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首次獲得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

2020-12-22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沈婷婷

近日,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發布2020年度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深圳大學作為主要單位完成的項目「面向下一代信息處理的智能光電子元器件與晶片」成果獲得吳文俊人工智慧專項獎晶片項目三等獎。這是深圳大學首次獲得該獎項。

經全國各地方人工智慧學會、協會及聯盟,各高校及科研(院)所,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及工作委會,各團體會員(企業)單位和兩院院士、學會會士等專家學者的提名推薦,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辦公室通過對提名項目進行網絡評審、會議初評和終評答辯,最終對100個成果授獎。深圳大學獲獎項目「面向下一代信息處理的智能光電子元器件與晶片」,微納光電子學院教授張晗為第一完成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助理教授宋宇鋒為第二完成人。

記者了解到,項目主要完成人張晗教授研究團隊長期從事信息光電子器件領域的研究,作為學術帶頭人組建深圳大學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積極探索人工智慧與信息光電子科學的交叉融合,帶領團隊研製出有望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高性能智能光電子晶片與元器件。

該項目主要圍繞非線性超快光子學與智能器件研究,在新型鎖模器件、二維材料全光信號處理器件、黑磷光電子器件領域取得了國際領先成果,解決了在超短脈衝產生、調控與探測等方面所面臨的器件性能的局限(帶寬、動態調控、響應速率等),為光的脈衝產生、調製與調控、探測等器件的發展提供了解決方案,實現:1)飛秒至皮秒兩級的高功率鎖模雷射器; 2)實現基於二維材料複合波導結構光,並實現大調製器帶寬,研製出低自啟動閾值、高調製深度、寬波段(400 nm~800 nm)的全光開關,研製出在通信波段工作的、大波長轉換範圍、高開關消光比的波長轉換器件並實現了其在全光通信系統中的集成;基於交叉互相位調製作用的高消光比偏振控制器件的全光閾值器件、重複頻率可調控(從kHz~到MHz)、大帶寬、高穩定性的全光調製微納器件;3)構建出基於二維材料高速光探測器元器件和集成陣列,實現可見光-中紅外光(400-3000 nm)連續智能探測。相關成果推動了信息功能器件與集成技術的進步,為我國核心光電子器件的研發做出突出貢獻。

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以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數學大師、人工智慧先驅、我國智能科學研究的開拓者和領軍人、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名譽理事長吳文俊(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先生命名,依託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具備提名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資格,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代表人工智慧領域的最高榮譽象徵。以上兩個項目均是深圳大學首次參與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的獎項評比,體現了電力系統領域人工智慧研究的快速發展。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夏楊

審籤 | 梁澤銘

實習生 | 李思運

相關焦點

  • 地平線榮獲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吳文俊獎
    12 月 11 日,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在網絡上公示了 2020 年度「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簡稱「吳文俊獎」)100 項成果的獲獎名單。其中,地平線「車規級智能駕駛人工智慧處理器研發及產業化」成果榮獲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專項獎晶片項目一等獎。
  • 海信網絡科技獲得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被業界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2020年度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海信網絡科技公司參與的研究成果「多源高維數據協同表徵及應用」榮獲人工智慧科技進步一等獎。
  • 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專項獎晶片項目出爐:雲天勵飛、地平線獲一等獎
    集微網消息,12月10日,2020年度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正式出爐。其中包括吳文俊人工智慧專項獎晶片項目8項。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是人工智慧領域的最高榮譽象徵。
  • 2020年度中國無線電協會無線電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隆重舉行
    12月9日,2020年度「中國無線電協會無線電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在2020中國無線電大會上隆重舉行。》《中國無線電協會無線電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實施細則》,開展了2020年度中國無線電協會無線電科學技術獎的評選工作。
  • 天然類胡蘿蔔素項目獲得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摘要:近日,晨光生物科技集團的天然類胡蘿蔔素技術研究項目獲得2019年度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為排除類胡蘿蔔素中非法添加物、農藥等食品安全隱患提供技術支持。
  •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出爐!唯一特等獎來自深圳(附完整獲獎名單)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出爐!在新基建的背景之下,來自科學技術領域的突破與成就更加引人注目。昨日,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正式召開,大會頒發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包括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2項,二等獎12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9項,二等獎5項;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29項,二等獎105項。在科技進步獎類目中,來自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團隊憑藉「三維環境智能感知系統研發及應用」項目,摘得了特等獎。這也是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唯一的特等獎。
  • 首頒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彰顯北京科技創新...
    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薛其坤和胡偉武2人榮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文再文、江穎、郭玉國、衛彥、徐燁烽、陳鵬6人榮獲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喬斯特喬納斯、馬克梵洛斯德萊特、歐利偉3人榮獲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祝賀:西北大學9項成果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4月1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發布。本屆陝西省科學技術獎評選出獲獎成果260項,其中,一等獎48項,二等獎89項,三等獎122項。西北大學5項成果榮獲一等獎,3項成果獲得二等獎,1項成果獲得三等獎。一等獎獲獎數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 西北工業大學11項成果榮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西工大新聞網4月20日電(王秦怡)4月1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根據《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經省科學技術獎各專業評審組評審、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共授獎263個項目(人選)。其中,陝西省最高科學技術獎3人、一等獎48項、二等獎89項、三等獎122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人。西北工業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1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項。
  •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清華大學獲獎項目介紹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清華大學獲獎項目介紹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主要完成人:薛其坤、王亞愚、何珂、馬旭村、呂力主要完成單位: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該項目屬於凝聚態物理學領域。
  • 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公布 獎金高達300萬元
    浙江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7月17日在杭州舉行。297項科技創新成果榮獲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其中浙江科技大獎2項,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自然科學獎43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26項;技術發明獎11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科學技術進步獎240項,其中一等獎20項,二等獎73項,三等獎147項。
  • 西北大學9項成果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其中5項成果榮獲一等獎!
    2020年4月1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發布。本屆陝西省科學技術獎評選出獲獎成果260項,其中,一等獎48項,二等獎89項,三等獎122項。西北大學5項成果榮獲一等獎,3項成果獲得二等獎,1項成果獲得三等獎。一等獎獲獎數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 關於表彰2020年度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的通報
    關於表彰2020年度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的通報中康發〔2020〕79 號各分支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康復醫學會,各單位會員:2020年,全國廣大康復醫學科技工作者認真貫徹創新發展理念
  • 深圳大學巧解AI算力資源難題,人工智慧教學科研駛上快車道
    深圳大學計算機與軟體學院(以下簡稱「深大計軟學院」)藉助浪潮人工智慧資源平臺AIStation巧妙地解決了AI算力資源調配和管理難題,將GPGPU資源利用率提升至60%以上,整體開發工作效率提升75%,AI科研和教學工作駛入快車道。
  • 編程貓與深圳大學合作《圖形化的人工智慧編程課程的設計與開發...
    2020年10月26日上午,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圖形化的人工智慧編程課程的設計與開發(項目編號:201802283001)項目結題評審會在深圳大學師範學院國際會議廳順利召開。  出席評審會的有胡世清(深圳大學教育技術系主任、教授)、李冰(深圳大學老師、博士、講師)、秦曾昌(編程貓首席科學家、編程與人工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長)、夏立(編程貓首席學術官)、戴啟明(編程貓高校合作發展部負責人)、邵雪竹(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1年推免生接收辦法 為做好2021年「推免生」(全稱為「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的接收工作,根據《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管理辦法(試行)》(教學〔2006〕14號)、《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 中北大學機械工程首次獲得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
    2019年11月9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的第九屆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頒獎典禮在廣州隆重舉行。中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18屆博士畢業生葉林徵、指導教師祝錫晶教授榮獲「特別獎」。這是中北大學首次獲得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標誌著中北大學機械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論文質量、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0招簡變化:六大學科全A類,改革省須選考物理
    2020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招生政策基本穩定,一些變化體現在:(1)增加了強基計劃招生,停止自主招生。因此,本年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浙江的一批次計劃將有比較大的增加。(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今年的自強計劃、國家貧困專項、少年班、少年班創新班招生的政策和計劃維持穩定。因為受疫情的影響,相關招生渠道的測試方式可能會發生變化。二、2020年招生專業有無變化?學校的特色專業有哪些?
  • 華中科技大學超過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晉級十強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都是如雷貫耳的中國名校。很少人會把這三所大學放在一起比較,覺得級別不同,領域不同。但今年的校友會榜單卻突然讓人眼前一亮:這三所大學竟然挨在一起?華中科技大學竟然勝出?
  • 賦能上海|這場人工智慧大會,請來了20位人工智慧頂級大腕
    再比如,人工智慧領域裡最為重要的一次會議——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這次會議上同樣沒有得出結論,但卻是人工智慧時代的發端。參加這次會議的學者在日後成了人工智慧領域裡無法繞開的奠基式人物:Lisp語言發明者、圖靈獎得主約翰·麥卡錫、人工智慧與認知學專家馬文·明斯基、資訊理論的創始人克勞德·香農、計算機科學家艾倫·紐厄爾、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伯特·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