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看到我的世界裡那些漸漸消逝的美好,你就能體會到現在所擁有的幸福。
昭和20年9月21日的晚上,我死了……這是動畫片《螢火蟲之墓》開幕第一句臺詞,出自男主角口中。
1988年,由吉卜力工作室出品,高畑勳執導的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上映。影片開頭,一個14歲的少年正在慢慢走向生命的終結之路,他的第一句臺詞就是介紹自己的死亡。
影片描繪的是戰後的日本,1945年大空襲背景下的民間生活。一個破敗不堪的農舍裡住著一家三口,媽媽,哥哥,和妹妹。原本已經搖搖欲墜的家庭因為媽媽在大空襲去世後達到了起伏高潮。年幼的哥哥瞞著更加年幼的妹妹母親去世的消息,背起妹妹出門投靠遠親,那一刻他背起的仿佛不是只有幾斤的妹妹,而是背起了最後的希望。
戰火肆意的年代,物資匱乏,民不聊生,誰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再去負擔另一個家庭。在遠親家裡寄人籬下的兄妹倆備受煎熬,人情的冷漠和遠親的白眼讓幼小的心裡留下難堪與痛苦。一天比一天少的飯食也預示著離開的日子不遠了,可是離開又能去哪裡呢?很多時候人們選擇忍讓與接受,僅僅是因為無處可去的悲哀。
看著日益消瘦的妹妹,哥哥決定帶著妹妹離開,他期待著戰爭過去,好的時代到來。他想憑自己的手為自己和妹妹建造一個家,這也許是一個孩子想要做出的最大努力與改變。生活遠比想像中艱辛,哥哥在歌唱的時候不知道戰爭的影響遠不會因為有所期待就會消去,兄妹倆依然餓著肚子,無奈哥哥要去偷東西給妹妹吃以此來維持生命。
當哥哥在山洞裡為妹妹捉來螢火蟲,當兄妹倆看著螢火蟲生出期待的目光時,丫頭我溼潤了眼眶。這裡有一個場景是哥哥背著妹妹走在滿是螢火蟲的鄉間,畫面溫馨,歲月靜好,當時很多人都把這火光想當然為螢火蟲的光芒,實際上這裡暗藏玄機。
網友在把這個場景的畫面亮度調高100倍後,主角背後的夜空中,一架B29轟炸機正在飛行,原來那黃色的光點其實是轟炸的火光。面對真相的衝擊,網友們吃驚不已,同時也為那個時代生活的人感到無比悲哀與同情,生活從不遮掩苦,只是我們忘記了追尋下去。
終於在一次生病餓倒後,營養不良的妹妹先於哥哥走了。那一刻,哥哥眼中再也沒有了光。在滿是螢火蟲的山坡上,哥哥火化了妹妹,火光瀲灩,似是故人來。少時愚蠢不懂,總以為妹妹是哥哥的負擔,經年後才懂得妹妹是一種陪伴與信仰。
在人流匆匆的車站裡,哥哥死在了這裡,人們看著這個死去的男孩卻沒有停下腳步,生活依然在繼續,仿佛這不過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是啊,畢竟是戰爭年代,誰又能比誰過得去。也許這也是一種解脫,妹妹終於能和哥哥在另一個世界裡團聚,而那裡已經不再會有戰爭。
珍惜今天,珍惜現在,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戰爭消磨的不僅是人的意志,還有人的生命,願這世界不再有戰爭,願每個人都能被歲月溫柔以待。
文末,摘抄影片一段經典語錄,丫頭覺得寫得很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讀看。
當螢火蟲在黑夜中一閃而逝
一段飛躍生死之外的愛戀
正一點一滴地用生命點亮愛的天空
直到軀殼在黑暗中隕落……
縱是生命轉瞬即逝
如能像螢火蟲一般
在最燦爛的一刻綻放光芒又何妨?
當黑夜來臨
螢火蟲的守護神就會出現
她會守護著自己心愛的人
可是,過了今夜,它將會消失……
一段不被接受的愛情
需要的不是傷心
而是一段時間
一段可以用來遺忘的時間
一顆深深傷了的心
需要的不是同情
只有明白了
傷了的心才有可能恢復
如果註定要孤單的,就不該出現值得貪戀的溫暖
如果註定要失去的,又何必要有曾經擁有的快樂
刷掉了對一花,一草,一屋,一瓦的記憶
是不是能擦掉那些根深蒂固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