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一切可以認知事物的總和 ,而宇宙之外是一個「不可知之地」,只能說是一個混沌的狀態,那裡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沒有能量,沒有物質。
很多人以為世界會像一個「俄羅斯套娃」,宇宙之外還有容納宇宙東西,其實這是不對的。宇宙和宇宙之外更準確地理解應該像是「虛擬世界」或「意識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係,而不是一種簡單的容納關係。
「虛擬世界」裡的東西永遠不可能走到「現實世界」中來,構成虛擬世界的代碼和影像,而構成現實世界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兩者有一定聯繫卻相對獨立的世界。
宇宙誕生之初的奇點,也是不可知的東西,所以現代物理學家也只能用「溫度無限高,密度無限大」來形容奇點,而「無限」恰恰是人類的認知極限。對應到虛擬世界裡,奇點就是最初的那一串原始代碼,對應到意識世界,奇點就是嬰兒產生意識的那一刻。
一切的開始
我們首先要理解什麼是空間。
大約137.5億年前,我們的宇宙誕生了,空間也隨之誕生。此後不久,原始光開始在整個宇宙中發射,並在整個早期宇宙空間中傳播。在最初的首次爆發後,空間的膨脹減慢了,但是自那時以來,由於暗能量的影響,膨脹率一直穩定增長。
從本質上講,自成立以來,宇宙空間一直以不斷增長的速度增長。宇宙學家估計,自大爆炸以來,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最古老的光子已行進了45-470億光年的距離。這意味著我們可觀測的宇宙大約為930億光年(給定或需要數個光年)。
這930億光年的空間容納了所有的夸克,類星體,恆星,行星,星雲,黑洞……以及我們可能觀察到的所有其他事物。但是,可觀察的宇宙只包含有時間到達我們的光。
膨脹的宇宙侵略了誰的空間?
如果宇宙只有138億年的歷史,那麼如何才能達到930億光年呢?歸根結底,了解物理學的宇宙膨脹是了解宇宙邊緣的內容的關鍵,也是我們是否能夠到達宇宙之外的關鍵。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根據狹義相對論,彼此靠近的物體的移動速度不能超過光速。但是,當物體之間的距離本身在擴大時,彼此之間距離極遠的物體並沒有這樣的定律。
簡而言之,並不是物體的移動速度快於光速,而是物體之間的空間在擴大,從而使它們以驚人的速度彼此飛離。
根據宇宙膨脹理論,整個宇宙的大小至少是可觀測宇宙大小的10 ^ 23倍,而可觀測宇宙之外就代表著未知,而關於未知的,我們人類只能用猜測和推論來解釋。
膨脹的宇宙就像是虛擬世界裡不斷增大的內存而已,內存的擴大並不會侵略現實世界的空間,虛擬世界裡的人也不可能跳脫出自己世界的定律。
因此現在關於宇宙之外的所有觀點都是永遠無法被證實的,我認為宇宙之外是超出邏輯,甚至超過人類所能想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