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集都市情感劇《誰說我結不了婚》自本月於央視八套等開播以來,據說很受青年觀眾的熱捧。 開播至今豆瓣評分為7.2。這對國產電視劇來說,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局。
網上已經出現眾多關於劇情、關 於演員的讚美文章,只是該劇如今仍處於熱播階段,其實不必這麼著急加以點評,大可以讓子彈再飛一會兒,或許能看得更清楚些。
今天我講#誰說我結不了婚#這個話題,只是想從題材的角度,來分析本劇之所以能得到市場熱捧的原因,從中探討一下電視劇如何關注社會熱點,才能夠被年輕觀眾持續關注。
以下從三個方面展開:
市場切入:從大女主角到女性話題
目標鎖定:從女性話題到女性題材
概念基石:從話題概念到寫實到底
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加以關注,相互交流。
01市場切入:從大女主角到女性話題
在商品時代,每一個劇作家都想把劇本賣出去,每個影視劇組都渴望在自己的手裡誕生出能讓市場興奮的熱劇。
經驗告訴我們,美麗或性感、高冷或帥氣、善良或腹黑的女主角,常能吸引男性觀眾的火熱目光,或許還能吸引愛美的女性觀眾。
大數據表明,在當下快節奏時代,家庭女性才是追劇的鐵桿陣營。她們喜歡看有關女性題材的生活故事,看得來勁時還要拉著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
以上兩大原因,造就了大女主劇在海內外影視裡的女王地位。
因此,我們熟識了《神奇女俠》裡的黛安娜、《生化危機》裡的愛麗絲、《X特遣隊》裡的哈莉·奎茵、《古墓麗影》裡的蘿拉等等;
因此,我們際遇了《風中的女王》中的女王、《葉卡捷琳娜大帝》裡的女皇、《維多利亞》裡的女王、還有《白王后》裡的女王、《南方女王》裡的毒女王等等;
同樣在國內,我們也見證了《步步驚心》裡的若曦、《一代女皇》和《大明宮詞》裡的武則天,還有《甄嬛傳》、《孝莊秘史》、《羋月傳》、《芸汐傳》、《媚者無疆》、《延禧攻略》、《大明皇妃》、《知否知道否應是綠肥紅瘦》等等。
影視裡或美麗妖嬈、或高冷性感的大女主們,不是奔波在探尋國家寶藏的路上,就是穿越在降妖除惡的時空內,或者苟全於後宮爭寵的心計裡。
直到有一天,發現《星球大戰》絕地武士的最高指揮權也被大女主掌握時,我們越發清晰人類文明與統治的走向:這個世界以前是女人的,現在是男人的,未來將還得屬於女人的。
只不過我們見識太多的女戰神、女帝王、女俠客或女漢子後,難免會出現一些疑問:這些大女主劇,到底有多少是屬於女性願意看的東西?
事實就是這麼殘酷,眾多大女主劇,只不過是主角披著一張嬌媚或高冷的女人畫皮,來迎合男權主導下世界的委瑣趣向而已。
2011年面世的國產第一部大女主劇《步步驚心》,至今快十年了。在近十年中,我們吃瓜群眾已經聽夠了妃子們的嬌喘、還有大俠女的矯情、女帝的狂吼。
現代青年女性,作為追劇的主流,希望找到真正屬於自己題材的影視作品。
好在我們等來了《誰說我結不了婚》,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平民女性向的電視劇,一部真正關懷女性情感婚姻的寫實劇。或許國產劇神侃胡聊的畫風,由此有望扭轉。
她如同一股清爽又不失溫情的涼風,吹進了充滿劣質胭脂和男人汗味、還有一大堆陳年鏽甲及屍臭混雜的木屋內,怎不讓委身此地、無法呼吸的青年們心生驚喜?
《誰說我結不了婚》得以熱播,回歸真正的女性話題固然是一個重要方面,還有一個原因,她十分迎合國內00後女觀眾的傲嬌心理。
國內00後觀眾有更強的自我意識,對大女主救世的英雄形象不再崇敬。她們渴望追劇要有代入感或者親切感,至少劇中能體現她們身邊的人和事。
這種追劇心理,預示著親民、女性寫實題材的風口,已經來臨。本劇正好找對了市場切入點。
02目標鎖定:從女性話題到女性題材
作為都市情感劇,《誰說我結不了婚》主打大齡女性婚姻話題,以吸引女性觀眾以及她們的父母的關注。從開播後迅速登上熱播排行第三的位置,說明這張牌打得很有效。背後的製作公司也很有心氣,早早地開放了豆瓣評分。
用話題吸引目標觀眾,然後用劇情來鎖定目標觀眾,以此維繫鞏固既有人氣,從而吸引更多的觀眾。這就是從女性話題延伸到女性題材的意義。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看該劇從女性話題引導到女性題材,有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從開始的幾集看,編劇和導演的確是把該劇作為女性在婚姻與事業雙線奮鬥故事來認真經營的,絕非只是蹭個女性話題熱度,然後重複她與他、他與她,她與她的他之類蝴蝶派傻白甜式的劇情。
故事開篇直擊女性在婚姻與職場的衝突困境。通過編劇程璐向律師田蕾「採訪」,直接讓田蕾道出了內心的看法:女人可以為事業而放棄婚姻。
一方面田蕾為事業放棄婚姻,擲地有聲,心氣滿滿。但鏡頭一轉,田蕾在職場、在律師事務樓內,處處謹慎,不敢鬆懈。特別在律師樓會議室,在黑壓壓人模狗樣男人堆裡,田蕾忝座末位,被人差遣。
同一人物在不同場景下違和表現,形成鮮明對照,讓觀眾會產生心疼角色的感覺:田蕾,你為了職場,犧牲婚姻,真的值麼?
這種用鏡頭語言帶出話題,然後用話題引發觀眾的共鳴,可以起到鎖定觀眾的作用。
因為田蕾的處境,是許多表面上很風光很精緻的白領女性同樣面臨的難題:事業與婚姻很難兩全;如果事業不成,婚姻家庭生活也難求自主自強,所以,這就是田蕾選擇事業的原因,也是許多職場女性內心的真實的無奈選擇。而田蕾最終職場與婚姻的成敗,自然成為同類女性關注的懸念。
我再舉程璐的例子。
程璐是個35歲的金牌編劇,長相甜美,事業有成。相比田蕾,程璐渴望在婚姻上有所突破。所以她的口頭禪,不是暫不考慮婚姻,而是「我不是不能結婚、而是不想」
隨著劇情的深入,我們看懂了,程璐其實也不是「不想結婚」,而是對曾經失敗的初戀念念不忘。
然後通過辦公室修改劇本的對話,引出這樣話題大討論:大齡女性不結婚是個人有病,還是懷疑大齡女性不結婚的社會有病?
在程璐身上,還有意牽出國內編劇行業的一些敏感話題和事件,比如:沒結過婚的編劇可以胡編亂寫都市情感劇本,還有抄襲國外綜藝梗、關於橘子的反諷梗等等,大大豐富了故事話題內容,增強了作品的寫實風格。
應該說,《誰說我結不了婚》,圍繞大齡女性婚姻熱門話題,塑造了三位大齡女性面對婚姻與事業的不同態度,真實地反映了她們的內心困惑與不安,同時還採擷現實中許多職場素材融入其中。
在本劇中,至少目前我沒看到以往都市愛情戲常見的撒狗糧臺詞、傻白甜劇情之類。
編劇和導演努力在劇情裡演繹大齡女性在現實世界裡的真實情感與真實困惑。這種寫實性的藝術創造,是最容易吸引一定年齡及文化層次都市女性的目光,同樣會吸引對大齡女性婚戀生活感興趣的其他人目光。
03概念基石:從話題概念到寫實到底
一部影視劇,傳達一個聲音,一個主題,理應把這個聲音、這個主題貫徹到整個故事底層。
《誰說我結不了婚》,作為都市大齡女性寫實劇,從劇情的內容看,是要刻畫三個女性在各自的職場與戀愛場自強自立的故事。
讓人費解的是,既然劇本是主打自尊自強的現代都市女性題材,那麼為什麼不把女性題材演繹得更堅決徹底呢?
(一)在人物職業設定上,是不是可以考慮更符合女性題材的特徵。
比如,我們在人物職業設定上或採用完全女性職業,舉例把丁詩雅的職業從男女皆可的美容店老闆改成女性美容師。這種職業沒機會與男性接觸、不方便找對象,有利於話題發揮;同時又能接觸到眾多女性朋友,可以擴展更廣的女性視角和話題。
或嘗試對人物職業作性別反向設定,譬如把田蕾的職業設定在一個女性極難晉升的行業。這種反向職業設定,本身就形成了一種客觀衝突。
而在本劇中田蕾是律師。在現實生活中,像田蕾這般既端莊又幹練的知識女性,估計早就被慧眼識珠提拔到十八樓、成為律師事務所亮麗的名片了,怎麼還會掙扎在十三、十四樓?
另外,既然是反映女性自強的故事,各種男性關鍵時刻的幫助,真心要越少越好。否則,容易滑向男女搭配創業不累的套路。
儘量讓女主來解決問題,因為這是一部心高氣傲女性自強劇。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淺見。畢竟人物設置還與主創人員對生活的積累、對職業的了解有關。主創人員越熟悉的行業,肯定越上手,越具有寫實的力量。
應該說,這是一部很難得的都市女性現實題材劇,值得大家欣賞,因為她離完美也就一公裡的路程了。
#誰說我結不了婚
感謝你的閱讀,感謝你的關注,歡迎分享您的看法:
驚天營救:北美動作猛片,足以讓袁和平領銜的華語動作電影汗顏
身為女主角卻被強制殺青,素顏美人王麗坤吐槽電視劇組拍戲太隨意
孫悟空大戰盤絲洞:王晶導演西遊新編,大主角其實是那隻食素蛛妖
還要去參加《青春環遊記2》?說實話,留給肖戰轉型的時間並不多
品行不端2020:身陷於女權運動激進泛濫年代的前衛女性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