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上大學的最後一個假期了,明年我就要步入社會開始找工作了,所以這一個假期我一定要好好的出門玩一趟,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我選擇了跟父母遠遊,一家三口也曾走過了很多地方,但是憑著一腔熱血在北歐自駕遊還是第一次,我原本以為我的意見會遭到爸媽的強烈反對,沒有想到他們卻是非常支持我的,願意陪著我來一趟北歐自駕遊。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這可能是我學會的第一個道理了,很慚愧的事,我根本就沒有讀過那麼多的書,不過這千裡路都是實實在在的走了下來,旅行可以讓人增長知識,放鬆心情,可以讓人去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生活,去接觸形形色色的人,翻山越嶺去遇見意想不到的風景,去西湖泛舟,去泰山看雲海,一次又一次的旅行,讓我看到了很迷人的自然風景。
第一站,瑞典,到了機場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取車了,在瑞典還是有很多大型的租車公司的,很順利的就取到了車,平時要是加油的話,大部分時候是刷卡的,如果遇到有人的加油站,就可以使用現金支付了。
第一站,斯德哥爾摩,整個城市被波羅的海環繞著,隨處可見各家的遊艇在岸邊,人們慵懶的生活著,反而讓我們這些過客覺得生活真的是太過於匆忙了。
有人說北歐人民特別懶惰,工作不夠勤奮拼搏。記得我剛到卡爾斯克魯納時就對當地的服務行業很是不滿,周日商店居然不開門,去理髮店理髮要先看看理髮店的服務時間。
多數理髮店每天只工作固定的4到5個小時,如果你「幸運地」正好趕上理髮師打烊,理髮師也會以禮貌客氣的理由如「我要陪孩子去海釣」,「我要回去修遊泳池」,「我跟朋友有個派對」等對你表示遺憾。他們做事情遵守規則,甚至有些古板,不明白人情為何物,通融為何事,但這就是他們的文化。
隨處可見的單車就是當地人最重要的出行工具,波羅的海岸上的房子,各種顏色,各種形態,這真的是一個迷人的小城市,行走在根本就沒有什麼人的街道,近看每一棟房子,似乎它們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有可能一棟小房子就已經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了,在街道感受這個城市的古老氣息。
一路走到了市政廳,正值大中午,當地氣溫大概只有二十幾度,穿著薄款的外套就可以了,其實在來之前還是很糾結溫度的,沒有辦法想像廣州30多度的高溫跟20多度的北歐會有多麼大的區別,其實早晚溫差還是很大的,晚上穿上一個薄一點的外套就好了,有太陽的時候還是可以穿上短袖的。
穿過老城縱橫交加的小巷子,走出來便是斯德哥爾摩王宮。皇宮西門,門前有一院子,是皇家衛隊舉行儀式的地方。
我們一家人靜靜的坐在大廣場上,看著行人走過來走過去,偶爾還能聽到幾句國語,在這裡居住的中國人還是挺多的。
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因為孩子們在這裡安居落戶了,自己便跑過來,帶自己的外孫子或者是孫女,國內的老人都習慣性的帶著一個巨大無比的播放器,裡面放著鄧麗君的歌曲,音樂聲夾雜著談話聲,這個城市有點點喧鬧了,還有的中國老人把中國廣場舞帶到了這個城市,感覺這個城市有了不一樣的味道,也更加有了生機和活力。
這是一場沒有計劃的旅行,遇見了瑞典的宜家,和國內根本就沒有什麼兩樣。瑞典的設計,不管是家具、服裝,甚至是一件很不起眼的生活用品,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北歐風的最經典代表了,宜家之類的僅僅是一個小例子,去到那裡之後才會真正體驗到它作為北歐設計之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