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不止金融中心

2020-12-06 界面新聞

記者|戈振偉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像,深圳第一高樓——平安國際金融中心,居然和皇崗村莊氏祠堂同框,且近在咫尺。

站在蓮花山上向南遠眺,皇崗村就在中軸線上,作為福田區的15個城中村之一,皇崗偌大的文化廣場和氣勢恢宏的莊氏祠堂與周邊的CBD建築群融為一體,仿佛在向世人描繪福田的發展圖景:連接傳統和現代,打通過去與未來。

福田,以宋代「湖山相擁,田地生輝」的楹聯而得名。800多年前,福建人黃默堂便在福田開闢下沙村,生生不息,繁衍至今。與下沙黃氏一樣,皇崗莊氏、崗廈文氏,石廈趙氏、下梅林鄭氏、新洲簡氏等不同時期的不同族群,從四面八方來到福田,落地生根,最終形成了福田的15條村莊。如今,散落在福田高樓大廈間的祠堂和宗廟,見證了福田乃至深圳早期的移民歷程。

2020年,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福田區建區30周年。40年,放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對於深圳而言,卻完成了由「小漁村」到「大都市」的蛻變,人口暴增,成為中國最著名的移民城市。而福田也在三十年間,實現了從「上步工業區」向「金融+科技+文化」現代產業體系的躍升,成為深圳的行政、金融、文化、商貿和國際交往中心。

三十而立的福田,其巨變從數據來看最直觀:福田常住人口,1990年只有13萬人,2019年已經達到了166萬人,增長了12 倍;2019年,福田區地區生產總值為4547億元,相比1990年的39億元增長了115倍;2019年福田CBD地區生產總值、地均產值位居全國第二位;福田地均GDP、地均稅收,連續13年位居深圳首位。

水田灘涂變身金融中心

1988年5月,時任深圳市委書記兼市長的李灝提出:「作為改革開放試驗田的深圳,在資本市場的試驗探索中也應該先行一步,為在全國推廣積累更多的經驗,讓深圳在通向資本市場之路上也做一回拓荒牛。」

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率先開始集中交易,對外聲稱「試營業」,但與正式營業沒有區別,這一天也就成為深交所的成立日期,同時也標誌著中國資本市場誕生。

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建立,無論從深圳還是全國金融改革的角度看,都是一件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影響深遠的重大改革。

2014年,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從羅湖搬遷至福田辦公,紮根福田、服務全國,發揮資本市場核心平臺功能,帶動行業相關機構集聚福田,進一步鞏固福田金融中心區地位。

深圳證券交易所,攝影:戈振偉試看紐約、倫敦、香港,每個國際化都市的中心區,都以金融為磁場,對這個城市的高端產業起著聚合引領的作用。

截至目前,福田區持牌金融機構總數達264家,數量佔全市近七成,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信託等金融業態齊全,這也直接帶動了福田金融業的發展。其中,平安集團和招商銀行兩家金融企業進入世界500強。

深圳福田區,與北京金融街、上海陸家嘴成為大家公認的中國三大金融集聚地。

作為深圳的金融中心區,福田從數據上呈現出了強勁的實力。2019年,區內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723.92億元,佔全區總產值的37.9%,佔全市金融增加值比重47%。

今年各個領域直接承受疫情的衝擊,這個態勢下,上半年福田區實現金融業增加值953.49億元,同比增長9.1%,佔福田區GDP的42.8%,佔深圳市金融業增加值的46.5%。金融業完成稅收461.65億元,佔福田區稅收總額的58.78%,佔深圳市金融業增加值的46.5%。

為什麼是福田?

眾所周知,深圳早期的發展重心在羅湖,1978-1997將近20年的時間裡,羅湖商業區幾乎匯集了深圳的行政、金融、文化、商務辦公等全部功能。進入到90年代之後,隨著福田CBD的動工,金融業逐漸向福田區轉移,深圳中心區C位開始第一次西移。

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執行副會長李紳認為,金融機構進入一個城市,大都習慣選擇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要最好的地段、最好的樓盤。福田是深圳市政府所在地,深交所、銀保監局、證監局和地方金融監管局都在這裡,自然能吸引眾多金融機構入駐。

除了地域優勢,政策吸引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福田將金融科技作為打造現代金融產業高地的重要突破口,推出了一系列降低金融科技企業運作成本、鼓勵創新、人才培養、產業集聚的政策。

2017年3月,福田出臺首個地方政府金融科技專項政策《關於促進福田區金融科技快速健康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2017年7月,出臺《關於促進福田區金融科技發展的扶持措施(試行)》;2020年5月,新修訂《深圳市福田區支持金融科技發展若干措施》。

為鞏固福田區在金融科技上的先發優勢,進一步優化完善金融科技生態,加快金融科技空間載體建設,福田區於2019、2020年先後推出金融科技專業空間載體——灣區國際金融科技城、國際金融科技生態園。目前,「雙園」正逐漸成為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培育基地,潛藏著巨大的想像空間。

在金融科技生態中,福田有幾個最重要的布局,首先就是數字貨幣。福田區在布局金融科技時,竭盡全力爭取到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院在福田落戶。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唯一批准設立的個人徵信機構——百行徵信已落址福田,隨著幾個基礎性的機構落戶,福田金融科技的生態就基本形成。

2020年8 月 6 日下午,深交所上市大廳內,伴隨著寶鐘的敲響,香蜜湖產融創新上市加速器正式啟動,福田創新資本生態圈迎來嶄新的起點。據新華網報導,香蜜湖加速器由深圳證券交易所與福田區人民政府聯合共建,目前已歸集全國擬上市梯隊企業千餘家,將進一步提高深市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助力福田金融中心核心區優勢的強化,實現創新 " 加速度 "、發展 " 加速度 "。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福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引擎之一,正在規劃建設中的「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有望再次刷新福田的金融高度。未來,這裡將建成國際金融總部,一大批金融企業將在此集聚。

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效果圖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戰略的推進,福田將再次扮演深圳做大做強金融產業中的關鍵角色。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成為新引擎

深圳福田,不止金融中心。

每年11月,深圳福田會展中心,行人如織,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如期而至,熱度不減。高交會是中國目前高新技術領域規模最大、最富實效、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展會,被譽為「中國科技第一展」,引領行業風向標。

正是在2008年的第十屆高交會上,華強北迎來了自己的巔峰時期,被授予「中國電子第一街」的稱號,由此確定了全國電子商業界的龍頭地位。

對於福田區近年來的科技發展情況,同樣能在今年第二十二屆高交會上的福田展區管窺一斑。

本次福田以「創新福田、灣區引擎,邁向中央創新區」為主題,聚焦5G、集成電路、金融科技、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材料、清潔能源等領域,重點展示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高端科研項目及轄區優秀高科技企業創新技術和產品。

其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臺。

2019年2月和8月,「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分別被寫進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深圳先行示範區的意見》。

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親自部署「規劃建設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福田區委書記鄭紅波在11月接受深圳特區報採訪時表示,福田區將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環中心公園活力城區「三大新引擎」為總牽引,打造福田區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

他介紹,「三大新引擎之一」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截至目前,河套合作區深方園區已籌集科研空間67萬平方米,先期37萬平方米優質科研空間已投入使用,已落地和對接的香港及國際優質項目132個,其中生命科學項目55個,信息科學47個,材料科學8個,其他領域22個,大部分項目極具前沿性、前瞻性、先導性,包括國家重大研究機構「國際量子研究院」,構建了「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全過程創新生態鏈。預計2022年底建成的新皇崗口岸,將進一步促進深港創新要素的便利流通。

福田區的新興產業園區建設也在加速,2019年,「五園一街」新型科創園區開園。轄區內的中國(南方)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心已經順利運營,成為全國唯一具備專利、商標、版權功能的智慧財產權大數據中心。

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福田區現有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研究中心、公共服務平臺等各類創新載體226家,其中國家級共有11家、省級54家、市級161家,主要產業涉及電子信息、新材料、生命健康、先進位造、新能源、智能裝備等領域。全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市級以上眾創空間合計27家,總面積約23萬平方米,其中科技企業孵化器4家,國家級眾創空間12家,市級以上眾創空間23家。共引進24個項目,主要集中在人工智慧、集成電路、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初步形成總部類、國家級、高成長性的科技龍頭資源集聚。

近年來,福田區陸續發布了《深圳市福田區支持科技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深圳市福田區支持科技企業高成長若干措施》《深圳市福田區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措施》《深圳市福田區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措施》《深圳市福田區支持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若干措施》《深圳市福田區支持區塊鏈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等科技政策,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入駐。

2018年,深圳明星晶片公司匯頂科技以5.5億元競得福田區地塊,將在此建全球智能晶片創新中心。

就在剛剛過去的11月,手機製造廠商榮耀獨立後,新的辦公地點選擇了福田——而不是南山,多少讓人有些驚訝,它搬進了福田新一代產業園4棟,與vivo軟體部門成為鄰居。

今年,福田區提出對標「曼哈頓+矽谷」,從中央商務區邁向中央創新區,打造都市型、分布式、智能化科創區的科創產業發展新路徑,開啟了一場具有顛覆性意義和重要引領作用的先行實踐。

從「上不去」到「散步區」

福田區的前身是「上步區」,傳言諧音「上不去」不吉利,於是改名「福田區」。如今,福田人更寧願稱呼其為一聲「散步區」——走到哪都像在散步。

眾所周知,深圳四季如春,公園星羅棋布,而福田轄區內就有125個,它們像一顆顆綠色明珠,成為展現深圳「千園之城」的最佳承載地。深圳「十佳健身步道」,福田便佔了四個。

如果想觀察福田,位於福田中心的蓮花山公園是個不錯的選擇。每天早上或傍晚,公園裡人來人往,在繁華的都市,他們仍然能在這裡體味一番詩意生活。在距公園南大門不遠處,孵化出了深圳著名的相親角——蓮花山相親角。徵婚信息寫在密密麻麻的A4紙上,無數深圳男女的生命軌跡在這個角落發生轉變。

蓮花山不高,沿著臺階,拾級而上,一會便可到山頂廣場,這裡佇立著一座鄧小平銅像——身穿風衣,面朝南方,大步向前。這是國內第一座由中央批准,以城市雕塑形式豎立的鄧小平雕像。

從山頂南眺,中心書城、深圳圖書館、深圳音樂廳、市民中心、深圳博物館、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等建築錯落有致、一覽無餘。若遇上燈光秀,更是別有一番景象,人們會紛紛拿起手機拍照、記錄。

蓮花山夜景,攝影:戈振偉有人說深圳只知道賺錢,但它卻把中心區劃給了一些最不賺錢的項目,建書店、圖書館、音樂廳、藝術館,而非打造純粹的商業區;有人說深圳沒文化,「讀書讓生活更加精彩,閱讀讓城市更有溫度」,這一句鏗鏘有力的標語印在中心書城顯眼位置。2000年,深圳決定將每年的11月設立為「深圳讀書月」,從此,讀書成了深圳人生活的一部分。

深圳中心書城,攝影:戈振偉市民中心,深圳最具標誌性的建築物,外形猶如大鵬展翅,漫步於此,跳街舞的、玩滑板的、談戀愛的年輕人隨處可見,讓人很容易一瞬間忘了這裡也是深圳的行政中心,市政府主要的辦公機構。集政府辦公和市民娛樂於一體,政府又為市民服務,市民中心,名副其實。

福田人永遠覺得福田就是深圳的中心城區,因為身處福田,去哪都方便。

深圳目前開通的地鐵線有11條,其中在福田通行的有9條,共54個車站,運營裡程達95.35公裡,佔深圳總裡程勁四分之一。其中,車公廟作為綜合交通樞紐,是深圳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四線交匯,同站換成的地鐵站。

福田擁有兩個口岸,其中皇崗口岸1988年正式開放,2003年實行24小時通關,至今仍是全國唯一24小時通關的陸路口岸。另一個是福田口岸,地鐵4號線直達,連接香港東鐵線,能無縫銜接地鐵前往香港各區。

福田還有亞洲最大的地下火車站——福田站,14分鐘直通香港西九龍,33分鐘抵達廣州南站,地鐵11號線30分鐘可達寶安機場,廣深港半小時通勤圈成為現實。

福田叫「中心」的地方很多,還有著名的深圳中心公園,多少開發商對其垂涎三尺。目前,福田區環中心公園片區作為三大新引擎之一,承載了福田又一個巨大的想像空間。該片區以筆架山、中心公園和福田河為中心,北至北環大道,南接深圳河,東至華強北步行街,西至彩田路,涉及區域面積約10.6平方公裡。

福田將探索利用市場化機制,加快推進八大重點片區的棚改和城市更新,未來將梳理出11平方公裡的用地、2000萬平米的優質產業空間,打造國際一流的環中心公園活力城區。

環中心公園活力城區從2005年開始,隨著深圳河邊漁農村的整體爆破,拉開了福田城中村城市更新的大幕。

12月1日,皇崗村城市更新(第一期)項目正式動工。自2010年公布舊改規劃後,時隔十年,福田區這個最「壕」城中村終於要開拆了。

走過30年,福田區仍在進化,深圳的故事也將繼續書寫。

相關焦點

  • 深圳中心思辨:福田,依然中心,一直在進化從未被超越
    深圳證券交易所所在地與作為深圳金融中心所在地的福田。福田聚集了全市近七成的持牌金融機構(共258家),福田區金融業佔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的37.9%,佔全市金融業增加值的47%(2019年)。幾乎是半壁江山。
  • 深圳:幸福福田的「度」
    福田有福,幸福福田。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也是深圳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決勝」之年。8月22日-8月23日,我跟著「福田有福」網民觀察團,與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大V一起,用腳步丈量城區發展程度,用眼睛感受福田在「雙區」建設中的創新舉措與高質量發展路徑,用身體感受這座現代化科技城市的溫度。這次來深圳,正好趕上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切實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熱度。
  • 深圳福田步入「寸土寸金」時代
    圍繞市政府,深圳第一高樓平安金融中心高聳入雲,證券交易所、基金大廈、招商銀行、大百匯廣場、太平金融大廈等超高層辦公大廈整齊林立,形成了深圳最美的天際線,同時也是最具價值的城市CBD。早在2017年,根據中國社科院的數據,福田CBD以2622億元的GDP總量位於全國GDP第一,佔深圳GDP總額的約15%。
  • 福田金融科技迸發活力!優質項目企業爭相落戶國際金融科技生態園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馬小晗國際金融科技生態園在灣區(深圳)是福田區傾力打造的金融科技專業載體2.0版,於今年七月金融科技人才節揭牌後招商成果豐碩喜人。福田區金融工作局主要負責人強調,福田區金融科技發展已經進入新階段,如今福田招商不拼政策優勢,拼的是服務能力和生態優勢,要用優質的服務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用良好的生態吸引企業、留住企業,讓企業在福田更好地成長。
  • 山海環繞、群星璀璨,福田濃縮了這些「深圳印象」!
    「深圳第一路」深南大道、「深圳第一高樓」平安金融中心、「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福田區濃縮了這些「深圳印象」。福田中心區的高樓 | 攝影師@龔強作為深圳的政治、經濟、金融與文化中心,福田可以說是深圳的「C位擔當」。 01水灣之中福田區,在地圖上處在深圳南部與香港交界的地方。深圳行政區劃圖 | 製圖@陳思琦&黃敏銳/星球研究所
  • ...文化+金融」高質量融合發展,福田加速打造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新...
    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強,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沙雁,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李輝,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錢強,深圳市金融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肖志家,福田區委書記鄭紅波,福田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偉,福田區委常委
  • 一座綜合體撬動深圳福田CBD的商業想像
    如果說蛇口是特區夢開始的地方,羅湖是深圳最早發展的地方,那麼福田就是深圳的定位根本所在,其自特區誕生之始,就以世界級的"城市會客廳"為發展願景。   眾所周知,曼哈頓是美國著名的金融中心,而矽谷是美國的高新科技聚集地。根據發展規劃,福田區目前以"曼哈頓+矽谷"為對標,以"金融+科技+文化"為特色,以"CBD+高新區"為形態的經濟體系基本形成,世界級灣區現代產業引領區作用初步發揮。
  • 「雲端看深圳」不一樣的新潮科技旅遊體驗——專訪深圳平安金融...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28日訊 (記者 田志強)說起地標建築就不得不提及上海東方明珠,廣州「小蠻腰」,地標建築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城市建設成就的象徵。而對於深圳來說,平安金融中心不僅是深圳新時期的建築、商業地標,更代表著城市品質生活與精神文化的新體驗。
  • 福田建設城市中心生態高地
    深圳市福田區作為現代化中心城區,可謂是「寸土寸金」。福田區自然生態資源究竟有多豐富?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福田管理局已完成對福田區GEP測算,構建了符合福田區特色的城市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體系。強力整治九大類空氣汙染源、全力推進重點物種保護、率先開展「清潔護河百日大行動」、將打造濱海特色生態景觀集群和公園式金融中心和產業園區……近年來,福田區有力提升生態產品與服務的供給能力,實現GDP較大幅度增長前提下GEP規模總量仍能同步增長。
  • 決戰金融科技!深圳動作頻頻:率先推地方標準、開設測評中心!各大...
    發展金融科技,深圳又走在了前頭?繼首個金融行業區塊鏈地方標準——《金融行業區塊鏈平臺技術規範》發布之後,深圳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也在近日宣告成立運營。「深圳國家金融科技測試中心的成立,提升了深圳金融科技發展的檔位,將有助於深圳發展金融科技產業生態。」
  • [分享]平安國際金融結構中心資料下載
    而高度的「縮水」,據稱是因為航空限高所致。作為項目總承包的中建向參與封頂儀式的媒體宣布,項目將在2016年4月全面竣工,建成後總高度將達到592.5米。  目錄  1.項目概況 2.設計理念與特色 3.空間構成合理性分析 4.建築與周邊環境關係 5.結構體系與工作性能解析 6.垂直交通疏散系統 7.設備設施系統 8.立面、細部解析 工程概況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1月6日競得深圳福田中心區一商務地塊,這個項目平安國際金融中心建築主體高度588米,塔頂高度660米,建成後總高度將超越上海中心大廈的632米的高度,成為中國第一高樓,世界第
  • 深圳福田街道:系統重構高質量發展體系 活力商圈吸引優質人才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劉麗 呂沁蘭 記者劉寶)日前,深圳市福田區委書記鄭紅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新三十年,深圳福田將以「發展、治理、民生」為主要抓手,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先行示範、當好尖兵,並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環中心公園活力圈「三大新引擎」為牽引,建設獲得感成色更足的民生幸福城區
  • 福田派出所:讓平安守護更實在
    作為深圳高樓最密集的區域,深圳福田中心區集行政、金融、商務、文化、會展、旅遊觀光、休閒娛樂、交通樞紐為一體。轄區面積6.6平方公裡的範圍內,總人口約44萬人,戶籍人口約13.76萬人,流動人口約31萬。
  • 建區30年 網絡大V評福田丨熊老六:而立福田,文章錦繡
    福田不僅僅是深圳的行政、金融中心,同樣也是文化中心。建區30年的福田,是最能體現深圳這座城市的人文特色、人文品格以及人文情懷的地方。 01 開放包容的文化底蘊 深圳是我見過的最具包容性的一座城市。
  • 深圳福田:優勢產業構建多元化發展格局
    福田區近年來積極推進「首善之區、幸福福田」建設,不斷整合優勢資源、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力促經濟量質並舉,集中打造有發展基礎和空間的產業,構建多元化發展格局。 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深圳中心城區福田區在土地、交通、人口、環境等方面的承載力面臨極限。
  • 筆墨丹青 大美福田!深圳福田美術館「雙展」同期開幕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軍 通訊員 陳晨18日下午,「福田丹青」福田區建區三十年美術成就展暨東方藝術巨匠·王學仲藝術深圳特展在深圳市福田美術館順利開幕。活動由福田區委宣傳部、福田區文廣旅體局、福田區公共文體中心和區文聯聯合主辦,市、區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以及業內專家、學者出席了開幕儀式。
  • 華為雲助力,深圳福田走出「金融+科技」新路子
    談起與華為雲歷時數月一起研發的輿情監測數據系統,深圳價值在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蘇梅感受很深。2019年5月,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與華為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共建了全國首個人工智慧/軟體開發雲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
  • 福田加速打造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新標杆
    作為「香蜜湖」金融品牌系列產品,文創指數對福田打造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建設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匹配的人文高地具有重要意義。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李輝表示,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目前深圳市場在文化創意領域已形成一定的集聚效應,創新引領優勢明顯,服務實體經濟成就顯著。文創指數的發布,是推進文化加金融深度融合發展,加強區域經濟和資本市場聯繫的重要舉措。
  • 喜大普奔,國內首個前沿科技法律服務公共平臺落戶深圳福田
    籤約儀式上,由中國科學技術法學會與福田區政府戰略合作的首個項目——深圳市北鵬前沿科技法律研究院和服務中心也正式落地,研究院將充分發揮中國科學技術法學會的專家資源優勢,重點圍繞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布局和深圳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方向,打造能夠覆蓋創新生態鏈全過程的一站式科技法律服務公共平臺,未來將在"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創新生態鏈各環節,為科研機構
  • 深圳福田街道打造商圈人文生態鏈
    12月24日,第40期「福田發布」在深圳福田街道大中華國際交易中心舉行。發布現場,福田街道黨工委書記郭智勝圍繞「黨建、民生、服務、治理」四個方面,以黨建為引領,以人民為中心,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為主線,介紹了站在新30年再出發的起點上,福田街道如何開好局、起好步。「2021年,福田街道將創新黨委領導+企業服務+多元治理的『1+1+1』工作體系,以優質的服務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創好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