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是曹魏陣營中曹氏家族的重要代表,不管是武藝、還是謀略都算得上是當時之人傑。不同版本的作品中,對曹仁的描寫刻畫大有不同,這也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曹仁形象。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新三國》中的曹仁是怎樣的呢?

《新三國》中曹仁出場率比較高,幾乎常伴於曹操左右,並且《新三國》中的曹仁特點鮮明,讓人印象深刻。但是最令人感受最深的就是這個曹仁好像和個孩子一樣,不太高明。當然,《三國演義》原著中的曹仁的確也多次被諸葛亮擊敗。但不可否認的是,曹仁也有過擊敗周瑜、馬超,成功抵擋關羽進攻的光輝戰績。所以,把曹仁演繹的過於單純是否存在不妥呢?

一方面,曹仁常伴曹操左右,仿佛和許褚一樣,共同組成哼哈二將。注意,這時候,曹仁的任務就來了,那就是襯託主角。曹魏陣營的主角必然是曹操,曹仁的不成熟是為了更好的展示曹操的深謀遠慮和老謀深算,便於曹操解釋時局、開展教育。另外,曹操身邊已有謀士郭嘉、荀彧、程昱,曹仁做好一個像許褚、曹彰一樣的單純武將足矣。

另一方面,為了襯託敵人的不凡。要知道,《新三國》比老版《三國演義》更具備立場觀。可以看出,曹仁的主要對手,恰恰是導演編劇所要支持和肯定的。所以,如果曹仁太過精明能幹,那麼無疑是減少了「敵人」身上的buff與光環。不利於導演、編劇意圖的貫徹與執行。

另外,導演和編劇可能還抓住了原著中的一句話:曹仁愛模仿曹操的行為。所以,曹仁在曹操身邊,就表現的幼稚,以便更好的聽取曹操的教誨。一旦離開曹操,就先模仿再失敗,最終為下次學習奠定現實基礎。

綜上所述,便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新三國》中的曹仁就像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一樣,關鍵時刻沒主意;一打敗仗心態崩;二二呼呼太幼稚……

您覺得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