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遺事(九):趕集

2020-12-12 印象黃陂
文 | 梅保國&圖 | 網絡

孝感豐山鎮在泡桐以西,兩鎮相距十裡,一河相隔,山脈相連。鄉俗俚語都接近,兩岸的村民互通有無,交往頻繁。因為豐山鎮的所在地屬東楊崗村,所以趕集的人不說趕豐山,而習慣稱趕楊崗。

與河這邊黃陂的鄉鎮相比,豐山鎮有它的特色,二三十年前的年關口,因為頭腦發熱地想做點小生意,我往來過一段時間。

豐山的樹木,遠近有名,新料是杉樹,舊料是拆屋的檁條椽子,因為不用,或者換購其它,或者手頭不湊巧要用錢,都拿來交易。沿河的人,蓋瓦屋偏房,打柜子妝檯,尋木料,屬豐山的料最好,價不貴,品類還齊全,木材交易場在鎮北,新街的背面。

木料之外,我記得還有一個牲畜交易場,在街東,楊崗村的村頭,小豬仔、「糙子」(半大的豬仔)、黑白花色,都有。最有趣的是買賣耕牛,審度很久,買客開始挑毛病,挑完毛病討價還價,這是必定的規程。民間常說的「做牛生意」,意思就是慢慢磨,分毫必爭。

本壪有一個養牛的老者,賣了大牛換小牛,養大養壯之後再賣,日常總要放兩三頭半大牛,有事無事就逛豐山的牛市,碰到「好苗」就收攏,不急不緩,煙錢酒錢,日常挑費,全靠著倒騰幾頭牛。做牛生意要有眼色,神秘深奧,外行人不懂。

木材牲畜場,泡桐也有,分別在街的東西兩頭。牲畜交易在街西,原農興小學前面的一小塊空地上,買賣木料在街東,盡頭坡頂的一個小崗上,沿團結小學的院牆一字排開,規模比豐山小,交易者寥寥,場地獨立於喧鬧的街市,寒風吹過,異常冷清。

豐山鎮有新老兩條街,老街在鎮南,是南北向蜿蜒的一條小巷,屋簷街面很多還是石條石板,街道窄處一米開外,寬處大約兩米多,房子多老屋。老屋戶戶臨街,密布在小巷兩邊,大多做點小生意,冬臘月不少人家賣香蠟紙炮,菸酒茶什。

有生意的門戶,熱集開門早,一般也要擺一個營業的招牌或者標識,以告知臨時擺攤的「此處有人」。老街的房主,大約都是東楊崗的原住民吧?我猜想,沒有考證過。

新街橫在老街的北頭,與老街連在一起,就是一個彎彎扭扭的T字。新街東西向,東頭前幾十米,牲畜交易場再往東,就是東楊崗村,西頭橫著一條馬路,馬路的西邊也是一排房子,民房之外,記得還有鎮政府的辦公樓。

橫街往南往北都是鄉鎮通道的出口,往北出口西拐,一路向前,就是周巷鎮,周巷和豐山都屬於孝昌縣管轄,唯一的不同在於,豐山位於黃孝交界,界河文化的浸染,更加明顯。

不記得是哪一年的冬天,我在新街靠近西頭的一個鋪面前,賣過一段時間小籠包,攤位的後面是我姐夫的姐夫的一棟二層樓房,姑且稱其楊姐夫吧,因為親戚不假,聽說想做點事,很是熱情,而且街面的事情,楊姐夫是打了包票的。

他家是東楊崗的原住民,聽說家族在村子裡不小,親族本房還有幹部,他本人開車拉貨,家裡門面出租還做一點生意,冬臘月和正月初,鞭炮、菸酒禮品銷量都不錯。那個年代,有私家貨車拉貨做生意,也是不簡單的人。

他有一個外號叫「拋皮」(指愛說大話的人),我倒不覺得。至今還記得初次見面時,他對我說:「冇得事冇得事,東楊崗這塊你放心,有麼事找我。看見沒?你隔壁炒豆折的,是我的親二叔。」

做過幾天之後,隔壁左右慢慢熟悉,生意散淡或者快散集了,就閒談。東邊隔壁果然是楊姐夫的二叔,年紀五十多歲吧?人挺精神,說話的語氣神態,與楊姐夫有幾分相似,看起來比一般的農村人精明有見識。

也許因為閒談,都是老生常談吧?聊些什麼現在大多忘記了,只記得他說做生意不難,在東楊崗炒豆折,賺錢容易。相比之下,我每天的起早貪黑,又一無所獲,就深感慚愧、露怯。

做早點要早,冬天四點鐘起床,擺開架勢,熱水和面、發酵,和好的面放在一個大盆子裡,外用棉絮嚴嚴實實地包起來。五點鐘生爐子,爐子是請人做的,一個大油桶的半腰破一個缺口,燒的是買來的劈柴,火旺得很。

第一鍋出爐,天漸漸分明了,擺攤賣菜的,開門售貨的,霎時間塞滿整條街。

二叔用的是一個家用蜂窩煤爐子,炒豆折的時候,總要低頭彎腰,不停地加佐料醃菜,炒好盛到一個中號的瓷碗裡,擺在旁邊叉字腳的小桌上。

看到二叔做生意的家練,一個小爐子,一個幾十公分方正的娃娃桌,再想到二叔賺錢容易的高論,我心裡不免有些懷疑。二叔跟我前後腳開張,何以生意就這樣順暢?

一段短暫的嘗試,就這樣告別,轉年我就沒再幹了。來年的年底,也不見二叔的蹤影,炒豆折的生意,肯定是沒有做了,身居鬧市的東楊崗,二叔的門道總是寬廣的吧?

也許因為第一次擺攤的磨練,覺得躋身其中,並不十分特別,芸芸眾生罷了。有一年臘月,還跟隔壁的大貨買過年畫,他賣,我旁觀湊熱鬧。都是閃光的薄紙印刷的俊男美女,娃娃壽星。

大貨是一個樂觀愛說笑的人,他說李集的人說話「炸」,見面老遠招呼,開腔好似大炮出膛的聲音,泡桐人則不然,聲音敦厚低沉,內斂情怯。孝感一河之隔,卻又是另外的風氣,格外熱情好客重禮節。

倘若我在生意上有什麼建樹,大貨算是我的師傅。大貨命運不濟,三十來歲的時候,因為小時候留下的病根,早逝了。

翻轉過幾年,因為偶然的機遇,我又到豐山和周巷賣過胡椒辣椒,乾貨調料。趕豐山,大多數時候在新街中間一條的售賣者中間,兩邊都是行人。旁邊不遠的牆邊有一個推板車賣生薑蒜坨的,隔十多米也是中間一條,有一個賣十三香的,面前一塊帆布,上面擺滿八角桂皮,邊包邊唱:

花椒好,花椒香,花椒的味道特別長

熬魚燉肉少不了,煎炒烹炸屬它強

凡是做菜它調味,沒有花椒味不香

要問花椒產何地,河南開封是家鄉

……

走南闖北的行商,本領總會高人一等。之所以對這兩個攤位印象深,是因為第二天走到周巷,還能聽到他們的叫賣聲。聽說他們很多是組團到一個地方,然後按集鎮分散開,「形散而神不散」,臘月三十前再一起趕回老家吃年飯。

臘月的生意,很多是短平快,做一個臘月,類似於寒假工。鄉鎮的集鎮多是兩天一集,要想每天上集,就得趕兩個鄉鎮。我趕的是豐山和周巷,農曆的單日子是豐山,雙日子是周巷。兩鎮相隔十多裡路。

豐山離家十五裡,辛苦一點,起早還能趕得到。頭一天準備好貨品,臨睡前在自行車的後座上綁好,後座上固定一塊木板,貨品置於木板上,上面再搭上秤砣秤桿,秤盤經常是耷拉在側邊,半固定,夜行,路不平,蜿蜒向前,老遠就能聽到叮叮噹噹的聲音。

冬天的天氣,黎明之前,即便是月圓之夜,光線也是暗淡的,多半只能摸索著前進,方向的辨識,靠的是彎彎曲曲的村道,時隱時現的白光。好的路,有薄薄的一層沙石,但多是黃土路,路肩有疏密錯落的地坪草。

夜行自然選擇大路,過黃孝河上冷家墩子,再一路向北,到官塘羅,這節路也最坎坷。雨後天晴,一兩米寬的土路上,兩條深深的凹槽,是拖拉機壓過的溝痕。騎車只能順著凹槽走,一不小心走偏,就有摔跤的風險。

每天早五點,我和二伯結伴出發,冷家墩子過後,宛如夜市的步行街,沿路都是挑擔賣菜、提簍趕集的人。到官塘羅小學,站在路邊,都能看到忽明忽暗的星火,是歇腳的挑夫在抽菸。

大多是同壪賣菜的結伴而來,累了,時間也還夠,就歇歇腳。也有交談,夾雜著聲聲咳嗽。茄子豇豆的長勢收成,集鎮的行情,溫厚粗啞的聲音,在夜空裡迴響。

黃孝河沿岸,孝感一邊的村民種菜的不少,他們會種菜,又勤勞肯幹。雙日子他們上泡桐,常趕集的人都認得,生疏的面孔不多。

官塘小學順路往北幾十米,就是官塘,在路的西邊,是我見過的僅次於坦塘的第二大塘,它的出名也不僅僅是大,村壪以此為名,官塘的來歷也不淺,這些都還不算,在我內心深處更神奇的是,這裡曾經鬧過水怪。

而且,官塘跟外婆所在的壪,隔河相望,我在河邊刷魚,常常有神往之情,一個算命的婆婆掐定了我外公的壽期,讓我心裡長久以來,有莫名的尊崇和驚懼。

幾十年過去,外公外婆早已在另一個世界安息,外婆壪的路,也因為缺少至親的維繫,漸漸的斷了。因為如此種種,每次路過官塘,我總會不由自主的用力蹬幾腳,加速向前。

趕豐山,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早擺攤,佔好位,是最主要的。我隨緣,順排在賣菜的攤主後面。到人流稀少,臨近散集,就買一碗包面(即餛飩/水餃),或者一塊剁饃,面窩油條。飯後收拾停當,準備下一趟行程,往西,去周巷,等待下一個集鎮開始。

去周巷能望見雙峰山,蒼翠的樹木,清晰可見。有一個發小的嶽父家就在山的腳下,壪不大,背山,壪前是一條由東向西的小河,河水很淺很清,水流淙淙,幾塊半大的石頭做踏腳,連通村外。

河邊的空地上,種滿了楊柳,我已經讀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懂一點避世和與世無爭,這裡的山水,是我曾經嚮往的隱身之地。遁世不得,當時想,還要跟俗世的稻粱抗爭,趕兩天一集的周巷。人生的很多無奈,我還來不及想。

到周巷還早,我們先安頓住下。第一次找的住地,在下坡右拐,街道東邊的一家民宿,兩個油漆的紅字——旅館——刷在二樓房間空面的牆上。床位費兩元五角,房間不大,放兩張床。

老闆娘也還熱情,剛歇下來不久,就聽到隔壁傳來一聲一聲的咳嗽,以及不太大聲的交談。因為二樓都是瓦屋頂,聲音還能清晰地聽到,原來是幾個乞討的老人,在說今天哪幾個壪的所得。

我們當時很氣憤,去找老闆娘退房,聽了老闆娘很多的道歉和解釋,說是本不要他們住進來,可外面天寒地凍,又生了惻隱之心,就收留了。我們不再責備,但還是離開,重找住處。

出門就近,斜對面的一家,也有住宿,一個中年的婦人在掃門前的樹葉塵土。我們推車過去,果然如願,也是平靜熱情,交代了洗漱和用開水的地方,房費也是兩元五角,二樓雙人間,沒見其他人,清淨而寒冷。我們提開水上樓,喝了一杯暖身。

天色漸漸暗下來,落日的餘暉也消失不見。

二伯說下樓弄點吃的,不一會兒就上來,說老闆娘好說話,給我們雞蛋青菜下麵條,包餐一塊五,連湯帶水,我們也要吃一兩碗。算來算去,基本上就是成本價,我們很感激。此後的半個臘月,我們都是四塊錢解決住宿和晚餐。

老闆娘主屋的西邊是一個不小的院子,鐵閘門,斑駁的紅漆散落在半開半合的門條上。場院的中間靠裡,有一個很大的煤堆,有幾間敞開的矮屋,應該是做蜂窩煤的地方吧?路過朝門裡望望,卻一直沒有進去過。

老闆娘家有三個女兒,下午或者傍晚的閒暇,總愛談笑著鬧一會,小的兩個相隔不大,追逐嬉鬧的比較多,活潑好動。最大的一個,經常幫她母親的忙,臉色紅撲撲的,脖子上常常系一條薄紗巾,文靜又充滿活力,年約十八九,說是在孝感上衛校。

安頓好買賣的貨物,我也下樓走走,到街上轉轉。周巷直通通一條街,沒有拐彎抹角,新建的半截新街,路面比較寬,兩邊的攤位之外,年節的時候,還要在中間加擺一條。生意也是除了賣菜的之外,衣服鞋襪電器都有,相對新潮。

老街的半截在北頭,我也去過,農具和古舊的作坊居多,有幾家鐵匠鋪,不時發出叮叮咣咣的響聲。我的一個舅表哥,年輕時一直在周巷打鐵,那個時候我剛上小學,覺得周巷遙遠而神秘,一排排的鐵匠鋪讓人神飛。

這是我最後一次的擺攤經歷,二十多年前二伯因病過世,我坐在他地鋪的旁邊,一個點亮的碗燈照著黃泉路。安樂和苦痛,順遂和艱辛,都摻合著,在人間。人很多時候無需太明白,不要問,只管向前走。(投稿請至:admin@mulanguli.com)

本文作者梅保國授權印象黃陂發布

關於作者梅保國,黃陂泡桐人,深圳謀生。歷經坎坷,好文不悔。雜覽自樂,塗鴉自娛。鴻儒談笑,白丁往來,調琴閱經,案牘勞形,樂在其中矣!

相關焦點

  • 湖南懷化:這幾個縣部分鄉鎮趕集時間表來了,需要的,可以看看!
    自上次平臺推送了一期懷化幾個縣市的趕集時間後,影響強烈!大家對於這種實用信息類資訊需求量很大!因此,本文,將再度跟進,推送一些縣市的趕集時間!在推送趕集時間之前,我們想就幾個問題進行解釋一下:1、關於地點及時間的準確性:基於懷化市域遼闊,加上行政區劃活動性大,因此,出現一些錯漏在所難免!如有錯漏,還請指正海涵!2、本文推出,出發點只是可以更加便利有需要的人。因為編輯視野的局限,故而,難免出現真實性及準確性偏差的問題,因此,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對於趕集,我們是深有感觸的!
  • 涿州趕集時間表
    涿州市廟會趕集表整理了一份涿州周邊大集信息,為你趕集提供方便東城坊:農曆每月:逢一、逢六松林店:農曆每月:逢一、逢三、逢六、逢八大吳村:農曆每月:逢一、逢三、逢六、逢八南良溝:農曆每月:逢二、逢五、逢七、逢十
  • 在濮陽有一種生活方式叫做接地氣——農村趕集
    有一種生活方式叫做接地氣——農村趕集在濮陽,有種逛街叫趕集,你知道嗎?趕集是是鄉下的大party、鄉村的歡樂場。各個大集上人如潮湧,一張張笑臉、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五彩繽紛的貨品,讓集市鄉土味十足。最歡的是小孩,扒拉著手指頭算著趕集的日子。趕集日子到了,起個大早,穿上最喜歡的衣裳,不為別的,只為吃到集市上剛出鍋的油條,還有那酸酸甜甜的糖葫蘆。
  • 江西省贛州市趕集時間表
    江西省贛州市趕集時間表 江西省(章貢區+南康區+大餘縣+上猶縣+崇義縣+信縣豐+龍南縣+定南縣+全南縣+安遠縣+寧都縣+于都縣+興國縣+會昌縣+石城縣+尋烏縣+瑞金市+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蓉江新區)贛州市趕集時間表 章貢區+南康區趕集時間表(農曆)
  • 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臨朐縣+昌樂縣)趕集時間表
    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臨朐縣+昌樂縣)趕集時間表昌邑市趕集時間表1/6:辛隅,斜子,石埠,丈嶺 ,前甘棠,王耨,張辛,東冢,張家辛莊, 高家岔河,高家莊子,角埠,徐林莊,姚家郜宋莊、,陶卜4/9:密城,韓家巷,朱裡,老匙溝,望仙埠,石灣店,十字路,北趙,曹戈莊,飲馬,朱家莊子,新河,潮海,青阜,後朱,雙臺,東永安5/10:西永安,候富莊,北孟,太保莊,朱陽,圍子,李家集,東營,金家,五塔,流河,姜家寨,門八,西辛,馬渠,龍池,李家埠,大閻家,夏店臨朐縣趕集時間表
  • 林紓翻譯的《巴黎茶花女遺事》為什麼風靡一時?
    作者 | 愁容騎士l 孔網店鋪:愁容騎士l的書攤)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好書推薦# 林紓翻譯的《巴黎茶花女遺事》為什麼能夠風靡一時?張治 :《巴黎茶花女遺事》是林紓翻譯的第一部小說,它能夠風行,我剛才說有印刷術條件,就是現在印刷的大眾傳媒的支持。流行到什麼程度呢?後來有一首流傳很廣的詩,叫作「孤山處士音琅琅,皂袍演說常登堂,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支那蕩子腸。」這個是嚴複寫的詩,稱讚林紓的翻譯工作。最後一句叫「斷盡支那蕩子腸」,「蕩子」其實是一個不太好聽的稱呼,就是敗壞家業的敗家子。
  • 邵東各鄉鎮趕集時間表,快樂趕集,擁抱生活!
    趕集在中國的集市貿易歷史上由來已久從原始社會後期的「物物交換」到唐朝盛世的商業繁榮再到如今成行成市的商業街歷經千年,盛久不衰老百姓利用趕集時機購買或銷售相關生產生活物資政府部門利用趕集時機宣傳國家相關政策趕集,不僅是一次集會的盛宴還見證著時代的歷史變遷趕集對於生活在城市裡的人來說或許已經有些遙遠但對農村長大的人仍然是記憶猶新兒時,每個月都在盼著趕集那也是自己最快樂的時候當置身在趕集的熱鬧中總被一種原生態的春種秋收氛圍所包裹
  • 廣東烏逕鎮熱鬧的趕集日,繁華的粵北集市,南雄人難忘的故鄉記憶
    對於在農村鄉鎮成長的孩子來說,趕集市,相信大家並不會感到陌生了。在廣東粵北地區只要到了逢圩日集市上依然保持著傳統那份特有的熱鬧,趕集是農村人最喜歡的民俗活動之一,趕集不僅僅是簡單的市場交易活動更是每一個在農村成長的人特有的情懷。 烏逕鎮位於廣東粵北地區韶關南雄市境內,烏逕是南雄市東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由於地理位置優越,烏逕的城鎮建設飛速發展,完全可以說就是一個微型的小城。
  • 悠然鄉村遊 靜享好時光
    豔陽高照,天青水藍,東籬俱樂部鄉村遊活動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再度啟程。 赴圩趕集重溫舊日 「自家種的木瓜,今早剛摘的,煲湯、炒菜、生吃都可以」,首站橫河農貿市場,還沒踏入市場門口,便聽到賣貨人在吆喝。橫河農貿市場人頭攢動,有玉米、紫薯、甘蔗、百香果、南瓜、腊味、糖環、米餅、釀豆腐、肉丸等各式特產,肉類、生禽也樣樣齊全,還有會員們最感興趣的純天然農家「乾貨」。
  • 四川眉山市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
    四川省眉山市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眉山市轄1個區5個縣,分別是:東坡區,仁壽縣,彭山縣,洪雅縣,丹稜縣,青神縣。東坡區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東坡區轄3個街道13個鎮,分別是:蘇祠街道、通惠街道、大石橋街道,太和鎮、尚義鎮、多悅鎮、秦家鎮、萬勝鎮、思蒙鎮、修文鎮、松江鎮、永壽鎮、崇禮鎮、富牛鎮、三蘇鎮、復興鎮。
  • 河南省安陽市擺地攤市場趕集趕場時間表
    湯陰縣擺地攤市場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湯陰縣轄9個鎮1個鄉,分別是:城關鎮、韓莊鎮、白營鎮、古賢鎮、菜園鎮、任固鎮、五陵鎮、瓦崗鄉、伏道鎮、宜溝鎮。北關區擺地攤市場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北關區轄9個街道,分別是:紅旗路街道、解放路街道、燈塔路街道、豆腐營街道、洹北街道、彰東街道、彰北街道、民航路街道、曙光路街道。
  • 慢品人間煙火氣 延慶大集歲月長,附趕集時間表+地點!
    「時光一去不復回,往事只能回味~」親愛的延慶小夥伴們還記得兒時與父母拎著大包小包趕集「囤貨」的樣子嗎?還記得耳邊那些「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的叫賣聲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繁榮「大集」這個具有鄉村特色的文化市場對於年輕人來說比較陌生了但是在延慶,大集一直都在今天,咱們一起去逛逛~↓↓↓延慶的大集在延慶,有一種逛街叫「趕集」;跟城裡的沃爾瑪、萬達廣場、環球新意不同。
  • 河北省廊坊市所有區縣鄉鎮擺地攤趕集時間表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廣陽區+香河縣+永清縣+固安縣+文安縣+大城縣+大廠回族自治縣+三河市+霸州市)擺地攤趕集時間表廊坊市轄2個區,6個縣,分別是安次區、廣陽區、香河縣、永清縣、固安縣、文安縣、大城縣、大廠回族自治縣。
  • 山東省煙臺市(萊陽市)趕集時間表
    山東省煙臺市(萊陽市)趕集時間表萊陽市趕集時間表1/6:羊郡(羊郡駐地),龍旺莊(南宮莊村),龍旺莊(逍仙莊村),,大李格莊),萬第(王宋村,彭格莊村),穴坊(黃格莊村,李家莊村,教格莊),照旺莊(淳于),沐浴店(房家疃村,磊山後村,安樂莊村),姜疃(姜疃,西韓格莊村)以上趕集時間信息為方便做江湖地攤生意的朋友們搜集整理
  • 先賢遺事,慨然慕之——範仲淹
    天台丁君木宰池之青陽,政成暇日,討究先賢遺事,慨然慕之。長山去縣僅十五裡,朱之族故在,遂訪求其家,得公之續譜遺墨及公與母謝夫人之畫像,又從好古博雅之士,根據其本末源流。既畢,委故人程尹爚過黼而言曰:『將為祠堂,願有述焉。』黼謝不敢,其請益堅,有不得辭……」作為堂堂的朝廷命官丁黼,我相信他絕不會把本朝一代名相先賢的身世作兒戲,他也絕不會故意造假。
  • 滄州市(運河區+新華區+泊頭市)周邊擺地攤趕集時間表
    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新華區+泊頭市)周邊擺地攤趕集時間表滄州市轄2個市轄區、4個縣級市、9個縣、1個自治縣。2個市轄區分別是:運河區、新華區。4個縣級市分別是:泊頭市、任丘市、黃驊市、河間市。9個縣分別是:滄縣、青縣、東光縣、海興縣、鹽山縣、肅寧縣、南皮縣、吳橋縣、獻縣。
  • 樂táo上田|「趕集」,為煙火氣買單
    在這裡,你可以跟著村民去田間體驗農活,雙手觸摸傳統,用心靈找回鄉愁,體驗原真的鄉村生活;伴著溫和的風,度過美好的一天,這何嘗不是人生的小確幸呢?   迎著夏日的狂歡,三都鄉用心縮短距離,為你的煙火氣做好充足準備,一大波淘貨節福利,讓你感受和體驗鄉村生活的樂趣。
  • 河北石家莊行唐靈壽高邑縣深澤縣+贊皇縣無極縣擺地攤趕集時間表
    河北省石家莊市(行唐縣+靈壽縣+高邑縣+深澤縣+贊皇縣+無極縣)擺地攤趕集時間表石家莊市行唐縣擺地攤趕集時間表單日集(1/3/5/7/9):南橋(廟會農曆2月19至28日)廟會正月十六至十八日/三月初三至初六)1/4/7:西玉亭(廟會農曆4月初4至初8)1/5/8:上碑(廟會農曆4月21至25日)2/6/9:口頭(廟會農曆3月26至30日)寨裡(廟會正月25日)石家莊市靈壽縣擺地攤趕集時間表
  • 鄉憶悠悠:故鄉趕集的日子
    文:南豐後人圖:來自網絡在我們老家,趕集的日子,叫「墟日」。每逢五、十的農曆日子,便是小鎮趕集之日,妙齡少女把壓在箱底衣服早早地穿上,還要在貼花鏡前左顧右盼方才邁開碎步;五大三粗的漢子們把準備好的農副產品碼放的整整齊齊,然後三步並作兩步匆匆趕來;還有拄著拐杖的老人們、精明自信的賣豬戶、天真爛漫的小朋友也不約而同、三三兩兩地為著一個目標——集市,趕場來了。
  • 法院新聞|趕集就在家門口 幫扶幹部來採購
    「趕集囉、趕集囉……」驚喜的吆喝打破山村的寧靜。 通過舉辦扶貧趕集日活動,不僅暢通了貧困戶和幫扶幹部的溝通渠道,貧困戶還通過這個銷售平臺,在家門口賣掉了農特產品,使消費扶貧落到實處,村民得到切切實實的幫扶,真正實現扶貧模式由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