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街道,未來城市脈搏新概念

2020-12-18 築通社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和共享出行的日益普及,關於這些技術將如何影響人類生活的討論層出不窮,其中許多的潛在可能也激發了人們大量的猜想,這對我們的街道和城市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KPF對此進行了一系列的思考,研究和實踐

KPF設計展「無人駕駛街道:深圳未來生活的一天」是深圳城市/建築雙年展「城市之眼」板塊的一部分。此次展覽的核心是一個互動模型裝置,幫助深圳市民,城市建設者及規劃者們想像自動駕駛交通工具將如何改變深圳的城市未來景觀,體驗KPF對未來城市脈搏提出的新概念。

Urban Mobility systems

城市的脈搏

從歷史上看,城市交通系統塑造了城市。工業時代前的大多數城市是沿著馬車車道生長鋪開,少數的一些,比如阿姆斯特丹和威尼斯,是沿著船舶的河道發展起來。隨著19世紀電力機車的發明,城市隨有軌電車的運行範圍而向郊區擴張。在20世紀中葉,汽車的大規模使用極大地促進了城郊的發展,以及以汽車為主導的建築的發展,例如被大型停車場包圍的區域購物中心。

義大利羅馬城市肌理

本世紀,新交通運輸系統的發展,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無人駕駛汽車不僅會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還將從根本上重塑建築環境。面對這種巨變,KPF提出了更宏大的城市化和可持續發展願景,指導KFP設計師為客戶提供全新的解決方案,打造「智慧」街道和「未來」建築。

無人駕駛汽車的出現,是這一代人城市交通的革命,將給我們的城市景觀帶來重大影響。

Rethinking Streets

關於街道的新思考

由於可以跟蹤、預測和協調流動動線,自動駕駛交通工具(Autonomous Vehicles )帶來的機遇之一是可以對街道進行規劃,以便在白天根據行車道的數量和方向進行變化。此外,由於電力驅動的自動駕駛交通工具(AEV)的行駛更具可預測性且不會排放廢氣,因此它們對於行人更加安全,可以在道路以及無路緣的街道得到更加靈活的使用。

KPF為科技巨頭業主設計的一個大型、以科技為基礎的街區方案中,其智慧街道系統解決了這一基本問題,即,傳統街道是靜態的,但人們在一天中的需求不斷發生變化。

KPF提出的智慧型街道設計,可以根據實時交通數據更改其交通動線和配置,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便利性、交互性和宜人度。

街道在一日內不同時間段變化的街景

當早晨人們通勤上班時,街道上有下客區、長椅和咖啡車。當人們午休時間吃午餐時,同樣的地方轉變成了空地和飲食攤。當人們下班準備回家時,又變成了外擺零售店、移動式醫療診所、遊樂場和慢跑小徑。周末時間,車行道可轉化成音樂會場地和節日歡慶場所。

智慧街道設有各式帶有傳感系統的可移動裝置。該系統根據人們的日常行為和需求即時計算並優化布局。

Rethinking Parking Spaces

關於停車空間的新思考

自動駕駛汽車所帶來的另一個機遇是它們需要較少的道路空間,特別是停車空間。自動駕駛汽車在放下乘客之後,可自行在較遠的地方泊車,或者很可能變成共享狀態,接待新的乘客開始下一個路徑。

目前停車位的總數量是汽車總量的兩倍多,因此大多數停車位處於閒置狀態,極度地浪費了土地資源。美國的一些城市將其近三分之一的空間僅用於停車目的。即使在以強大的公共運輸系統而聞名的紐約市,也存在著數百萬個停車位。

為了幫助紐約市官員了解所有路外停車空間(例如地面停車場和車庫)的再開發潛力,KPF 城市界麵團隊(KPFui)進行了一項名為 「 撤銷停車位的紐約(Spotless New York)」的研究。

撤銷停車位的紐約互動網站APP

KPFui 的研究表明,僅僅對紐約市路外停車空間進行重新開發,就能創建近300萬套住房、2.88億平方米的辦公空間或3237公頃相當於十個中央公園大小的公園空間。

KPF還與開發商合作創建「面向未來」的建築,包含了附加式或嵌入式停車場。停車場設計採用高天花板和可拆卸坡道取代低矮天花板和斜坡地板,確保它們在將來可被改造成辦公或其他業態空間。由於自動駕駛汽車必將造成停車位需求降低,因而建築的經濟壽命將會延長。

KPF位於坦帕市的一個停車場的設計可靈活調整,其中的快速坡道可轉變成平坦結構層。這樣,未來可對此空間進行改造以用於居住目的。此外,設計採用了一種結構系統,可在未來造成最小影響的前提下進行重新配置。譬如,建築獨特的雙層高立柱設計能夠實現移除下層停車場立柱的同時絲毫不影響上層停車場結構完整性。

面向未來的停車場

Rethinking Transit Networks

關於交通網絡新思考

自動駕駛汽車帶來的第三個機遇是,可以大大增加交通選擇,並降低成本,解決遠距離駕駛聘用司機成本過高的問題。

對於紐約市,KPF與麻省理工(MIT)、IBM和奧雅納(Arup)的頂級專家合作,評估集成式自動駕駛交通系統的機遇。設計提出的自動駕駛走廊網絡將聯通城市中目前交通運輸服務水平低下的區域,即所謂的「交通沙漠」。整體方案將分步驟地,逐漸通過自動駕駛專用車道將自動駕駛汽車引入現有傳統車輛交通中,最終無縫過渡到完全無人駕駛的道路。同時,街道設計優先考慮行人,並增加綠地面積。

紐約皇后區,QNS交通線,KPF為8.5英裡的「Lower Montauk Branch」 再利用制定的方案

儘管技術先進,但在某種程度上,自動化街道是對汽車時代到來之前街道的一種回歸。那時,街道是社交活動的場所,也是人們聚會的地方。自汽車進入之後,街道變得不那麼社交化,行人被擁擠和危險的行車道所隔離。相反,如果設計得當,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街道既可以實現連通又可以鼓勵社交。

舊時芝加哥街道

無人駕駛時代的新紐約城

KPF的經驗涵蓋了從自動化街道靈活的停車場再到多式聯運中轉站的所有內容,這些空間能最大限度優化當前城市移動系統並且滿足未來移動系統演化的需要。無人駕駛汽車正在影響全球的城市,而智能設計可以利用這一空前機遇來為現有建築環境注入全新的活力,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相關焦點

  • 智慧教室解決方案-未來新概念教室建設
    解決方案-未來新概念教室建設,用紙屏課堂打造未來教室一、未來新概念智慧教室功能實施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之前提下,打造一間能綜合培養學生科技、藝術、創新思維的新概念智慧教室,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努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諧發展、全面發展。
  • 暢想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北京
    對智慧城市的概念,也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表述: 智慧城市是指通過廣泛採用物聯網、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生產、生活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使城市運轉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智慧城市是繼數字城市、信息城市之後城市信息化的高級階段,是中國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
  • 新華三集團「量體裁衣」勾勒智慧城市新未來
    城市,作為人類居住生活的重要載體,在新基建的風口下,正積極邁向數位化轉型2.0時代。作為新基建的重要抓手,創新型的智慧城市呈現「遍地開花」之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中國已有超過500個城市在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計劃。期間,除了地方政企在搶灘市場,那些提供深度解決方案的高新科技企業也在時刻競速,紫光股份旗下的新華三集團,就是新型智慧城市發展大潮中激流勇進的一員。
  • 醉心於智慧城市,是大陸集團的篤行
    猶記得,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論述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時,曾提出了「智慧社會」的概念。為此,早在《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裡,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明確提出要優化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評價工作,指導地級以上城市整合建成數位化城市管理平臺,增強城市管理綜合統籌能力,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 重塑智慧零售,雲拿科技榮登36氪2020新智慧城市新勢力榜單
    12月8日-10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辦了主題為「崛起與回歸」的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雲拿科技受邀出席WISE2020新智慧城市峰會,並在同期開展的「創業星物種——新智慧城市大賽決賽」中榮登2020新智慧城市新勢力榜單。
  • 智慧城市是什麼,為什麼建?
    城市的發展與「城市病」的出現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隨人類文明與進步發展起來的。普遍認為,真正意義上的城市是工商業發展的產物。 按照維基百科的說法,城市指的是人口較為稠密、工商業較為發達的地區,一般包括了住宅區、工業區和商業區等機能分區,並且具備行政管轄功能。城市中有樓房、街道和公園等基礎建設。
  • 論壇|未來城市什麼樣:數字媒介與城市生活
    「數字媒介:城市感知、交往和生活」——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20)現場在剛剛落幕的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上海一舉摘得了世界智慧城市大獎,這是中國城市首次獲得這一全球智慧城市行業領域的「奧斯卡獎」。世界智慧城市離不開數字媒介的支撐。
  • 常熟東南街道:數字門牌融合垃圾分類 「城市智慧大腦」再升級
    如今的常熟,家家戶戶門口都裝上了藍色的新門牌。新門牌與以前的門牌有所不同,在門牌一角印有一個二維碼標識。家住常熟市東南街道世紀華庭8幢某單元的葉女士用手機掃描了二維碼,就看到了所屬社區信息以及民警、輔警聯繫方式。
  • 【瓣瓣同心 攜手共進】觸摸未來之城的「智慧脈搏」
    採訪團參觀5G智慧展廳。王立鵬攝  採訪團首先來到了雄安新區容東片區綜合管廊RDSG-4標段項目5G智慧展廳。「信息集成大屏能做到3D實時動態影像,同時可通過app直接觀看現場實時施工動態,實現了5G智慧工地建設,既保證了項目建設的速度,又保證了施工的質量,還能及時發現各種問題並提出整改措施。」展廳負責人表示。  綜合管廊是一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的生命線工程,體現著整個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
  • 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回憶起習近平總書記在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考察的場景,中國工程院院士、杭州城市大腦技術總架構師王堅十分激動。  王堅介紹,杭州城市大腦是為城市生活打造的數位化界面。它的建設起步於2016年,目前包括公共運輸、城市管理、衛生健康、基層治理等11大系統48個應用場景,日均協同數據1.2億條。  「通過城市大腦,市民可以更好地觸摸城市脈搏、感受城市溫度、享受城市服務。
  • 未來感+煙火氣 打造新川創新科技園新名片 成都5G智慧城先導區城市...
    作為成都新經濟發展主陣地,成都高新區緊抓產業發展新機遇,持續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  今年4月,成都高新區啟動成都5G智慧城先導區深度城市設計方案國際徵集,面向全球徵集成都5G智慧城先導區的總體城市設計方案及策劃方案、分區詳細城市設計、建築方案導引和規劃建設實施導則。
  • 艾比森創新再現,打造全新概念「城市U盤」引領城市設施未來趨勢
    國家住建部對於新基建、智慧城市、裝配式智能製造的大力推進與政策扶持,使城市設施正在向多功能集成化、智能裝配化、運營智慧化的方向迅猛發展。  基於此,在2020年北京國際設計周期間,全新概念的「城市U盤」首次亮相於中華世紀壇北廣場。
  • 力維上海浦東智慧平安社區創新實踐入選智慧城市「紅寶書」
    同時入選該書的還有智慧深圳、智慧南京、北京新型智慧城管等一批智慧城市優秀案例。   浦東新區智慧平安社區:數據為核心的「智理」模式   浦東新區是上海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快速的城市發展,對城市管理產生了新的挑戰。2018年初,浦東新區以南碼頭路街道西三小區為試點,以數據運用為核心,探索浦東「社會智理」新模式。
  • 窺見未來城市建築,智慧、靈活並可隨時間不斷變化
    Lutz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了全球,讓全球經濟一度受到重挫。在疫情肆虐後,城市的地方政府如果想要在未來刺激經濟,讓經濟儘快復甦,需要加強哪些新的基礎設施建設?「從過去的經驗來看,當需要政府刺激時,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往往是重要的投資選擇之一。許多亞洲市場都是如此,在中國尤其如此,預計數十年來基礎設施的優先化仍將繼續。
  • 華為:智慧城市建設「下一跳」是什麼?城市智能體!
    12月15日下午消息(蔣均牧)在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新課題下,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下一跳」是什麼?華為以「城市智能體」給出了答案。「30年中國看浦東,100年中國看上海」,上海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勇挑重擔的先行者,是中國的示範區和試驗田。
  • 2020年的智慧城市:疫情下的機遇與轉變
    在未來,智慧城市這一「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將離我們越來越近。疫情期間,拿著「綠碼」可以暢行無阻、在一些園區可以看到小巧的「無人配送車」…… 這些新鮮的事物實際上都源自「智慧城市」新技術,而這一「流行語」往往都出現在各地的政府報告裡。
  • 聚焦數字賦能:與鄭州城市大腦共享未來智慧城市_發現頻道_中國青年網
    試想一下,一個超過人的思考力、研判力、多維度駕馭力的智能服務體系已悄然降臨中原大地河南,擔當起一座座城市的治理「首腦」,會由此發生什麼?  2015年以來,河南對智慧城市開啟初探,在智慧城市概念的初始期,各城市側重於物聯網相關軟硬體設施投資,在政務端及公共服務類催化加載「網際網路+」。  但這只是智慧城市的碎片。
  • 蕭山這個街道,有新發展計劃
    再到智慧城市建設.....城廂街道以十大項目為契機啟動新蛻變十大項目發布1古建築保護項目本項目計劃與區文旅局等部門合作,實施7座城河古橋亮燈工程,建設運河文化展示館和東嶽廟的運河文化主題公園,復原南宋文化、運河文化。
  • 2020高交會亞太智慧城市評選揭曉,平安知鳥獲評「2020中國領軍智慧...
    科技為城市建設插上"智慧的翅膀"。11月12日,在第二十二屆高交會亞太智慧城市發展高峰論壇上,國家信息中心和國際數據集團(IDG)聯合評選的亞太區智慧城市各項大獎揭曉,平安智慧城市打造的智能培訓一體化平臺——平安知鳥榮獲"2020中國領軍智慧教育解決方案提供商"稱號。
  • 崇川區學田街道:卯足幹勁 全力建設「實力、精緻、人文、智慧」 新...
    學田街道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四個學田」建設情況 (丁從容)崇川區學田街道是崇川區最年輕的街道,位於南通市城市核心區域,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隨著南通中心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位於主城區東片的學田街道鮮明的城市經濟特點和良好人文環境更加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