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 Arts & Life News
《青銅關羽像》,明代(15-16世紀),新鄉市博物館藏
從文創和影視產品的角度而言,日本人對三國的著迷與發揮應該是勝過中國人.日本的東京博物館剛剛開始一項三國志大展,主辦單位從中國大陸借展許多重要文物,85%文物的首次在日本展出,也是東京博物館最大規模的中國文物展.由此可見,日本人多麼迷三國.
圖片:朝日新聞
這次展覽將展出文物共計約170件(組),分五大章節呈現,展出文物反映歷史上三國時代的面貌.
《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石牌》,東漢-三國時代(魏),3世紀,2008年-2009年河南省安陽市高陵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硏究院藏
關帝廟壁畫《張飛鞭打督郵》(局部),清代(18世紀),2010年內蒙古自治區水門塔伏龍寺,內蒙古博物院藏
關帝廟壁畫以鮮豔的色彩描繪了著名的《三國演義》場景,憤怒的張飛鞭打督郵。
佚名《孔明出山圖》軸,明代,上海博物館藏
《童子漆盤》,三國時代(吳),3世紀,1984年安徽省馬鞍山市朱然墓出土,馬鞍山市三國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館藏
《趙雲像》,清代(17-18世紀),安徽省亳州市花劇樓伝來,亳州市博物館蔵
為了應對曹操的襲擊,趙雲懷抱劉備之子阿鬥馳騁長阪坡。這是《三國演義》中關於趙雲的最著名場面。
《豹》(一級文物),西漢 西元前2世紀,1968年、河北省保定市満城區中山靖王劉勝夫婦墓出土,河北博物院藏
劉勝是漢景帝劉啟之子,景帝前元三年(西元前154)立為中山王,在位42年,死於武帝元鼎四年(西元前113),是中山國第一代王。1968年,這對夫婦的墓在河北省被挖掘出來, 奢華的文物象徵著王室的壓倒性財富和力量。該墓隨葬品豐富,年代明確,對研究漢代的歷史和考古具有重要意義。
《貨客船》,東漢-三國時代(吳),3世紀
201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梁君垌14號墓出土,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蔵。在漢代和三國時期,這種船模型在堡壘沿岸的墓葬中被大量挖掘。對外海洋貿易的蓬勃發展,是吳國的特徵。
《倉天磚》,東漢 2世紀
1976~77年、安徽省亳州市元寶坑1號墓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蔵。該磚上刻有三行銘文,包括「蒼天已死」。它讓人聯想起184年的東漢末期,黃巾軍起義的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酒樽》(一級文物),東漢 2~3世紀
1969年、甘肅省武威市雷臺墓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蔵。這是從東漢末期的墓葬中挖掘出來的最豪華的青銅容器之一。在當時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在充滿混亂的動盪世界中埋葬這些精美的物品。
魏、蜀、吳鼎立於東漢末年,鬥爭尤為激烈。西元220年,曹操去世,兒子曹丕(文帝)奪取東漢皇位。蜀國劉備和東吳孫權對此表示反對,互相主張正統性。展出的東漢至三國的武器與著名的交戰,可從中感受那個時代的氛圍
《曹休印》,三國時期(魏) 3世紀
2009年、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県曹休墓出土,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蔵。曹休,字文烈,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曹魏將領,曹操族子。他於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前往投奔,被稱為「千裡駒」。曹操對他如同親子,並使他領虎豹騎宿衛。在曹休墓後室出土銅印1枚,為邊長約2.0cm、篆書白文「曹休」二字的私印,成為墓主人身份的確切證據。
《蛇矛》,石寨山文化期 西元前2世紀
1956年、雲南省昆明市石寨山3號墓出土,雲南省博物館藏。
《方格規矩鳥文鏡》,東漢-三國時期(魏) 2-3世紀
1955年、遼寧省遼陽市三道壕1號壁畫墓出土,遼寧省博物館蔵。中國挖掘的鏡子的例子很少,例如在圖案的最外側存在突出的線條,並且它們具有在日本列島上挖掘的三角形邊緣怪物中識別的特徵。
《神亭壺》(一級文物),三國時期(呉) 鳳凰元年(272)
1993年、江蘇省南京市江甯區上坊墓出土,南京市博物總館蔵。吳的上流階級喜好的橄欖綠色的陶器。這就是青瓷的原點。
《罐》(一級文物),東漢-三國時期(魏) 3世紀
2008-09年、河南省安陽市曹操高陵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蔵。四耳藤罐是三國時代的典型容器之一。這款文物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白瓷」,運用了白釉,並在高溫下烘烤。 白瓷,應該說是中國瓷器文化的基礎,傳統上被認為是在六世紀末出現,但這種物件可以更往前追溯300多年。
《獸紋金具》(一級文物)東漢 2世紀
2009年、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壽春鎮古墓出土,壽縣博物館蔵。
上海博物館館藏西晉時代白玉獸文鮮卑頭
《晉平吳天下大平磚》,西晉,280年
1985年、江蘇省南京市江甯區索墅磚瓦廠1號墓出土,南京市博物總館蔵。用在西晉時代的墓上的磚有著「晉國平定吳國,天下太平」的刻印。最直截了當地傳達了三國時代的結束。
《蟬文冠飾》,西晉時代 3世紀
2003年、山東省臨沂市王羲之故居洗硯池1號墓出土,臨沂市博物館蔵。這是貴族戴在頭頂的貴族裝飾品,準確無誤鑲嵌在上的金顆粒呈現了工匠超級熟練的技術。
十七世紀,《三國演義》傳入日本並掀起了長達數百年的「三國熱」,直到現在歷久不衰. 二十世紀戰後,吉川英治的《三國志》讓三國成了國民文學,日本漫畫家橫山光輝將吉川英治的《三國志》編成漫畫版,更加轟動.本次展覽還展出了日本漫畫家橫山光輝的漫畫《三國志》原稿以及日本廣播協會人偶劇《三國志》中川本喜八郎塑造的人偶造型《橫山光輝三國志》漫畫連續刊載了15年之久,單行本發行了60卷,約5000萬本.現在還有新作品推出!
這回「三國志」特別展將引爆日本人的情懷是可預料的,海峽兩岸的朋友去參觀這展覽時,也不妨觀察日本朋友看三國和您有何不同的觀點.
三國志特展
7月9日 - 9月16日 東京國立博物館
10月1日至來年1月5日九州國立博物館
特展官網
https://sangokushi2019.exhibit.jp/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