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香港海洋公園面臨倒閉 開業43年,盈利能力正面臨重重挑戰
上海迪士尼樂園重新開門之際,香港海洋公園卻面臨著一場危機。
今年1月初,香港海洋公園曾宣布向香港特區政府尋求注資106.4億港元,以推動全新發展計劃並度過財困難關。事隔約4個月,香港特區政府於今日(5月11日)下午正式公布了新方案,將撥款申請減半,即只向海洋公園注資54億港元。
此前,香港海洋公園受疫情影響,自今年一月份開始收入大減,隨後於1月28日起正式閉園。同時,海洋公園還宣布尋求香港政府為公園提供財政支持,根據當時的計劃,公園將會重新發展成為七個以歷險為主軸概念的體驗區,加入一系列新景點和高科技刺激遊樂設施 。新設施將於2023至2027年分階段落成推出。
不過這項計劃已註定要擱淺了。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日表示,若海洋公園到6月還沒獲得撥款,將面臨倒閉。
此次撥款主要有2項工作,首先希望在未來12個月,海洋公園可以繼續營運,重新確定將來的發展策略。另一方面,撥款中的30億將用於償還商業貸款,以及早前拖延政府的款項,希望可以解決迫在眉睫的財政困境。
香港媒體稱,香港特區政府今日提出的撥款只能作為「吊命錢」,暫時解決海洋公園財困情況,預計只能維持海洋公園的營運一年。
海洋公園一直是香港旅遊的熱門景點之一,1977年1月開幕,由香港賽馬會捐款興建,後從香港賽馬會獨立,自負盈虧。
2005年,海洋公園啟動耗資55.5億港元的《全新發展計劃》,全園景點及機動遊戲由原來約35個增至80個,分為八大主題區域,一舉躋身為 主題公園,成為全球 及最多入場人次的主題公園之一。2012年還曾獲頒全球 主題公園(The Applause Award)大獎。開業至今,海洋公園已接待超過1億4,000名遊客。
但如今的它早已不復昔日榮光,債務纏身多年。
自2005年起,香港海洋公園便向香港政府及商業借貸近55億港元進行新擴建項目,到2013年再向政府借貸22.9億港元,興建全新水上樂園,共涉及約78億港元借貸。兩項借款當中,政府總共借出36.7億港元,其餘超40億元是商業借貸(部分借貸由政府擔保)。
根據香港海洋公園2018至2019年報,海洋公園欠下的政府附屬貸款及商業貸款仍高達50.9億港元,而政府附屬貸款的應付利息也接近12.8億港元。到2019財年,香港海洋公園已經連續虧損四年。沉重的債務,成為海洋公園入不敷出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香港海洋公園自身的盈利能力正面臨重重挑戰。
開業43年的香港海洋公園已經老了。
它最近一次大筆翻新已是8年前的事。2019年,香港海洋公園主席孔令成曾表示,由於超強颱風山竹造成的破壞及其他因素導致維修保養開支大增,還有新基建和新設施折舊涉及的種種開支,導致海洋公園的運營成本增加。
此外,香港海洋公園還需要面對區內主題公園增多而造成的激烈競爭。世界主題公園權威研究機構,美國主題娛樂協會(TEA)與第三方旅遊行業研究及諮詢機構美國AECOM集團曾聯合發布一份2017年全球主題公園調查,入圍該榜單的中國主題公園有上海迪士尼樂園、珠海橫琴長隆海洋王國、香港迪士尼樂園,分別位居第8位、第11位和第18位。香港海洋公園只能排到第20位。
自去年6月起,香港的社會問題令訪港旅客不斷減少。香港海洋公園在2019年7月至12月的入境旅行團和自由行人數同比下降超過六成。為了鼓勵員工在困難時期與公園共渡時艱,海洋公園春季新年將向全職及兼職員工分別派發600元和300元的紅包,金額也比去年減少了一半。
到今年,受疫情影響,香港閉關近3個月,而香港海洋公園也在1月時宣布閉園。同時,由於經營環境嚴峻,在不影響日常運作,包括動物護養、服務及演藝活動水平和遊客安全的前提下,公園實施多項措施控制成本措施,其中包括「凍薪」,以及鼓勵員工申請無薪假或提早退休,但會儘量避免裁員。
其行政總裁李繩宗在5月8日對媒體表示,樂園關閉至今已損失100萬人次客流量,收入大受影響,擔心資金流挨不到9月,希望在政府及多方面配合下,在兩個星期內可以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