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聊汽車品牌#
內容概述:法系汽車代表車型特點解析,冷門的客觀原因與營銷模式的升級建議。懂車的人都會買法系車,認同這種說法嗎?也許作為標緻雪鐵龍與雷諾汽車用戶會認同,但作為C端市場的消費主力的組成,絕大部分個人用戶是不認同這種說法的。
因為低迷的銷量就是「是否應當認同」的最佳參考,作為合資品牌還會冷門,則必然是其自身產品的原因。比如已經退場的三大代表品牌,鈴木菲亞特與納智捷,它們的退出是因為什麼呢?
01原因解析
參考1:鈴木汽車。該品牌的微型車有穩定的質量,且油耗表現也是相當不錯的,但是為什麼就退出了呢?原因在於鈴木沒有與用戶需求的增長,而同步提升產品品質的技術儲備;說白了就是只有能力製造價格低廉的微車,造不出更好的汽車則必然被淘汰。
如果把微型汽車比作「棒子麵粥」的話,不論鈴木告訴用戶雜糧也能健康且省錢;但是用戶有錢了總還是得滿足口腹之慾,葛朗臺畢竟是少數,消費升級必然伴隨衣食住行的品質升級。
參考2:菲亞特汽車。這個品牌已經兩次退出國內車市了,原因普遍被認定為非德系的歐系品牌並不受歡迎,然而捷豹路虎等英系汽車貌似也還不錯吧。
真正造成菲亞特退場的原因,是產品的品控水平實在太差;比如DUAL-DRYVE型七檔乾式雙離合,高頻率的頓挫異響以及高溫宕機問題相當嚴重,車輛性能又沒有任何亮點,此類車輛必然是難以被接受的。至於同為歐系的大眾汽車是沒有參考價值的,因其成功並不是基於車輛品質,而是有「B/C市場」順序形成的了偏執品牌認知,這只是成功營銷的結果而已。
至於納智捷就沒有討論價值了,其特點只是因為技術落後且油耗很高……似乎還是有些可以借鑑的因素吧,標緻雪鐵龍汽車的發動機也是有些落後的,僅有的1.6T/1.8T增壓機動力表現平平無奇,油耗表現雖然中規中矩,但是燒機油的通病問題卻比較多見。
重點是定位中高端的車輛沒有2.0T發動機,但是友商競品起步標準就是≥2.0T;而且競品中有很多後輪驅動甚至四驅驅動的轎車,至於SUV的更是從≥15萬的範圍內就普遍裝備AWD系統。
然而PSA卻還以前驅轎車,以及前驅加扭力梁的SUV車型為主力,與競品相比這就是「棒子麵粥」,不論歐洲汽車用戶多喜歡吃雜糧,那都只是他們的愛好。
北美用戶已經在很多年前已經說明此類車輛不被接受,所以PSA首先退出了美洲車市;而國內的汽車用戶深受美日汽車文化的影響,所以法系汽車自然也是不能被接受的。如果不進行產品調整的話,成為下一個鈴木只是時間問題;如果不提升品控水平的話,退場的原因也會會和菲亞特相同。
02具體車型·點評
1:標緻508L是PSA轎車陣營中最具代表性的選項。此車15/18萬區間提供的是「1.6T&6AT」的動力傳動系統,發動機動力儲備低至125kw/250N·m,這種水平的機器在10/15萬的轎車陣營中都不算高水平。參考競品君威的1.5T+9AT選項,在價格更低的前提下,兩大總成的水平都更高。
18/23萬區間的是「1.8T&8AT」組合,8秒的級的破百成績算不上高水平,8.5L/100km左右的耗油量算中等水平吧。競品的2.0T選項以有一票,性能明顯領先的前提下油耗相當,更重要的是裝備的AT變速箱要比愛信機型的平順表現更理想。愛信提供的AT沒有TCU支持,所以不論大眾標緻還是上汽一汽的車輛,在平順方面都沒有亮點可言。
2:雪鐵龍天逸C5燃油版也很尷尬,兩大總成完全與508L相同;但是採用的是前輪驅動,後懸架用扭力梁結構,這是種在非鋪裝路面絕對無法有效控制側傾的低端懸架。
對於SUV而言,偏舒適的後懸架類型應當為多連杆,多種路況適應能力更強的雙橫臂;使用這種選項匹配適時四驅系統,只要電子限滑能力足夠強就會有些脫困能力,而且公路操控的極限也要高一些。反之那就是與普通代步轎車相同的標準了,以天逸C5的預算有接近10萬臺優秀四驅SUV可選,為什麼要選擇這臺小車呢?
至於PHEV插電混動選項,對於同級的唐宋ProDM幾乎不值一提,與WEYVV7PHEV對比都不在同一水平線。混合動力汽車本就不是歐系品牌的強項,在燃油汽車時代的倒計時階段,以燃油汽車打好技術研發的儲備才是重中之重。
那麼PSA連旗艦選項的水平都這麼低,而且還定出了不合理的高價格,其他車輛又能如何呢?至於雷諾汽車已經退出,本篇就不討論了,其特點簡而言之為「換殼日產汽車」;日系汽車用戶對於車輛的性能與品質的概念比較特殊,歐系汽車的用戶則要求更高,所以拿落後的尼桑套殼肯定是不會被接受的,雷諾的失敗是必然的結果。
03意見建議
法系汽車的質量問題比較突出,產品價格虛高的也是非常明顯的;所以想要逆轉局面則需要下調產品定位,別說是PSA這種普通的合資品牌,近些年連豪華品牌汽車也開啟的了白熱化的價格戰,以價換量是唯一求生存的方式,比如以下價格品牌。
15萬級起售BBA-MINI20萬級凱迪拉克林肯(涵蓋後驅)20萬級英系捷豹路虎跌破20萬瑞典品牌沃爾沃混合動力高性能國產汽車這些車的混戰已經在不斷拉低汽車的整體價格體系,30萬級汽車動輒超10萬的價格調整,壓力直接下沉到曾經的普通中端品牌;PSA在沒有實力進步的前提下,唯一的求存方式就是放低姿態。
重中之重:宣發文案不要過於戲謔,比如「懂車的都買法系車」,這是不是在暗示超99%的汽車用戶都不懂車呢?這種攻擊性的營銷必然招致潛在用戶的反感,客觀評價的內容被有規劃的攻擊,這些團隊表現出的低級水平更是會讓潛在用戶厭惡,對於品牌形象必然只能起到負面的作用。
PSA神龍汽車雖然已經走到邊緣,但如果不想退場的話,建議還是更換第三方服務公司吧,預算低也不應該選擇如此低級的網絡團隊。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