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談及未來的地面作戰情況,許多人開始關注到作戰機器人的發展,也許都知道俄羅斯的作戰機器人已經搶先投入到實戰當中,在敘利亞有成功應用的戰例,只不過對細節俄軍說的不多,也許許多人會認為在相關技術領域俄羅斯走到前面,實則俄軍作戰機械人才不是第一,只能說是實戰經驗最多,美國才是第一!
別看俄軍機械人已實戰,美軍作戰機械人性能更加先進,美國在作戰機器人所涉及的各種單項技術方面,顯然要比俄羅斯更強,尤其是在電子技術這方面,只是缺少實戰機會,再加上並不是以作戰為第一要求,才給人們以美國落後於人的形象。
美國對於作戰機器人的研究更早,已經搞了一些項目,比如:機器狗,相當有意義的東西,只不過美國的思想理念上更多是想把作戰機器人作為作戰輔助力量,而不是主力,與俄羅斯有很大的區別,而且美國不急於將其投入實戰,主要是沒有這方面的需求,美國不急並不表示動作慢,相反強調好飯不怕晚!
美軍沒有急著試圖投入應用,而是多是想把技術發展得更好,儘可能多的繼續研究,可以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美國軍方一直資助並參與「使命使能器技術-示範者」項目,目標為以地面機器人取代戰場上的人員。現在正在美國陸軍研究中心進行。2019年時,以M113裝甲車為基地,搞了一個機器人戰鬥車,又稱:RCV。
美軍的作戰機器人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系列,發展的多種不同型號,比如:7噸左右的,僅安裝了機關炮的充當偵察車,配備中型火炮的車輛達可以達重20噸。如果再大一點的話,可以提高到30噸。
目前美軍並沒有急於進行列裝的工作,而更多只是驗證技術的可行性,比如:RCV的研發中,已經能夠選擇要攻擊的目標,可以利用地形掩護,也可以相互支援,注意,這不是在人工操作下,RCV是一種非遙控車輛,有一定的自主行動能力,美軍的作戰機器人已經開始大規模的應用人工智慧技術。
現在美國人正在研發的工作,就是讓機器人可以自主的識別目標,在沒有雷達或雷射測距儀幫助的情況下移動。以上的研究目標實際上是美俄羅斯人,目前還沒有在搞的東西,在技術水平上可要提高一級。
伴隨著在基礎研發方面的進步,如今美國也可以考慮研究可以投入實戰的作戰機器人問題,相關工作才剛剛開始,也許還需要幾年才能實現,可以期待美國人的上佳表現了。