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有鵝的地方就不會有蛇,蛇怕鵝,有什麼科學依據

2020-12-17 山中桃谷

各位讀者大家好,這裡是」山中桃谷「,每日分享三農趣事,了解更農村資訊。農村老人說,有鵝的地方就不會有蛇,蛇怕鵝,有什麼科學依據

現在農村地區,居住的人平時基本上都是老人,還有小孩,年輕人基本上都到外面去打工賺錢了。在十幾年前農村有很多人基本上都有捕蛇的本領,附近所有山上的蛇基本上都被他們捕光了,因此那段時間農村蛇的數量非常的少,很難見到,更不要說蛇跑到家裡去。

但是由於這些年農村居住的人越來越少,因此這給了蛇繁衍生息的機會,蛇的數量也多了起來。如果一旦有毒蛇進入家門,那麼就會非常的危險。

在大自然中,往往有一些帶有攻擊性的生物,這種生物會給人的安全構成威脅。蛇就是這樣的生物,很多農村人上山,都遇到到蛇的經歷。對於蛇,絕大多數人都有種與生俱來的恐懼感,看到蛇都會退避三舍。

有些農村老人表示,雖然蛇讓人感到害怕,不過有鵝的地方,就不會看到蛇,因為鵝是蛇的剋星,會讓蛇看了聞風喪膽,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很多人好奇,蛇為何會懼怕鵝了?更有人說,蛇怕鵝屎,碰到後蛇皮戶腐爛,有什麼生活依據?

蛇怕鵝依據的由來

首先鵝是一種極具殺傷力的動物,養鵝的農戶家中很少見到蛇,並不是因為蛇的身體接觸到鵝糞便就會腐爛,而是他們害怕鵝,而且蛇皮碰到鵝屎也是不會腐爛的。老話常說「寧被狗咬,不被鵝擰」,由此可見鵝的戰鬥力比狗還要厲害,土狗在農村裡算是比較厲害的角色了,但是遇到大鵝了也會被追著跑。

其次,就是鵝自身的體型和特徵,鵝的脖子比較長,加上鵝的食量和體型都很大,所以有比較強的戰鬥力,一些體型小的蛇看到鵝之後,都會繞著走。

再則蛇怕鵝身上的氣味。無論你給鵝吃什麼,未必一定要給鵝吃草,蛇才怕。你就算給鵝吃飼料,蛇只要聞到鵝身上和所在活動區的氣味了,老遠就跑開了。人是聞不到鵝那種味道的。為什麼蛇怕鵝,大自然就這樣,一物降一物。

農村老人認為鵝糞會腐蝕蛇的肌體,蛇聞到鵝身上發出的氣味和糞便的味道,就會避而遠之,養鵝防蛇完全有可能。鵝喜歡與蛇對抗,鵝的脖子長,蛇咬不住鵝,鵝還可用堅硬的嘴巴攻擊蛇,養鵝可成為蛇進攻的第一道防線。

至於有人說的鵝被蛇咬,這是另外的原因,例如我把一隻貓放入老鼠堆裡,貓必死,被老鼠咬死的,這不能證明「老鼠比貓厲害",如果蛇當時是餓極了,附近幾裡地都找不到吃的,只有鵝。或者是鵝急匆匆地跑出自己的活動範圍,跑到了蛇窩裡去,蛇當然要反擊。

總結

很多地方都有養鵝,就不會有蛇的說法,雖然有人對此提出過質疑,不過這樣的說法既然存在,也有他一定的道理。說法來源於生活,雖然一些說法未必被認可,但無論是否屬實,都值得我們去借鑑和探討。

相關焦點

  • 有人說有鵝的地方,蛇就會跑光,這是真的嗎?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估計都見識過大鵝的厲害,雖然大鵝的嘴裡沒有尖銳的牙齒,但是它們的脖子細長,如果叼住我們的胳膊或者大腿,用力把脖子一擰,那種酸楚肯定讓你刻骨銘心。而且聽老人說,家裡養大鵝還能震懾住蛇,什麼樣的蛇都會跑光,大鵝真的有這樣的能力嗎?
  • 「養鵝防蛇」有沒有科學依據,為何那麼多人採用,真有這麼厲害?
    其糞殺蛇,蜀人園池養鵝,蛇即遠去……」,所以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社會,確實有不少人採取這樣的方法來進行防止蛇出沒的事情,特別是在夏季的時候,蛇經常出沒的季節,養鵝的人非常的多。當然,在農村我們看到這種現象很多,在城市蛇都非常少見,更加別說養鵝防蛇了。
  • 在農村,有「養鵝防蛇」的說法,難道蛇會怕鵝?
    在農村還有「養鵝防蛇」的說法,老人認為蛇最怕鵝,如果想要家裡沒有蛇,養幾隻鵝是最好的辦法,真的是這樣嗎? 還有人認為,蛇的皮膚可自主呼吸,有很強的通透性,最怕揮發性成分滲入血液中,而鵝糞中有氨這種揮發性成分,可能蛇怕的是這種東西。
  • 農村老人說,夏天使用鵝糞能防蛇,這個有道理嗎?看完就知道了
    ,尤其是南方地區的蛇類多數為毒蛇類,所以說這個時間還是要小心這些毒蛇的侵害,在民間有很多的防蛇技巧,比較這個鵝糞就有很多人來使用,那麼鵝糞真的有如此功效嗎?這個各種說法也是不一樣,就像在農村的時候,我們家裡散養的雞,有人就會在養雞的時候放上幾隻鵝,對於農民來說,養雞的時候放上幾隻鵝一起養,主要是防止蛇咬死雞,另外還一個作用就是防止黃鼠狼來偷雞吃,這個方面估計大家在農村的時候都會知道的,因為鵝是一種比較戰鬥力比較強的家禽,它不想雞和鴨子那樣比較老實,鵝對外來的動物都是有防備心的,包括人類它都會去攻擊,所以說鵝的戰鬥力比較強。
  • 蛇為什麼會怕鵝?翻遍大量資料,終於找到了答案
    在農村,有一種動物曾在村民的家中或附近神出鬼沒,它就是蛇。那麼有能夠鎮得住蛇的動物嗎?其實自然界存在不少蛇的天敵,例如專門以蛇為食物的蛇雕和偶爾會吃蛇的鷹隼和鷺鳥。  由此可見,養鵝確實能夠防蛇,那麼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你真的了解鵝嗎?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對鵝有一定的了解。
  • 農村老人說有一種蛇會在莊稼上面飛跑,這是什麼蛇,有毒嗎?
    蛇是退化了四隻的爬行動物,在地球上90%以上的地區都有廣泛分布,也是一種比較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上有1.3億年的演化史,在歷史上曾對人類的祖先做過非常恐怖的事情,以至於現代人類大多數都比較懼怕蛇類,即使面對無毒的小草蛇,對於我們完全沒有傷害,但是只要看到它們的樣子,就本能的非常懼怕,
  • 民間傳說有鵝的地方蛇跑光是真的嗎?為什麼?
    有鵝的地方,蛇不敢靠近,這是真的,老鵝是蛇的剋星,有老鵝的地方蛇一般不敢靠近。我農村老家位於一個小山的腳下,因為房屋就建在緊靠山腳的地方,時常會有蛇出沒,有一次,7月份中午的時候,我正在家裡休息躲避一下暑熱,就在這時,聽見小老鼠吱吱吱的叫聲,抬頭一看,一條刀把子粗的菜花蛇正在吞食老鼠,看到這個情況,
  • 農村有「三霸」,土狗、公雞、大白鵝,當它們遇上蛇時誰更厲害?
    在農村生活的人,相信對於「農村三霸」都不陌生,那就是土狗、公雞、大白鵝,每一個都是不好惹的主,攻擊力都非常強,尤其是大白鵝,可以說是農村很多人的噩夢,一旦被大白鵝擰上那麼一次,可以說是終生難忘!不過在農村,雖然「三霸」比較厲害,但是如果他們遇到蛇的時候,誰更厲害呢?
  • 農村老人常說:豬是蛇的剋星,是真的嗎?有什麼道理呢?
    以前小時候在農村生活,就經常看到蛇跑到農戶家裡偷吃東西,但基本上也沒見到過豬捕蛇吃啊。講道理,豬也是分很多種的,大致分為家豬和野豬,那老人口中說的豬是哪一種呢?我來分析一下。 豬能吃蛇但稱不上是剋星 農村老人說:豬是蛇的剋星,我並不認為這樣說是有道理的。
  • 闢謠:蛇真的怕鵝糞便嗎?鵝糞便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
    提要:闢謠:蛇真的怕鵝糞便嗎?鵝糞便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一直聽說養大鵝的地方幾乎沒有蛇,而且大家傳的還有模有樣的,說是因為蛇沾到鵝屎後就會皮膚潰爛,難不成鵝屎具有腐蝕性?另外也有網友說是因為鵝屎中含有大量的硫磺,蛇對氣味非常的敏感,能夠在10米之外嗅到這種硫磺味道,不敢靠近大鵝。這些說法是不是有道理呢?依科學興農看來,上述兩個說法都站不住腳,且不論蛇是不是真的怕鵝,但是上述解釋本身就漏洞百出。鵝同家庭養殖的雞、鴨子同樣都是屬於家禽類,如果說大鵝的糞便能夠導致蛇的皮膚潰爛的話,那麼鴨子或者雞子為什麼就不行了呢?
  • 農村老人說「門前種了蛇怕草,毒蛇見了就會跑」蛇怕草是什麼
    農村老人說的「蛇怕草」是什麼?其實就是一種農村常見的植物,學名鳳仙花,也有的地方叫做指甲花,我們當地方言稱之為家家桃花,是一種最好養活的草本植物。鳳仙花開著各種顏色的花朵,由於成活率高,農村幾乎家家都種植。
  • 農村俗話說「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是什麼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不過農村老話中的夜貓子指可不是晚上不睡覺的人,而是指一種長得很像貓的動物——貓頭鷹。這種動物很喜歡在晚上出來活動,因為它喜歡吃的一些食物老鼠、蛇等在晚上活動比較頻繁。在過去農村裡的夜貓子是非常多的,但是一般是不會到農戶家裡來的,如果有夜貓子在晚上的時候到房子周圍叫喚的話,那一般表示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 「十鼠九命苦」,老人常說生娃「避開鼠年」,真的有依據嗎?
    家中的老人都覺得孩子的命運跟生肖掛鈎,都覺得有很大的關係。甚至一些封建迷信的老人,還會拿著孩子的出生日期去幫孩子算命,看看孩子的命好不好,如果不好的話,用什麼方法可以破解。對此很多的老人對這樣的說法深信不疑。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蛇和老鼠在農村裡都是很常見的,一些長的比較醜陋,一個卻讓人討厭。所以說,這兩種動物,農村人喜歡的還不並不是很多。這蛇暫且不表,就拿老鼠來說吧,老鼠在人們眼裡是害蟲,也就有了「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說法。但是凡事也有例外,老祖宗還留下這樣一句俗語,對蛇和老鼠都有很好的印象,並說這:「蛇是錢袋子,鼠是糧食袋子」,那麼為什麼有這樣一句俗語呢?
  • 農村水渠旁「草莓」蛇最愛吃,老人說它沾上「蛇毒」,但很有營養
    在農村從小生活的人可能知道,特別是在4月份到5月份,農村的野外就會生長很多的野菜野果子,因為是野生生長,沒有人為的管理打藥,所以他們生長起來的生命力也是非常頑強。五一之後,這些野菜和野果也都逐漸成熟了,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來說,野果就是他們童年的零食,但不是每一種野果都能夠食用的,今天娟子就帶大家看看這一種野果,你小時候有沒有吃過呢?早上空氣清新,下午天氣涼爽,都適合出去摘野果,今天娟子地裡幹完農活,就帶著兩個女兒去摘野果,在農村的水渠旁邊,茂密的雜草叢中,兩個女兒發現了紅色的果子,女兒連忙喊叫:「媽媽你看這有草莓」。
  • 農村草叢裡的「小草莓」,老人說蛇爬過有毒不能吃,是真的嗎?
    導讀:農村草叢裡的「小草莓」,老人說蛇爬過有毒不能吃,是真的嗎?七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小時候或多或少都吃過野果,要知道在那個年代,野果對於許多農村娃來說,可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味,自春季開始,就有樹莓、桑葚、野櫻桃、三月棗等各種野果,一直到冬季都還有拐棗之類的野果。當然,農村野外的野果雖多,但並不是什麼野果都可以吃的。
  • 這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老人過世子孫就要守孝,如果過世的老人的子孫在外工作,即使遠隔千裡也要趕回來奔喪,否則會被說是不肖子孫。所以會有停屍一天三天五天,看情況,這種問題是要講兆頭的,一般都是用單數,喪事用雙是犯忌。遇上「」也不好出山。農村有「七不出,八不歸」的風俗。農村人老人過世在守孝是很激動的。
  • 農村老人說「立冬晴,養窮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傳統看節識氣候的方法,在過去是非常盛行的,在現在農村人眼裡仍然非常重要,有農村老人常說的俗語為證,「立冬晴,養窮人」。這句俗語,「立冬晴」是說節氣與天氣的關係,「養窮人」則是說農村人們的生活問題,看起來它們之間並沒有什麼關係,但在農業生產與農村日常生活中,存在著非常大的內在關係。
  • 為啥老人常說抬棺時棺材不能落地?並非封建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
    不過有小夥伴疑惑,為啥老人常說抬棺時棺材不能落地呢?難道是因為什麼「禁忌」的原因嗎?其實並非封建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 我們都知道,埋葬死者的地方,也就是俗稱的墓地,通常都會離市中心比較遠,畢竟這種「陰邪」之地,離市中心太近的話,很容易引起人們的不適。
  • 農村人說有水就有魚,千年草籽萬年魚籽,到底有什麼科學依據?
    在農村,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只要附近有池塘,老人們就會念叨一句奇怪的話,「有水就有魚」。有時候一場大雨過去,原本乾涸的池塘積了半池子的水,過上一段時間以後,水裡就會莫名其妙的出現一些小魚,讓人感到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