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正面管教》

2020-12-17 道谷智慧生活

《正面管教》應該按這個角度去閱讀:尋找日常教育、教導孩子過程中的思維漏洞。

如果,你是一個教育者或監護人,那這是一本不錯的書。

但是讀好這本書,理解好這本書,運用好這本書,甚至掌握、完全理解這本書,還需要一個藥引子。

這個藥引子就是——給書換個標題(核心)及入門心法,《育人教娃的思維漏洞》——查找亡羊補牢的豁口以及木板釘子。

這本書,是不錯的方法書,但是個譯本,文字翻譯得很專業。但是因為太專業,搞得想我這種英文不好,中文一般的人來說:看得費力,對書裡的理念思想理解覺得生生且拗口。

我一直在求索,如何看懂這本書的理念和實操思想以及實踐方式,特別是父母和老師看這本書之後,有多大的實操空間。

時隔半年,在斷斷續續的醞釀中,終於領悟了書本的一些切入點:正兒八經的書名和翻譯,把人引入了一個造神的場景,外國的聖書,銷量巨大,讀不懂是理所應當;都讀懂了,這書不就等於沒看嗎?

於是我想給他換個書名《育人教娃的思維漏洞》,多年來,我們的教育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麼就有很多思維的漏洞,我們沒有發現。在閱覽這本書的閱讀過程中,我們帶著尋找漏洞的視角去學習,那麼我們的目光就不會過多停留在作者(或者譯者)新造的詞上。把目光和念頭都放在我們在意的事情上,這才是我們看書學習的目的,也是項目教學法的精髓。

諸如「正面管教」「邏輯後果」這些詞拗口難記,詞意也不是通俗易懂,在外國運用的場景和背景不相同更是生中夾生。這些詞留給研究學者專用標明是他們最新研究成果是不錯的,最新的發現就是要配一個最新的名詞,最好是引領潮流,和舊的詞斷絕聯繫(比如「微商」「股東價」)。

然而,寫一本書,是為了把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傳達給更多的人,並不是為了標新立異。在這本書中,能看到很多乾貨。但如果學習的心歪了,或者內功心法不夠,看這本書,那麼極有可能因為內功不足導致學得不好,半途而廢是輕的,邯鄲學步就白費力氣了,要是變成走火入魔那就不好了。

從第一次看這本書起,我就在尋找比較合理的切入口,尋找合適的讀書心法。

功夫不負拖延症患者,終於在今天有了突破:給書先換個臉:把書名換成「育人教娃的思維漏洞」,這樣高雅而又接地氣,同時點明看此書的目的以及核心。對,沒錯。把書改了名,從翻譯的角度換成了讀者的角度,姑娘還是那個姑娘,美的方式瞬間不一樣了,同時又了欣賞和追求的目標,讀書頓時又有了動力了。

育人教娃的思維漏洞:書裡提到很多新的理念,都可以先瀏覽,先別記在心頭,因為死記硬背,你記得住,用不了。作者不單是在書裡把他的理念和方法表述出來,她還列舉了很多例子,列舉了很多分析,讓你認識到了我們本來具有的想法和理念是和真相是有偏差的,或者說是沒有邏輯關係的。但是我們經常把這些沒有多大關係的東西,聯繫到一起,然後憑經驗這麼用了。而如今,既然作者把這些指明出來,我們當然是去尋找這些日常生活、育人工作中的漏洞,先注意找出來,把問題解決了;隨後順利的逐步接近書本的育人理念以及實現方法。

尋找自己的漏洞,鞏固自己比較模糊的領域,當然比學習一個全新的知識輕鬆多了。

譬如書中介紹了零花錢的問題。你對於大人給小孩零花錢的理念是什麼?方法有哪些?

你是否繼承了老人傳下來的方法,比如我爸,能不給就不給,要給就問問人家給多少,看著給吧。或者是,給他安排家務完成多少給多少,又或者是獎學金、獎勵寫作業金的方式發放。

在書中P264分析了這個問題,零花錢不應當作為獎勵或懲罰的工具。

因為錢是用在市場做商品價值交換的中介。零花錢與作業、成績、家務進行綁定,那就給零花錢附加了「威脅」的意味,你完不成任務就拿不到零花錢。但讓孩子做家務的目的是培養家庭責任感(而不是為剩下請保姆的錢),做作業是培養孩子認真努力的品質(而不是為了節省教育費),但就這麼硬生生的就綁到了零花錢身上;而天然的零花錢並無培養責任以及認真學習品質的屬性,這麼攪和在一起,那就是混沌一盤。經過這麼一點撥,對零花錢該怎麼配置給孩子的問題,是否清澈許多?

錢的屬性,在於價值交換,定期的零花錢,培養孩子學會積累和規劃,甚至在攢錢花錢過程中學會割捨,培養金錢價值觀。而學習和家庭責任的價值觀,就應該在它該有的領域培養。

懷著怎麼處理「零花錢問題」的心,去書裡校核自己在「零花錢問題」處理上是否有錯漏?是否把它與其他問題混淆?這就是看書的心法——尋找我們在培養教育孩子過程中的漏洞,循著這個理念去看別的章節,你會有很多收穫。

作者的教育理念以及實操,也是書裡的精髓部分,但這精華的部分,應該建立在基礎的問題基本都已經解決好的基礎上。這也是為何眾多譯本以及很多大家之作,在讀者手裡卻水土不服的原因。作者認為,你們都滿足了基本條件,就和你說要點和心法,可是讀者還沒弄明白他到底符合了作者的多少個指標,他只是個騎自行車的,你默認他開的是汽車,每當你說轉向要打轉向燈的時候,他就會心慌。他不僅僅因找不見轉向燈而心慌,更主要是因聽不懂什麼是「轉向燈」而心慌。

相關焦點

  • 《正面管教》讀後感分享篇之二
    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正面管教》讀後感。心得:1.儘量減少生氣,心平氣和地和孩子交流,和善就是尊重,確實有道理。家人一起交流,和孩子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堅定不移執行。我們學習正面管教,不是去對付孩子的,而是和孩子一起「和善而堅定」,逐步改變自己,影響身邊人。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友善和尊重」,同時也感受到「嚴格執行」!
  • 《正面管教》讀後感分享篇之六
    今天繼續跟大家分享《正面管教》讀後感及心得:1.學會自我評價的人在社會中可以經得起狂風暴雨,「自尊」是一個人,特別是男人有更深地刻體會。
  • 孩子不服管教讓家長頭疼,利用好「正面管教」,孩子乖巧又懂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服管教?想讓孩子乖巧懂事,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孩子跟家長唱反調,不服管教的樣子簡直能把人氣炸。明明是孩子自己犯了錯,為啥還這麼橫,不服管教呢?面對這樣的孩子,一味地表現出嚴厲是沒有用的,家長還要學會利用正面管教。
  • 【潤心讀】第15期:《教室裡的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什麼?這本書每一章節的開頭都會引用魯道夫·德雷克斯或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的話來總結正面管教的內涵。簡潔地概括,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這種方法既適用於家庭教育,也適用於學校教育。正面管教認為,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 ---讀《教室裡的正面管教》有感
    最早了解「正面管教」這個概念還是在「樊登讀書」這個平臺上,因為像這樣的專業性較強的著作我沒有勇氣獨立閱讀,但樊登精彩生動的講解讓我建立了這樣一種意識。然後是在「落實立德樹人與創新型專業化班主任隊伍建設」的研修班上,聽秦望老師分享自己的帶班經驗時,再次提到「和善而堅定」,這是正面管教的核心思想。秦老師給我們推薦了《教室裡的正面管教》這本書,所以我下定決心研究到底什麼是正面管教,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秦老師是怎麼樣運用這樣的教育理念從帶差班中獲得職業幸福感和成就感的。
  • 溫和而堅定地陪伴女孩成長《女孩的正面管教》出版發行
    西安新聞網訊 美國心理、教育學者詹姆斯·多伯森說過: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哪怕是以愛的名義,不正確的教育方式也只能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近日,《女孩的正面管教》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期待讀者從資深青少年教育專家的案例中,獲取對於女孩教導、陪伴的88種經驗方法。管教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年齡特徵及成長軌跡,才能因材施教,因時而教。女孩任性又驕縱?女孩刁蠻不講理?女孩在外不知道怎麼保護自己?女孩膽小不敢參與社交活動……女孩在情感方面更為敏感,因此也要更為注意教育方法。
  • 「正面管教」贏得學生信任
    畢竟我還是學習研究過「正面管教」的,從中也學到了幾招!我大膽的在班級嘗試著運用更多的正面管教方法,收到的效果孩子們簡直都不敢相信。第四單元測試時我們在室外進行的,每行每列保持兩米的距離。測試結果全班58個同學,只有2個同學保持著原有的成績,沒有提高也沒後退,其餘的同學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 正面管教家中「神獸」,做「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的家長
    你以家長的權威壓他 Ta卻以「親生的你能奈我何」正面硬鋼? 昨晚,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諮詢師杜娜 上線「心理加油站」 告訴你,治理家中的「神獸」 除了咆哮和驕縱 你還可以試試「正面管教
  • 《正面管教》:3個角度論證,對孩子過分溺愛和嚴厲失度都會出偏
    最近,經同事介紹,我一口氣讀完了美國教育學博士、女教育家、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創始人——簡·尼爾森寫的《正面管教》。這是一本有助於培養教育出優秀孩子、同時也能幫助家長一起成長的好書。讀完這本書,覺著比管教孩子的其他同類書都吸引人。《正面管教》作者簡.尼爾森,先後生育了7個孩子。
  • |孩子|火箭隊|正面管教|簡·尼爾森|蘇曉航...
    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女兒瑪麗的一句話說:「如果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感到痛苦,那一定是你的方法錯了。」網上有段話說:養小孩比造火箭還難。確實,造火箭,你只要按照固定的程序去做,就不會出什麼大問題;可是養育孩子,沒有固定的程序,還充滿了變量,孩子經常會做出讓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說,養小孩比造火箭還難。
  • 家長的上崗培訓——北陸教育正面管教三日工作坊
    為了解決家長們的困惑,北陸教育陳淑芳老師定期組織父母工作坊,其中正面管教家長工作坊,就是其中一個模塊,三天的時間,全面、系統針對家庭中常見的問題,體驗式教學,令父母們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了孩子,懂得了做支持性父母的理念,掌握了如何做輕鬆家長,養育自信陽光的孩子的落地方法。
  • 【學校講師認證班】正面管教在教室裡的應用
    它一門結合正面管教理論、阿德勒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兒童教育學的符合中國國情的系統社會情感學習課程。社會情感學習的五組核心能力包括: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人際關係技能(Relationship-skills);負責任地決策(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
  • 家長學會這3招正面管教,比大吼和打罵都有效
    有些人會說,小樹不修不直流,確實啊,在森林裡很多小樹苗都是天生天養,它們一樣可以茁壯成長,最後長出它們的價值,而我們對待孩子這棵小樹苗,不僅要澆水施肥,還要給予孩子陽光,對他們實行正面管教。孩子在大吼和打罵教育下的成長現狀如何?
  • 心理學:美國家長普遍都「正面管教」孩子,培養獨立人格
    無論是孩子自己或是大人本身,都深刻明白了好的教育其實是正向管教加啟發式教育。 也就是我們多去表揚和鼓勵孩子,讓他們自己在學習或者其他活動的本身明白道理或者得到樂趣,而不是一味的消極言語甚至棍棒的方式讓孩子被迫地接受某些知識或者道理。
  • 英文繪本《別讓鴿子開巴士》,正面管教和情緒管理繪本
    今天分享這套正面管教和情緒管理英文繪本。
  • 「媽媽,讀後感怎麼寫?」愁壞孩子的讀後感,解決辦法在這裡
    寫讀後感,名著讀後感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同步作文,優秀範文很多孩子一寫讀後感就發愁,今天的文章末尾附上讀後感寫法講解,寫法講解得很細,建議孩子們保存。一、《西遊記》讀後感課本上《西遊記》節選《石猴出世》精彩的內容勾起我的閱讀興趣,我買來原本讀得如痴如醉。今天,讀到了石猴(孫悟空)拜師學藝。故事是這樣的:石猴想要訪仙問道,於是漂洋過海幾十年,來到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師為師父,菩提祖師給石猴取名「孫悟空」。
  • 《西遊記》讀後感。(文/武琢倫)
    (讀後感的第一部分就是「引」,即向讀者簡單介紹故事內容,作者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只是西遊記需要加上書名號。)這本書裡不僅內容豐富,故事情節完整嚴謹,人物塑造鮮活,豐滿,想像多姿多彩,語言通達,在思想境界,藝術達到了很高的高度。(讀後感的第二部分就是「議」,即對故事或者故事中的人物進行評價。這部分作者也做得很好。)
  • 施冬健教授:鼓勵式教育、賞識教育、正面管教,實施中要注意什麼
    斯賓塞:真正的快樂是規矩之下的快樂鼓勵式教育、賞識教育、快樂教育、正面管教…… 一聽名字,都能感受到是正面的、積極的教育理念。任何優秀的教育理論,都應該是積極陽光倡導快樂的。教育的過程本來就應當儘可能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儘可能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 不要過於寵溺孩子,如何管教寶寶的5種方法
    怎樣管教孩子?1、取消某些待遇當孩子胡攪蠻纏不聽話的時候,父母肯定會怒氣攻心,恨不得立馬教訓孩子,讓他長長教訓。父母沒必要大動肝火,要先把脾氣壓下來,再教育孩子才有效。可轉移注意力或心中默念30秒,等自己氣稍微小點的時候,再對孩子進行科學懲罰。
  • 高中讀後感:讀《皮囊》有感
    讀後感:讀《活著》有感讀後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讀後感作文500字《背影》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