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環繞、群星璀璨,福田濃縮了這些「深圳印象」!

2020-12-25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星球研究所 ,作者星球研究所

星球研究所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於探索極致世界

2020年8月26日

深圳經濟特區度過了40周歲的生日

40年前,這裡還是一座普通的邊陲小鎮

40年後,它已是世界矚目的國際大都市

是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排頭兵」

是人口超千萬、生產總值過2萬億元的

超大城市

深圳灣的煙花表演 | 攝影師@龔強

在人們的印象中,深圳有著山海環繞的美景、直聳雲霄的摩天高樓和眾多的知名企業總部,也與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我們無法在一日內看遍深圳,但一個區,也能夠品味深圳的華彩樂章。「深圳第一路」深南大道、「深圳第一高樓」平安金融中心、「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福田區濃縮了這些「深圳印象」。

福田中心區的高樓 | 攝影師@龔強

2019年,福田區的GDP達到了4546.5億元,幾乎可比肩部分省級行政區。它的中心區,更是以6平方公裡的土地創造了深圳市10%的產值。

作為深圳的政治、經濟、金融與文化中心,福田可以說是深圳的「C位擔當」。

01

水灣之中

福田區,在地圖上處在深圳南部與香港交界的地方。

深圳行政區劃圖 | 製圖@陳思琦&黃敏銳/星球研究所

北回歸線以南的位置使這裡的夏季長達6個多月,1個月的冬天是它「最後的倔強」;春季有嶺南的靜止鋒帶來潮溼的「回南天」,秋天則少雨乾旱。

在城市建設啟動前,這裡水網密布,縱橫交錯,深圳的「圳」其意即為「田邊水溝」。

發源於龍崗區牛尾嶺的深圳河,分隔開福田與香港新界,再匯入深圳灣。

流經福田的深圳河 | 攝影師@明子鑑

深圳灣以南是伶仃洋,海水的潮汐作用,使泥沙在河口岸邊堆積,大片的淤泥質潮灘將這裡塑造成了一塊動植物成長的樂土。

深圳灣東岸衛星影像 | 底圖來源@高德地圖

海岸線上,是一片茂密的「森林」——紅樹林。這類植物中含有單寧酸,剝開樹皮後遇空氣則變為紅色。漲潮時局部甚至全部浸泡在海水下,退潮時重新出現。

它們用密集的根繫緊抓著灘涂,對抗著風浪。同時,因為海水比淡水有著更高的鹽分,一些紅樹植物會通過葉片將鹽分排出體外,這些鹽分經過太陽曝曬或風乾後成為鹽粒,又重回海水中。

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片紅樹林生長的區域已被闢為自然保護區,佔地367公頃,是少見的位於城市內的自然保護區。它以獨特的生態系統為城市注入更多的活力與生命力,鹹淡水混合的肥沃水質,為鳥類提供著魚蝦貝蟹等食物。

生活在灘涂上的鳥類 | 攝影師@吳國勇

每年,數十萬隻往返於東亞與澳大利亞的候鳥們,選擇將這片灘涂作為途中的休息區或是過冬的居所。20餘種瀕危鳥類在此生活,黑臉琵鷺便是其中一種,這種鳥有著扁平如琵琶狀的嘴,是我國的二級保護動物。

依據香港觀鳥會在2020年統計的黑臉琵鷺全球普查數據,全球分布不到5000隻的黑臉琵鷺,在紅樹林保護區內被觀測到的數量就佔據了總數的10%。

紅樹林的黑臉琵鷺 | 攝影師@歐鵬

身處在這片水灣之中,靜謐與平和使時間仿佛不起作用。但同時,外面的世界正在快速地更新著。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之後,一個年輕而現代的都市區正在福田破殼而出。

02

青蔥歲月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初期,範圍僅包括今天的鹽田、羅湖、福田、南山一帶,特區與非特區被一條鐵絲網嚴格地分隔著。

所謂「要想富,先修路」,為了給初來乍到的港商與外商打造一個通達、現代的環境,一條連接東部羅湖與西部蛇口的景觀大道——深南大道開始修建。

夕陽餘暉下的深南大道 | 攝影師@young

從1979年開始修建到1994年全線貫通,從最早的泥土路到今日逾百米寬的康莊大道,一座座立交橋在其上跨越而過,連接著數十條南北向的市政道路,通往無數深圳人的居所與工作地。

如同北京的十裡長安街,一眾影響著深圳文化、環境與經濟的地標性建築與區域,在深南中路上開始生長。

今日深南大道沿線地標 | 底圖來源@Esri map

80年代初,福田區尚未成立,仍屬於「上步管理區」,深圳的電子產業在這裡開始發展。華強電子工業公司成立,此後眾多電子與通信企業相繼而來,組成了上步工業區,開啟了影響力持續至今的「華強北時代」。

我國第一臺雙卡收錄機在此誕生,紅極一時,能夠擁有一臺的人無疑是時尚的弄潮兒。

華強北內的商鋪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90年福田區正式成立,華強北進入商業時代。第一個專門銷售電子配件的市場——深圳賽格電子市場應運而生,和百貨、家電、服裝等市場共同將這裡打造成了一條人流湧動的商業街。

華強北名聲大噪。不起眼的大樓檔口裡,無數創業者們在這裡種下夢想,騰訊、神舟、TP-LINK等一眾今日的知名品牌便是在這裡創立。

華強北商圈 | 攝影師@貝塔張

當華強北的商業如日中天時,福田的金融也正風生水起。

1990年,成立。人們對證券交易熱情高漲,大大小小的證券營業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深圳證券交易所 | 攝影師@young

1991年,平安保險總部由蛇口遷入福田。兩年後,我國第一家由企業創辦的商業銀行——招商銀行,亦將總部遷入福田。

位於車公廟的招商銀行總部大樓 | 攝影師@許瑋泓

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深圳以尋求人生的「第一桶金」,內地與香港的來往頻次也水漲船高,早期的兩個口岸不足以應對通關需求,福田開始新建皇崗口岸。

1989年12月,啟用通車。如今,皇崗口岸是全國最大的、唯一全天候通關的陸路口岸。

皇崗口岸連接的落馬洲大橋 | 攝影師@吳國勇

2007年,與皇崗口岸相隔僅一公裡的開通,一座240米的人行通道橋連接著兩岸。

福田口岸 | 攝影師@許瑋泓

當千禧年的新年鐘聲敲響,初具雛形的交通網將人們引向一個摩登的都市中心。

穿過中心區的地鐵一期1號線、4號線同時開通,到今天,福田也是站點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8條線路在這裡交錯互通,組成了一張覆蓋廣泛的地鐵網。

2015年,廣深港高鐵線路中的開通。它位於中心區南廣場西面,但在地面上卻看不到一座建築。

福田站航拍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是亞洲最大的地下火車站。在這裡乘坐高鐵,僅16分鐘便可以到達香港西九龍站。

穿行在廣深港高鐵線上的「和諧號」列車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集合了商業、金融與交通力量,福田歷史的積累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中爆發,中心區的繁榮與日俱增。

福田中心區範圍示意 | 製圖@陳思琦&黃敏銳/星球研究所

2015年,高達599.1米的封頂,成為深圳第一高樓,它和國信金融大廈等一眾寫字樓刷新著福田的天際線。

平安金融中心及周邊寫字樓 | 攝影師@韋詩弦

鋼筋水泥森林裡高樓林立,納稅過億的樓宇佔據了全部樓宇的一半,近萬家或大或小的企業在這裡描繪著對未來的藍圖。

根據中國商務區聯盟的統計數據,2017年福田中心區的生產總值佔了深圳全市的10%,單位面積上的生產值達到了400億元,在全國居於前列。

北上廣深CBD主要數據排名 | 製圖@黃敏銳/星球研究所

被寫字樓簇擁著的中軸線成為了深圳地標之一,它記錄著深圳中心四十年的奮鬥史,也見證著「來了就是深圳人」的豪情與壯志。

03

推開未來的門

時至今日,這片中心區承載的除了財富,亦有情懷。人們可以不再單向地為商務區GDP貢獻價值,也可以在此獲得更多休閒娛樂的體驗。

著名的深港建築/城市雙年展便選擇將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作為主展館,剛落幕不久的第三屆當代戲劇雙年展也在少年宮與其他場館裡上演過精彩好劇。

請橫屏觀看,位於中心區北部的文化場所 | 攝影師@白楊

在中心區南部的深圳會展中心,舉辦過千場大大小小的展覽與會議,既有電子信息博覽會、光電博覽會、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這樣的重大展會,也有婚慶博覽會這樣平易近人的展會。

第24屆全國高校畢業生秋季就業雙選會在深圳會展中心1號館舉行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福田中心區,正在成為深圳的城市會客廳。而福田,也在進入新的時代。

在荔枝樹之後,紅樹被確定為深圳的第二市樹,它生長在潮間帶的特性與淨化水質的功能正符合深圳的濱海環境,也象徵著激濁揚清的品格。

華強北在時光的變遷中完成蝶變,在2019年成為全國首個5G生活體驗街區,同時也向著創意孵化園再次轉型。

華強北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工作了30年之久的皇崗口岸將更新「2.0版本」,未來取消貨檢功能,定位為「一地兩檢」純旅檢口岸。未來皇崗口岸將成為輻射大灣區、面向世界的超級口岸和綜合交通樞紐。進一步地為深港兩地的交流提供便利。

皇崗口岸新建的臨時旅檢大樓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福田,成為了深圳的標誌,也成為了改革開放的標誌。

深南大道邊樹立的鄧小平畫像已更新了第四個版本,一直是深圳出鏡率最高的拍照留念地。

鄧小平畫像廣場 | 攝影師@龔強

中心區北部的蓮花山公園是福田區內最大的公園,佔去了中心區近1/3的面積。

身處其中,綠樹成蔭,霸王棕、大王椰和鳳凰木等喬木帶來獨特的熱帶風情,夾竹桃、二喬玉蘭和三角梅等在春日裡競相爭豔。

蓮花山上的三角梅 | 攝影師@young

2000年,鄧小平的青銅雕像在公園的山頂廣場落成。這座雕像高6米、重7噸,塑造了鄧小平衣衫獵獵、大步向前走的姿態。

蓮花山鄧小平雕像 | 攝影師@盧文

順著偉人的目光望去,人們也許會想到風雨40年裡,無數從四面八方踏入這片土地的建設者與夢想家,在這裡成為行業的開路者、財富的創造者,而每一個深圳人,都是其中之一。

四十不惑,於一個人來說是正值壯年,於一座城來說仍然是年輕活力。當深圳用40年交出改革開放的答卷之時,作為「C位擔當」的福田,將呈現更多樣的產業生態、豐富便捷的配套設施,開啟「2.0時代」。

因為年輕,所以永遠在改變,永遠有蓬勃的生命力。

請橫屏觀看,晨光中的福田天際線 | 攝影師@劉穎媛

【參考文獻】

[1]深圳市福田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福田區志[M]. 方志出版社, 2012.

[2]徐華林. 福田紅樹林保護區潮間帶動物圖譜[M].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6

[3]陳一新. 深圳福田中心區(CBD)城市規劃建設三十年歷史研究(1980-2010)[M]. 東南大學出版社,2015

[4]陳一新. 規劃探索——深圳市中心區城市規劃實施歷程(1980~2010年)[M]. 海天出版社,2015

原標題:《山海環繞、群星璀璨,福田濃縮了這些「深圳印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深圳:幸福福田的「度」
    福田有福,幸福福田。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也是深圳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決勝」之年。8月22日-8月23日,我跟著「福田有福」網民觀察團,與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大V一起,用腳步丈量城區發展程度,用眼睛感受福田在「雙區」建設中的創新舉措與高質量發展路徑,用身體感受這座現代化科技城市的溫度。這次來深圳,正好趕上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切實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熱度。
  • 深圳福田,不止金融中心
    與下沙黃氏一樣,皇崗莊氏、崗廈文氏,石廈趙氏、下梅林鄭氏、新洲簡氏等不同時期的不同族群,從四面八方來到福田,落地生根,最終形成了福田的15條村莊。如今,散落在福田高樓大廈間的祠堂和宗廟,見證了福田乃至深圳早期的移民歷程。2020年,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福田區建區30周年。
  • 深圳福田步入「寸土寸金」時代
    2019年,福田地均GDP達57.80億元,連續13年居深圳首位;人均GDP達27.58萬元,折合4.23萬美元,已超過法國、日本、韓國等多個發達國家。這些數據,不僅展示了福田在過去三十年間的發展成果,也以實際行動證明了深圳中心區始終獨佔鰲頭。4%的土地,孕育全國TOP3金融中心深圳土地稀缺,這幾乎已是人盡皆知之事。
  • 深圳福田:優勢產業構建多元化發展格局
    福田區近年來積極推進「首善之區、幸福福田」建設,不斷整合優勢資源、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力促經濟量質並舉,集中打造有發展基礎和空間的產業,構建多元化發展格局。 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深圳中心城區福田區在土地、交通、人口、環境等方面的承載力面臨極限。
  • 一座綜合體撬動深圳福田CBD的商業想像
    作為中國最年輕的一線城市,深圳擁有"粵港澳大灣區"和"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雙輪政策驅動,福田作為深圳的CBD,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屹立於此核心區的不論是城市綜合體,還是其間的商業、寫字樓、住宅、公寓等產品,都是集聚全球投資者目光的"C位"所在。
  • 深圳福田河「變形記」見證深圳河流域治理
    從空中俯瞰,深圳市福田河從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福田中心區蜿蜒而過,河岸兩邊綠樹成蔭,蟲鳴鳥啼此起彼伏。傍晚時分,市民們三五成群漫步河濱,在鬧市中享受這條河流帶來的靜謐。  深圳市福田河全長6.94 公裡,北起梅林坳積水塘,南至深圳河入海口,是深圳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 呂思清·深圳福田國際弦樂藝術周啟幕
    深圳晚報訊 (記者 劉丹青 通訊員 秦藝航) 日前,第三屆「呂思清·深圳福田國際弦樂藝術周開幕音樂會」在深圳音樂廳舉行,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福田區文化顧問」呂思清以及7位弦樂大師,同來自世界各地的70餘名入圍「福田杯」青少年弦樂精英賽的優秀弦樂選手,共同見證第三屆「呂思清·深圳福田國際弦樂藝術周」的開幕。
  • 深圳紅樹林溼地博物館來了!方案設計國際招標
    來源: 深圳房地產信息網「紅樹」是深圳市的市樹,也是深圳精神的文化象徵。8月18日,住建局官網發布深圳紅樹林溼地博物館(中國紅樹林博物館)方案設計及建築與景觀專業初步設計國際招標公告,打造具有獨特意義的深圳城市文化新名片。項目規劃總面積約1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95萬平方米(其中博物館主體建築3萬平方米,配套停車場、園林及小型商業建築0.95萬平方米),配套景觀面積約9.2萬平方米。
  • 筆墨丹青 大美福田!深圳福田美術館「雙展」同期開幕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軍 通訊員 陳晨18日下午,「福田丹青」福田區建區三十年美術成就展暨東方藝術巨匠·王學仲藝術深圳特展在深圳市福田美術館順利開幕。活動由福田區委宣傳部、福田區文廣旅體局、福田區公共文體中心和區文聯聯合主辦,市、區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以及業內專家、學者出席了開幕儀式。
  • 深圳紅樹林溼地博物館設計評審揭曉
    「紅樹」作為深圳的市樹,是深圳精神的一個文化象徵。深圳紅樹林溼地博物館(中國紅樹林博物館)是國家林草局與深圳市政府共同建設的國家級博物館,依託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設立,將建成為集紅樹林生態保護、陳列展覽、收藏保護、科普教育、科學研究與娛樂休閒為一體的大型專題類自然博物館,是深圳市未來重要文化及公共服務設施之一。該館的設計方案及建築與景觀初步設計於今年8月開展了國際招標。
  • 深圳中心思辨:福田,依然中心,一直在進化從未被超越
    福田中心包括福田中心區、羅湖中心區,主要發展市級行政、文化、商業、商務等職能。以深圳的經濟體量和產業體系、深圳的區域輻射和帶動能力而論,正在「超級城市化」的深圳從現實和戰略上都不能只有一個中心。紐約不只有一個曼哈頓,倫敦不只有一個金融城,巴黎也不僅僅只有一個拉德芳斯。顯然,目前深圳的城市雙中心格局並沒有被打破。前海和福田各安其位,各自發展,均有進化。
  • 深圳紅樹林溼地博物館設計方案呼之欲出
    來源:讀特12月10日,深圳紅樹林溼地博物館設計方案及建築與景觀評審結果公布,3家中標單位的效果圖也正式發布。「紅樹」作為深圳的市樹,是深圳精神的一個文化象徵。深圳紅樹林溼地博物館(中國紅樹林博物館)是國家林草局與深圳市政府共同建設的國家級博物館,依託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設立,將建成為集紅樹林生態保護、陳列展覽、收藏保護、科普教育、科學研究與娛樂休閒為一體的大型專題類自然博物館,是深圳市未來重要文化及公共服務設施之一。該館的設計方案及建築與景觀初步設計於今年8月啟動國際招標。
  • 第四屆「郎朗·深圳福田國際鋼琴藝術節」啟動!1月1日起「福田杯...
    記者今天獲悉,大型社群類文化教育系列活動「向經典致敬——青少年古典音樂推廣計劃」活動閉幕式暨2021年第四屆「郎朗·深圳福田國際鋼琴藝術節」啟動儀式21日晚在深圳少年宮劇院舉行。團市委副書記張冬冬,福田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高大偉,副部長顧丹丹,國際鋼琴大師郎朗,著名音樂教育家朱雅芬,深圳交響樂團團長聶冰,北京郎朗藝術基金會理事長郎國任及郎朗音樂世界總裁周秀蘭等出席活動。
  • 「紅樹林」璀璨之夜,福田法院老院長林良榮登上領獎臺
    11月26日晚,深圳廣電集團1800平米演播廳氣氛熱烈,由福田區委區政府主辦的「紅樹禮讚——深圳市福田區紅樹林獎頒獎儀式」在此舉行,30個先進集體和60位先進個人被隆重授予「紅樹林獎」。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強,原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楊洪,福田區四套班子領導以及為福田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老領導出席活動。
  • 20年前華語樂壇:群星璀璨,百花齊放。這些經典老歌你聽過幾首?
    20年前的華語樂壇可謂是群星璀璨,在那個年代,華語樂壇誕生了很多流行歌曲,也誕生了不少流行歌曲天王以及天后,其中不少歌曲在今天都被廣大網友奉為經典。今天,我們我們就來重溫一下那個百花齊放,群星璀璨的年代,重溫那些陪伴了我們一整個青春歲月的經典歌曲。
  • 深圳樓市:福田內部分化嚴重,這幾個位置不要碰
    想要在深圳找總價850-900的小三居或大兩居,夫妻還孩子,在福田工作。注重居住環境、日後升值。請問前海和華僑城片區該如何選擇?目前看中了中熙君南山和首地容御,望指點迷津,謝謝!回到自住角度上來看,我覺得追隨你們的本心就好,華僑城綠樹環繞,鬧中取靜的,即便可能升值不如預期,我們也賺得了享受,一個是延遲享受,一個是當下體驗,很難說哪個孰優孰劣。
  • 深圳福田5G+環衛機器人編隊上崗
    昨日上午,福田區政府環衛PPP項目啟動儀式在深圳市民中心南廣場舉行。  隨著首批5G+環衛機器人編隊在福田正式上崗,深圳環衛工作正式邁入5G智能時代。昨日上午,福田區政府環衛PPP項目啟動儀式在深圳市民中心南廣場舉行。作為目前國內首個落地運營的5G智能清掃環衛PPP項目,該項目由福田區政府與盈峰中聯環境共同打造,有望成為深圳作為5G商用試點城市又一嶄新名片。  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5G+環衛機器人在市民中心公園內穿行,期間能自主規劃線路、智能識別垃圾,吸引了不少市民好奇的目光。
  • 第四屆「郎朗·深圳福田國際鋼琴藝術節」正式啟動
    團市委副書記張冬冬,福田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高大偉,副部長顧丹丹,國際鋼琴大師郎朗,著名音樂教育家朱雅芬,深圳交響樂團團長聶冰,北京郎朗藝術基金會理事長郎國任及郎朗音樂世界總裁周秀蘭等出席活動。郎朗在現場表示,升級後的「4.0版本『郎朗·深圳福田國際鋼琴藝術節』」將繼續堅持「純公益」性質,致力於回饋社會,在福田區委政府的支持下,為福田的每位市民、小朋友們帶來高品質的文化教育服務與寶貴的「精神財富」,用更具國際視野的思路,更專業的堅持,發現和鼓勵、培養更優秀青少年音樂人才,幫助他們在未來走向國際舞臺、取得更大的成就。
  • 深圳新樓盤打新依然狂熱
    密集拿證、密集開盤成為今年、尤其是下半年深圳樓市的常態。截至目前,深圳供應的新房住宅套數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預測,今年內深圳還有約20個新盤排隊進場,松崗的新世界松風明月、福田的深鐵懿府、大鵬的保利青谷、龍華的尚譽紅山裡、鹽田的山海四季城二期華府……區域上看,新盤可謂全面開花。
  • 深圳福田街道打造商圈人文生態鏈
    12月24日,第40期「福田發布」在深圳福田街道大中華國際交易中心舉行。發布現場,福田街道黨工委書記郭智勝圍繞「黨建、民生、服務、治理」四個方面,以黨建為引領,以人民為中心,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為主線,介紹了站在新30年再出發的起點上,福田街道如何開好局、起好步。「2021年,福田街道將創新黨委領導+企業服務+多元治理的『1+1+1』工作體系,以優質的服務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創好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