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癮」,世界上成本最低自律方式是這兩項?希望你都有

2021-01-07 文意曉

01.那些知名的性癮者

一位朋友向我求助,她老公有性癮症,經常在外約炮、撩騷、出軌,每次都痛哭流涕賭咒發誓說會改,每次都老實不了幾天,故態復萌,她老公說自己也很痛苦,卻無力控制自己的行為,朋友覺得他「賊喊捉賊」,難道出軌、有性癮的人真的會後悔嗎?

其實,性癮並不像大眾認知的那樣簡單,跟抑鬱症一樣,性癮是一種【過度性慾障礙】(hypersexual disorder),患病的人經常無法控制自己的性衝動、性幻想和性行為。

早在十七世紀,著名的西方騎士小說《唐璜》講述的其實就是性癮患者的故事,因此性癮病也被精神醫學家稱為「唐璜症候群」。

電影巨星、無數女性的夢中情人演過《亂世佳人》的克拉克·蓋博就患有「唐璜症候群」,是公認的獵豔高手,情人無數。

著名的高爾夫球手老虎伍茲的性癮症,跟他的體育戰績一樣赫赫有名,曾讓他深陷在醜聞中和職業生涯的至暗時刻。

媒體報導過,老虎伍茲性癮症發作後,嫖娼無數,一個晚上都停不下來

據統計,性癮症大多集中在30歲至40歲的男子身上,他們如同吸毒者、賭徒,酒鬼、攝食症一樣,一旦發作,就會不顧一切放下工作,去尋找發洩的對象。

英國喜劇演員Russell Brand,他對世界上所有能致癮的東西上癮,比如海洛因、古柯鹼、酒精和性,合法的非法的,這位英國仁兄基本全都嘗試過一遍。

2005年他決心洗心革面,在費城康復中心接受了戒除性癮的治療……結果,未遂。

美劇《加州靡情》的男主角David Duchovny和妻子分手就是因為性癮症,恰好他在劇中扮演的作家也有這種病,名副其實的「藝術來源於生活」。

我們大家熟知的大清第一才子紀曉嵐其實並不是《鐵齒銅牙紀曉嵐》中那麼清廉、剛正、不近女色的人,反而是個一天五次的性癮者,年近80仍好色不衰。

日本男星小慄旬曾自稱有性癮症,被曝有20個性伴侶。

名媛金·卡戴珊和她現任丈夫坎耶-韋斯特也從不掩飾自己年輕時經常胡來的往事。

美國亞馬遜上有一本描述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性癮的回憶錄:《甘迺迪的女人們:性癮的故事》,目前仍在銷售中。

他曾對英國前首相哈羅德·麥克米倫描述過自己的事情:「三天不來一發我就要頭疼。」

之前被曝「多人運動」的時間管理大師羅老師,就被很多人懷疑有這種疾病。

02.為什麼他們會有性癮症?

人在戀愛的時候大腦會分泌一種叫「苯基乙胺」的物質,簡稱PEA。

俗話說的「來電」、「怦然心動」的感覺就是PEA的作用。

它給人一種極度興奮的感覺,使人覺得更加有精力、信心和勇氣。

由於它的作用,人在面對心愛之人的時候,呼吸和心跳會加速,手心出汗,顏面發紅,瞳孔會放大,這些都是戀愛的生理反應。

但是PEA除了會讓人神魂顛倒,也有一定的危險性。

研究表明,在人們怦然心動沒有確定關係的曖昧期階段,PEA分泌量會增加到最大,達到峰值。

其次在有秘密行為或者禁忌交往對象,偷偷離家的時候,比如偷情或私奔的情況下,PEA會大量分泌。

如果你喜歡看言情劇和愛情小說,那麼你對這點想必深有體會。

曖昧期是最吸引人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就算沒有親熱戲,但男女主角的對視、互動、暗戳戳的小眼神、肢體語言都充滿了「性張力」,一旦確立關係,就會讓人覺得索然無味,現實中的戀愛同樣如此。

對於性癮症患者來說,他們如果在大量PEA分泌出來的情況下,恰好體驗到做愛的快活感,那麼他就會想再次體驗,從而對此痴迷起來。

一旦沉迷其中,大腦內感受PEA的器官就會變得漸漸遲鈍,於是為了重溫那種感覺,很多人會進行更猛烈的刺激,但刺激得越猛烈,PEA接受體破壞得越嚴重,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據一項調查表明:性癮者的多巴胺神經反應比一般人要遲鈍。

所以他們無法達到一般人的感受,雖然次數比較多,但快感並不多,正因為如此,他們就更想靠「走量」或換人來彌補。

當他們停下或清醒的時候,就跟吸毒過後一樣,內心煩躁,無法體會到現實生活的平靜和安寧。

03.PEA作用造成的出軌

PEA的負面作用還不止如此,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你把煩惱傾訴給別人,或者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時候,PEA的作用會增強,也就是說因為PEA的作用,那些樂於助人,喜歡傾聽別人,心思單純的人,反而更容易出軌。

舉個例子,像《我的前半生》中的陳俊生,他的出軌就是和凌玲聊天開始的。

凌玲向他傾訴自己和老公之間的婚姻問題,陳俊生也向凌玲傾訴他和羅子君之間的婚姻矛盾,就這麼一來二去,兩個人就聊出了感情。

比如賀函,一開始,是女朋友唐晶讓他去幫助受了情傷的羅子君,結果他卻在這個過程中,愛上了羅子君。

之前看過這樣的報導:911事件後,至少有十多名被指派照料「911」死難同事家屬的紐約消防隊員拋棄了自己的妻子,和自己照顧的遺孀一起生活。

電視劇《安家》中的「爺叔」謝亭豐就是這樣,在照顧恩人的妻子和兒子的過程中,漸漸失去了邊界,感情混餚不明。

所以當有煩惱的人,尤其是異性,跟你徵求婚外情意見的時候,你要格外警惕。

女孩子也要注意邊界,最好不要讓男朋友處理好朋友的感情煩惱,自己也儘量不要幹涉好朋友的情感問題。

04.每個人都有癮。

你是否因為某個有趣的視頻點進去瀏覽長達數個小時?你是否沉迷於遊戲中不能自拔?你是否在李佳琪的直播間走不出來,不斷剁手買買買?

其實每個人都有癮,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特別容易上癮的時代。

玩手機成癮,賭博上癮,吸菸、吸毒上癮,喝奶茶成癮,減肥成癮等等。

在亞當·阿爾特所著的《欲罷不能:刷屏時代如何擺脫行為上癮》一書中說:「20世紀60年代,在我們遊泳的水域裡,危險的東西可不太多:香菸、酒精和毒品都很昂貴,一般人根本接觸不到。可到21世紀20年代,同一片水域裡到處都是誘餌:facebook在下鉤,instagram在下溝,色情在下鉤,電子郵件在下鉤等等。上癮之事的清單很長,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的任何時期,而且我們才剛剛了解到這些魚鉤的力量。」

越是誘人的,能讓人沉迷的東西,越有害。

反之,健身有益,學習有益,卻不容易堅持。

為什麼不利於長期利益的東西,反而更能讓人體會到當下的快樂呢?

大部分是因為打破禁忌的愉悅。

舉個例子,很多糖尿病人,本來不喜歡吃甜食,但確診糖尿病後,卻發現自己以前討厭現在不能吃的甜食卻是那麼誘人。

因為某些客觀的原因,不能隨心所欲做的事,才會讓人加倍渴望,這就是越界的快樂。

伊甸園那麼多水果,夏娃為什麼偏要吃禁果呢?很簡單,因為禁果不能吃。

這就是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比如愛上不能愛的人。

有些妻子會這樣質問小三:天下男人那麼多,為什麼偏要搶別人家的老公?

其實有些小三本來就是喜歡挑戰,說到底,這是她們對自身能力局限的恐懼,或者是一種對現實的反叛。

所以別人無論怎樣告誡、阻撓,她也聽不進去。

手機成癮也是一樣,多巴胺可使人成癮,很多手機APP利用提供新刺激加上縮短反饋周期不斷刺激人的多巴胺,從而讓人離不開手機。

05.怎樣才能克制這種「癮」呢?

一、超量供應。

當人對一件事上癮後,越壓抑就會越渴望,甚至會引起心理問題。

有些人選擇用其他的事情代替、轉移,但這種以毒攻毒的方法也很容易掉入另一個陷阱。

靠自身的意志清心寡欲如果意志力不夠,也可能會引起報復性反彈,這也是很多人減肥靠節食堅持不下去的原因。

除了性癮症這種需要到專業機構治療之外,別的輕型「癮」症,可以試試用「超量供應」法自我克制。

比如平時吃飯,會覺得那些海鮮、肉類麼吃也吃不夠,可到了吃自助餐的時候,通常吃一點就不想再吃了。

欲望靠疏不靠堵,跟大禹治水一個道理。

二、聯想法。

有自制力,並不是靠禁止自己做什麼才自律,而是通過讓自己覺得原本誘惑的事物缺乏吸引力,最終達到自律。

比如把可樂跟糖尿病聯繫在一起,把香菜和光敏植物,吃了容易曬黑聯繫在一起,把奶茶和洗手水聯繫在一起,等等。

某個外國電影中有個這樣的橋段:為了使有暴力癮、性癮的人改邪歸正,某個機構讓這個人持續不斷地看暴力電影和黃色電影,背景音樂是他最鍾愛的貝多芬的《歡樂頌》,結果很成功,他只要想到暴力就會嘔吐,想到性就嘔吐成,運用的就是超量供應和聯想法的結合。

三、運用「微習慣」

這個方法出自美國作家史蒂芬.蓋斯,目標太大,很容易中途挫敗,給自己定一個極小的目標,逐步培養信心和習慣,你會更容易有成就感,也能夠小步快跑地不斷進步。

完成後,就給自己一個理所當然的獎勵時間。

然後繼續下一個目標,重點是坦然面對不那么正確的小欲望,當下享受和長期利益相結合起來。

很多人都用這種方法減肥,效果很好。

四、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是指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發展是個體完成各種任務、 協調人際關係、 成功適應社會的必要條件。——來自百度百科。

這個方法常用在兒童教育中,其實大人更應該學會延遲滿足。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說:「有一堆葡萄,樂觀主義者,必是從最壞的一個葡萄開始吃,一直吃到最好的一個葡萄,把希望永遠留在前頭;悲觀主義則相反,越吃葡萄越壞,吃到絕望為止。」

這裡的後一種人就是必須即刻體驗滿足,不能忍受延遲滿足的類型。

學會忍耐,克制自己的欲望,放棄眼前的誘惑,才能得到更大的目標,獲取更多的享受。

培養自己延時享受的能力,好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五、運動和讀書

除了多巴胺,內啡肽也會可以使人心情舒暢,適量運動可以增加內啡肽的分泌,對壓力大、心情沉悶、抑鬱、癮症等會有所改善。

健身和讀書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而「癮」則是索價極高的奢侈品,一旦到期清付,必定償還不起。

自律才能自由。

關於今天的話題:您知道怎麼提高自制力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用心理學戒癮,做一個自律的人
    這些癮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自己無法控制,滿足不了就會產生焦慮,心裡不安。《根本停不下來:用心理學戒癮,做一個自律的人》作者結合30年心理學戒癮經驗,融合4大心理流派,針對上癮的不同階段,定製了不同的戒癮方法。通過4個戒癮步驟:1.評估上癮階段、識別上癮誤區;2.擺脫負面感受、重塑強大內心;3.向內治療心癮、向外修正行為;4.重拾生活熱情,真正實現自律。
  • 《根本停不下來》:一本書教你用心理學戒癮,做一個真正自律的人
    可以說,這是一本從本質上顛覆成癮認知的書,如果你正在上癮,想要戒癮,或者是你的家人,親友需要戒癮,看完這本書,好好運用裡頭的方法,你會發現,從困在癮中根本停不下來,到停下來,其實沒有那麼難。 01 你上癮,是因為你的心需要「止痛」提到上癮,大家比較熟悉就是菸癮,酒癮,賭博癮和遊戲癮。
  • 一個自律的人有多可怕?
    精準的作息安排,能讓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時間成本。 越能詳細制定每日的行程安排,並加上截止時間,就越有緊急感,完成機率越高。 另外,自律的人還會給自己創造時間,怎麼創造? 早起。
  • 喚醒你的自律力|第一章自律是什麼 自律的維度
    在欲望基礎上形成了人的價值觀,進而產生了生存、活動的目標。欲望是無止境的,它既是動力,也是魔鬼。欲望驅動人的行動,從而創造色彩紛呈的人生和千姿百態的世界。我們首先要在欲望方面自律,否則無盡的欲望會慢慢毀掉你,讓你掉進泥淖而尋不到方向。
  • 心態好的人,都有這5種生活方式,有一種就很了不起
    有個高贊回答寫道:「看過更大的世界後,就不再甘心留在原地,不甘心就是動力。」你多學一樣本事,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而讀書,便是讓你走向更高層次最快的方式。當你年老時,回顧一生中所有的驚喜和好運,其實都是積累下的人品與善良。心懷感恩,勿忘生命中每一個幫助過你的人;守好善良,無愧於天,無愧於地,無愧於己。做人要有人性,做事才會事事勝意。
  • 幸福的最低成本
    到了現代,其實把幸福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絕大多數人也是一樣的。我們不斷生產,創新,從狩獵,農耕,再到資本工廠化生產,再到智能化生產,追求共產,其實無不是人類在對抗殘酷的大自然,讓彼此擁有更多的籌碼對抗世界。我們進步的痕跡十分明顯。可是會發現,很多現實上,人民百姓悲慘的新聞事件,歷史經濟政治災難並沒有中斷。
  • 為什麼說自律才是你最終的底牌?
    就像一個家庭中,男性可能是很好面子的,不希望別人說他沒錢,因為說他沒錢就是說他沒本事,而女性反而更真實,甚至有點過分謙虛謹慎,即使有錢也說沒錢。所以顯然,男性更容易陷入一種虛假的世界,這是一種叫做「男人的自尊」的東西在影響自己的行動。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小小世界
    你問我,是不是該換一種獨立行走的姿態,我淺笑不語,我知道你懂我的靜默。那是很多年前的秋了,而如今的秋再也沒有了搖曳生花的紅衣了。我不知你是否已換了一種依立世間的姿態,但此時的我只想將這秋的靜謐贈與你。你離開了那座小城,我也早就不曾回去了,不知那棵銀杏樹還是不是依舊像當年一樣挺拔,我們都長大了,它也該有了自己的風採了。
  • 世界上最髒的食物,幾乎每個人都吃過,昆蟲毛髮都是正常現象
    民以食為天,每個人每一天都要吃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對於一些吃貨來說,吃東西可以讓人心情變得愉悅。特別是一些零食,真的是喜歡得不行。然而,有一種食物,被稱為世界上最髒的食物,而這種東西,幾乎每個人都吃過,裡面有昆蟲的毛髮都是正常的現象。
  • 人人體內都有癌細胞,每個人患癌概率一樣,為何你會被癌症找上?
    因此,這麼說,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並且據《2014年研究解析中國腫瘤流行病譜》的研究報導發現,如果按照目前人們的平均壽命來看,每個人一生中患癌症的概率都相同,大約為22%。然而,有些人一輩子都健健康康,沒有與癌症打交道,有些人年紀輕輕可能就患上了癌症,這些被癌症選中的「幸運兒」身上有什麼共同之處嗎?為什麼他們提前被癌症找上了?
  • 馬雲:這世界上總有1%的人,你說什麼他都不信
    我覺得從歷史的長河來說,天下並沒有變化多少,因為人類歷史所有的發展總會有上去、下來,有高潮、有低潮,只是我們每個人都覺得這個時代遇到的事情和別人不一樣,但從歷史的長河中來看,其實都一樣。我認為有兩個方面要做好:第一,要通過教育、學習和提升,當你去過個別國家的時候,你認為我比他強,但當你遍看世界,再看歷史,你就會發現不一樣。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與萬人相交,你才能知道自己與別人的差距,所以人與人之間不怕有距離,怕的是你不知道有距離,那就麻煩大了。
  • 每個人都有一個高貴的靈魂卻被墮落的身體牽絆了
    平凡的人很容易當。似乎是因為懶惰,今天雖然上了五個小時的課程但也看了N小時電視劇。電視劇真的好看,滿滿基情。無論男女,只要演出愛情的味道,我都喜歡。在我的感受裡,失去被愛的世界不如死去。可是讓人學習效率不高的的不是不喜歡學習而是心裡老大的不痛快。至於什麼事不痛快就不提了。反省一下自己不能保持高強度自律的生活吧。
  •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夢想,但生活應該有目標
    最近一段時間接觸了瑜伽,倒不是因為心血來潮,趕時髦,只是覺得有必要,有必要改變一下目前的生活方式。大概在一個月前,情緒異常低落,半夜醒來難以入睡,突然就覺得一切沒有意義,生活就是一天一天的重複而已,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連si都承擔不起。
  • 如何自律?自律的人都活成了一道光,更多意外的好運
    自律的人都成了一道光,有的人看起來像苦行僧一樣的辛苦,但是這種辛苦的背後,卻為他們帶來了更多的自由。他們在生活和事業上都有了更多的自主選擇的權利。自律方得自由在知乎上有一個問答是什麼讓你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很多的回答是遇見了自己喜歡的人,被生活的壓力所迫,還有糟糕的工作和生活氛圍。
  • 大鵬說: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上各種癮!
    後來就有不少的跟風者,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這樣,那樣,等等很多……那我作為一個戒菸的新媒體從業者,我也來跟一下風,我說的是: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上各種癮!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們生活中的各種癮,菸癮,酒癮,懶癮,吃癮,手機癮,學習癮,崇拜明星癮,等等很多……說不完,因為這個社會太浮躁啦,各種各樣的新鮮感,讓我們慢慢迷失了我們自己。
  • 性癮、賭癮、酒癮…戒癮第一步要做到什麼?
    是一位求助者發給我的,她剛剛和老公結束了七年的婚姻,因為她老公有酒精依賴症,常年酗酒。 紀錄片的記者是姜思達,他採訪了一個患有酒精依賴症的人,紀錄片裡有這樣2段陳述: 「我這輩子,可能,我就希望有一個樂趣是喝酒,那麼現在如果你剝奪了我這個權利的話,我認為生命沒什麼,或者說不想活著了吧。」
  • 每個人都有點兒收藏癖!
    今天要介紹的這些收藏癖,收藏了許多你意想不到的東西,比如沙子、鉛筆頭、小矮人、爛高爾夫球…… 前不久,人們在網上分享了一波自己或身邊人的小收藏癖,這些收藏大多不昂貴、不稀有,甚至隨處可見,但它們奇妙、有趣,甚至有些看完之後還會讓人有一種淡淡的感傷。
  • 每個人都有自己看世界的角度
    沒有人 能看到全部的世界 但每個人 都有自己看世界的視角 正是這些視角 匯成你眼中的世界 匯成你
  • 每個人背後都有故事
    她,每次來我店裡消費,都要賒帳,好久才會還上。這麼多年來都是我的老顧客。她走路艱難,腿變形。門牙掉了就剩一顆。雙手非常粗糙,人矮小,衣服也是低檔的。可是,她說話的時候總是笑呵呵的。她每次都艱難的帶著孫子。平常靠做一點手工才有她自己的零花錢。和她聊天,才知道她將近60。她從小被抱養。
  • 讓楊冪愛不釋手的這本心理學好書,建議每個女人都讀讀
    我特別喜歡《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它會讓你的思維豁然開朗,開闢一種新的思維和思考問題方式——楊冪偶然間看了楊冪對這本《少有人走的路》的評論,瞬間在想:這究竟是本什麼樣的「心靈雞湯」,竟然讓楊冪愛不釋手,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