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O與華住」店長」之爭:90萬單體酒店背後的暗戰江湖

2021-01-19 空間秘探

《21世紀經濟報導》的高級記者高江虹是我見過最能「挑事」的圓桌主持人,當然也是最聰明的圓桌主持人。在9月初舉行的「2019亞洲旅遊產業年會——21世紀住宿業高峰論壇」現場,在她主持的圓桌論壇上,她成功「激怒」了兩個單體酒店連鎖巨鱷競爭對手——OYO和華住旗下的H酒店……

圓桌論壇的最後,「壞壞的」高江虹讓一直掐的李維(OYO酒店合伙人兼財務長)和鄧熔(H連鎖酒店聯合創始人兼CPO)相互問一個問題:

——這場機鋒相對的暗戰,其實就是傳統玩法和網際網路玩法的水火不容。一個需要店長,但是人員成本高;一個不需要店長,但是運營遭到各種詬病。誰才是科學的商業模式?


對於很多酒店人來說,一直到現在,都不知道為什麼OYO突然會爆紅,OYO靠什麼能把中國單體酒店江湖攪動的地動山搖?兩年前OYO是印度公司,一年前是亞洲公司,今天OYO已經布局了三十幾個國家,30%的收入來自歐美,40%的收入來自中國。


李維說,一年前他加入OYO,覺得這個模式在中國行不通,中國經濟型酒店已經走了十幾年,為什麼一個印度模式可以來到這裡?最終發現,存在的問題一樣,存在的問題還是有大量的存量,很難用原來的技術和運營管理方式管這麼多的規模化酒店。比如說錦江、如家可以用以店長形式,一個店長管一家、三家酒店,那如何管五萬家酒店,不可能一下子培養出這麼多酒店的人才,如何用更好的技術、更多的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機會來了。


眾所周知,傳統酒店連鎖加盟,靠的是收取管理費,或者是加盟費。OYO認為,單純收管理費的方式,很難收。或者說要收很多,很難收。要從業主這收20%,業主憑什麼給你。你收5%,能賺錢嗎?——這是傳統酒店的困局。


OYO用網際網路思維解決問題,讓自己跟酒店綁定起來,不收取加盟費,只跟你分成,有錢大家一起賺。他們堅信自己有能力把一個酒店從30%的入住率漲到80%,有能力讓每家酒店的RevPAR都漲20%,共同富裕,業主很高興。


另外,規模化和個性化本身就是一對悖論。品牌連鎖必須走規模,但是有很大規模的時候,成本就不一樣。所以OYO不養店長,他們用技術解決規模化的命題。


對於OYO的這種模式,傳統酒店並不認同,他們堅持要有店長,鄧熔坦言:「去年的時候就在觀察OYO模式,為什麼我們堅定的選擇了進店長模式呢?李維剛剛說要為這麼多酒店招到店長是很難的,這是基因的問題,對我們來說不難。我們每個酒店都有店長,而且店長得到了業主的認可。反推過來,OYO在推2.0模式,走了另外一條路,意味著意識到以前的模式是有問題的。」


——說到底,店長之爭其實就是成本之爭,服務之爭,運營之爭。

為什麼單體酒店突然成為香餑餑?不得不承認,OYO這樣的門外野蠻人,讓傳統酒店集團有點寢食難安——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中國經濟型酒店始於1997年的錦江之星,現在已經有22年歷史。其中,有3個關鍵點值得思考。第一個關鍵點是中國現在的人均GDP已接近1萬美元,比1997年時翻了十多倍;第二個關鍵點,2018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超55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0.8%,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14972萬人次,入境旅遊人數14120萬人次,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第三點則是高度的細分化


單體酒店的市場,中國現在連鎖比例佔到整個酒店市場的15%左右的比例,也就是說85%的單體酒店都是「散兵遊勇」,沒有過硬的品牌影響力。而這些單體酒店從經濟型的家庭旅館涵蓋至五星級酒店,跨度之大,毫無疑問,這群酒店是中國酒店業的主力軍。這些主力軍不可能永遠都是遊擊隊,他們需要品牌賦能。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02年開始其實就有一波單體酒店連鎖潮,不過當時主要集中在地級城市,但現在是全國開花。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文化旅遊會展研究中心主任何建民認為,中國已進入中等偏上收入社會,大力發展文化旅遊雙重支柱產業,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原來的地級城市變成了紅海,現在進入了下沉的藍海城市。」

這麼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即使像OYO發展這麼迅猛,也就是1.3萬家,而中國現在單體酒店的總量卻有90萬家,OYO也只是攫取了一小塊蛋糕。那麼,同樣的一個業主,擁有一個單體酒店,選擇OYO,還是選擇H酒店,或者選擇鉑濤,怎麼說服我業主來加盟你們?各自有什麼不同的競爭點或者亮點才是最關鍵的。


所以,有人擔心,單體酒店投資目前這麼火熱,有點像是網際網路的燒錢,燒錢模式是否真的能夠推動酒店行業的變革?


其實,燒錢的說法,輿論上主要是OYO引起。對此,李維否認是燒錢,「對於OYO來說,是投入我們的能力,我們沒有燒在業主上,我們沒有燒在客戶上。我們會動態定價,讓酒店價格更加合理,酒店的RevPAR會上升。所謂的燒錢,確實前期我們有大量的投入,我們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在我們能力建設上。我一直說,在建一條沒有人建過的生產線。當你這條生產線建好之後,未來源源不斷地,是很清晰的模式。」


不過,不少酒店集團負責人也承認,今年對單體酒店來說,確實是一個風口,資本追逐也很正常,只不過,資本和創業者一樣,最終都是要看收益的,燒錢狂歡在酒店領域不太可能,現在已經不講投機,講的都是投資。在未來有數的時間之內投資回報是會回來的,沒有人會傻到燒錢。

單體酒店連鎖化,除了酒店集團之間的競爭,一個不可忽略的第三方勢力也不得不提,那就是讓酒店集團又愛又恨的OTA。究竟要不要跟OTA合作?怎麼跟OTA合作達成共贏?這是一個難題。


傳統酒店目前跟OTA的關係,看起來似乎還不錯。鄧熔認為,OTA的本質訴求是什麼,傳統酒店很清楚,本質點上其實是不矛盾的。OTA希望網上所有的庫存能夠在落地的時候服務非常好,消費者到那裡不要來投訴。傳統酒店做OTA,其實也在和攜程、美團等積極溝通,希望能夠找到一種方式解決這個問題。「OTA有OTA的強項,傳統酒店有傳統酒店的強項,我們也有我們的運營能力以及平臺能力,至於哪幾個跑到最後的終點,需要時間的驗證。」


OYO的李維則似乎看的更透徹點,「去年媒體一波一波說美團下線我們,攜程對我們有一點不滿,但是今年5月份我們又很好了。全球範圍內,OYO這個模式五年前起來的時候,跟任何一家都有這個過程,一開始OTA沒有把你當一回事,到一定時候比較友好,到非常友好,到一定時候肯定是對你非常不友好,然後到友好、非常友好。


當你很弱的時候,沒把你當回事可以理解,當它和你做同一個產業的時候,同行是冤家,可能從非常友好過渡到非常不友好。攜程、美團、同城藝龍都在做自己的酒店,OTA會不會和連鎖酒店集團終有一戰?


合作和競爭其實最終無法避免,不少酒店有自己的會員體系和OTA,比如H酒店未來跟華住會員體系肯定會逐步打通。有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萬豪,萬豪的最大特點,利用OTA,但同時告訴大家,我的預訂系統價格是最低的。合作性競爭,取得話語權。


所以,OTA是資源整合平臺,要解決的是幫酒店把空房賣出去。長期以來存在酒店和OTA相互之間的博弈,這只是生意場上的博弈,而這個市場是長期存在的。

其實,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以OYO和華住旗下的H酒店為代表的單體酒店連鎖潮暗戰,其實就是技術和服務的競爭。技術是術,服務是道,傳統酒店的優勢在於道,OYO這樣的「野蠻人」的優勢是術。但是我們別忘了傳統酒店也可以彌補技術的短板,同樣,OYO這樣的也會逐步彌補服務或運營的短板。


不過,樂觀的是,存量酒店的角鬥場上,機會還是多多。


中國酒店的高峰期大概二十年時間,15—20年的酒店一定是進入改造期,現在正是改造的最好機會,也是存量物業煥發新生機的最好機會。酒店運營到現在這個階段,出現了同質化,設備設施老舊等問題,加上新的酒店出來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已經跟不上現在年輕人體驗的需要。這是一個巨大的存量時代,要進入到新的歷史時期,煥發出資產本身的光芒。


可以預見,未來是酒店巨頭之間的戰爭,標準化的連鎖酒店品牌依舊是這些存量酒店市場的重要選項,OYO由於先天的網際網路基因,也會充滿各種機會。


對於龐大的存量酒店市場未來的出路,三分之一走向滅亡,三分之一走向加盟連鎖化之路,還有三分之一將依靠自身依舊生存,這是市場變革裡的『三三三法則』。那麼酒店集團的未來市場依舊非常龐大,三分之一的存量市場酒店需要改造,這杯羹誰能分得最大,要看早期的布局能力,先進的創新理念,雄厚的品牌基礎,強大的中央渠道平臺,因地制宜超前理念的研發能力,堅實的人資儲備。


——所以,這個新的江湖,不僅僅是一個「店長」之爭那麼簡單,OYO們和華住們的戰爭,可能剛剛打響。

相關焦點

  • oyo酒店
    大區合併&裁員風波從3月1日起,oyo中國大區業務驟減,將原有的11個大區,調整為7個。48個hub(區域)驟減為30個統一進行合併管理。包括原有的上海大區,北京大區,分別降為上海hub,北京hub。隨著疫情的發展,oyo越來越重視cm(收益)。
  • OYO擴張「失速」?連鎖快捷酒店夢斷中國
    不止OYO受影響,華住投資的H酒店、美團旗下的輕住酒店,同程藝龍投資的OYU也面臨同樣裁員收縮的問題,只不過OYO規模更大些。「OYO畢竟是行業的龍頭,它如果倒下了,其模式無疑會被資本市場所質疑,進而影響行業融資。」
  • 你好酒店被華住「接盤」,軟品牌還是需要硬模式來撐腰
    3月9日,華住集團(以下簡稱「華住」)正式宣布旗下怡萊品牌與你好酒店合併。交易完成後,華住將有望充分發揮大連鎖優勢,為遭受疫情巨大衝擊的中小單體酒店賦能,幫助其快 速恢復生產經營的同時,實現對存量酒店市場的全流程升級和改造。
  • OYO酒店「丟魂」快跑
    在中國,酒店連鎖業最大的華住酒店,每天也只能達到2.5家的開店速度。OYO中國之所以能取得這麼激進的速度在於,它瞄準的酒店經營者一般為小微的單體酒店,這個群體的市場份額還不小。《中國酒店產業報告》數據顯示,中國酒店存量市場中約有92萬家單體酒店,佔比超過85%,觸達市場規模近1萬億,同時,單體酒店又普遍面臨生存壓力大、轉型升級難的問題,這無疑為OYO這樣的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起初,單體酒店之所以願意加盟OYO,也源於它給到一個近乎「天上掉餡兒餅」的加盟方案,「只要擁有30間客房,加盟費為零」。
  • 「攜程系」一酒店品牌關閉,單體酒店進入洗牌生死局?
    這背後發生了什麼?單體酒店江湖又在上演怎樣的變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無疆酒店曾嘗試自救。2月1日,無疆酒店發出《致加盟商的公開信》,提到「公司特決定免收各加盟酒店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的加盟管理費,以此為減輕合作夥伴的經營壓力盡我們的綿薄之力。」
  • 輕住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 單體酒店連鎖領域如何突圍?
    單體酒店連鎖品牌進行了大調整。先有明星企業OYO大裁員,後有華住集團旗下怡萊品牌與你好酒店合併。然而,在此情況下,頗為低調的「輕住」卻傳出了融資的好消息。首先,在經營層面,單體酒店獲客完全依賴第三方渠道;同時,這些酒店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無法有效提升門店收益;此外,在供應鏈配套方面,零散採購,很難形成集約化,規模化,從而導致成本過高。這些痛點給了輕住靈感。2019年3月輕住第一個品牌「輕住酒店」問世。
  • 華住「向上」:中高端酒店品牌為何成必爭之地?
    作者:蘇打編輯:tuya出品:財經塗鴉在華住,千城萬店、全球化和中高端是創始人季琦口中的「三座大山」,也是華住未來3-5年的核心戰略。 華住集團高端品牌之一禧玥酒店(來源:華住集團)華住集團總裁、華住中國CEO金輝將其稱為華住的「戰術總結」。向外,全球化指向國際市場;向內,千城萬店和中高端指向國內市場中的下沉市場和中高端市場。
  • 高端酒店市場迎來新機遇,華住引領本土高端品牌崛起
    疫情催生行業新格局,高端酒店迎來發展新機遇  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在演講中,預言了酒店業發展的五大趨勢:星級走向品牌化、本土品牌逐漸崛起、單體走向連鎖化、全服務走向精選化、地產配套走向投資工具化,並提出後疫情時代酒店投資的八大紅利:投資紅利、品牌化紅利、內循環紅利、增長紅利、流動性紅利、城市化紅利、下沉紅利和人口紅利。
  • 華住季琦走入直播間 攜雅高CEO共話酒店業重啟大計
    季琦在直播中表示,雖然酒店堅持營業會帶來一定的虧損,但華住旗下數千家酒店還是要為醫生、護士等在路上、有需要的人亮起明燈。統計數據顯示,在1月23日危機爆發至4月8日武漢解封的76天中,華住累計接待住客數超550萬人次,累計接待並服務醫護人員超35000人,自助入住設備「華掌柜」和服務機器人等「無接觸服務」累計使用超過361萬次。
  • 武漢重啟滿月 華住多舉措助力行業復甦
    店長姜勝武透露,除了有隔離需求的企業住客,近期散客的入住比例也在提高。在他看來,無論是從防疫措施還是接待能力,武漢的酒店已經做好了復甦準備,當務之急是要恢消費者信心。據了解,華住集團旗下全季、漢庭、禧玥等全部品牌在疫情期間共接待住客超過550萬人次,有781家酒店被政府徵用,累計接待各地醫護人員超過35000人。
  • OYO酒店推出「9.9元隨心住」活動 加速酒店行業復甦
    >2020年酒旅業經歷疫情特殊時期,行業存量市場加速洗牌,單體酒店,特別是小微酒店面臨生存壓力。OYO酒店率先推出「29元一口價隨心住」活動,加速酒店行業的復甦,全國百城千店參與此次活動。自9月1日起,所有OYO酒店 APP用戶可通過APP分享「29元一口價隨心住」優惠券給好友。該優惠券分享出去,OYO新用戶可獲得29元入住1晚的權益。OYO老用戶可以分享給2位新用戶入住,即可獲得一張免房券,憑免房券在OYO酒店APP 0元預定一晚酒店。
  • 單體酒店有必要連鎖化嗎?
    前兩年很火的OYO、輕住、OYU等等網際網路酒店品牌,到目前已經聽不到聲音了。目前國內單體酒店的數量還是很多,舉例國外85%的連鎖率相差甚遠,那單體酒店有必要去加盟到連鎖品牌內嗎?連鎖化對單體酒店有什麼優點?
  • 華住十五年:打造屬於中國人的全球連鎖酒店品牌
    據國際酒店業權威雜誌《HOTELS》公布的最新「全球酒店325強」榜單顯示,華住集團憑藉旗下4519家酒店,蟬聯全球管理酒店數排行榜榜首。在單一酒店品牌排名中,華住旗下的經濟型酒店領導品牌——漢庭躋身全球酒店單品牌榜第4名。目前,華住集團總市值突破百億美元。
  • 華住首家海外酒店落地 全季酒店入駐新加坡黃金地帶
    2019年10月1日,全季酒店首家海外直營店在新加坡歷史悠久的烏節路商圈正式啟幕,作為華住集團第一家海外酒店,全季新加坡烏節路酒店也標誌著華住集團海外發展戰略的正式落地。去年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宣布將新加坡設立為集團的全球總部。在《2018中國出境自由行大數據報告》中,新加坡以84.22分成為「最令中國遊客感到滿意的境外目的地」,也是中國遊客NPS(淨推薦值)最高的目的地。與東方文化的結合、對國際化人才的吸引、語言的通行、出境旅客人數的不斷增加所帶來的需求攀升,讓新加坡成為了一個不可多得的中國酒店品牌出海的首選之地。
  • OYO深陷裁員危機後,另一單體酒店連鎖「輕住」獲千萬美元融資
    輕住酒店集團日前宣布獲得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GGV紀源資本和Sofina Group共同領投,紅杉中國、XVC等老股東繼續跟投。輕住CEO趙楠表示,融資主要用於多品牌門店拓展和技術創新。輕住成立於2019年1月,成立不到一年已完成三輪融資,目前籤約酒店3000多家,覆蓋一二三線城市,接下來會滲透四五線城市。據了解,輕住旗下有三個品牌:輕住酒店、輕住悅享、輕住聯盟。
  • 乘風破浪十五載,今朝華住正少年!——華住發布15周年紀錄片
    9月1日,華住集團攜手《中國企業家》聯合發布華住成立十五周年紀錄片——《攀登吧少年!》。作為中國最大的酒店管理集團之一,華住十五年來始終立足國民住宿需求,通過產品升級和技術創新,打造獨樹一幟的中國式服務,推動中國酒店行業的發展。
  • 從下沉到高端,華住雙戰略並舉布局中國市場
    在新發展階段,華住將持續深耕本土,堅定貫徹「千城萬店」的戰略,把中國市場當做世界來做。  據《2020中國酒店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酒店整體連鎖化率為26%,與發達國家酒店品牌連鎖化率60%以上相比,酒店品牌化空間依然巨大。與此同時,全國15-69間房的酒店家數為26.4萬,佔比達78%;而連鎖化率僅佔9%。
  • OYO中國「控速」
    用了兩年不到的時間,酒店單品牌規模就超過首旅如家、華住這些老牌連鎖酒店品牌,僅次於錦江酒店集團,位居中國第二大、全球第六大酒店管理集團。除了平臺給OYO帶來的挑戰之外,傳統酒店也加入這場競爭。5月30日,作為中國酒店行業當之無愧的大佬,華住酒店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特意奔赴成都,為H酒店的發布會站臺。成立於去年1月的H酒店同樣是一家對標OYO、瞄準國內單體酒店的酒店品牌,華住是其重要支持者,不僅進行了戰略投資,而且還將在IT系統、專業人才培訓和供應鏈集採上提供支持。
  • 單體酒店,業主難當
    12月份,飛豬成立菲住酒店,進軍單體酒店行業。無論在消費者視線中,還是資本市場,單體酒店近兩年的熱度都只增不減。縱觀整條賽道,OYO迅速擴張,僅用一年時間,便讓十年「老將」的七天、如家等傳統酒店望塵莫及;與此同時,新生代的輕住、索性、OYU等等水花不小……根據OYO酒店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單體酒店業主大數據報告》顯示:目前國內單體酒店約有92萬家,佔據了酒店全行業存量的8成以上,可觸達市場規模高達萬億。
  • 舊世界瓦解 華住以東方自信改寫全球酒店業格局
    置身「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本土酒店企業如何撥開迷霧,精準把握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勢?如何搭建歷史坐標系,找準自身的發展定位?如何在劇變之下迅速實現戰略調整,更好地搶佔新紅利窗口期?又將如何以東方標準出海為崇高使命,將民族自信融入國家復興的時代洪流?11月13日「中國經濟新趨勢論壇暨2020華住世界大會」上,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華住集團總裁兼華住中國CEO金輝對此做了具體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