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在世界上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發展速度之快直讓世界各國為之驚嘆,其中也不免出現了很多讓人為之敬佩的中國人,反觀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清朝末期無不令人感到痛心疾首,情況異常慘烈。
而在西方國家,當時羸弱不堪的華夏土地上也出現了很多讓人感到害怕的中國人。英國通俗小說作家薩克斯·羅默虛構出來傅滿洲就是之一,這個角色讓歐美地區懼怕了100多年,至今都有他的傳說,甚至還有人深信不疑。
一時間成為了歐美地區兒童的心理陰影在心中揮之不去,這個亞洲人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歐美人的心中。在早年間,要知道沒有來過中國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理解應該還是從書本上認知的,譬如威尼斯人馬可波羅口述的《馬可波羅遊記》。
馬可波羅當時說中國是一個「滿地都是金子的黃金國度」,不過隨著歷史潮河的衝洗,中國在清政府的領導下走向了衰落,也曾經成為了整個世界的笑柄,不被世界所認可,甚至不少人都對華人嗤之以鼻。
而在部分國家中會出現「排華」的現象,而傅滿洲要從1912年開始說起,這一年清政府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也正是這一年薩克斯開始創作「傅滿洲博士」系列小說,其中傅滿洲的父親是英國貴族威廉克萊頓,而母親則是中國婦女李菊海。
小說中,傅滿洲的形象非常顯眼,他又高又瘦,肩膀高聳入雲,長著異常詭異的豎挑眉,留著兩撮極其富有張力的下垂胡,面容更加可怖,如同撒旦一般,身著清朝官服,是一個狡猾奸詐的博士。
至於為什麼要創造這麼一個華人形象,根據薩克斯親身口述,是因為當年義和團的暴亂在薩克斯心中留下了很深的華人形象,在上個世紀10年代位於倫敦街頭發生一起兇殺案,相傳也是和華人的黑幫有關,這種不客觀的華人的形象更是在薩克斯心中加深了不少。
這也是創作傅滿洲的動機。而在小說裡面傅滿洲基本上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他會英文、印度語、中文等多國語言,擁有三個外國大學的學位以及豐富的科研知識,不過為人非常奸詐。傅滿洲把自己的智慧和為人的狡詐結合起來,將反派人物表達地淋漓盡致,他展開了一系列的犯罪活動。
不過傅滿洲有一個死對頭,即白人警探丹尼斯史密斯,兩人就像貓和老鼠一般。這部小說一經推出便席捲英國的各個角落好評如潮,《傅滿洲》甚至還傳到了美國,還有德文以及法文的譯本。
傅滿洲的形象在很多西方人眼中都符合中國商人的形象,即聰明勤快、陰險狡詐,這部小說甚至被改編成為了電影。博滿洲作為一個虛擬人物,但是還是會有不少人為此感到害怕,一時間也成為了無數的歐洲小孩的夢魘。
其實,對於這種偏見在世界歷史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大文豪莎士比亞上也可以見到這種情況,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吝嗇鬼夏洛克,其實也是描述當時的猶太人。不過由於中國的日益壯大。
加上中西方的密切交流,很多正面形象的中國人開始出現在世界各個角落,譬如李小龍、成龍等人,讓全世界的人都為之讚嘆,而在小說中還有一個幽默風趣,善良熱心的華裔警長,當年席捲歐美的傅滿洲博士,也已經逐漸消失在了世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