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之墓:一部不敢看第二遍的電影,珍惜容易,懊悔太遲

2020-11-24 騰訊網

這部動畫電影,雖然對於是不是宮崎駿大師作品,外界有很多的版本。但的確不像宮崎駿的其他作品,被大家廣為傳播。很多影迷對於這部動畫電影的評價是,沒有勇氣看第二遍,因為無以復加的心疼。

宮崎駿動畫作品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和平主義及女權運動。但是《螢火蟲之墓》這部動畫電影以戰爭為背景,運用寫實的手法,展現殘酷的現實下,人們困難的生存。並且是宮崎駿作品裡,唯一一部為翻拍成真人版的動畫電影。

一個在戰爭中努力生活,終歸逃不過悲慘命運的故事

我喜歡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是從高中時候開始,記憶最深刻的事情,是我和妹妹為了不被爸媽發現,在門縫上塞滿報紙。躲在臥室裡,圍著電腦追宮崎駿的《龍貓》。

當時被宮崎駿的《龍貓》裡風吹過院子,小梅和小月的純真開心打動。最吸引人的還是宮崎駿營造的動畫世界裡靈動的一花一草,讓人好想到他的動畫世界裡去生活,太美好的畫面。最美好的夏天,永遠在宮崎駿的動漫裡。

宮崎駿的動漫,動人的故事,溫暖的風格,在他的動漫裡,就像是在天空之上的天空之城,讓我們相信夢想的力量。宮崎駿本人也多次表達反戰主張,希望和平的思想。

後來看了宮崎駿的很多作品,有感動,有驚喜,有難過。但是沒有一部動畫電影像《螢火蟲之墓》一樣,讓我的心情沉重到,後悔看了這部動畫電影。

關於戰爭,希望和平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但是這部電影,通過對戰爭中兩個孩子的刻畫暴露出戰爭的殘酷,本身就太殘酷。

並且這部電影來自一個真實的故事,戰爭中的日本,人們為了躲避大空襲,離開自己的家長,到別人家裡避難。戰爭中的人們,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每一天都是煎熬。

《螢火蟲之墓》的小說作者,也到別人家避難,並且帶著到他家裡避難,和他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個小女孩。年少無知的他,並沒有好好照顧這個小女孩,反而很反感小女孩的哭鬧。

後來小女孩和作者走散,導致最後餓死,小女孩死前瘦弱的樣子,深深印在了作者的腦海裡。所以作者帶著懊悔的心情,創作了小說《螢火蟲之墓》。

當看到這篇報導,我的心情就像是連綿的陰雨天,整個人悶在大氣的重力下,不能順利的呼吸。看著身邊人,在自己的眼前死去。最怕是有挽回的餘地,可是自己沒有好好珍惜。這樣的懊悔是痛徹心扉的烙印,跟隨人一生都無法忘記。

然後,作者把無盡的思念,和自己懊悔沒有對小女孩做的事情,都投射到了《螢火蟲之墓》這部動畫電影裡,所以才有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但是,這樣的懊悔能撫平心裡的傷痕嗎?

在應該珍惜的時候沒有好好珍惜,就會留下一生的遺憾

故事中,在戰爭中失去母親的哥哥,把母親去世的消息,小心翼翼瞞著年幼的妹妹。面對母親離世,父親去了戰場,那一刻起。14歲的哥哥決定一定要用自己的肩膀,給年幼的妹妹撐起一片天空,讓妹妹平安長大。

哥哥只能帶著年幼的妹妹投靠親戚,但是連年的戰爭,讓人們的生活物資匱乏,親戚的白眼,厭惡的表情讓他不得不帶著妹妹離開。

這個時候哥哥決定,帶著妹妹建造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家。但是戰爭就是這樣殘酷無情,他們只能住在黑漆漆的山洞,哥哥為了不讓妹妹挨餓,到廢墟裡找食物給妹妹吃。

在動畫中有這樣一個畫面,黑暗的夜晚,哥哥緊緊抱著年幼的妹妹,望著洞口無望的黑。生怕一鬆手,妹妹就會消失。

這個鏡頭,讓我淚如雨下,止不住的淚水,衝刷不掉我心裡的難過。心就像被掏了一個大洞,疼的不知道怎填滿。

我突然想到,作者在寫這一段的時候,是不是也和我一樣,任由悔恨的淚水流過臉頰,流到嘴邊,苦澀的味道。

我想是作者是對於當初,他沒有好好照顧小女孩的補償。希望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實現的相擁,借動畫完成。讓他的悔恨有一個傾瀉的發洩口,因為悔恨太沉重。

我們都不是聖人,都會犯錯,但是有些錯誤,會讓自己一生帶著悔恨生活,無法彌補。

如果愛請用力愛,不要留下不能癒合的傷口

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旨在讓人們直面戰爭,看到戰爭的赤裸裸,可以說,這部《螢火蟲之墓》真實的還原了戰爭的可憎面目。

並且很多人評論,這部《螢火蟲之墓》的動畫作者,其實是宮崎駿的合伙人高畑勳。似乎這個已經不重要了。

電影的最後,妹妹和哥哥還是先後餓死街頭,這樣的結局,讓很多人表示不能夠接受,雖然看到電影的開頭,會預料到有這樣的結局。但還是讓人無法接受這樣沉重的事實。

看完整部電影我突然發現,這部電影不單單是抨擊戰爭的罪惡,更多的情感是小說作者的悔恨之情。在用力批評,當初自私愚蠢的自己。

人的一生都會犯錯,但是有些錯誤是不能犯的,因為一旦錯過,就是一生的遺憾。沒有迴旋的餘地,現實就是真實的殘酷,小說作者將他的悔恨投射到電影裡。希望在天堂的小女孩能看到,我們相信,她一定看得到。

在可以表達愛,付出愛的時候用力愛,我們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不要留下不能癒合的傷口,珍惜容易,等到懊悔就太遲了。

本篇文章由【二次元小柯南】原創,內容純屬個人看法,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宮崎駿佳作《螢火蟲之墓》,淚點太低,不敢看第二遍
    今天七七和大家一起回顧一部看了不敢看第2遍的電影《螢火蟲之墓》。如同黛玉葬花,哥哥看見妹妹將死去的螢火蟲埋了起來,給它們做了一個墓。哥哥問妹妹這麼做的原因,妹妹說阿姨給她說媽媽已經死了,要和螢火蟲一樣睡在墓裡,實際上媽媽的屍體被軍人粗魯的扔在空中。
  • 《螢火蟲之墓》-你不知道的背後故事
    講述了二戰後期的神戶,因空襲而失去母親被親戚家領養的哥哥清太和4歲的妹妹節子的悲傷故事。不敢看第二遍的片子!宮崎駿的大部分電影都看過很多遍,只有這部,真的只看了一遍,看完心塞得很……這是一部以「死」為主題的作品,它沒有政治說教,而是對「死」進行了正面進攻,認真地正視它。這使作品帶來了一種新鮮感。
  • 《螢火蟲之墓》被譽為無法看第二遍的動畫電影,你能嗎
    這個電影雖然我承認是一部很優秀的動畫電影,但個人建議是心情低落或抑鬱的人暫時還是不要看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容易引起內心的不舒適容易產生低落抑鬱的情緒。看完注意適當調整自己的情緒美日戰爭爆發,14歲的清太帶著年幼的妹妹到處逃命,當他們到達防空洞的時候,母親已身受重傷,沒過多久便不久人世。兩兄妹自此過著相依為命的日子。他們只好投靠了母親的姐妹,縱使他們把家裡所有的家當都送給了阿姨,但當食物吃完,他們就越感到了寄人籬下的感覺,清太決定帶著妹妹離開獨自生活。
  • 《螢火蟲之墓》曾看哭多少人
    《螢火蟲之墓》被譽為每看必哭的動畫,上映至今已經滿30年。《螢火蟲之墓》於1988年上映,其中一款視覺海報中,哥哥「清太」和妹妹「節子」在夜晚的草叢中,滿滿黃色亮光,呼應螢火蟲像星星一樣飛舞,哥哥望著張嘴大笑的妹妹,畫面溫馨。
  • 吉卜力《螢火蟲之墓》令人恨覺不愛,一部令人糾結半天的日本電影
    「昭和二十年,9月21日夜晚,我死了」這是電影《螢火蟲之墓》的開場白。電影《螢火蟲之墓》是吉卜力工作室在1988年創作的一部日本動畫,整部影片以倒敘的手法講述,圍繞二戰時期通過回憶的敘事方式展開。這是吉卜力所有作品中最寫實、也是唯一一部直面戰爭的電影。
  • 一部令人深刻反思的反戰電影,螢火蟲之墓
    《螢火蟲之墓》是高畑勳的名作。高畑勳和宮崎駿的風格完全不同,他的風格跟偏向於日常生活的場景,作品大多是以涓涓細流的方式敲擊觀眾們的心。比如《輝夜姬物語》,《百變狸貓》,《我的鄰居山田君》等。但是這部《螢火蟲之墓》太反常了,畫面十分悽慘悲涼。
  • 爭議聲中,《螢火蟲之墓》是如何獲得成功的?
    這部電影目前在豆瓣有31萬的網友參與了評分,得到了8.7的高分。超越了91%的動畫片和93%的戰爭片,位列豆瓣電影Top250排行榜的第157位;《螢火蟲之墓》在IMDB有21萬網頁評分,也得到了8.5的高分。
  • 不敢看第二遍的動漫,有的怕哭有的怕被嚇,竟然還有人不敢看海賊
    在動漫世界裡不知道你最喜歡的動漫是哪一部呢,現在的動漫分類非常多,有的讓人感動,有的讓人發笑,還有一些讓人開始深刻的反思,不知道你最喜歡什麼類型的動畫呢,有一些動畫讓人看完一遍之後不敢再看第二遍,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吧。
  • 「螢火蟲之墓」一部存在質疑和爭議的作品
    一直以為《螢火蟲之墓》是宮崎駿的作品。真是誤會大了,雖然也是吉卜力工作室出品,但《螢火蟲之墓》是而高畑勳執導而成的,改編自小說家野坂昭如帶有半自傳色彩、發生在二戰時期的小說。聽聞《螢火蟲之墓》已久,聽到的評語不外乎是:可憐,難過,又或者是傷心之類的話。網上外殼的包裝,寫著「兩兄妹用脆弱的生命努力發出微光…」,第一感覺這是一個悲情的故事。所以一開始我一直是不太敢看《螢火蟲之墓》。
  • 螢火中之光照耀下的哀傷——《螢火蟲之墓》
    戰爭之於人類的影響不僅僅在於物質的毀滅和文明的崩塌,而更多的則是人們對人性最深層次的鞭撻和災難過後對於如何創造幸福的反思。日本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就是這樣一部折射戰爭中人性的泯滅與救贖的作品。它出自日本動畫電影導演和製作人高畑勳之手。
  • 《螢火蟲之墓》真相30年後揭秘 網友直呼太恐怖
    4月6日,82歲的日本著名導演高畑勳於4月6日去世,在影迷傷心之餘,他在生前執導過的動畫再次被網友討論。其中1988年上映的動畫影片《螢火蟲之墓》被網友注意到暗藏玄機。在《螢火蟲之墓》的其中一張視覺海報中,電影的兩位主角在草叢中歡笑,身邊黃色的螢火蟲亮光環繞,讓人感覺十分溫馨。
  • 《螢火蟲之墓》真的值得你淚流滿面嗎?
    而高導生前最著名的作品則是《螢火蟲之墓》,豆瓣評分高達8.7分!男主不值得煽情落淚《螢火蟲之墓》一直是稀飯想要觀看的一部影片,但關於它的影評都是清一色的煽情催淚,對於感性的我來說一直不敢觀看。該片是一部失敗的反戰片(1)缺乏對戰爭的反思原本稀飯以為《螢火蟲之墓》是通過描述戰爭對人們帶來的痛苦來表達對和平的嚮往跟憧憬。但實際上觀看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並不是一部反戰片而是反戰敗片!
  • 《螢火蟲之墓》真的值得你淚流滿面嗎?
    而高導生前最著名的作品則是《螢火蟲之墓》,豆瓣評分高達8.7分!男主不值得煽情落淚《螢火蟲之墓》一直是稀飯想要觀看的一部影片,但關於它的影評都是清一色的煽情催淚,對於感性的我來說一直不敢觀看。這次,終於鼓起勇氣去觀賞這部『催淚彈式』高分佳作,結果全程並沒有多少想哭的衝動,更多的反而是壓抑跟不解。
  • 《螢火蟲之墓》這究竟是一部反戰片還是反戰敗片?
    自從《螢火蟲之墓》上映以來,爭議一直不斷,它甚至成為吉卜力工作室所有作品中最有爭議的一部。最為大家爭議的點就是:這到底是部反戰片還是反戰敗片?日本作為二戰的侵略方,有資格拍這樣賣慘的戰後片嗎?《螢火蟲之墓》講述的內容很簡單:原本生活幸福的清太和節子,在二戰末期失去了自己的父親母親,變成孤兒後,兩人也慢慢餓死,以此表現戰爭對日本平民的殘害。
  • 吉卜力工作室史上最催淚的一部作品-《螢火蟲之墓》
    ·昭和20年9月21日的晚上,我死了……這是動畫片《螢火蟲之墓》開幕第一句臺詞,出自男主角口中。1988年,由吉卜力工作室出品,高畑勳執導的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上映。一天比一天少的飯食也預示著離開的日子不遠了,可是離開又能去哪裡呢?很多時候人們選擇忍讓與接受,僅僅是因為無處可去的悲哀。
  • 《螢火蟲之墓》真的值得你流淚嗎?
    高道生最著名的作品是《螢火蟲之墓》,豆瓣得分高達8.7!男人不值得流淚《螢火蟲之墓》一直是稀飯飯想看的電影,但他的影評都是感情用事,催人淚下,我不敢看他的情感。這次,我終於鼓起勇氣看了這部「催淚瓦斯式」的高分巨作,結果,在整個過程中沒有太多想哭的衝動,反而更多的是沮喪和不理解。
  • 從中國視角看《螢火蟲之墓》,是反戰還是洗白?
    日漫《螢火蟲之墓》作為一部反戰類題材電影,一度感動了大批人。其細節的處理、角度的選擇以及細膩的感情線,讓大部分觀眾潸然淚下。而在《螢火蟲之墓》中,處處都是侵略國的人怎麼怎麼悲慘,侵略國的土地備受炮火的摧殘,侵略國民不聊生,通過這些事例來表達反戰主題。不好意思,我覺得很怪,這些例子都沒問題,但是錯就錯在定位上。我不願意把它歸為反戰題材,我更願意把它稱之為侵略國洗白罪惡的手段。
  • 吉卜力工作室史上最催淚的一部作品-《螢火蟲之墓》
    圖片來自百度1988年,由吉卜力工作室出品,高畑勳執導的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上映。一天比一天少的飯食也預示著離開的日子不遠了,可是離開又能去哪裡呢?很多時候人們選擇忍讓與接受,僅僅是因為無處可去的悲哀。
  • 《螢火蟲之墓》30年恐怖真相曝光 其中一款視覺海報網友嚇到發抖
    日本吉卜力動畫《螢火蟲之墓》被譽為每看必哭經典動畫,82歲導演高畑勳於4月6日離世,令影迷相當不舍,連動畫大師宮崎駿都深受打擊,無法發表感言。該作品近日在電視上重播,再度掀起熱烈討論,有網友注意到動畫海報原來另有玄機,藏了30年的秘密終於曝光,讓大批動漫迷驚呼「我嚇到發抖了!」
  • 《螢火蟲之墓》:已逝動畫大師的代表作,感動了無數人的催淚電影
    不管什麼時候,《螢火蟲之墓》都一定會穩居催淚電影榜單之上。這部出自前幾年過世的動畫大師高畑勳之手的動畫作品,擁有讓人"從頭哭到尾"的感染力,欣賞前,請務必備好紙巾。侵略方的百姓故事發生的背景,是日本侵華戰爭期間。男主的父親,是一位正在踐踏我們國土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