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弗裡達齊名的藝術家羅莎·羅蘭達

2020-12-22 鳳凰網

出生於加州的羅莎 ·羅蘭達在20世紀初以百老匯舞者的身份紅極一時。之後羅蘭達與墨西哥藝術家米格爾·科瓦魯維亞斯(Miguel Covarrubias)互生情愫,在1925年兩人搬到墨西哥生活後,受好友弗裡達影響開始嘗試繪畫藝術和服裝藝術,最終成為全球知名的女藝術家。

羅蘭達於1895年9月6日出生在洛杉磯,高中時跟隨舞蹈家馬裡恩·摩根學習舞蹈。1916年高中畢業後,她從300名舞者中脫穎而出加入紐約摩根舞蹈團,並很快成為摩根舞蹈團的寵兒在百老匯演出,其主演的舞蹈時常出現在《時尚》雜誌。也曾為"玫瑰女郎"表演的一部分在環球劇院演出,並最終在歐洲與齊格菲爾德·佛利一起巡演。

1923年羅蘭達在百老匯主演名為《墨西哥莊園》的舞臺劇,遇見了墨西哥著名插畫家米格爾·科瓦魯比亞斯,當時米格爾為舞臺劇設計全部的劇集,兩人有許多共同的興趣,從舞蹈繪畫再到墨西哥的文化,兩人很快的墜入愛河。

1926年羅蘭達跟隨米格爾來到墨西哥與家人和朋友見面,認識了弗裡達·卡洛、迭戈·裡維拉夫婦和蒂娜·莫多蒂、愛德華·韋斯頓,也就是在這時羅蘭達在Mexican Hotel酒店的嘗試水彩畫。

定居墨西哥羅蘭達開始了與弗裡達的一生友誼,有著共同愛好和藝術追求的兩個女孩變得形影不離,無論是美國行還是巴黎畫展,都能看到兩人身影,羅蘭達後期的繪畫、和服裝設計都深受弗裡達影響,後期兩人共同創立以墨西哥藝術表達的服裝品牌Mexican(今稻草人品牌)。

羅蘭達和米格爾於1930年完婚,此後9個月住在印度尼西亞的峇里島,他們很快就被峇里島文化迷住了,停留的時間比他們預期的要長得多,羅蘭達拍攝了數百張照片,拍攝了市場、兒童和當地習俗。

1935年,這對夫婦搬到了米格爾最近離開的墨西哥蒂扎皮恩的童年住宅。人類學和考古學成為米格爾的一生工作,而羅蘭達開始精心舉辦肖像繪畫和服裝設計展。她的第一幅肖像是多洛雷斯·德爾裡奧,一位著名的墨西哥女演員,也是科瓦魯比亞人一生的朋友。受環境和藝術文化的影響,羅蘭達畫的大多是在水粉繪畫,同期在弗裡達鼓舞下創立了服裝工作室,服裝成了羅蘭達和朋友們對藝術的釋放,工作室也成了好友弗裡達第周必達之處。

羅蘭達是一個熱愛旅行的藝術家,她一生中週遊世界,接觸了數量驚人的當地習俗,這其中包括中國、朝鮮、非洲等落後國家與地區,像任何真正的藝術家一樣,羅蘭達從每次旅行中汲取靈感,她的旅行以幾個關鍵方式影響她的生活。

羅蘭達的作品中明確的「墨西哥」元素畫入她的自畫像中。生在加利福尼亞的個普通家庭的羅蘭達,移居墨西哥時,已完全適應了該國的習俗和歷史。我們可以從她經常在繪畫中描繪自己的方式看到這一點,例如Autorretrato(1939)畫。通過給自己留出杏仁狀的大眼睛,加上墨西哥傳統的髮型和服裝,羅蘭達為自己樹立了一個完全的「墨西哥人」身份。

羅蘭達在接受Bertha Cuevas採訪時曾說過自己的畫作:我是旅行派畫家,我不參與展覽,我只畫我所知道和我喜歡的東西,繪畫是為了捕捉到令人驚訝的曲線或顏色,出於深切的渴望和瘋狂的激情而畫的,毫無疑問羅蘭達的繪畫技巧深受她朋友們的影響,例如弗裡達·卡洛(Frida Kahlo)和蒂娜·莫迪蒂(Tina Modotti),他們正忙著用自己的藝術探索超現實主義的世界,當女性超現實主義者開始探索身份的主題時,自我描述對她們至關重要,她們開始表現自己的內在感受,而不是外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草間彌生、弗裡達、加繆……藝術家文人們平時都愛穿什麼?
    人靠衣裝,曾有英國的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藝術家、作家的衣櫥與他們的作品風格之間存在著意想不到的相似之處。從上世紀60年代的波普藝術開始,大衛·霍克尼一直都活躍在世界藝術舞臺上,與他同輩的許多藝術家要麼淡出了藝術界,要麼悄然離世。而大衛·霍克尼卻依然戴看黑框圓眼鏡,拄著拐杖,穿著花花綠綠的針織衫出現在各種公眾場合,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受歡迎和廣受認可的藝術家之一。
  • :弗裡達為何在疫情期間大受歡迎?
    病床在弗裡達本人到達之前,就被卡車運到了展館外,靜候著主人。觥籌交錯,龍舌蘭飄香。這位藝術家彼時46歲,這個世界留給她的日子不到一年。在弗裡達短暫一生的大多數日子裡,她都不得不臥病在床,飽嘗傷痛與疾病之苦。然而她的藍房子,這個墨西哥城裡的禁錮之家,在她的魔法下成為了一個聖堂,一個五彩斑斕的展覽館,弗裡達就在這裡開出藝術之花。
  • 世界上最貴的女藝術家——弗裡達,畢卡索都欣賞她
    藝術界,我們經常看到各種各樣男藝術家,但是女藝術家的身影我們卻很少見,相信有不少人有這樣的困惑,今天介紹的這位藝術家就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女藝術家,連我們大名鼎鼎的畢卡索也對他讚賞有加。弗裡達是一位酷愛畫肖像的畫家,尤其自畫像,一生創作的百餘幅作品,有五十五幅都是自畫像,可以說真的自畫像專業戶了,有人問她為什麼那麼喜歡畫自己,她說,我最喜歡一個人呆著,沒有人打擾,這種獨處使我最了解自己,所以她畫了好多那個眉毛濃密的自己。
  • 弗裡達:墨西哥的荊棘畫家,當生命破碎時,她以凌厲的筆鋒來宣洩
    弗裡達·卡羅是公認的20世紀墨西哥先鋒藝術及現代女性藝術家的代表,她的作品和人生的經歷是緊緊聯繫在一起,她不幸的人生鑄就了她稜銳的個性和強烈的風格。這顆眼淚,代表了弗裡達一生不孕悲痛,也因為身體上的「缺陷」,弗裡達的畫中經常出現對胎兒的描繪。弗裡達創作的143幅作品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她的自畫像,而這些自畫像總是充滿隱喻,比如這幅《帶刺項鍊和蜂鳥的自畫像》,畫這幅畫的時候,弗裡達剛和迭戈·裡維拉離婚沒多久。
  • 傳奇女畫家弗裡達,她的畫被收進羅浮宮,畢卡索也曾熱情接待她
    20世紀60年代,這座城市是很多文學青年,藝術家和亡命之徒的聖地。在那一眾藝術家中,有一位極富個人魅力的女畫家,她也同樣狂野迷人。她一生除了短暫的去過幾次歐洲,就一直生活在這裡。這座城市的許多地方都與她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她就是墨西哥國寶級女畫家弗裡達。墨西哥城的著名景點藍屋和國家美術館(也有叫藝術館),都與這位才華橫溢,卻命運多的女畫家有關。
  • 弗裡達,20世紀最獨特的女性藝術符號,痛苦中的生命之花
    一位身材瘦小的墨西哥女子,不僅用全部的精力對抗了超過我曾體驗過的百倍的痛苦,還成為了可能是20世紀最具傳奇色彩和影響力的藝術家,她就是弗裡達·卡羅。愛情迭戈·裡維拉是墨西哥著名的藝術家、20世紀最負盛名的壁畫家之一,被視為墨西哥國寶級人物,從小就表現出繪畫天賦,在弗裡達出生的前一年,20歲的迭戈就在國家的資助下遠赴當時歐洲現代藝術中心西班牙學習。1910年墨西哥革命爆發,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席捲世界的革命浪潮影響了迭戈,並成為其一生所堅持和追求的信念。
  • 弗裡達,20世紀最獨特的女性藝術符號,痛苦澆灌出的生命之花
    一位身材瘦小的墨西哥女子,不僅用全部的精力對抗了超過我曾體驗過的百倍的痛苦,還成為了可能是20世紀最具傳奇色彩和影響力的藝術家,她就是弗裡達·卡羅。愛情迭戈·裡維拉是墨西哥著名的藝術家、20世紀最負盛名的壁畫家之一,被視為墨西哥國寶級人物,從小就表現出繪畫天賦,在弗裡達出生的前一年,20歲的迭戈就在國家的資助下遠赴當時歐洲現代藝術中心西班牙學習。
  • 弗裡達的傳奇故事:遭遇傷病和車禍,成名後畫作被墨西哥禁止出口
    或許我們可以從墨西哥女性藝術家弗裡達·卡羅身上得到啟發。弗裡達6歲時患上了小兒麻痺症,18歲時遭遇車禍,臥床不起,然而,這些並沒有把她打倒,她在父母的幫助下,開始用畫畫打發時間,她勇於打破禁忌,用特立獨行的自畫像表達了她肉體上的痛苦、煎熬,以及不向悲劇命運低頭的倔強性格。最終,她被公認為20世紀墨西哥先鋒藝術及現代女性藝術家。《弗裡達·卡羅:用苦難澆灌的墨西哥玫瑰》是一本關於弗裡達的傳記。
  • 《弗裡達》:小兒麻痺、車禍骨折、鋼釘支撐身體,女畫家堅強一生
    1907年,弗裡達出生在墨西哥城的一個普通家庭,少女時期的弗裡達古靈精怪、不受拘束。照全家福的時候,弗裡達穿著一身男裝來了,母親對弗裡達很頭疼,父親卻很欣賞弗裡達。那會兒弗裡達的夢想是當醫生,為了讓弗裡達學醫,父親將她送到一所很好的學校。
  • 從三個角度分析《弗裡達》和《莫娣》:如何用痛苦來寫人生傳奇
    作為世界上成功女性藝術家最多的作品之一,她的《相框》作品是20世紀羅浮宮首次購買的墨西哥藝術家作品。她的自畫像為時尚攝影師人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並在世界領先的《VOGUE》雜誌上發表。《莫娣》也稱為《彩繪心天地》。這是一本傳記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的加拿大民間藝術家莫娣。
  • 乘風破浪的藝術家,才不需要被30歲定義
    03丟了愛情,我依然是我弗裡達·卡羅(Frida Kahlo),墨西哥傑出的女藝術家,先鋒女性的代表,畢卡索、麥當娜都曾是她最忠實的粉絲。1939年,弗裡達32歲。這一年,她決定與精神伴侶及愛人迭戈離婚。
  • 弗裡達在病床上畫出生命傳奇,馬蒂斯在輪椅上剪出另一片天地
    死亡的陰影,幾乎籠罩了她的一生——六歲時患上小兒麻痺症,致使右腿萎縮;18歲遭遇嚴重車禍,脊柱、骨盆、腿骨等身體多個部位斷裂,腹部和子宮更是被一根鐵欄杆刺穿;至少經歷過32次外科手術,大多數在脊椎和右腿上……床上作畫的弗裡達車禍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弗裡達不得不躺在床上。無意間,她開始以塗塗畫畫作為消遣。
  • MoMA裡浪漫而尖銳的她她她:弗裡達,朵拉·瑪爾,卡恩
    本文介紹的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館藏中的超現實主義女性藝術家的作品,這些作品或極具浪漫的神話色彩,或尖銳地介入社會觀念,顯而易見的是,她們的表現力和思考深度一點都不亞於當時站在中心位置的男性成員。
  • 弗裡達:一位用苦難澆灌藝術的女畫家
    電影《弗裡達》開場有句話特別令人印象深刻「請記住,這是一具活著的屍體。」似乎隨著破碎的味道撲面而來。弗裡達1907年生於墨西哥城,是家裡的第三個女兒。她父親是一位有匈牙利猶太血統的攝影師,生於德國;母親則是西班牙與美國印第安人的後裔。
  • 7位藝術家之家:把房子當作畫布,這想像力絕了
    古老農舍裡的藝術家的家藝術家便是這其中的重要分支人群之一,他們的有趣,不只呈現在作品中,也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於普通人來說,收藏一幅喜歡的藝術家的作品或許並非易事,但是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日常以及更為私密的居住空間尋找「趣味」靈感,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 主演《弗裡達》,身高158cm的墨西哥一姐,勵志硬核薩爾瑪·海耶克
    對於我們來說,那些冗長的外國名字實在難以讓人一一記住,但是說到電影《弗裡達》,大家都會知道了,電影裡那位美麗的墨西哥畫家扮演者就是薩爾瑪·海耶克。薩爾瑪在薩爾瑪的心裡,她最想做的事情是將墨西哥的畫家弗裡達·卡羅的故事搬上大銀幕,而弗裡達也是支撐著薩爾瑪追求事業的力量之一,她將拍攝弗裡達的電影視為使命。
  • 人人都愛的弗裡達
    《尋夢環遊記》原名《COCO》,擁有濃烈的墨西哥風情,處處可見弗裡達的畫,弗裡達的裝扮,和弗裡達長得一樣的女子。還記得埃克託第一次過安檢時的裝扮嗎?他男扮女裝的稱自己是弗裡達,世界各地的粉絲們家裡都供奉了無數的她的畫象,肯定會把安檢的電腦屏幕給刷爆的。在米格到達歌神德拉庫斯的排練現場時,又出現了弗裡達的形象。
  • 最有個性的藝術大師弗裡達作品20幅,充滿想像力,請欣賞
    ||最有個性的藝術大師弗裡達作品20幅弗裡達1907年生於墨西哥,是家裡最小的女兒。她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身體損傷的侵害與痛苦之中。6歲時,她就得小兒麻痺,從此成了一個瘸子。然而,少年時期的弗裡達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孩般的女孩,她父親也特別疼愛她。父親對於她的教育非常開明,1922年,她被送進Preparatoria學校就讀,這是一所墨西哥非常好的預備學校,這所學校當時才剛剛開始招收女生,弗裡達就是2000位男生中僅有的35位女生之一。
  • 義大利有一位著名的「妻管嚴」藝術家與拉斐爾齊名!
    我們今天說的這位藝術家的藝術成就享譽歐洲,安德裡亞·德爾·薩託(Andrea D』agnolo Detto Andrea del Sarto Florentino,1486—1530) 這位畫家是不可否認的佛羅倫斯文藝復興具有代表的畫家之一,他的全名字很長,
  • 她們10個才是最偉大的女性藝術家
    但真正具有影響力的女性藝術家卻寥若星辰。▼其中「海芋」以25000美元創造了當時在世藝術家畫作的最高價,也奠定她代表1920年代美國畫家的地位。弗裡達18歲時遭遇車禍,對身體產生了永久的創傷,康復階段由於行動不便,她放棄正在進行的醫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