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朱潔琰)訊,本周(11月15日至11月21日),醫藥行業投融重要事件包括:CDE發布第三十五批化學仿製藥參比製劑目錄;百濟神州擬赴科創板上市,預計將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德昇濟醫藥完成2億美元融資。
》》政策
CDE發布第三十五批化學仿製藥參比製劑目錄
11月17日,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CDE)發布了《化學仿製藥參比製劑目錄(第三十五批)》,於11月30日前公開徵求意見。第三十五批參比製劑目錄包括27品規藥品,以及另增補的13品規藥品。其中,注射劑共26品規,佔比創新高。9品規藥品審議未通過,主要原因包括規格/劑型/用法用量不符、有效性證據不足等。
》》IPO
德琪醫藥11月20日港交所上市
11月20日,德琪醫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公司此次全球發售共計1.54億股股份,每股發售價為18.08港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發售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為26.36億港元。德琪醫藥專注於創新抗腫瘤藥物,公司採取差異化的聯合及互補研發策略,發現、開發及商業化具有協同性的同類首款、同類唯一及/或同類最優療法。德琪醫藥上市首日漲1.11%,報18.28港元/股。
深度:德琪醫藥首日掛牌微漲1.1% 創始人稱重磅新藥1年內可上市 這些龍頭已「入倉」
京東健康香港IPO通過聆訊
11月15日晚間,港交所官網披露了京東健康通過聆訊後資料集,意味著公司香港IPO獲批,即將開始一系列的股票發行宣傳工作。據此前香港當地媒體報導,京東健康目標集資額達30億美元,所得款項將用於業務擴展、研發、潛在投資和收購以及一般公司用途。
深度:網際網路醫療賽道再相逢 京東這次能超越阿里嗎?
百濟神州擬赴科創板上市 預計將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
11月16日,百濟神州發布公告,該公司董事會批准可能發行人民幣股份並將該等股份於科創板上市的初步建議。這也意味著,在繼納斯達克和港交所之後,百濟神州有望敲響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的開市鍾。根據公告,建議發行人民幣股份預計將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所得款項目前擬用於百濟神州的主營業務。
》》一級市場
德昇濟醫藥完成2億美元融資
德昇濟醫藥(D3Bio)已於近日宣布完成2億美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博裕資本、經緯中國、紅杉中國、淡馬錫和藥明康德風險投資基金共同投資,所募集資金將用於支持德昇濟醫藥開發其治療癌症和免疫疾病的產品管線組合。
合源生物完成4.5億元新一輪融資
合源生物宣布完成4.5億元新一輪融資。此輪融資由國投招商領投,天創資本、瑞昇投資、繸子財富、鄉融資本等新投資者跟投,公司現有投資者嘉道芳華、ETP、凱信生物、大榭鵬創及道彤投資繼續參與跟投。此次融資將加速公司以CD19為靶點的CAR-T產品「CNCT19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轉化和商業化進程,以及推動後續雙靶點CAR-T產品、TIL產品等管線產品的研發。
匯醫慧影完成數億元C2輪融資
醫學影像人工智慧企業匯醫慧影宣布順利完成數億元C2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首鋼基金、國藥控股旗下基金國藥君柏、坤健信泰等共同注資,鼎暉投資、達泰資本、藍馳創投等老股東持續加碼。所融資金將用於公司的產品創新、業務發展、銷售渠道搭建和團隊擴張。
吉因加完成2.5億餘元B+輪融資
腫瘤基因檢測公司吉因加已於近日完成2.5億餘元B+輪融資。本輪投資由華蓋資本領投,愛爾醫療、盛山資產、盛宇投資、弘暉資本等新老股東共同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加快吉因加腫瘤NGS入院全流程解決方案在更多醫院的合規落地,加速腫瘤大panel產品的註冊申報,推動T7平臺的廣泛應用,及腫瘤早篩產品的持續研發等。
普瑞金生物完成1.4億元B輪融資
細胞與基因治療創新藥物研發企業普瑞金生物宣布完成1.4億元B輪融資,並啟動港股IPO進程。本輪融資由海爾醫療領投,其他投資方還包括華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健康養老產業投資基金等,以及現有股東國科嘉和繼續參投。本輪融資將助力公司正在開展的多項新藥臨床試驗,同時也將迅速豐富產品管線,推進包括歐洲、美國在內的國際化布局,儘早實現產品上市。
海萊新創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
腫瘤治療電場研發生產機構海萊新創宣布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由泰福資本、高瓴創投、君聯資本聯合領投,泰煜投資、比鄰星創投等老股東繼續跟投。據了解,本輪融得資金將主要用於新適應症的產品管線開發、臨床項目的加速推進以及高端人才團隊的引進。
深透醫療完成1220萬美元A輪融資
醫學影像軟體公司Subtle Medical(深透醫療)剛剛宣布最新一輪1220萬美元A輪投資,由生物醫藥領域知名基金本草資本領投,醫療人工智慧領域投資基金Fusion Fund、Data Collective、Delta Capital(達泰資本)、Tsingyuan Ventures(清源資本)、BV百度風投等跟投。
大米和小米獲得數千萬美元C輪融資
專注於孤獨症(自閉症)兒童早期幹預康復的大米和小米日前宣布,已獲得數千萬美元C輪融資。此次融資由奧博資本(OrbiMed)領投,上一輪投資人繼續跟投。華興資本擔任本次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大米和小米透露,本次融資將用於推進幹預康復產品和服務體系建設、智能化解決方案。
麥默真空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
麥默真空近期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由澤羽資本、蘇州比鄰星創投、西藏睿尚共同投資。據介紹,本輪資金主要用於配合產品平臺研發、產業化產能的提升及市場推廣。麥默真空成立於2017年9月,是一家從事Ⅱ類醫療器械產品設計、開發、生產和服務的創新型高科技企業,其重點產品為高端X射線管、CT管組件、靜態CT射線源模組等。
中生康元完成A輪融資
腫瘤新抗原疫苗產業化開拓者中生康元宣布完成A輪融資,由杭州和盟創投旗下的醫療·生物基金領投,四川發展集團弘科基金、磊梅瑞斯資本、共青城鵬博投資共同跟投,探針資本擔任財務顧問。中生康元創始人程旭東透露,本輪融資籌措的資金將主要用於:升級迭代公司現有的技術平臺,實現腫瘤新抗原鑑定的精準、快捷和全流程自動化;支持公司多個產品管線的IIT臨床研究;以及繼續擴大團隊規模,引進高端研發和管理人才。
》》熱點聚焦
深度:深度調研疫苗冷鏈上下遊:超低溫需求有限 2-8℃產能有釋放空間
深度:透視|全球新冠疫苗研發臨近曙光 距離大規模接種還有這些問題
深度:又一起!高瓴折戟凱利泰低價定增 是因監管嚴了還是集採來得太快
深度:高瓴三季度末持倉大起底:中概股撐起大半江山 看好醫療加碼新能源汽車
深度:一線 | 走進台州醫藥產業之華海藥業:出海倒逼品質升級 創新延伸價值鏈
深度:一線|走進台州醫藥產業之海正藥業:一系列改革已在路上 集採時代危中顯機
》》專訪
深度:專訪|醫科達談中國放療市場:專業人才缺乏制約發展 下一個十年將發力基層市場
》》連線創始人/CEO
深度:連線創始人|大數醫達鄧侃:對標谷歌大腦,做醫院信息化考試的「新東方」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