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時候在農村生活,就經常看到蛇跑到農戶家裡偷吃東西,但基本上也沒見到過豬捕蛇吃啊。講道理,豬也是分很多種的,大致分為家豬和野豬,那老人口中說的豬是哪一種呢?我來分析一下。
豬能吃蛇但稱不上是剋星
農村老人說:豬是蛇的剋星,我並不認為這樣說是有道理的。
首先,家豬如果正常在圈裡的話,就算看見蛇闖入或者經過,也不會主動去捕食的。而蛇看見豬也是一樣的,因為豬體積比它本身大太多,會本能的避開溜走。但是因為豬本身是雜食動物,如果丟給它蛇,它也是會吃下去的。如果烹飪過的蛇放進去做飼料,那家豬就吃得更香了。因為家豬長期受到圈養,它們已經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並不會把蛇這種需要自己捕食的活物放在眼裡,它們也並不缺食物的。
那我猜應該說的是野豬。我們來分析下,豬都是雜食動物,野豬也不例外。
野豬具有兩顆長長的獠牙和強大的力量,再加上皮糙肉厚的,防禦屬性也超強。蛇見了都害怕,毒牙毫無用武之地,根本刺穿不了野豬針刺式的硬皮,眼看攻擊不動只能逃跑。但野豬利用自己的獠牙和身體優勢,很容易就能殺死蛇。但假設野豬同時遇到了一隻兔子和一條蛇,它會以獵捕兔子優先,並不會選擇蛇。至於原因是什麼,動物學專家也沒搞明白,大概是蛇肉不如兔肉好吃吧。
豬之所以能吃蛇,是因為體內含有一種對蛇毒免疫的物質。野豬在食物缺乏或者被蛇挑釁的情況下(雖然不太可能,狹路相逢野豬勝),還是會捕殺蛇來吃的。野豬吃了蛇肉,在胃裡消化了蛇肉,吸收了蛇的毒液之後,也並沒有中毒。所以有的人覺得野豬的胃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甚至還有人專門販賣野豬的胃。
總的來說,豬的主要食物來源並不是蛇,不遇到特殊情況是不會主動捕蛇來吃的,蛇也拿豬沒有辦法,甚至是繞道走。表明它們並不屬於一條食物鏈上的互克關係,也互不為敵。豬能殺死蛇並能吃掉,很多野豬還能吃毒蛇。但豬是蛇的剋星這種說法,並不準確。
蛇真正的剋星
與其說豬是蛇的剋星,不如說鷹、黃鼠狼、蜜獾等是蛇的剋星。
鷹
鷹稱得上是蛇的頭號天敵了,它是純肉食性動物,喜愛吃蛇、鼠、鳥類、兔子等。如果蛇遇上鷹,那真就是死路一條了,它看不見鷹,因為鷹在高空中。可鷹是著名的好眼力,不會放過在地面上行走的任何食物。一旦發現一條蛇,那真是美味送到嘴邊。繼而從天空俯衝而下,用鋒利的爪子準確地抓住蛇身飛回天空。這蛇是怎麼掙扎也跑不掉了,只能任由其帶回巢穴美餐一頓了。
黃鼠狼
我們都知道黃鼠狼是著名的「小偷」,經常偷農戶的雞吃,還愛記仇、搞破壞。但很少人知道它還是一名捕蛇的高手,如果黃鼠狼遇到了一條蛇,先會繞蛇一圈並在過程中留下尿液。蛇是最怕這種尿味了,就被困在其中動彈不得,黃鼠狼就來個甕中捉蛇。有時成功殺死蛇後,還會請出黃鼠狼小夥伴們,一起來分享美食,然後按照黃鼠狼小夥伴們的數量平均分配蛇肉,大家也都很規矩的只叼走自己應得的那塊慢慢享用。
蜜獾
蜜獾也就是平頭哥,這貨可厲害了,別說蛇了,獅子它都不放在眼裡。蜜獾的皮毛很粗糙,根本不怕蛇的毒牙。它也被稱為「動物中的戰鬥機」,那看到蛇肯定會主動開戰,就連好多毒蛇這位「哥」也沒在怕的,都是它的盤中餐。具有天生的靈活性和抗毒性,這才是蛇的剋星啊。
大自然相生相剋,很多動物都是蛇的剋星。農村老人說的話,也並不全無道理,但是不嚴謹、不準確。我們作為晚輩聽聽就好了,要保持科學嚴謹的態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