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嚴峻之下,莫西沙星因其抗菌譜廣、療效強而備受青睞,很多專家共識、臨床指南都將其進行了推薦,聽到這裡,有些人便按捺不住了,想著在家屯點以備不時之需。然而,對於莫西沙星,您了解多少呢?
1、莫西沙星是什麼?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是一種人工合成抗菌藥,屬第四代氟喹諾酮類藥物。其結構特點為繼續保留母核C-6位的氟原子,並在C-8位引入甲氧基,有助於加強抗厭氧菌活性,而C-7位上的氮雙氧環結構則加強抗革蘭陽性菌活性並保持原有的抗革蘭陰性菌的活性,不良反應更小。
體外顯示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厭氧菌、抗酸菌和非典型病原體如支原體、衣原體和軍團菌均具有廣譜抗菌活性。臨床上主要用於呼吸系統感染、腹腔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等。·
2、莫西沙星是否可用於防治新冠肺炎?
首先,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病毒,不是細菌,抗菌藥物對細菌有效,對病毒無效。因此,我們不能將抗菌藥物作為預防或治療的手段。
但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繼發細菌感染或存在細菌感染高危因素時,可適當使用抗菌藥物,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尤其是聯合使用廣譜抗菌藥物。
這是因為盲目使用抗菌藥物不僅沒有防治效果,反而可能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破壞腸道正常菌群,甚至導致耐藥菌的產生。
其次,確需使用抗菌藥物時,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快速指南(第三版)》,對於輕症患者,依據患者病情可給予針對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抗菌藥物,如莫西沙星等;對於重症或危重患者,根據當地流行病學、藥敏數據、診療指南等給予經驗性抗菌藥物以覆蓋所有可能的病原體,隨後再根據微生物學結果和臨床判斷調整治療方案。
3、使用莫西沙星有哪些注意事項?
(1)妊娠期、哺乳期婦女、18歲以下兒童、嚴重肝功能不全(Child Pugh C級)和轉氨酶升高大於5倍正常值上限者禁用。
(2)可能增加肌腱炎和肌腱斷裂的風險,尤其是60歲以上老年人、使用皮質類固醇藥物及腎臟、心臟或肺移植手術、劇烈的體力活動、腎功能衰竭等,其風險進一步增加。因此,有肌腱疾病病史或發生過肌腱炎和肌腱斷裂的患者應避免使用。用藥期間,若發生肌腱疼痛、腫脹、炎症或斷裂,應立即停藥,注意休息,並及時就診。
(3)莫西沙星因有神經肌肉阻斷活性,可能會加劇重症肌無力患者的肌無力症狀,故有重症肌無力史者應避免使用本藥。
(4)可能導致某些患者的心電圖QT間期延長,故已知QT間期延長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持續的心律失常狀況、未糾正的低鉀血症或低鎂血症患者、正在服用抗心律失常Ⅰa類藥物(如奎尼丁、普魯卡因胺)或Ⅲ類藥物(如胺碘酮、索他洛爾)及其他延長QT間期藥物(如西沙必利、紅黴素、抗精神病藥物、三環類抗抑鬱藥等)的患者應避免使用本藥。
(5)可能增加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病變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如幻覺、焦躁、抑鬱、失眠、噩夢、頭暈、錯亂、抑鬱、皮膚感覺異常、觸物痛感、麻木等,可於用藥後數小時至數周出現。因此,對於已知或懷疑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周圍神經病變病史的患者(如嚴重的腦動脈硬化、癲癇、精神病史)或存在其他風險因素的患者(如有發作傾向或發作閾值降低),應權衡利弊,僅在獲益大於風險時使用。服藥後,應避免駕駛或操作機械。
(6)用藥期間若出現嚴重腹瀉,需考慮艱難梭菌相關性腹瀉,應立即停藥,適當補充液體和電解質,補充蛋白質,及時就診。
(7)用藥期間應避免在紫外線及陽光下過度暴曬,因為可能發生中重度的光毒性反應,表現為過度的曬傷反應,如燒灼感、紅斑、水泡、滲出、水腫等。因此,外出前應做好防曬措施,如備好太陽傘、遮陽帽、太陽鏡、防曬衣、塗抹防曬霜等,並儘量減少在陽光下活動的時間。同時,對於服藥時間也可選擇在晚上服用,以減少可能發生的光過敏反應。
(8)對於糖尿病患者,服用莫西沙星期間,需更加注意血糖監測,因為其可能導致血糖波動,包括高血糖和低血糖,尤其是服用口服降糖藥(如磺醯脲類藥物)或使用胰島素的老年患者。
(9)對於服用華法林的患者,因莫西沙星可能增強其抗凝效果,故合用時,必須嚴密監測患者的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值(INR)等,必要時調整華法林的劑量。
(10)莫西沙星與含鎂或鋁的抗酸藥、含鐵或鋅的礦物質和複合維生素等同時服用會與這些物質中的多價陽離子形成螯合物,從而大大影響藥物的吸收,導致血漿中的莫西沙星濃度遠低於預期。因此,應在使用這些藥物至少4小時前或8小時後服用莫西沙星。
綜上所述,雖然莫西沙星是這次抗疫的「明星藥物」,但切不可隨意將其作為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的「神藥」,用藥需謹慎,請在醫師或藥師指導下安全合理使用哦!
參考文獻
[1]汪阿鵬, 馮連順, 劉明亮, 等. 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的最新研究進展[J]. 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 2019, 40(03):169-179.
[2]David NG, Henry FC, George ME, et al. The Sanford guide to antimicrobial therapy 2018 (48th edition)[M]. New York: Antimicrobial Therapy Inc, 2019.
[3]國家衛生健康委.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S]. 2020.
[4]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救治醫療專家組.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快速指南(第三版)[J/OL]. 醫藥導報, 2020:1-9.
[5]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 中國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年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 2016, 39(4):253-279.
(文/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熊學惠)
■ 上海醫藥集團特別支持
本文版權屬於上海藥訊,配圖來自網絡,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