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能在輔導學生。
羅平縣長底布依族鄉德沙完小教師張正能,28年紮根山區教書育人。他熱愛教育事業,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今年8月獲「2020年度雲南省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優秀教師」稱號。
張正能兢兢業業,從嚴治教,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他認為,只要學生喜歡、信任、尊敬老師,那麼老師的教育、管理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他覺得,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激勵的話語,一次親切的微笑,一次善意的摸頭等行為,都會給學生留下愉快的回憶,得到情感的滿足,從而影響學生的行為。他勤於家訪,關心後進生,從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他常說的話是,教育教學工作無小事,學生無小事,好教師應從日常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每當學生遇到困難,張正能總會及時伸出援助之手,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和尊重。
在教學工作中,張正能把「上好每一節課」當作自己每天的奮鬥目標,認真鑽研業務,努力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和理論。應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將重點、難點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於教學中,增強學生直觀感受,讓學生輕鬆學會知識難點重點。
張正能認為,育人者應該樹立終身受教育的理念。為了教好學生,他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掌握教材體系,積極學習古今中外一切優秀的教育教學理論,虛心吸納同輩創造的成功教育經驗,研究學生,因材施教,讓課堂呈現出精、新、實、活的特點,逐漸形成了鮮明的教學風格。
好老師應該是勇於探索的人,張正能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認為,教育對象是人,而人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就要求教師必須因人施教,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為了教育好每一個學生,他不畏艱難,上下求索。他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課堂內外鼓勵學生的奇思妙想、創新創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專家魏書生說過:「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榜樣作用勝過一切說教。」張正能以這句話為座右銘。要求學生做什麼、怎麼做,他自己首先做到。他要求學生守時惜時,他就守時惜時;要求學生努力學習、積極上進,他就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要求學生心胸豁達、與人為善,他就做到心胸豁達、與人為善……學生最尊崇的老師是心地善良、品行端正、人格高尚、學識豐富的老師, 張正能一直努力成為一個這樣的教師。
28年來,張正能無論寫教案、備課、講課還是批改作業、輔導學生,都是認真對待,從不拖拉。近些年來,他所上科目教學成績連續5年位居全鄉第一名,多年連續履職考核為優秀,多次被羅平縣委、縣政府評為「師德標兵」「優秀教師」,2019年被曲靖市委、市政府評為「鄉村從教20年以上優秀教師」。
(作者:本報記者劉成龍 通訊員王紅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