然張遼的地位不如同為五子的于禁,但是從戰績看,張遼就是第一大將。張遼在三國演義中默默無聞,但在正史上可是大出風頭,張遼最早和呂布一樣是丁原手下,隨丁原一起到首都洛陽,丁原被任命為執金吾,而張遼則被何進外派招兵,等張遼回來,呂布已經殺了丁原投靠董卓了,張遼迫於形勢也投靠董卓了,呂布殺了董卓後,張遼又投靠呂布了,直到下邳之戰,呂布被曹操所殺,張遼率領手下士兵投降曹操,成為曹操手下大將。
  • 三國殺:歷史上的守城大閘,遊戲裡防禦力也是首屈一指!
    都知道三國歷史上有很多的軍事家,我們一般所熟知的是誰誰誰打贏了一場攻堅戰,卻很少了解有哪些大將成功地守住了城池,所以今天小野就帶大家看看三國歷史上那些被人們遺忘的「守城大閘」!很有意思的是,三國殺策劃也是非常精通歷史,所以根據那些守城大閘的人物特徵,給他們的技能設定也都是防守大漢,那麼接下來閒話少說,我們上正菜吧!
  • 三國正史中,斬殺敵方大將最多的武將是誰?前三名竟是他們!
    在三國時期,諸侯們為了爭霸而互相對抗。這個時期是歷史上少有的亂世。而既然在亂世之中,伴隨著戰爭的出現,自然會因此產生很多猛將。在《三國演義》中,呂布、關羽、張飛等人都是一等一的武將,他們也都處於三國頂級武將之列,殺敵無數。不過在正史中,最強大、殺敵最多的武將卻不是這幾位。
  • 三國正史四大猛將:臨陣斬殺敵方大將,連呂布和馬超也做不到
    也正因為如此,如果有人能在將對將的單挑中斬殺對手,那麼此人絕對算得上是一員猛將,今天就以此為標準來看一看三國正史四大猛將:臨陣斬殺敵方大將,連呂布和馬超也做不到。關羽斬殺顏良《三國志》記載:「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
  • 三國時期按正史記載,第一猛將是誰?第一謀士又是誰?
    東漢末年分三國,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三國亂世之中誕生出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英雄人物。其中有縱橫沙場的武將們,也有運籌帷幄的軍師們。武將有關羽、趙雲、張飛、呂布等,軍師亦有諸葛亮、龐統、郭嘉、賈詡等人。可謂是數不勝數,如果拋去小說和民間故事不談,誰才堪稱是三國第一猛將和第一謀士呢?
  • 按照正史記載,三國第一猛將是誰?
    首先我們來看看在正史上的呂布是否還能夠被稱之為「三國第一猛將」,《三國志》對呂布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三國志》裴注的《曹瞞傳》中寫道:「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比喻呂布是非常優秀的人才
  • 曹操手下第一大將「古之惡來」典韋,他是怎麼死的?
    喜愛三國的人都知道,曹操在三國時期絕對是霸主一樣的人物,手底下的將士和士兵都是強悍的一塌糊塗。雖然說在《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作者在其中大肆誇讚蜀國將領很少對魏國進行描述,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曹操手下的人一點都不輸於蜀國的那些名將。
  • 如果三國時期東吳也評五虎將,孫權哪些大將有資格?
    (千年風霜·第108期·三國史 文案/沐小瞳 圖片/沐小瞳)熟讀三國的朋友們都知道,劉備在戰場上徵戰最得意的便是他的五虎大將,個頂個的英勇,而曹操集團也有智勇雙全的五子良將,雖說江東孫權沒有那麼強的猛將陣容,但他手下也少不了能徵慣戰的大將,除過四大都督,我們來說說其他有資格入選的大將
  • 三國正史中有過2次千裡走單騎,其中一次是蜀國大將,並非關羽
    提到三國時期的名將,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關羽了。經過《三國演義》小說的渲染,關羽甚至可以被稱之為,呂布死後的第一戰將。手上青龍偃月大,胯下赤兔寶馬。武藝超群,又胸懷韜略。溫酒斬華雄,顏良、文丑等大將皆非一招之敵,談笑之間便令其身首異處。每當看到這樣的橋段都令人熱血沸騰。
  • 張遼憑什麼是正史上的「三國第一人」?就憑這點,關羽呂布不如他
    《三國演義》作為我們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學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雖然說是文學著作,但是內容也是免不了參考史實,所以在大體上,《三國演義》的故事發展還是和三國時期一致的,同時,因為有經過藝術加工,作者羅貫中筆下的人物武將們更是栩栩如生。
  • 正史三國中誰的武力值最高?呂布未能上榜
    第一名 文鴦文鴦,字次騫,譙郡(今安徽亳州市)人,曹魏揚州刺史文欽之子,魏末晉初名將。文鴦生活的時代已經到了三國的末期,三國時代傳統認知的名將都已經亡故了。但是這並不妨礙,文鴦自身戰鬥力的展現。建安五年,曹操派 劉岱、 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於是親提大軍出徵,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曹操生擒,只能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關羽為偏將軍。後袁紹派大將 顏良、 文丑、 郭圖等攻東郡太守 劉延於白馬,曹操親自率軍救援,並派出 張遼與關羽做為前鋒。
  • 為什麼《新三國》中的曹仁看起來傻乎乎的
    曹仁,是曹魏陣營中曹氏家族的重要代表,不管是武藝、還是謀略都算得上是當時之人傑。不同版本的作品中,對曹仁的描寫刻畫大有不同,這也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曹仁形象。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新三國》中的曹仁是怎樣的呢?大將曹仁《新三國》中曹仁出場率比較高,幾乎常伴於曹操左右,並且《新三國》中的曹仁特點鮮明,讓人印象深刻。但是最令人感受最深的就是這個曹仁好像和個孩子一樣,不太高明。
  • 正史中三國第一猛將到底是誰?
    演義中的呂布誰是三國(包括東漢末年)第一猛將有人會說了,這還用問麼?當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呂布!呂布「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在《三國演義》中,呂布的武力第一是當之無愧,輕而易舉的斬殺方悅、穆順、重傷武安國,數會合敗公孫瓚,面對劉備關羽張飛的圍攻也不落下風。
  • 三國中刀法厲害的十大武將,第一名居然不是關羽
    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三國中用大刀的幾大將領,看看誰才是三國第一刀。第十名,關平,關羽義子。關平為人忠義且刀法厲害,深得關羽真傳。在襄樊之戰中,關平大戰龐德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在甑口川與關羽水淹七軍,取得勝利。其後曹操命徐晃救助曹仁,迎戰關羽。
  • 三國獨當一面大將不多,但死得最慘的確是最強的兩位!
    三國武將很多,猛將如許褚,典韋,張飛等,許褚裸衣戰馬超,典韋獨擋張繡軍團,張飛長坂橋退百萬曹兵,都是主公所喜愛。對於能力出眾的武將,往往會被著重培養,誰都喜歡獨當一面的大將。不過獨當一面要求主將不但勇猛無敵,也需要有極高的戰略。
  • 為什麼三國時期人才濟濟,而兩晉南北朝時期卻人才匱乏?
    察舉制表面上看起來十分公平,它是由朝廷官員從低級官吏與民間選拔優秀的人才進入朝廷做官。選拔的標準是:孝或廉。正史記載:在察舉制下,於是儒家讀書人,「故汙辱其衣,藏其輿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壺飧以入官寺。」
  • 呂布從未斬殺過一流大將,為何公認三國第一猛將,其實原因不簡單
    作為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三國演義》講述了東漢末群雄並立、軍閥割據、魏蜀吳三國政治、軍事上明爭暗鬥的歷史場景,描繪了許許多多歷史名人和經典戰爭場景,使這段歷史為人們所熟知,深受中國民眾的喜愛。這部小說中,有一位心懷天下、駕馭賢才的民主,如:曹操、劉備、孫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如:諸葛亮,司馬懿,張昭。也有一代能帶領千軍萬馬,上陣殺敵,如蜀漢五虎將軍、曹魏五虎將軍、東吳十二虎將軍等,其中有一個人物不再是三國中不可忽視的人物了。
  • 只從正史上來看的話,三國時期誰的武力最強,並不是呂布
    畢竟能夠在三國戰場上正面擊殺當世名將的只有兩位,一個就是關羽關二爺,另一個就是老當益壯在定軍山處擊殺敵軍大將夏侯淵的老黃忠。關羽能夠在千軍萬馬之中斬殺敵軍大將顏良之後全身而退,袁紹手下諸將沒有能夠抵擋的,從這一點上來看足可見其威猛。關羽不僅單人作戰的武力厲害,還是個能夠統兵打仗的大將,從他能夠坐鎮荊州來看足可見其才能出眾,但是就是為人性格有點兒高傲,最終只得敗走麥城。
  • 曹操南徵北戰多是自己「親徵」,為什麼不派屬下大將統兵呢?
    這個看法是有認識性偏差的,曹操派大將統兵出徵的例子還是比較多的,只是多數都吃了敗仗。曹操頻頻親徵,也是沒辦法的,因為手下的帥才實在太少了。第一,早年曹操實力弱小,都是親自帶兵打仗從曹操起兵到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時期是曹操由弱轉強的時期。
  • 正史三國大將武力前五的排名,最後一人武力恐怖的無法想像
    想先大家看過三國演義這不影視劇或者是小說,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在三國演義的這部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個24名將的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槍神張繡和文顏,打末鄧艾和姜維,這是電視連續劇中的排名,並不是真正的歷史上三國時期名將的排名,小編根據三國志重新拍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