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邊疆村民的石油好兄弟

2020-12-22 和訊

中新網烏魯木齊9月22日電(李志強馬真)他,帶領黨員和村民挖管溝、架電纜,讓村民們喝上了乾淨的自來水,用上了明亮的電燈;他,帶領村民種植大棚蔬菜,建起商店、菜店、肉店,建成養殖小區、農貿市場、光伏電站;他,帶領村民拿起鐵鍬,走出家門,讓一棵棵柳樹在村裡紮下了根,讓一個沒有綠色的村莊,房前屋後柳樹成蔭,草坪蔥鬱……

K2見證了他的堅韌與真誠,村民們臉上燦爛的笑容,是他三年駐村工作的「合格證」……

納賽爾?熱依木和學生、老師在一起。獨山子石化公司黨委部提供

9月中旬,高原天氣已變冷。天剛蒙蒙亮,在海拔3700米的新疆葉城縣西合休鄉熱斯喀木村,扶貧第一書記納賽爾·熱依木就被凍醒了。窗外零星地飄著雪花,遠處的K2白雪皚皚。

2018年1月,中國石油(601857,股吧)獨山子石化公司煉油廠加氫聯合車間設備副主任工程師納賽爾·熱依木被派到西合休鄉最偏遠、自然環境最惡劣的村子擔任扶貧第一書記,他是獨山子石化8個扶貧第一書記中最年輕的一個。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他克服各種困難,把獨山子石化先進的管理經驗運用到扶貧實踐中,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踐行了石油人的責任和擔當,村民們親切地稱他「石油好兄弟」。

長路漫漫未來有光

從西合休鄉出發,翻過5000米的冰達坂,納賽爾·熱依木感覺自己的後腦勺劇烈疼痛,加上七八個小時的顛簸,他實在太累了。他清楚地記得,到熱斯喀木村報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周圍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見。他又冷又餓,簡單吃了點乾糧,喝了口熱水,很快就睡著了。

第二天醒來,納賽爾·熱依木打開門一看,周圍大山環繞,幾乎沒有任何植被。「真是鳥不拉屎的地方。」他想給愛人打個電話,可突然覺得自己非常可笑,因為這裡根本就沒有電,更沒有網絡信號。一位村幹部告訴他,生活用水需要靠駱駝到6公裡外一個150米深的峽谷去拉。納賽爾·熱依木回憶:「剛開始的時候,我一個多月才能洗一次澡,因為水在這裡太珍貴了。」

納賽爾·熱依木在走訪中得知,熱斯喀木村65戶274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55戶231人,以犛牛為主的牲畜存欄2100頭,人均耕地僅0.27畝。

黨員實幹為先。納賽爾·熱依木向鄉裡、縣裡申請,開始解決村民用電難、吃水難的問題。設計圖紙出來後,他利用自己以往管理設備的經驗,對設計中涉及的電纜、水泵、管線、閥門、開關等嚴格把關。因施工力量不足,他就帶領黨員和部分村民參與開挖管溝、架設電纜、鋪設管線工作。在水管線施工中,看到他每天在150米深的峽谷中忙碌,很多村民自覺加入到施工中,加快了施工進度。

清涼的自來水取代了渾濁的雪水,滋潤了村民們的心田;明亮的電燈取代了昏暗的燭光,點亮了村民奔向小康的希望。

納賽爾·熱依木還專門挑選出兩名村民,手把手教給他們水電維修技術,又幫這兩名村民分別開設了肉店和食堂,使他們有了雙份收入。

產業扶貧「活水」自來

村裡通水了、通電了,為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18年,村裡採納了納賽爾·熱依木的提議,開始籌備成立牛羊合作社。

起初,有人不理解,他就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他說:「散養不利於村裡的草原生長,還浪費人力,牛羊成活率也低。」當村委會拿出具體的分紅措施後,村民紛紛自願參加。2019年,村民在牛羊合作社人均領到了170元的分紅。

買買提·斯迪克老人全家有7口人,是典型的貧困戶,一個孩子中專剛畢業還沒找到工作,另一個孩子是聾啞人。納賽爾·熱依木將他家的18頭犛牛、40隻羊全部納入合作社託管,還安排聾啞孩子在合作社工作,另一個孩子作為村幹部培養,這個家庭從此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熱斯喀木村一帶高寒缺氧,從來沒有種植蔬菜的記錄,村民吃菜必須去300公裡以外的縣城買菜。很多村民連西藍花和芹菜都沒有見過。2019年,納賽爾·熱依木從網上看到,同樣是高海拔區域的西藏阿里地區,已經成功種植了大棚蔬菜。於是,他帶領村民平整出自家院子裡的空地,換上從三十幾公裡以外拉來的黃土,搭設60多個塑料大棚,開始種植蔬菜。如今,村裡家家戶戶都能吃上自己種植的蔬菜,改變了傳統的以肉類為主的飲食方式,降低了疾病的發生率。

納賽爾·熱依木還利用在石化公司日常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對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危害進行識別,反覆向村民進行宣傳教育,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今年4月20日,納賽爾·熱依木和其他13名駐村幹部策劃已久的「村鴿子合作社」開始運作。他們從村民家收購了195隻鴿子,安排5個貧困村民進行集中養殖、管理。等到年底銷售給上海援疆定點收購點,將利潤分給村民。納賽爾·熱依木認真梳理落實各類扶持政策,村裡先後建起了商店、菜店、肉店等,建成了養殖小區、農貿市場、光伏電站,村民全部實現就業。

幸福之路越走越寬

傍晚時分,村民們三三兩兩來到村委會周圍,這裡柳樹成蔭,草坪鬱鬱蔥蔥。大人們玩著健身器材,孩子們高興地在假山噴泉周圍跑來跑去。看到納賽爾·熱依木走過來,大家都主動和他打招呼。

納賽爾·熱依木感慨地說:「我剛來的時候,村裡很少能見到綠色,沒有一塊硬化的路面。現在才有了美麗鄉村的樣子。」熱斯喀木村臨近塔什庫爾幹大沙漠,平日裡颳起大風來遮天蔽日。由於海拔較高,紫外線極強,村裡幾乎沒有什麼綠色植被。看到這一切,納賽爾·熱依木帶領村民到40公裡外的塔什庫克爾村借了210棵柳樹苗,用駱駝當交通工具,用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將黃土、柳樹苗拉回村裡。村裡的男女老少聽說「樹苗回來了」,紛紛拿起鐵鍬,走出家門,投入到了種樹大軍中。

可問題又來了——柳樹的成活率很低。如何提高成活率?納賽爾·熱依木帶著這個問題向自治區林業扶貧專家請教。專家告訴他,用當地的柳樹進行苗木培養可大大提高成活率,並給他傳授了苗木培養方面的技術。終於,納賽爾·熱依木帶領村民成功培育出了自己的苗木,然後移栽到村委會和村裡的房前屋後。看著一棵棵柳樹在村裡紮根,村民們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在村民阿孜古麗·買買提家裡,她一邊炒著拿手的辣子肉,一邊開心地笑著。這幾年,納賽爾·熱依木先後幫助6個村民到縣城進行廚師培訓,他們都取得了廚師資格。

距村子直線距離僅180公裡的世界第二高峰K2,吸引了大量的登山愛好者。今年7月,內地一家公司在熱斯喀木村老村附近開始建設集吃飯、住宿、遊玩於一體的登山大本營,計劃10月份建成,明年投用。納賽爾·熱依木抓住這一機會,從規劃、選址、水資源利用等方面介入,向這家公司推薦村民去當廚師、保安、清潔工,並達成初步意向,阿孜古麗·買買提就是其中的一位。(完)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19世紀末美俄兩國石油鬥法 發起全球價格大戰
    可是美國人的樂觀沒有考慮到俄羅斯帝國的遙遠邊疆——裏海西岸的重鎮巴庫,那裡從13世紀起就以滲出油苗著稱,曾被波斯的祆教徒奉為聖地。19世紀初,併入俄國的巴庫出現小規模的石油作坊,到1829年時已有82座人工油井,但產量極少。直到俄國政府在19世紀70年代正式廢除國家壟斷制度,向私企和外資開放,宣告該國石油產業的「第一春」到來。
  • 通訊:喻培倫兄弟在廣州起義前的訣別
    中新社成都10月8日電 題:通訊:喻培倫兄弟在廣州起義前的訣別  作者 劉賢  在喻鍾珏老人住所客廳,顯眼處並排掛著同樣大小的四幅黑白老照片。照片中的人是年輕的喻培倫與喻培棣兩兄弟及他們的夫人。其中,喻培倫左手向後,被身體遮擋。喻鍾珏向記者解釋說,那是因為伯父在實驗革命起義用的炸彈時不幸將左手三根指頭炸斷了。
  • 一個男子的身體出現異常,他尿出的尿全是石油《石油出來了》
    一個男子的身體出現異常,他尿出的尿全是石油,可跟一個女孩做了那件事後,他的石油尿卻枯竭了的影片《世界奇妙物語之石油出來了》,傳說在一場戰爭中,一個小男孩用一泡尿澆滅了敵人的炸彈,從而拯救了整個城鎮,後來人們就把他奉為英雄,還做了一個撒尿男孩的噴泉雕像。
  • 通訊:中國建設者用千口水井滋潤柬埔寨村莊
    新華社金邊11月29日電 通訊:中國建設者用千口水井滋潤柬埔寨村莊新華社記者毛鵬飛柬埔寨班迭棉吉省戈萊村位於首都金邊西北450公裡處。索孫告訴記者,之前當地村民也曾嘗試打井,但總不出水,還以為這裡打不出水。旱季一來,家家戶戶都要買水度日,原本就貧困的生活雪上加霜。「一車水從十幾公裡外拉過來,有的村民還沒輪到,水就賣完了,沒買到水的就得借水生活。」項目工程師何志元對當地缺水問題深有體會。
  • 《劍與遠徵》新奇境血仇邊疆怎麼過 新奇境血仇邊疆通關方法介紹
    導 讀 劍與遠徵新奇境血仇邊疆怎麼過?
  • 不畏艱難險阻 勇擔時代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央視網消息 (新聞聯播):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回信,肯定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對廣大高校畢業生提出殷切期望。總書記的諄諄囑託,讓廣大學子倍感振奮,大家紛紛表示,要用實際行動擔起時代使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矢志奮鬥。
  • 郴州石油:通路修房 建設貧困群眾放心之家
    76歲的低保戶劉清雲看著新家以及家門口的路一點點變好,不禁感觸萬分。    「根據安排,公司與上洞莊村結成了對子,成為「兄弟」。2017年至2020年,一方面,湖南省石油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累計向上洞莊村撥款扶貧資金10萬餘元,房屋專項扶貧資金累計4.5萬餘元。    另一方面,上洞莊村駐村工作隊積極配合村委,完成了貧困戶的危房改造和加固,46戶危房戶全部住進了新居。
  • 《魔獸世界》懷舊服鐵爐堡新的邊疆任務怎麼做 鐵爐堡新的邊疆任務...
    導 讀 魔獸世界懷舊服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某些任務一定有些疑問,相信大家一直在尋找中鐵爐堡新的邊疆任務的任務攻略
  • 基諾族全國人大代表羅阿英:邊疆和北京心連心
    在基諾族全國人大代表羅阿英的心裡,這之間沒有距離,邊疆和北京一直心連著心。  雲霧繚繞,山巒起伏,羅阿英一家祖祖輩輩生活在基諾山。  基諾族是1979年國務院正式確認的我國第56個民族。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是這個民族主要的聚居地。解放前,基諾族群眾刀耕火種、缺醫少藥……仍處於原始社會;解放後,一步跨千年,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
  • 延長石油扶貧故事說不完 群眾的光景越過越紅火
    近年來,延長石油集團及其下屬各公司,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緊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根據各村各戶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創造性地開展扶貧工作,既有產業項目輻射帶動整村致富,也有消費扶貧活動解決農產品「銷售難」,更有科技扶貧讓貧困戶學會了一技之長等等,靈活運用各種好辦法、踏踏實實幹起來,幫助群眾的光景越過越好。
  • 通訊:苕粉編織土坎鎮村民致富夢(圖)
    中新網武隆11月8日電 題:苕粉編織土坎鎮村民致富夢  記者 杜遠  天還沒亮,重慶市武隆縣土坎鎮村民周忠淑就早早起床,忙著過濾苕漿、攮粉、晾曬,如果天氣好,周忠淑和家裡的僱工一天能做100斤的成品紅苕粉,這種晶亮透明、久煮不爛的手工苕粉賣價在8元以上,甚至遠銷重慶涪陵。
  • 人類學與「人地關係」視野裡的「邊疆」
    摘要:如何理解邊疆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邊疆的學術意義在於對其理解的多元性。學術意義上的邊疆和主權意義上的邊疆是建立在不同類型的人地關係上的理解。本文從多個維度來討論作為權力和作為象徵資本的邊疆,以求為探索邊疆治理的途徑提出一些設想和看法。
  • 中國石油扶貧之路 見真情 暖人心
    心系隴原 勇挑重擔  蘭州石化13個村提前脫貧 6個村徹底「摘帽」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馮作文)7月1日,蘭州石化駐頡崖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韓永忠和駐村幹部代永智、縣上幫扶幹部萬曉偉,走進莊浪縣盤安鎮頡崖村一社村民史應多家裡,了解老人身體和生活狀況
  • 土司,大權在握,邊疆之王
    「 常見西南土司傾慕華夏文化,好儒知禮義,甚至興辦學校的記錄。但與此同時,西南地區的同化卻又是一個反覆而艱難的過程。NO.另外羈縻制度對於邊疆和鄰邦實行時也缺乏差異,不利於邊界的確定。西南邊陲,雲貴高原少數民族聚集從元代開始,土司制度勃興起來。滇黔桂等西南邊疆地區的部族首領們被任命為土官,經朝廷批准可世襲,可招募當地壯丁為土軍。
  • 騰衝滇灘棋盤石:幸福寫在邊疆傈僳族群眾的臉上
    以前的棋盤石邊遠閉塞、道路崎嶇、村民思想落後,一副貧窮落後的面貌。今年46歲的傈僳族漢子熊顯進,是棋盤石自然村總組長,市人大代表。他日思夜想,一門心思要帶大家謀發展促改變,擺脫貧困現狀。在這個村裡,很多人種了半輩子的農田,經歷了吃不飽、穿不暖的苦日子,如今靠發展種養植產業、鄉村旅遊,吃穿不愁,還蓋上了新房。
  • 曾被南亞國家拋棄,後如願加入中國籍,達曼人情願為祖國守護邊疆
    我國作為世界人口大國之一,歷史悠久,文化融合性高,所擁有的種族也是極多的,比如一首歌就有歌詞「56個民族,56個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對待少數民族的兄弟姐妹,我國一向是非常寬容和友好的,但是不代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也是這個樣子。達曼族的人就是這樣一個不被承認和認可的一個小種族。
  • 美國《科學:沒有止境的邊疆》報告對科技政策的影響
    邊疆的推進讓美國成為各民族的大熔爐,塑造了美國的社會發展和民主進程。向西部邊疆的推進,不僅通過獲得自然資源、軍事上的安全、新的社會-文化空間和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塑造了現代美國的發展,而且賦予「邊疆」象徵的含義。
  • 甘肅文縣「天上地下」全力救援 被救村民:「放心,一切都好」
    圖為醫護人員攙扶被困村民前往安置點。文縣融媒體中心供圖中新網蘭州8月18日電 (閆姣)「被困時有些擔心,但今早8點多,直升機就把我們接到了安全地帶,吃住都有,心裡踏實了。讓家裡孩子們都放心,我一切都好。」甘肅隴南市文縣石雞壩鎮沙渠村71歲的村民殷祖保說。
  • 石油天然氣行業工業監控系統的性能特點及功能實現
    ,一種服務於油田採油的新技術展現在人們眼前,那就是利用現代通信技術所開發的GPRS無線通訊模塊和現代計算機所組成的系統對採油設備、採油數據的遠距離監控與採集。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的發展,石油天然氣行業生產監控系統也得到了很大發展。 以計算機、GPRS無線通信模塊為基礎的油田監測和控制系統可大大提高油田生產效率,降低綜合成本,實現油田生產、管理的自動化、信息化。
  • 【強國徵文】寶雞市石油中學孟家琛:奇蹟的顏色
    現如今,總有一群可愛的人——那是稻田中的守望者袁隆平,那是「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那是中國航天奠基人錢學森,那是邊疆掃雷的邊防戰士杜富國,更是「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在一線抗疫的白衣天使,是被烈火淬鍊的涼山救火英雄,是抗洪救災的當代大禹……正是這些中華好兒女,使得一切困難灰飛煙滅。「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